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書迷正在閱讀:鬼知道她經歷了什么、重生被休以后、軍門霸愛:驕妻懷里來、古代丫鬟守則、用美貌征服修真界、神造、前男友們都來找我復合、初戀收割機[快穿]、福星高照(養大一只青梅當皇后)、重生蘇倪的幸福日常
有人看楊天保天天往鎮上的胭脂街跑,怕他被花娘哄騙,偷偷向高大姐報信。高大姐知道兒子小小年紀就沉迷酒色,氣得倒仰,預備等中秋夜那晚,趁家家戶戶都在渡口看戲,帶上幾個壯實仆人,沖到顧干娘家,把那個膽敢勾引楊天保的小黃鸝狠狠打一頓,最好能劃破她的臉蛋,看她還怎么狐媚勾人! 李綺節聽曹氏說到這里的時候,像是夜空里忽然炸起一線閃電,心頭一陣雪亮:不必猜了,那個報信的人,肯定就是孟云暉! 難怪孟云暉怕她那晚也去鎮上看夜戲呢!原來高大姐當時正在胭脂街怒揍小黃鸝呀! 結果中秋那晚,也就是昨天晚上,高大姐果然親自殺到胭脂街,把小黃鸝打了個半死不活。 富家太太氣不過家中官人眠花臥柳,帶著仆人到胭脂街上尋花娘們的晦氣,這種事胭脂街上的花娘們常見,根本沒人管。 高大姐以為家里出了個楊舉人,縣里誰都得讓著她,我行我素慣了,不僅打了小黃鸝,還讓人把小黃鸝捆了,要把她賣到北邊的大山里去。 顧干娘當然舍不得把花了大價錢調養長大的干閨女送走,她還指望著小黃鸝能給她招攬更多客人呢! 兩廂一言不合,廝打起來,把官府都給驚動了,事情傳到縣里,鬧得沸沸揚。 李乙早就聽縣里人議論過楊天保流連胭脂街的事,之前曾親自去楊家試探真假。 當時楊老爺對李乙連連發誓,說外面的謠言都是以訛傳訛,信不得真,一口咬定楊天保本分孝順,知書達理,絕不會踏足風月場所。 李乙當時將信將疑,怕惹惱楊老爺,也沒多問。 沒幾天就聽人說高大姐要帶人去胭脂街找一個小花娘算賬,李乙知道楊天保的傳言是真的,心里氣歸氣,終究還是決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依舊忙活著替李子恒求親的事。還阻止李綺節去鎮上看夜戲,怕她聽見風聲,心里不好受。 曹氏說完這些,勸李綺節莫要往心里去:“誰家沒經過這種事?楊五郎年紀小,才會被小黃鸝哄住,等他再長幾歲,自然曉得好壞輕重,經此一遭,他以后才能擦亮眼睛。小姐不必掛懷,人都是這么來的?!?/br> 李綺節知道,不止曹氏這么想,李乙應該也是同樣的想法。他在得知楊天保確實迷戀小黃鸝之后,急著找話事人為李家主持公道,不是為了退親,而是想向楊家施壓,讓楊家人徹底解決小黃鸝這個麻煩。 不止曹氏和李乙,李大伯和周氏,大概也是同樣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少年郎君都愛風流,雖然楊天保的所作所為實在可氣,但只要他改過就行,還不至于要鬧到退婚的地步。 唯有大郎李子恒,應該和李綺節一樣,對楊天保和花娘私奔的事不知情,他阻止李綺節去看夜戲,大概是李乙教的,不然以他的暴脾氣,早沖到楊家揍楊天保去了,不可能還一門心思只想著娶孟春芳。 如果李綺節不知道楊天保和小黃鸝的事,也就罷了,但現在既然她已經知道原委,就不可能裝聾作啞扮賢惠淑女了。 她直接問曹氏道:“昨晚的事楊天保曉不曉得?那個小黃鸝傷得重不重?楊家人準備怎么處置她?“ 曹氏沉默半晌,輕聲道:“三小姐,我也不瞞你,方才楊家人上門時,我已經找他們打聽過了,小黃鸝挨打過后,楊家五少爺留了一封書信,連夜帶著那個小黃鸝一起跑了,現在楊家人正到處找五少爺呢!