第68節
由于體型都不小,好不容易坐進杜程開來的車里,胡子坐在副駕駛的位置,從后視鏡里看見后面縮手縮腳的白誠毅他們,一路忍笑。 到了小區樓下,白誠毅一下車就長出一口氣。 尼瑪差點擠成鵪鶉! 之前上樓匆忙,寧曉文給杜程他們帶來的食物還在車里,這會兒正好一路全搬上去。 過幾天白誠毅他們就能回山里了,寧曉文這次準備的食物不算多,不過沒找到汪洋他們,這些東西就白誠毅他們三個外加董文安的話,能吃上兩三頓。別的不說,一箱子雞蛋外加三只大公雞,還有新做的番茄醬,足夠白誠毅他們補一補油水了。 杜程和曲東剛做好飯,還不等大家坐下來開始吃,就聽見鑰匙開門的聲音。 說來趕巧,平時都是吃完晚飯才回小區休息睡覺的董文安今天中午臨時決定回來一趟,打算把攢了幾天的衣服洗一洗,趁著下午的太陽足,晚上就能晾干。 一開門,董文安就對上一排齊刷刷的目光。 “我去!你可真會掐點??!”白誠毅看著董文安詫異的目光,笑道。 回過神,董文安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兩步走到桌邊,一屁股坐下來。 “那是!我掐指一算,就知道今天中午有好料!” 連吃了快兩個月的大鍋飯,不是土豆絲,就是土豆片,要么是土豆塊,除了胡子和杜程,在坐的所有人都快吃成土豆了,再看這又是rou又是蛋的飯菜,可不就是好料嘛! 飯桌上顧不得說話,大家埋頭苦吃,等到吃的差不多了,白誠毅他們上工的時間也要到了,拍拍肚子,打個滿是雞rou味的飽嗝,也不用杜程開車,白誠毅三個就溜溜達達回工地去了。 董文安的工作時間沒那么嚴格,經常熬夜加班,所以白天上班的時間也就相對靈活一些。等白誠毅他們離開了,董文安也不急著上班,和杜程、胡子聊了一會兒。 和白誠毅他們不同,招人干活的事兒董文安是一點忙也幫不上,但農耕機器的問題,他卻能夠解決。 出于工作性質,恐怕他們這群人中,只有董文安對現在d市現有的物資種類和存量最了解。當初何俊推斷的沒錯,整個d市現有的物資之中,還真沒有大型農耕方面的機器。但d市沒有不代表其他城市沒有??! d市再往北,就是原本的農業大省j省,那邊種植糧食上可不像d市周邊的農村,小家小戶的幾畝地,人家那邊都是幾百畝幾百畝的算,所以相比人工耕種,更偏向機械化種植。 而且由于j省更靠近北方,冬季的氣溫更低,時間更長,所以哪怕是曾經的農業大省,如今的口糧也緊巴巴的,如果道路暢通,用糧食換機器很容易。 不過唯一的問題就是道路不暢通。 j省身為曾經的農業大省,各個城市糧食的庫存比d市要充足的多,所以暫時糧食的缺口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最緊迫的是煤炭等用于冬季取暖的物資。 從地震之后,那邊主要搶修了通向煤炭儲備充足的q省,而距離更近的d市這邊反而還不能正常通車。 d市這邊地震后也一直在搶修道路,不過搶修的是通往首都的道路,否則當初那場瘟疫的疫苗,也沒辦法從首都那邊研究成功后制作運輸過來。 所以農耕機器可以換到,但需要時間,暫時杜程他們的農場想要進行耕種,只能靠人工翻地、種植。 第98章 農場建設期(四) “已經能和外面聯系上了?”胡子驚訝的問。 董文安點點頭,“聽他們說,其實地震后沒幾天,d市就和首都那邊聯系上了,一開始是靠部隊帶來的軍用設備,具體原理不知道,但似乎并不受衛星、磁場等影響。后來是搶修了早期深埋地下的電話線路,如今咱們市和外界聯系,國內大部分都是靠地底的電話線,國外的還是靠那臺軍用設備?!?