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書迷正在閱讀:鬼知道她經歷了什么、重生被休以后、軍門霸愛:驕妻懷里來、古代丫鬟守則、用美貌征服修真界、神造、前男友們都來找我復合、初戀收割機[快穿]、福星高照(養大一只青梅當皇后)、重生蘇倪的幸福日常
李大伯和李乙是世俗凡人,年輕的時候,也做過有朝一日能夠一步登天、踏入權貴階層的白日夢,但他們知道自己的斤兩,國舅爺?拉倒吧,只有皇后娘娘的父兄能稱國舅。 李昭節和李九冬相貌不俗,但也僅止于此罷了,兩個懵里懵懂的小丫頭,還沒進宮,可能就被人吞得骨頭渣子都不剩下,他們家沒有攀龍附鳳的野心,不愿把兩個嬌生慣養的小女伢送進宮去受罪! 中年婦人沒想到李家人竟會拒絕嫡支的示好,氣極反笑,“沒見識的村漢!” 李大伯氣悶不已,又怕得罪嫡支,客客氣氣送走中年婦人,回到正堂,十分想掀翻桌案,但瞥到桌案上一看就曉得很值錢的細瓷果盤茶碟——為招待嫡支來客,周氏讓寶釵開箱子把家里最貴重的茶具擺出來了——又舍不得糟蹋東西,走到院子里,一腳踢向棗樹根,本是為撒氣,結果不小心把腳趾頭給扭了,頓時疼得面容扭曲,齜牙咧嘴。 怕人看出,不敢嚷疼,哼哼半天,捋捋花白胡須,故作高深狀:“這幾天讓四娘、五娘老實待在房里,沒事別出去轉悠?!?/br> 李綺節怕李家嫡支不肯死心,讓阿翅去武昌府打聽他們到底巴結上哪位貴人。 阿翅從武昌府回來,沒打聽到李家嫡支的貴人是誰,卻帶回另一個讓李綺節震驚的消息:金長史竟然被趕出楚王府了! 金長史在王府鉆營多年,長袖善舞,手眼通天,楚王父子都對他信任有加。這些年來,他靠著楚王父子的寵信,提拔了不少親信心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關系錯綜復雜,枝繁葉茂。金長史一失勢,樹倒猢猻散,整座楚王府內部都得改頭換面。 李綺節不在意金長史的下場如何,她關心的是金長史的繼任者是誰。 花慶福很快傳信給李綺節,楚王府的新任長史官姓唐,是金薔薇的表舅。 李綺節看信的時候是傍晚,天邊彩云翻騰,晚霞聚涌,霞光一點點從窗格子篩進房內,映在她雪白光潔的面頰上。 她不由冷汗涔涔而下,毋庸置疑,金長史是被金薔薇和唐家合力趕下臺的,之前金薔薇的表哥石磊納妾,她似乎很是消沉了一段時日,沒想到她沉浸在情傷之中,還能抽空對付老謀深算的金長史。 看來,金薔薇當年對李家的種種逼迫手段,算得上溫柔含蓄。 孫天佑證實金長史失勢的傳聞,“我在庵堂前看到金家的仆人?!?/br> 金薔薇把繼母田氏和繼姐金晚香趕到庵里念經,沒了金長史做靠山,金大官人對田氏母女棄若敝屣,任嫡女隨意處置她們。 李綺節目瞪口呆:“金薔薇謀劃這么多年,處心積慮扳倒金長史,只是為了對付田氏?” 為了內宅之中的紛爭,金薔薇竟然苦心孤詣,整垮在王府內權勢滔天的金長史,李綺節不知道自己該佩服對方心志堅忍,還是畏懼她的不擇手段。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金薔薇絕對恨田氏恨得深沉。 孫天佑一攤手,湊近李綺節,在她頰邊偷偷親一下,“管他姓金還是姓唐,你多久沒好好理我了?” 