這事太太和官人都還不曉得,楊家人把事情瞞得死死的,縣里人只曉得高氏打了個小花娘。連官人、二爺和太太也不知情?!?/br> 她似乎自覺失言,臉色有些懊惱,嘆口氣,道:“楊五郎這事,三小姐不必焦心,凡事有太太呢!“ 李綺節心中有數,所有人都知道高大姐要找小黃鸝的麻煩,昨晚為了避嫌,人人都躲開胭脂街,不清楚后續到底發生了什么。 現在李大伯、李乙和周氏大概都以為楊家人已經把小黃鸝的事處理妥當,等著他們家給李家一個交代。而楊家因為楊天保和小黃鸝忽然私奔,正急得焦頭爛額,根本不知道該怎么給他們解釋,只能使出拖字訣,想等找到楊天保,再來李家賠罪。 所以老董叔和董婆子才會一直打哈哈,可惜他們倒霉,碰上套話功力爐火純青的曹氏,不知不覺間就把實情講出來了。 李綺節聽完曹氏的話后,當即決定,她要親自去胭脂街走一趟。 捉jian這種事,當然得親力親為! 縣里到處都是楊縣令的耳目,倉促之間,楊天保和小黃鸝肯定跑不遠,如果她沒猜錯,兩人此刻應該就藏身在胭脂街中——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么! 面對寶珠那張不可置信的驚詫臉孔,李綺節懶懶地打個哈欠,一邊盤算著明天的行程,一邊漫不經心道:“別光杵在那兒,把地上的水漬掃了,早點困覺,明天你陪我一道去?!?/br> 寶珠撿起銅盆,取來墻角的笤帚,一邊掃地,一邊嘆氣,心里只覺欲哭無淚,有種想抽自己幾巴掌的沖動:都怪自己心太軟,才會被三娘轄制??! 李綺節在窸窸窣窣的掃地聲中翻了個身,頭發掃過竹枕,沙沙一陣輕響。湘妃竹枕中間是空心的,竹片柔韌,冷而涼,夏日里枕這個最舒服,現在已經入秋,她該換個枕頭了。 她緩緩閉上眼睛,漸漸沉入黑甜夢鄉當中,心里暗暗道:也許,未婚夫也該重新換一個了。 ☆、第20章 上門 翌日一大早,李綺節在一聲響似一聲的雞鳴中掀開被窩,起床梳洗,用牙粉漱過口,讓寶珠調了一大碗桂花藕粉,幾口吃完。趁周氏帶著劉婆子和寶鵲在灶房打魚糕,回房換上一件蘋婆綠寬袖大襟杭羅直身,挽起長發,扎了個尋常小髻,手執一柄繪庭前芙蓉的粽竹折扇,帶著寶珠,悄悄溜到大門前。 李大伯正準備出門,招財把一只裝滿青蝦的竹簍掛在毛驢背上,兩個長工蹲在地下搬一只累沉沉的大口袋。 寶鵲站在李大伯身前,纖纖素手往上一抬,袖子滑落,露出半截雪白皓腕,想為李大伯整理衣襟。 李大伯眉頭一皺,退后兩步,厲聲道:“用不著你伺候,你進去吧?!?/br> 招財和兩個長工互望一眼,低聲竊笑。 寶鵲年輕,臉皮薄,被李大伯當著眾人的面低斥,頓時羞得面皮紫漲,眼圈一紅,淚珠沿著眼角撲簌而下,咬著櫻唇兒,飛身跑遠。 寶珠哼了一聲:“大官人不肯納妾,寶鵲怎么還老往大官人跟前湊?真不要臉?!?/br> 李綺節搖頭不語,昨天吃午飯前,她看見嬸嬸周氏私底下拉著寶鵲的手說了半天話,寶鵲當時沒吭聲,只一個勁兒地點頭應和。寶鵲平時沉穩內秀,不像是恬不知恥的人,她刻意接近討好李大伯,應該是周氏特意吩咐的。 大房一日沒有男丁,周氏就不會放棄給李大伯納妾。 李綺節走到門前,嘩啦一聲,抖開折扇,向李大伯唱了個肥喏:“大伯這是要去鎮上?“ 李大伯看到李綺節一身男裝打扮,哈哈大笑,“你這鬼靈精,連衣裳都換好了!說吧,今天要去哪里耍?“ 李綺節眼珠一轉,挽著李大伯的胳膊,嬌笑道:“昨晚花相公家的花娘子讓人送口信來,說他家的腐乳霉壞了,有股子怪味。