/br> 胡子:“……” 原來不止國內,連國外都聯系上了。 “不過這事雖然算不得內部機密,但短期內還不打算公布出去?!倍陌簿o跟著解釋一句。 杜程點點頭,明白董文安的意思。就是說和外界聯系上的事情他們聽聽就完了,暫時還不能往外說。仔細想想也情有可原。 如今d市的幸存市民可不全是土生土長的d市本地人,還有很多像汪洋他們一樣的外地人,也許是求學,也許是打工,也許是出差或者旅游。反正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地震當時停留在d市,如今也都只能留在這。 一旦通訊恢復的消息傳出去,他們肯定要第一時間聯系家里,就連d市本地人,誰還沒有些在外地的親朋好友,這么大的災難之后,大家肯定迫不及待的想要確認彼此平安與否。 可問題是就算現在市里確實能和外面聯系,但就靠著不知多少年前埋在地底的電話線,又能滿足多少人聯絡的需求? 所以干脆誰也別聯系了,等到通訊大范圍恢復的時候再說吧?;蛘叩葒腋鱾€城市的重建步上正軌,肯定會統計幸存人口和遇難人員名單,到時候自然就有準確的消息。 其實當初在辦理新的市民身份證時,d市已經算是進行了人口普查,當時的幸存名單也早早的上報給中央,但后來又經歷了瘟疫,之前上報的名單已經不能作準了。董文安說,等到這次整體遷移回新城,d市還會進行一次最終普查。至于其他城市的普查,就得根據各個城市的情況進行,至少也得等城市穩定之后,普查的結果才能算是最終結果。 不過杜程他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農場的建設,通訊的普及與否就連汪洋他們也早就不再著急。著急也沒用,還不如踏踏實實的在d市先站穩腳跟。 而農耕機器就讓董文安幫著關注著,不論市里和哪有物資交換,只要對方有農耕類的機器,董文安就盡量幫著順帶著交易過來,就算蹭不到運輸車,農場這邊自己出運輸成本也行,在這方面市里并不反對給自家市民行個方便。 至于董文安,雖然他是出于政府重建的強制要求才進入調配部,但目前的工作內容和性質,他做的相當愉快。不出意外的話,就算兩個月的時間到了,他還會繼續再干一段時間。 對于他這種應招進來的編外人員,并不會接觸d市真正的核心交易,但就現在董文安經手的這些工作,讓他對目前國內外不涉及到國家根基和技術核心的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谶@些,董文安已經模模糊糊對未來想要走的路有了方向。 不過一人計短二人計長,等有機會,他打算和寧啟言再具體合計合計。 若非寧啟言志不在此,還一門心思想著他的小農場,董文安都想把寧啟言拉進調配部。 不過如果他的想法能實現的話,最開始還得依靠寧啟言家的農場做基礎,所以現在想想,寧啟言確實夠明智,要是沒有他,以現在的發展狀態,好多的設想都是空談。 機器的事有董文安順帶盯著,招人的事又有白誠毅他們先幫著散布點消息。杜程和胡子就打算回山里,盡快確定下招人的薪酬,也好盡快開始招人。 告別了董文安,兩人就開車往回走,回去的路上,杜程還繞路跑了一趟他們家的農場。 之前燃燒枯草的灰燼隨著后來下的一場雨,已經漸漸融進土地,沒有了草叢的遮擋,坑坑洼洼的地表直接暴露在視野里。沿著公路往東行駛一段距離,就能看見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分界線以東,是已經除完草,修整的十分整齊的第一駐地的土地。 