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早飯也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粗糙,不過一旦習慣了邊塞風格之后,陸長亭倒是也覺得別有風味了。 待吃完早飯后,朱棣道:“想去看烽火臺嗎?” 陸長亭雙眼一亮:“想!” 哪里有烽火臺?長城! 長城之上修筑有各種城、關、隘口、敵臺、烽火臺、堡子等,它們和城墻一起組成了邊塞一道堅固的防線。 后世的長城,陸長亭是去過的。但那長城之上人山人海,與其說是去看長城的,倒不如說是去看人海的。此時能有機會見到幾百年前未經損毀的,修繕最為完善的明長城,著實令人感覺到驚喜! 陸長亭喝了兩口水,便和朱棣一起出門了。 那徐大有再度出現在了他們的跟前。 徐大有皮膚黝黑,整個人就跟一塊巨型碳一樣。他的模樣瞧上去有些好笑,但是當他穿著盔甲在身的時候,陸長亭卻覺得有氣勢極了。 陸長亭知道,應當是徐大有陪著他們往城墻邊上去。 等走出去之后,有士兵牽了幾匹馬過來。 朱棣立時看向了陸長亭:“長亭可會騎馬?” “當然會?!毙叶敵跏菍W過的,不說有多么好,但要騎馬走一圈兒,那是沒問題的。 旁邊的士兵偷偷打量了陸長亭兩眼,顯然是不大相信的。 陸長亭選了一匹較為勁瘦的馬兒,太過健壯的并不適合他,他清楚自己的斤兩,也沒必要去逞能。腳下蹬住,然后縱身而起,翻過馬背,落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沒有半點停滯。陸長亭長得好,氣質也好,這個動作由他做來,自然是說不出的賞心悅目,直叫旁邊一群人都看呆了,暗暗嘀咕,這少年還是有點兒本事的…… 朱棣望著他挺直的脊背,淡淡一笑,跟著上了馬。 待所有人都上馬之后,他們便朝著長城防線去了。 他們一路狂奔而過,陸長亭漸漸倒是升起了點兒瀟灑肆意的感覺。 他很久都沒有如此放肆過了…… 很快,他們離開了這片地方,然后來到了邊城。 陸長亭的視野之中隱隱涌現了一抹黃。 那是遠處的沙漠。 陸長亭知道,在中國境內的蒙古沙化較為嚴重,相比之下草原便少了些。而俄羅斯境內的蒙古卻是植被居多。 “到了?!毙齑笥姓f道,哦不,他此時的嗓門兒大得更像是吼出來的。 邊塞易刮風,大風刮起來的時候,便只有將嗓門兒放大方才能確保所有人都聽見,徐大有應該是都已經養成習慣了。 陸長亭一行人下了馬。 然后陸長亭一抬頭就能看見不遠處的敵臺。 陸長亭的心跳有些快。 幾百年前的盛景??! 這時候長城還在修繕之中,但是這并不折損它的氣勢。 陸長亭看著眼前的城墻,遠處的敵臺、堡子……頓時覺得自己仿佛見著了一條沉睡的巨龍,它蜿蜒著將大半個中國都護佑了起來。 “走吧?!敝扉Φ?。 陸長亭點了點頭,跟著他們一起往前走。 很快,他們就攀上了城墻。 城墻由磚石土造就而成,就是最普通的這些東西,卻護住了王朝的延續。 他們很快越爬越高,視野也就隨之變得越加開闊了。 當站在頂峰之上時,陸長亭緩緩吐出了胸口憋著的那口氣,整個人都隨之變得舒暢且豪邁了起來。他能看見蜿蜒的城墻,能看見高大巍峨的敵臺,能看見遠處綿延的黃沙和隱隱幾點綠色。天地仿佛在他的眼底被連成了一線…… 這一幕太美了。 是極為壯闊的美! 陸長亭從前聽過不少描寫塞外風光的古時,但唯有當自己真正站在此處的時候,才能完完整整地領會到其中的壯麗奇景。 朱棣指著那些蜿蜒的城墻,道:“墻體高低寬窄都隨地形的險要形勢而異,你看,那處山高地險,墻體便相對低窄;那處乃是平地要沖之處,墻體則高大寬闊?!?/br> 陸長亭看得目不暇接。 陸長亭近乎癡迷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而朱棣則是定定地看著陸長亭,眼底偶爾泄漏出幾點癡迷之色。 陸長亭愛極了眼前的景色,他又何嘗不是愛極了眼前的陸長亭呢? 徐大有根本不知道兩人之間的那點兒曖昧,他也跟著指了指城墻,低聲與朱棣說起了長城之上的軍事布防。 這是在朱棣職權范圍內的,他當然能管,并且還得好好管。 好半天,陸長亭才收回了目光,他恰好聽見那徐大有說了個詞…… “火銃”。 火銃?是了,元朝時就有火銃了。 之前跟隨在朱棣身邊的時候,他可沒見過火銃,一時間,陸長亭還有些手癢。 作者有話要說: 徐小福沒見過的長城,被長亭見著了哈哈哈哈哈! * 老朱家祖傳白話圣旨,畫風大概是這樣的,給大家欣賞一下: 朱元璋: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家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朱棣: 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里草地里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近磨道。