她急得什么似的,再三央求我去他家貨棧走一趟,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一個補救的法子。我想著大伯要去鎮上的鋪子里看賬目,正好可以和大伯一起坐船到渡口?!?/br> 李大伯刮一下李綺節的鼻子,笑道:“腐乳霉壞了,再霉一缸就是,你去了能頂什么用?你阿爺和大郎就要回來了,等他們回來,你們一起回縣里,那才便宜呢!“ 李綺節不依,使勁兒搖李大伯的胳膊:“花娘子可是我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徒弟有難,做師父的,哪能推三阻四呢?大伯要是不放心,讓招財跟著我一起進城,寶珠也跟著去,我就去花家貨棧轉轉,晌午就能回的!“ 李大伯最禁不得女娘子們對他撒嬌,李綺節的聲音才剛放軟,他心里立刻有幾分松動,暗暗琢磨了一番,覺得花家貨棧和楊家不在一個方向,李綺節應該不會聽見什么風聲,只要她不去鎮上便好,遂點了點頭:“那行,記得早些家來,別在外邊貪玩,免得你嬸嬸記掛?!?/br> 李綺節立即點頭如搗蒜:“大伯放心,我都記下了!“ 李大伯向長工們交待了幾句,帶著李綺節主仆一起出了李家村。 一路槳聲欸乃,和風撲面。岸邊蘆葦叢深,一望無際,唯有天邊隱隱約約可見連綿的青山起伏,葦叢露水未干,遠遠看去,像籠了一蓬朦朧的輕煙。 伯侄倆坐船到了渡口,招財把毛驢趕下船,李大伯跨到毛驢背上,鞭繩指指招財:“跟著三娘進城去,你記住了,三娘到哪里,你就到哪里,別讓縣里那幫混人沖撞到三娘?!?/br> 招財干脆地應了一聲:“官人寬心,我常跟三小姐去縣里的,從沒出過什么岔子?!?/br> 待李大伯騎著毛驢走遠,招財立刻卷起袖子:“三小姐,您說吧,今兒個到底要去哪兒?“ 李綺節從一只繡三苗共穗的荷包里倒出幾枚銅板,在招財跟前晃了晃:“記住了,今天我是李三郎。咱們不進城,走,帶公子爺去胭脂街逛逛?!?/br> 招財瞪大眼睛,眼珠子差點能從眼眶里蹦出來:! 天色還早,沿街的鋪子貨棧還沒開門?;镉媯兇蛑?,取下一扇扇門板,掌柜的在柜臺里吆三喝四,催促伙計們快些開門迎客。 沿河岸邊三三兩兩綴著幾個頭戴布巾的婦人,一邊捶洗衣裳,一邊高聲談笑。 烏篷船沿河經過,偶爾響起一聲促狹的呼哨,是船夫在吸引婦人們的注意力。 因為岸邊的婦人們都是成群結隊的,并不知道船夫調戲的對象是哪一個,于是所有婦人都自覺受了侮辱,板起臉,把棒槌敲得震天響。 船夫不以為意,繼續和婦人們搭話。 婦人們對船夫愛理不理,船夫的態度越低聲下氣,她們的動作愈加端莊,神情愈加冷冽。 也有輕浮的婦人,故意板起面孔,高聲怒罵船工,語句粗俗潑辣,一句比一句罵得狠,然而任誰都聽得出她話里掩不住的笑意。 船工被罵,不怒反喜,涎著臉和婦人調笑。 婦人急得直跺腳,央求身旁的夫婦人幫腔。 其他人互望一眼,各自冷笑不語,婦人還不自知。 幾個散著頭發的婦人手執笤帚,在下游處的大槐樹下刷洗自家馬桶。烏篷船行到此處時,船夫干脆把船槳橫在船頭,和婦人們招呼問好。婦人們親熱地喚他名字,把水花澆到船上,看船夫被濺起的河水打濕褲腳鞋面,嘻嘻哈哈笑成一團。 烏篷船劃到岸邊時時,婦人們罵船夫沒良心,找他討要胭脂水粉、頭繩絨花之類的小物件,船夫連聲答應。 周圍的人紛紛投去鄙視的眼神,那個輕浮的婦人眼神最為輕鄙——不必說,這幾個刷馬桶的婦人必是胭脂街花樓里的仆婦。 另一邊的長街,空氣里充溢著一股香甜的粥飯味道,街角的餛飩攤子、豆腐攤子、油餅攤子和饅頭攤子前圍滿了各家的跑腿伙計。 