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書迷正在閱讀:鬼知道她經歷了什么、重生被休以后、軍門霸愛:驕妻懷里來、古代丫鬟守則、用美貌征服修真界、神造、前男友們都來找我復合、初戀收割機[快穿]、福星高照(養大一只青梅當皇后)、重生蘇倪的幸福日常
鄉人安土重遷,動亂打仗的時候都不愿背井離鄉,李乙不可能因為害怕李綺節的名聲受牽連, 就拋家舍業,搬遷到別處去。 周氏一跺腳,恨恨道:“怎么就攤上這群親戚了,求他們的時候,他們禮照樣收,就是不肯張口,好容易風聲平息了,又跳出來添亂!“ 李大伯捋著花白胡須,愁眉不展。 一直沉默不語的李乙忽然站起身:“實在沒辦法,我帶著三娘去武昌府,在那邊賃間屋子,住上兩三年,等風頭過去了,再帶她回來?!?/br> 周氏看向李大伯:“這……這合適嗎?“ 武昌府和瑤江縣倒是離得不算太遠,坐船的話,一來一回只需一天的工夫??衫罹_節正是十一二歲說親事的年紀,再過兩三年,等她從武昌府回來,縣里正當年紀的好兒郎早被挑光了。在武昌府那邊替她尋親事呢,又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人家的深淺底細,而且李家人口少,斷不會把女兒家外嫁。 遠嫁的小娘子,礙于規矩,常有幾十年不回娘家的,出嫁就等于生離。李綺節雖然不是周氏親生的,但在周氏眼里,侄女兒就和自己的女兒一樣,她舍不得讓李綺節吃那份骨rou分離的苦頭。 “何必如此?!袄罹_節解開頭上戴的網巾,端起一杯沒人動過的泡橘茶,喝了兩口,笑盈盈道:“族叔他們借著我的名頭去楊家鬧事,無非是為了一個利字,咱們只要找準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么,不愁沒法應付?!?/br> 李乙眉頭緊皺:“三娘,莫要胡鬧,宗族的事,哪是你一個小娘子能管的?都怪我素日縱著你,把你慣得無法無天的?!?/br> 李綺節不吭聲。 見李乙斥責李綺節,李大伯頓時不高興了,嘟囔道:“二弟這話就說岔了,宗族打著三娘的名頭在外邊要打要殺的,三娘難道就得老老實實坐在閨房里任他們胡作非為?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呢!你這個當爹的,不曉得護著自己的閨女,還怪起三娘來了?“ 李乙苦笑道:“大哥,今時不同往日,三娘都快十二歲了,哪能和七八歲時那樣到處拋頭露面,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宗族的事,她一個小孩子,什么都不懂……“ 李大伯一口打斷李乙,冷笑道:“什么宗族不宗族的,原本就是沒有血緣的遠族。不過是咱們兄弟倆形單影只,沒有族人依靠,想攀個遠親,才厚著臉皮認了他們家。這些年,咱們歲歲送禮,月月有供奉,把嫡支那邊當成真祖宗一樣孝敬,他們給咱們回過什么?每次你我兄弟上門,都把我們當成奴才一樣糊弄,隨隨便便打發幾個管家出面接待我們不說,時至今日,我們連正院都沒進去過!人家是望族,看不上咱們兄弟倆這破落戶,也算是情有可原。是咱們家配不上他們的門第,活該被人看不起,可他們收了咱們家的禮,拿了咱們家的好處,還來敗壞咱們的閨女的名聲,我李甲絕不答應!“ 李子恒立即附和道:“沒錯,大不了從今以后咱們不和他們家來往了!“ 李乙不住嘆氣:“好好的,怎么就要和宗族斷絕關系……“ 李綺節趁機道:“阿爺,你若是還不想和嫡支鬧掰,不如聽聽我的主意,我保管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的,既不用和嫡支那邊撕破臉皮,也不會讓楊家難堪?!?/br> 楊家和他們家的關系,比那個莫名其妙的李家嫡支親近多了,即使出了楊天保的事,楊、李兩家依然打斷骨頭連著筋,祖祖輩輩聯姻,關系錯綜復雜,不是說疏遠就能疏遠的。 在李綺節看來,嫡支那邊不容易對付,楊家同樣不能得罪,他們家想在瑤江縣住下去,就得和楊家保持不遠不近的親族關系。 