有了這么明顯的對比,杜程和胡子覺得自家那片土地實在有些慘不忍睹。 “還是快的雇人吧?!北锪税胩?,胡子干巴巴的說道。 杜程忍不住點點頭。 就現在的樣子,自家的地實在沒什么可看的,杜程又看了眼旁邊規整的農田,心里想著,等招完人,自家的農場也能變得這么干凈整齊,心情又變得很好。 “慢點,你看那邊?!?/br> 順著公路駛向蒼云山的方向,還沒等徹底路過旁邊被政府劃分出來的整片農田,胡子突然指向左前方的方向。 杜程放緩車速,也順著他指出的方向看過去。 一片荒涼的土地上,突然有不少人聚集在一起。等駛近一些,能看清那群人中有一大半穿著軍裝的士兵,剩下的多是穿著灰撲撲工作服的人。 時間還早,兩人將車停在路邊,看了一會兒那群人的動作和旁邊的工具,杜程和胡子突然反應過來,對視一眼,然后一起下車,下了公路,走向人群處。 不需要細問,靠近以后看著人群中間明顯新挖掘的深井以及旁邊桶里新打上來正在進行檢測的水。杜程和胡子下車前的猜測沒錯,這是在勘探水源。 看了一圈人,不管是穿工作服的,還是穿軍裝,沒有眼熟的人,杜程他們也不跟著添亂,安靜的站在一邊看著。 人群中有人發現突然出現的兩人,但打井的事又不是機密,也就沒人趕他們離開。 又過了大約一個小時,一位穿著工作服,年紀看起來最大的人才點點頭。 “水源沒問題,出水量也足夠。供應農田足夠了?!?/br> 不只是旁邊的軍人,就連杜程和胡子也目光一亮。水源確定了,他們就能提前鋪設灌溉系統,這樣下種以后人工的工作量就減少很多。 見負責勘察水源的工作人員準備收拾東西離開,杜程頓了下,走上前。 “你好,我想打聽一下,這片農田就開著一個水井嗎?” 老技術員抬頭看了看杜程,“你是……” 杜程指了指西面,“我是最西頭那片農場的人?!?/br> 老技術員心里有些疑問,這片土地不是說都是分給部隊的嗎?杜程一看就不像軍人。 不過不管地都分給誰了,并不影響老技術員開口解釋:“這么大的地方,肯定不能就開這一口井,就是出水量足夠,打水也太慢了。不過具體還能在哪打井現在還不能確定,得看看地下河的走向。如果引流問題不大的話,我們盡量保證每個駐地的土地上,都有一口水井?!闭f著,老技術員又看了看杜程和胡子,“你們不是部隊的人?” 杜程聞言頓了頓,和胡子對視一眼,有些猶豫。 目前新城這邊的農田只劃分給了部隊,杜程擔心要是這么直接說他們不屬于部隊,私人承包下土地,可能會給部隊引來麻煩。雖說他們能承包土地的原因是出于救人的獎勵,但總歸還是部隊幫忙走了后門。 見杜程和胡子的反應,老技術員就明白了,也不難為他們,從兜里掏出紙筆,寫下他辦公室的地點,交給杜程。 “這個你拿著,就算不歸屬部隊,我們那也接一些勘探水源的活,不管是哪,過幾天你來市里這個地點找我,我幫你看位置,你們自己找人挖井?!?/br> 杜程接過紙,小心的疊好揣進兜里,才對老技術員道了謝。 水源有了,杜程和胡子就更著急回去。要想今年在地里種上一季莊稼,灌溉、耕種和大棚全趕在一起了,原本還算充裕的時間就變得十分緊湊。 回到山洞后,寧曉文和寧啟言都在?,F在寧啟言不能動,每次進出空間沒有以前那么方便,所以杜程他們兩人離開后,寧啟言和寧曉文干脆就在山洞等著。 杜程和胡子有些著急,上山的時間只用了平時的一半多點,進到山洞以后兩人直接坐到寧啟言趴著的炕上,緩了口氣,就倒豆子一般把所有事全說了一遍。 招人的薪酬可以晚上慢慢研究,寧啟言直接從枕頭邊拿出修改后的灌溉圖,背面已經標記了所有需要的材料。 胡子也不耽誤,拿起圖紙就下山。