李綺節笑著推開孫天佑,“和你說正事呢!” 孫天佑嘿嘿一笑,指尖靈活地挑開碧色衣帶,滑進密合色越羅短襖里面,順著起伏的曲線慢慢往下,“這就是正事!” 眾人暫時摸不清唐長史的脾性,加上武昌府和周邊州縣的局勢還不明朗,沒人敢貿然向唐長史賣好,免得馬屁拍到馬腿上。 孫天佑卻找了個晴朗日頭,換上一身韋陀銀圓領窄袖湖羅袍衫,頭戴紗帽,腰佩玄玉,領著三五個奴仆,大大咧咧去唐家拜訪。 出門前,他再三叮囑李綺節:“金家有點邪門,尤其是那個金雪松,三娘,答應我,不管你什么時候看到他,別猶豫,抬腳就走,曉得嗎?” 李綺節茫然不知所以,但出于對孫天佑的信任,飛快點點頭,笑道:“我明白?!?/br> 午間時,風吹動窗外幾竿翠竹,竹浪翻卷,發出沙沙輕響。 李綺節上著一件骨縹色刺繡海棠花枝交領琵琶袖細布襖,下系月下白百褶素綿裙,頭梳家常倭墮髻,斜簪絨花,坐在窗下翻看來年的計劃。 一陣幽涼寒風忽然從背后半敞的槅扇吹進廂房,寒意透骨。 她恍然抬起頭,聽到雨滴淅淅瀝瀝落在葉片上的聲音,原來外面在落雨。 寶珠一腳踏進門檻內,臉色有些發青:“三娘,朱家大娘在后門跪了一上午?!?/br> 李綺節放下厚厚一沓毛邊紙,淡淡道:“帶她進來?!?/br> 時下重男輕女是常態,李綺節小時候隨李大伯外出游玩時,每到一個市鎮,都能看到面無菜色、被父母送到人牙子家換糧食寶鈔的小姑娘。 幾乎每個州縣,都有一處約定俗成的女兒冢。 那些心狠薄涼的,直接把女嬰淹死在馬桶,或是挖個坑埋在后院。而不想要女兒、又不愿犯下殺孽的人家,背著人,把襁褓中的嬰兒棄置在野外,安慰自己孩子會被好心人撿去,以求心安。 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個遠近聞名的女兒冢。 被丟棄的不止是剛落草的嬰孩,還有身患重病或是餓得奄奄一息的女童。 李綺節曾經救治過一批十一二歲的女童,治好她們的病,把她們送到酒坊去幫工,按月給她們發放工錢。 然后那些女童的父母竟然又厚著臉皮回來認親,要求女兒把工錢交給他們,好供養家中兄弟。 讓李綺節無語的是,那些女童竟然答應了。 她耐著性子勸那些女童多為自己打算,女童們不知道感恩,還在背后議論她,說她冷情冷性,故意攛掇她們拋棄生身父母。 李綺節氣極反笑,此后只要救起一個女童,直接和對方簽訂賣身契,等什么時候工錢夠贖身了,按照各人的意愿,要么隨其返家,要么接著在酒坊幫工,要么放出去嫁人生子。 救得了人,救不了命。 不過,能多救一個,還是要救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李綺節沒有什么大本事,只能盡自己所能,給那些孤苦無依的小女伢一個容身之所。 至于她們以后活得怎么樣,不是她能掌控的。 她愿意救助那些女童,卻一直反對周氏救濟朱家。 因為朱大郎是個狗改不了吃屎的賭徒,老阿姑蠻狠小氣,朱娘子涼薄自私,朱家幾個小娘子,盼睇,來睇,引睇……一個比一個潑辣,也是混不吝的主兒,這一家子都記仇不記恩,一旦被他們纏上,就像水蛭一樣,怎么扯都扯不掉。 