李子恒一擼袖子,露出矯健的雙臂,甕聲甕氣道:“阿爺,先聽聽三娘的法子吧,反正坐著干等也不是事兒?!?/br> 李大伯亦道:“沒錯,二弟,要么你現在去和嫡支劃清界限,從此不相往來,要么你就聽三娘的!“ 李乙看看一臉篤定的大哥李大伯,再看看躍躍欲試的兒子,最后看向李綺節:“三娘,你真想好了?“ 李綺節點點頭,淡笑道:“阿爺不必擔心,實在不行,咱們搬到武昌府去好了,那邊比縣里繁華熱鬧得多,說不定咱們還能在碼頭買幾間鋪子做生意呢!“ 李乙無奈地嘆口氣:“好,不過你得先答應阿爺一件事?!?/br> “什么事?阿爺只管說?!?/br> “如果楊、李兩家還是鬧起來了,不管咱們搬不搬家,從此以后,你不許再隨意踏出家門一步?!?/br> 李乙的話一字一句,說得鄭重認真,顯然是他在心里想過無數次的。 李綺節愣了片刻,直直盯著李乙的眼睛。 李乙的眼神有些躲閃,別開臉,顫聲道:“你想清楚了,再回答阿爺?!?/br> 李綺節心里一沉:這一天終于還是來了。 她早就明白,因為她幼年喪母,家中沒有主婦教導,所以才能無憂無慮,到處閑逛。李乙不忍過多苛責她,也由著她去。但隨著她一日一日長大,李乙終將不能容忍她的散漫自由,他希望她能夠遵守三從四德,做一個文靜乖巧的小娘子。 李綺節并沒覺得有多失望,早在幾年前,她就知道自己終將會面臨這一天,他們所受的教育不同,總會出現分歧和矛盾,這不奇怪,也不突然。 因為她自己才是不符合這個時代的異類。 她躬身向李乙行了個全禮,肅容道:“阿爺,女兒答應你,如果事情不能妥善解決,我會老老實實待在家中,再不會隨意在外邊行走?!?/br> 李大伯、周氏和李子恒幾人互望一眼,面面相覷。 待李乙出門,李子恒扯住李綺節的衣袖:“三娘,阿爺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生你氣了?“ 李綺節淡淡道:“沒什么,阿爺只是怕我出事罷了?!?/br> “喔?!袄钭雍忝竽X勺,“下一步咱們該怎么辦?“ “咱們先回城?!?/br> “噢?!袄钭雍泓c點頭,又啊了一聲,“回城,可咱們才出城???“ 李綺節不說話,兄妹倆一前一后出了李家門,進寶已經把老牛牽到江邊飲飽水,正在門前套車。 一個頭戴生紗儒巾、身穿松花色大襟長袖纻紗直裰的少年,在一旁幫他打下手,防止老牛撅蹄子。 李子恒忙道:“孟表弟,哪能讓你做這樣的活計!“ 不由分說,上前把孟云暉輕輕推到一邊,代替他喂老牛吃草料。 孟云暉拍拍手,笑道:“無妨,我在家常下地勞作,插秧、鋤草、放牛,我都會?!?/br> 幾日不見,孟云暉換了一番裝束,穿一身纻紗直裰,提前戴起頭巾,看起來比從前更顯相貌堂堂。別說李子恒,就是李綺節,看他穿著這么體面的衣裳去伺弄老牛,都有些替他心疼——不是心疼孟云暉,是心疼他身上的衣裳。 一個梳小髻的小童跑到孟云暉身邊,抽出一張帕子,拍拍他衣襟下擺上沾上的塵土,“少爺,東西都收拾好了?!?/br> 孟云暉點點頭。 李綺節道:“孟四哥要進城去?“ 孟云暉還未答話,李子恒道:“正好我們也回城,孟表弟和我們一道走吧?!?/br> 孟云暉飛快地瞥了李綺節一眼,見她沒反對,笑道:“恭敬不如從命,正想請大表哥順路捎帶我一程?!?/br> 他略頓了頓,“我爹……要去訪友,下午回縣城?!?/br> 他現在說的爹,應該不是他的生父孟五叔,而是孟舉人。 李綺節走到李子恒身邊,壓低聲音道:“沒序過齒,大哥怎么曉得孟四哥年紀比你???“ 李子恒把袍角塞在腰間,道:“我是元月梅花開的時候生的,他是春社日水芹菜冒尖的時候生的,自然是我年長?!?/br> 一行人收拾妥當,回到瑤江縣。 牛車駛入葫蘆巷時,楊家小廝阿滿立即迎上前,似是想對李綺節說什么,看到同車的孟云暉,臉色一變,抽身又往回跑了。 孟云暉低聲問李子恒:“剛剛那個是楊家九郎的伴當?“ 李子恒點點頭:“孟表弟認得楊九?“ 孟云暉眉頭輕皺,隨口道:“聽說過?!?/br> 到了孟家門口,孟云暉和小廝下車,小廝前去叩門,里面半天沒人應聲。 李綺節進門前,見孟云暉和小廝還站在孟家門外傻等,猶豫了半刻,向李子恒道:“孟嬸嬸可能出門去了,請孟四哥到咱們家坐坐吧?!?