他們的農場面積不小,所需的材料自然也少不了,換購點平時不可能儲存這么多工程材料,所以他現在下山把材料清單報給換購點,等換購點從庫存中點清材料以后,直接運輸到大學城那邊的換購點,到時候直接在大學城那邊交易,距離農場還近。 胡子出門后,杜程也出去找張平國。有了白誠毅告訴的政府重建招工的薪酬,他們對自家招人就心里有數了。他們不打算一開始就雇人長期在農場工作,而短期的話,為了趕時間,哪怕薪酬稍微高一些,只要能趕在冬天前收獲一批糧食,他們就穩賺不賠。而且薪酬上還不能一概而論,只有根據工作量來劃分薪酬等級,才能最大限度激發雇傭人員的積極性,否則萬一招到磨洋工的人,就算辭退重招也是麻煩事。 第99章 農場建設期(五) 灌溉系統的鋪設,比預期快速的多。不等杜程找到之前留給他地址的老技術員到農場勘探水源,寧啟言能勉強扶著腰走路以后,就直接帶著灌溉圖下山找何俊。 之前何俊可是叮囑過他們,如果真能鋪設灌溉系統,減少人力消耗,軍隊很愿意和他們交易設計圖。 寧啟言也不指著設計圖掙錢,再說這設計圖也不是他設計出來的,只不過是扒了書上的案例罷了。而且一直以來他們家獲得不少來自部隊的照顧,禮尚往來,共享一下設計圖,大家都能方便不少。 寧啟言的覺悟高,卻不代表何俊就有那么大臉白得人家的勞動成果。甭管這設計是誰做的,要是沒有寧啟言給扒下來,他們部隊也得不到這圖。所以見寧啟言說什么也不要信用點,何俊想了想,干脆讓寧啟言他們換好材料配件,他們軍隊幫著安裝。 設計圖他們畫不出來,但按照圖紙鋪設管道,安裝加壓設施對工程兵來說小菜一碟。 見何俊無論如何也不肯白要圖紙,寧啟言只好笑瞇瞇的接下對方的好意。 不錯,很上道嘛!不枉他拖著半殘的腰這么著急下山“共享”設計圖。 寧啟言心里暗暗打了個響指,灌溉系統解決! 至于打水井,就是個小工程,一旦開井地點確定,一兩天就能搞定?,F在只剩下招人耕地建大棚了。 由于時間緊迫,寧啟言他們也沒限制需要招的人數,自然是越多越好。人越多,農場建成的越快,就能越早投入使用。 而且有了白誠毅的建議,在招人上他們也就沒有限制年齡,當然,年紀太小和太老的,根本干不了什么活,他們肯定不招,畢竟他們是招人工作,而不是扶貧。 不過相比政府只招收十八歲到六十歲的青壯年工作,寧啟言他們招人的條件十分寬松。 耕種方面,畢竟每家每戶都有了在蒼云山上開地種植的經驗,所以只要愿意來,寧啟言他們都收。而大棚的建設,相比大面積的耕種,工作量不算大,招收的都是些有建筑經驗的人,不管以前是在工地扛沙包水泥,還是木工泥瓦匠,都行。而且大棚的建設也沒什么太大的技術含量,工作強度也不大,就算是六七十歲的,家在農村蓋過房子的老爺子也能干。 等到真正投入建設以后,寧啟言發現,相比年輕人,不管是種地還是蓋大棚,那些年紀偏大的老人干的活更好,速度也并不慢。 在薪酬確定以后,寧啟言他們對外開始招工,第一天就招上來五十多人,這些人都是聽說了白誠毅他們散布的招工消息,雖然寧家沒有明確的“固定工資”,但按照工作完成量算,最高一天能賺到五點信用點,接近政府重建工作的兩倍了。而且要想達到五點信用點的薪資標準,所需要的工作量并沒有高的可望而不可即,如果是種地出身的老農,體力好一些的話,都能做到。 如果以前是在市里生活,只有去年響應政府要求開地耕種的人,年輕力壯點的,也能達到四點信用點的標準。 要是體力實在不行,或者手生干活速度慢的,一天也能賺個兩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