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節
馬車停在大門外,柔嘉下車來,到了陸開林的馬車前道謝。 “這就客氣了?!标戦_林連忙下車,覺得她今晚未免太懂事,到了讓他不習慣的地步。 “那我就進去了?!比峒芜t疑片刻,又加一句,“往后不會再煩你了。珍重?!?/br> “……是不是遇到棘手的事情了?”陸開林發現她眼中有著不可忽視的悵惘。 “沒有?!比峒涡α诵?,“終于輪到你想多一次?!?/br> 陸開林無奈地扯一扯嘴角。 柔嘉步上通往朱紅色大門的石階。 陸開林站在原地目送。 柔嘉走到大門前,終是克制不住,回眸望向他。 大紅燈籠的光影柔和地映照著的女孩,明眸流轉著哀傷卻柔和的光華,唇角有一抹顯得可憐兮兮的笑容;春衫是荷花含苞待放時的粉色,白色的裙子多褶,十分柔軟,裙擺隨著溫柔的夜風起了無形的漣漪。 這一刻,她的樣子,叫他動容,清晰映入他心海。 她轉身,款步進門,似是輕輕嘆息了一聲。 在她的身影消失在視野之后,陸開林又愣怔片刻才回過神來,轉身離去。 他覺得自己和她似乎都有點兒不對勁,卻不清楚所為何來。接下來,他著實忙碌了一段日子,根本沒時間斟酌平日里這些不痛不癢的事情—— 翌日,馮博庸在驛站自盡的事情稟明皇帝,皇帝派他與刑部的人前去驛站,看看有無蹊蹺。 出事的那間房里,血腥味已經淡了。 馮博庸平躺在床上,腹部插著一把匕首,雙手無力地垂在身側。 血已流盡。 床單、床榻板上的血跡已經變成鐵銹色。 陸開林與仵作一起驗尸,通過匕首的角度、傷口的情形,一致認定,馮博庸系自盡而亡。 自盡的原因呢?他們仔仔細細搜查了房間,都沒找到馮博庸留下來的只言片語或是任何可疑之物。 陸開林有些擔心了:唐修衡最近走神、犯點兒小迷糊的時候不少,都是些微末小事,但這件事可不一樣——只讓人自盡,不留下遺書,那這人死得有何價值? 但以他對唐修衡的了解,又能確信這一次絕不會出紕漏。 他的視線鎖定在那口箱子上。 刑部的人也覺得,能解開馮博庸自盡之謎的憑證,或許就在箱子里??赡鞘邱T博庸生前請旨要面呈皇帝的,他們不等皇帝過目就打開來驗看,委實不妥。 因此,一行人當即將箱子送到宮里,請皇帝驗看。 皇帝親自打開那口箱子,看到了那塊歷經千年風雨的巖石,也看到了放在箱子里的認罪書。 是馮博庸親手寫就,招認了近幾年的錯與罪: 這塊巖石是馮家祖上留下來,巖石上最先只是有在千年前寓意吉祥的模糊圖樣,馮家視為興門楣的寶物,一直供奉在專設的小祠堂。 七年前,德妃、凌家的人找到他之前,便已知曉這塊巖石的來歷,稱他只要按照德妃、凌家點撥他的去做,就能升官。 他依言行事,不貪贓行賄的前提下,令上峰刮目相看,六年前升任總兵職。 而隨后幾年,慢慢有凌家、德妃的親信找到他,從小事起,做些互惠互利的事由,慢慢的,就到了觸犯王法的地步,意識到的時候,為時已晚。 但是德妃、凌家一直不曾威脅過他,甚至沒有利用他的意思。 前年,端王府的人帶著梁湛的親筆書信找過他一次,信件昭示著梁湛已經把他查得清清楚楚,知曉他所有的過失、罪行,更知道他的軟肋。 梁湛要他即時動手,找能工巧匠,在巖石上依照信件附有的字形雕篆,再做舊,末了把巖石埋入地下。 他只得照辦,但是這種事做起來太難,耗時頗長,只找術業專攻的能工巧匠便是一大難題。 去年正月,端王府傳信給他,要他盡快成事??伤k不成,便實話實說,梁湛倒也沒逼他,只說抓緊,何時事成,知會他一聲。 他到去年四月才辦妥當。 也就是在去年,梁湛到山西辦差,明里暗里與一個自稱商青山的道士打扮的人找過他幾次,吩咐了他不少事。他能做到的太少。 德妃自戕、梁湛被囚禁之后,他以為過往那些事都過去了,事實卻相反。 今年被破格提拔的吏科給事中商陸三番五次去信給他,催促他安排人手發現巖石,送到京城,否則,他將不得善終,一眾親友都將死于最殘酷的暗殺。 就這樣,有了他請旨進京一事。 末尾,他列出了自己幾年來所犯下的罪行,懇請皇帝開恩,饒他親朋不死。 ——這封認罪書,皇帝起先看得很認真,在“商青山”三個字出現之后,便很難集中精力了。 青山,商青山,商陸——這三個人,會不會是一個人? 如果是一個人,那么讓德妃羞憤至自戕地步的人,已經堂而皇之地來到京城,走上了仕途。 而最重要也是讓他最在乎的一點是:梁湛與商青山曾相形去見過馮博庸幾次。這意味的又是什么? 如果是同一個人,那么商陸的文章被林茂青發現又推薦給程閣老,根本就是梁湛與厲閣老的手筆。要知道,林茂青名義上是程閣老的門生,實際上卻是為厲閣老效力。 厲閣老安排林茂青把一個人推薦給程閣老,對林茂青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又見那人的確有文采,會由衷地請程閣老重視甚至提攜。 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