/br> 孟娘子當然沒有出門,李綺節出門前還聽到她在院子里罵丫頭。孟云暉獨自回家,孟娘子心中有氣,多半躲在家中,不讓丫頭為他開門。 只能等孟舉人回家,孟云暉才能進門。 李子恒把孟云暉主仆請到李家堂屋稍作,寶珠煮了雞蛋茶給幾人果腹。 不多時,門外幾聲叩響,門房打開門,認出來人,招呼道:“表少爺來了?!?/br> 楊天佑神色匆匆,他原本在為李家的事奔忙,聽阿滿說孟云暉回城,怕他說自己的壞話,這才撂下手上的差事,即刻趕來李家。 聽到堂屋里的說話聲,他面色微冷:“孟四在里頭?“ 門房道:“間壁沒人在家,大少爺請孟四少爺過來說說話?!?/br> 楊天佑冷笑一聲,都火燒眉毛了,還有工夫和孟四談笑風生?他就奇怪李家的院子里怎么會晾著一件秀才的衣裳,果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讓孟四趕在前頭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是防盜章,大家別買啊,明天20點前會準時替換的。 ☆、第43章 楊天佑進了李家堂屋,一眼先溜到孟云暉身上,見他穿著比往日不同,心里更是警鐘長鳴。 另一頭,孟云暉正和李子恒說話,余光瞥見楊天佑進門,笑容漸漸凝結在眼角眉梢。 二人對視一眼,又心照不宣地各自移開眼神。 楊天佑徑直走向李綺節:“我已經派人去武昌府了?!?/br> 李綺節站起身:“有一事想請九表哥幫忙?!?/br> 說著話,朝孟云暉示意,帶著楊天佑走出堂屋。 楊天佑回頭看一眼孟云暉,狹長雙眸中盡是提防之意。 孟云暉直視著他略帶警告意味的眼神,嘴角含著一抹挑釁的笑容。 李綺節把李子恒帶到院中,桂樹下已經支起桌椅板凳,桌上備有筆墨紙張。 寶珠斟了兩杯滾白水送到院子里,吃過茶,李綺節問道:“灘涂那邊的二十畝地,表哥預備拿來種什么?“ 楊天佑道:“朱家的債主急著脫手,價格低廉,我買來也是準備再轉手的,沒打算自己種糧食?!?/br> 李綺節點點頭,這和她打聽來的消息差不多,楊天佑名下幾乎沒有任何田產房屋,他是楊家庶子,無權繼承家產,這幾年基本靠變賣各種產業,賺取其中的差價來盈利。 “如果我要從表哥把那二十畝地買來,表哥出價多少?“ 楊天佑一怔,“你要把地買回去?“ 李綺節翻開桌上一本賬冊,翻到最新的一頁,寫下日期數目,頭也不抬道:“放心,不會讓表哥吃虧,在商言商,表哥原定的價錢是多少,就是多少?!?/br> 楊天佑看著李綺節頭頂上盤起的漆黑發髻,心里頗有些作癢,很想上手捏一下:“你是不是想把田地送給你家那戶遠親,然后息事寧人?“ 不等李綺節回答,他道:“若是如此,我直接把田地拱手讓給李家就好了?!?/br> 李綺節抬起頭,面露詫異,小氣磕巴如楊天佑,什么時候變得大方起來了? 楊天佑眉眼一彎,臉頰邊的笑渦若隱若現:“如果能妥善解決楊、李兩家的糾紛,不讓表妹名聲受損,區區二十畝地算得什么。表妹想要什么,只管說,我全都給你?!?/br> 瞳孔里像燒了兩團火苗,亮晶晶的。 李綺節覺得脊背一寒,胳膊上炸起一層雞皮疙瘩,低下頭,合上賬本:“無功不受祿,表哥不出價,就算了。我把緊鄰的二十畝地買下來也是一樣的?!?/br> 楊天佑雙眼微微瞇起,盯著李綺節看了片刻,知道她不是在說玩笑話,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一畝八兩銀?!?/br> “八兩?!“ 李綺節一臉訝色,懷疑楊天佑是不是故意壓低價格以向她示好。 元末社會制度敗壞,生產力極度低下,唐宋時期的許多技術知識幾近失傳,以至于田地荒廢,民不聊生。自明朝立國以來,朝廷奉行輕傜薄賦的國策,鼓勵老百姓們置房辦產、開墾土地??h里的人賺了錢鈔,多數會攢起來買田置地,潭州府的田畝價格逐年增高。直到嘉靖年間,畏于繁重的徭役,普通老百姓不敢多買田地,田地價格才下跌至一畝五六兩。 眼下,按市價算,山地從一畝一兩到一畝七八兩的都有,而水田向來供不應求,一畝水田少說也得十兩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