李綺節讓寶珠買了幾枚筍rou饅頭和金銀酥,用油紙包了,一股腦塞到招財懷里:“你去胭脂街打聽一下小黃鸝住在哪兒,別走西街,咱家的鋪子在那邊?!?/br> 熱騰騰的饅頭和芝麻油餅抱在懷里,香氣直往鼻子里竄,招財咽了口口水,“三……三少爺,那樓里的人會跟我說實話嗎?“ 李綺節朝寶珠使了個眼色,寶珠點點頭,從袖子里摸出一幅疊得方方正正的手巾,打開一角給招財看,里面是半吊錢,“這個給你,你別去問那些花娘,找個在顧干娘家灶房里幫忙的婆子,把半吊錢往她手心里一摁,保管你什么都能打聽到?!?/br> 招財點頭不迭,一徑去了。 李綺節和寶珠隨意找了家餛飩攤子,要了兩碗餛飩,才吃幾口,招財去而復返:“三少爺,找著了,就在西街背面左手第五間院子,門口貼了兩張門神的那一家!“ 說完話,抖抖索索掏出一只灰撲撲的汗巾子,叮當哐當一陣響,里頭是剩下的銅板:“半吊錢太便宜別人了,嘿嘿,我只給那個婆子四百錢?!?/br> 看不出來,招財竟然還會講價還價。 汗巾子上面一股子怪味,寶珠眉頭一皺,不想伸手接,李綺節笑道:“得了,剩下的你自己留著買果子吃罷?!?/br> 招財喜得眉開眼笑,“謝三少爺!“ 李綺節慢悠悠吃完碗里的餛飩,喝了兩口清湯,才起身往西街的方向走:她怕李大伯發現自己,盡量避開西街,楊天保那小子倒是渾身是膽,竟然敢把小黃鸝安置在李家的鋪子附近! 招財和寶珠一路上東張西望,生怕李大伯突然從哪個角落里跳出來,三人繞開李家鋪子,從小路進了巷子,數到左手邊第五間,黑油門上果然貼著兩張門神,門前還糊了一副紅紙對聯,掛著兩只紅燈籠。 寶珠對著紅燈籠啐了一口。 砰砰幾聲,招財叩響門上的銅環。 一個穿藍布罩衣、頭包花布巾的婆子走來應門,看李綺節模樣俊秀,穿著體面,手上的折扇吊著一塊晶瑩剔透的蠟子扇墜,身邊還有兩個仆人跟著,一副富家公子做派,不敢怠慢,帶笑道:“小郎君找誰?“ 李綺節搖著竹骨折扇,一腳踩在門檻上,把縣里那些浪蕩公子的紈绔模樣學了個十成十:“楊天保在哪兒?“ ☆、第21章 對峙 婆子臉色一變,連忙關門:“我們這兒沒有姓楊的,小郎君找錯人了!“ 招財伸手,蒲扇大的巴掌擋在黑油門前,硬擠進小院子,粗聲粗氣道:“少廢話,讓姓楊的出來!“ 婆子知道來者不善,立刻轉身往里跑,一邊跑,一邊高聲提醒房里的人:“奶奶,來客了!“ 李綺節嘴角一挑:呦呵,看來那個叫小黃鸝的野心不小,已經成主子奶奶了。 楊天保只是個學生,手頭再寬裕,終究還是靠高大姐給零花,積蓄不多,倉促間賃的院子不過一進而已,窄窄三間房屋,淺房淺屋,略顯逼仄,東邊是起居坐臥之處,西邊是灶房兼柴房。 婆子剛才在扇爐子造飯,爐子上座著一只大肚砂鍋,里頭煮了一鍋烏雞湯,湯水咕嘟咕嘟,翻著油膩膩的水泡。 婆子跑進唯一一間明間,哐當一聲關上門。聽得里頭一陣窸窸窣窣的說話聲,靜默片刻,一個婦人站在房子里面,隔著一層棉紙糊的槅窗,揚聲道,“郎君可是五郎的同窗?家中無人,小婦人不便招待郎君,請郎君見諒?!?/br> 不愧是小黃鸝,嗓音清脆悅耳,像純澈的溪水沖刷在一塊塊翠玉寶石上。 李綺節一腳踹開房門,搖著折扇,大搖大擺走進房里,笑道:“我姓李,在家中排行第三?!?/br> 李家子字輩的男丁,除了大郎李子恒,唯有一個遠親李二郎,并沒有李三郎其人,而小娘子們,則一直排到第九。 李綺節說自己姓李,又排行第三,以小黃鸝的心計,肯定早就把她這個未來楊家少奶奶的年齡品性樣貌打聽得一清二楚,一猜就能猜到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