唯有必里阿卜束,自俺父皇太祖高皇帝得了西邊,便來入貢, 那意思甚好。有今俺即了大位子,恁阿卜束的兒子結束,不忘俺太祖高皇帝恩德,知天道,便差侄阿卜束來京進貢,十分至誠。俺見這好意思,就將必里千戶所升起 作衛。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誥里面寫得仔細回去,升他做明威將軍、必里衛指揮僉事,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者,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勿怠。 第133章 管短而口徑大, 銅制,談不上半點的美感, 更和精致全然絕緣。 這就是明初時期最為常見的銅火銃。 陸長亭盯著瞧了一會兒, 其實……還有點丑。 但是盯著瞧一會兒,陸長亭還從丑中尋找到了點兒美感,那是一種大巧若拙的美, 能充分讓陸長亭感受到這個玩意兒身上透出的威勢。 陸長亭心底甚至忍不住揚起了些激蕩之情。明朝時的武器半點也不落后,甚至可以說是先進的。若是……若是明朝能夠擺脫那些腐朽制度,牢牢穩住江山,之后又哪里還有清朝出場的機會呢?之后又怎么會有那幾十年被壓迫的血淚史? 那徐大有知道尋常人見著火銃之后是何等心情,因而見陸長亭這般不舍放手, 徐大有也并不覺得奇怪。 任哪個男兒都會喜歡上火銃的! 陸長亭將那火銃翻來覆去地玩弄了一遍。他記得在萬歷年間,有一位叫趙士禎的火器專家, 他是在明朝諸多火器專家中, 較為突出的一位。陸長亭清晰地記得,他發明了火箭溜、制電銃、鷹揚炮等物,在抗倭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是這些……陸長亭腦子里還塞滿了各種迅雷銃、猛火油柜、九頭鳥、五雷神機、虎蹲炮…… 陸長亭心底想得多,但面上卻是不顯。 他將銅火銃還給了徐大有。 總有一日, 明初便能擁有這些東西…… 徐大有笑了笑,頗為自豪:“怎么樣?從前沒見過吧?” 陸長亭還確實沒見過, 他淡淡一笑, 點了點頭。 見陸長亭表露出這般反應,徐大有也總算看他順眼了,畢竟有了共同的喜好, 那是很容易發展出友誼來的。 朱棣拍了拍陸長亭的肩:“過幾日我帶你去試一試?!?/br> 陸長亭聞言,不由挑眉,但心底卻是有些躍躍欲試的。后世是禁槍的,普通人也就只有在射擊俱樂部里過過癮。 要知道這時候的衛所的規定是,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 也就是說一百軍戶才配十個火銃。 可見其發放的數量并不多,若是能分出一把來給他玩兒……陸長亭不得不說,朱棣這般討好人的功力著實不淺??!真投其所好得恰到好處。 陸長亭一行人沒有在此處多作停留。在徐大有的帶領下,他們便又挪動步子朝著一處敵臺而去。 朱棣一邊走一邊低聲與陸長亭道:“近來平燕府與蒙古兵的關系很是緊張,就怕他們跑來攻擊宣府。雖說宣府防守不弱,但總要多加提防?!?/br> 陸長亭點了點頭,心底卻是忍不住道。 明朝的邊防其實做得真不太好,尤其是越往后,便越是糟糕。也就只能說一句“不弱”,而不能說是極強了。 不過這一狀況,在朱棣當了皇帝之后有所改善。但在他之后,狀況便又不如永樂年間了…… 陸長亭心中暗道,作為穿越者的作用還是很大的,至少這些都是他能預先知道的。他既然已經是朱棣身邊極為親近的人,為何不利用這等先天優勢,使明朝規避過那些危險呢? 當然……還不是現在。 朱棣帶著陸長亭又在長城沿線走了一遭。 他們不敢耽擱太久的時間,不等太陽落下便早早收拾回去了。 待回到衛所后,陸長亭才覺得一股疲累勁兒涌了上來,他匆匆洗漱一番,連澡也沒得洗,陸長亭就躺上床休息去了。 沒一會兒,朱棣也回到屋中,他脫去外衫便要往陸長亭的身側躺。 陸長亭忍不住別了別身子,總覺得這般靠近,他們會聞見彼此身上的汗味兒。 但朱棣卻恍若未覺一般,伸手便將陸長亭攬到了懷中。 陸長亭:…… 不過宣府有那般熱,不僅如此,待到入了夜后,還會生起陣陣涼意。若非如此,朱棣也不敢來攬他。 朱棣低聲道:“邊塞如此,只得委屈長亭將就一番了?!?/br> 陸長亭:“……”邊塞可沒有士兵相擁的規矩。 不過朱棣的體溫隔著一層薄薄的衣衫傳遞過來,陸長亭到底還是沒有推開朱棣。 畢竟人形暖爐,他自己要送上來,你也沒必要拒絕啊。 這一夜很快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