就和那些拋棄女兒,在李綺節把他們的女兒訓練成有一門手藝的熟工之后,又反悔跑回來認女兒的父母一樣,一哭二鬧三上吊,撒潑打滾叫罵嚎喪,唱念做打,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讓人嘆為觀止,不得不服——有些人厚顏無恥起來,連遺臭萬年的秦檜都得甘拜下風。 現在嫁了人,能夠自己做主,李綺節愿意收起自己的防備之心,給朱盼睇一個救贖的機會。 說起來,原因很簡單。 前一陣子,孫天佑送她的那只名字叫阿金的貓,忽然走失了。李大伯和周氏很喜愛阿金,所以她從李家出閣時,沒有帶走那只懶貓。阿金每天在李家宅院竄來竄去,行動自由,沒人管束,但每天下午它肯定會回到李大伯房里打盹。這一次阿金一連三天沒出現在它平時最喜歡的小窩里,李大伯不免著急,找來丫頭一個個細問,都說沒看見。 最后是朱盼睇把阿金送回李宅的。 河里魚蝦正肥,朱盼睇每天跟著鄉里的漁翁去蘆葦蕩捉魚,回家熬魚湯給小meimei吃,阿金喜歡魚腥味,硬賴在朱家不走。朱盼睇原以為阿金是只沒人要的野貓,想留下自己養,被老阿姑和朱娘子數落了一通。后來聽說李家丫頭四處找貓,朱盼睇才知道阿金是李家養的,她舍不得把阿金還回去,但又怕老阿姑和朱娘子趁她不在家時把阿金打死,只能親自把阿金送回李家。 這一番說辭半真半假,李綺節當然不信。 鄉里人都曉得李家養了只名貴的家貓,朱、李兩家只隔了一座薄薄的墻壁,她光是聽阿金每天咪咪叫都聽了三年多,怎么可能不知道李家的貓不見了? 或許是她故意用魚湯把阿金引到朱家,或許是阿金無意間溜到朱家,總之,她絕對是帶著某種目的扣留下阿金的。 最后大概是良心發現,又或是不忍拿一只不能言語的貓撒氣,她放棄了原本的打算。 這說明朱盼睇雖然從老阿姑和朱娘子身上學到一身壞毛病,但根還沒有爛壞,她知道關心保護meimei,寧愿自己餓肚子,也要把meimei們照顧好,這樣的人,未嘗不能給個機會。 李綺節現在正好需要一個人手,一個能放開手腳、豁得出去,又不好欺負的人。 ☆、第108章 一百零八 “三小姐?!?/br> 朱盼睇跪在臺階前, 額頭實打實砸在刻有神仙人物紋樣的青石地面上,用自己最誠懇的聲音哀求道:“只要您能救下我的幾個meimei,我朱盼睇愿意一輩子為您當牛做馬, 來生接著伺候您!” 朱大郎又欠下一筆賭債, 老阿姑已經把家里能賣的田地全賣光了,只能把主意打在幾個小孫女身上。 朱盼睇逃了出來,她的幾個meimei已經被人牙子帶到武昌府去了。 李綺節在剝石榴, 削蔥纖指掰開晶瑩紅潤的果rou, 挑出一粒粒玉石般的果實, 襯得涂了丹鳳花汁的指尖愈顯嬌嫩鮮艷。 朱盼睇神色惴惴, 等著李綺節發話。 李家和朱家比鄰而居,小的時候, 朱盼睇覺得自己不差李綺節什么,甚至比李綺節活得更幸福, 因為她父母雙全, 而對方幼年喪母。 什么時候她開始看李綺節不順眼呢? 很早, 早到她已經想不起來了。 為什么會討厭李綺節呢?她明明生就一張討喜的圓圓臉, 說話的時候眉眼帶笑,沉默的時候杏眼炯炯有神, 總能讓和她待在一起的人不由自主綻開笑顏。 不是因為那幾個沒吃到嘴的柿子餅, 也不是因為想討米湯而不得,早在母親朱娘子一次次對她揮舞火鉗,父親朱大郎一次次醉酒歸家,祖母老阿姑一次次詛咒她是賠錢貨的時候, 她就看李綺節不順眼了:同樣是女兒,憑什么她的生活一團糟,李綺節卻能無憂無慮地享受長輩的寵愛? 是的,她對李綺節的厭惡,完全出自于嫉妒。 她嫉妒李綺節擁有的一切。 更嫉妒李綺節的不在乎。 她不在乎鄉里人的目光,不在乎旁人的閑言碎語,不在乎她的女子身份。 不論朱盼睇背后怎么編排她,她只淡淡一笑,根本不把朱盼睇的詆毀放在心上。 朱盼睇曾經以為自己是李綺節的敵人,直到被朱大郎和朱娘子捆著手背送到縣里發賣,她才猛然醒過神來:李綺節從頭到尾都沒理會過她,她根本沒有和對方敵對的資格。 一個是長輩疼寵、兄弟友愛的富家小姐,一個是落魄寒酸、備受虐待的貧苦丫頭,不管她怎么上躥下跳,兩人中間始終隔著萬丈汪洋。 每次李綺節回娘家探親,都是呼奴使婢的,丫頭仆從烏鴉鴉一群,一車車的糧食、布匹、酒釀、豬rou,一樣樣紅紅綠綠的鮮果,一抬抬亮閃閃的金銀器皿,拿墊了大紅綢子、扎了花球的籮筐裝了,一擔一擔抬進李家院子,院子里擺得滿滿當當、嚴嚴實實的,李家人連個插腳的地兒都沒有,全鄉的人都跑到李家去看熱鬧。 朱盼睇以為李綺節會像村里其他新媳婦那樣,變得順從溫和,滿腹心事,然而李綺節的笑容依舊燦爛,舉手投足間,比以前更添幾分颯爽。 那天她混在看熱鬧的人群中走進李家,已經作婦人裝扮的李綺節滿頭珠翠,一身綾羅綢緞,坐在李家正堂前的葡萄架下,她那個俊秀飛揚的新婚丈夫親自為她斟茶倒水,神色自若,任人調侃。 李綺節指揮仆從、掌管內務的時候,朱盼睇在干什么? 她背上捆著最年幼的meimei,蹲在河邊清洗弟弟的尿布。 弟弟已經上學堂讀書,還天天尿床,朱娘子不僅不生氣,還摟著他噓寒問暖。如果弄臟床鋪的是她們姐妹幾個,早被打得鼻青臉腫。 朱家能賣的,全賣光了,最后連祖宅都保不住,李家卻蒸蒸日上,擴建老宅,修葺新房,女兒一個接一個出閣。 朱家把幾個小娘子全部賣掉,還抵不過李家女兒嫁妝中的一抬朱漆描金海水云龍畫箱。 朱盼睇終于明白,自己比不過李綺節,不論是比家世,還是比其他。 如果兩人調換身份,她或許能過上好日子,但李綺節依舊是李綺節。 李綺節不會像她這樣自暴自棄,屈服于阿奶和父母的yin威,渾渾噩噩,任人打罵。 她敗得徹徹底底。 冰涼的雨絲飄灑在朱盼睇的臉上身上,她沒想哭,但卻淌了一臉淚。 李綺節估摸著下馬威夠了,讓丫頭扶起朱盼睇,“盼睇,咱們從小一起長大,我就不和你客套了,想要我答應救下你的meimei,你必須先做到一件事?!?/br> 朱盼睇眼里迸射出雪亮的光芒,不管李綺節提出什么要求,她都能答應!經過此前種種,她已經充分認識到,李綺節和心軟好說話的周氏不一樣,想要得到李綺節的幫助,自己必須付出同等的回報。 進寶把朱盼睇送回李家村。 渡口依然繁忙,有人認出朱盼睇是朱家的姑娘,暗地里搖頭:“作孽喔!” 朱盼睇目光呆滯,不理會旁人或關心或好奇的注視,下船之后,徑直走向朱家那幾幢看似寬敞結實、其實處處漏雨的大瓦房。 進寶沒跟著進去,站在門口,皺眉道:“我在這兒等著,你進去吧!” 朱盼睇點點頭,跨進門檻,四下里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