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作為一位老棋迷,從下第一盤棋開始他就知道對面的周全不是自己的對手,那孩子下棋的手法太稚嫩, 棋路也太明顯, 簡直和少年班里初學圍棋的小朋友們沒什么區別。 他之所以還坐在這邊頂著欺生的名頭一盤又一盤的和對方下棋,并不是真的想要欺負小朋友,而是想要默默這孩子的底。 棋壇上有一句俗語,叫做棋品如人品。 雖然這句話不能說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是在下棋的時候, 的確是更容易看清楚一個人脾氣和秉性。 生性中正的人輕易下不出詭棋,心思細膩的人下棋的時候棋風一定少有大開大合,保守的人下棋一定謹慎,敢想敢闖的人棋路一定敢殺敢圍,這是一個人刻在骨子里的東西,輕易改變不了。 通過這還沒有下完的三盤棋,鄒老爺子已經大致了解了周全的性格。 這個孩子生的單純,棋路細膩卻缺乏一些大局觀,喜歡穩扎穩打,但遇到機會的時候也善于抓住,一旦確定了方向,就有一股一往無前的勁頭。 他的棋風很正,比本上沒有什么歪路子,每一步都走的堂堂正正,甚少耍弄小聰明。 總之這是一個好孩子,得出這個結論的鄒老爺子很欣慰。 他之所以會這么觀察一個小輩,還不是為了阿焵,那孩子在自己這邊學藝的時候,心心念念的除了家鄉之外,就是這個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 老爺子能感覺的出來,這個孩子在徒孫的心中與別人不一樣,阿焵非常的在乎他,大概是真的把這孩子當成了親人。 不然也不會放棄國外的生意特意回國,與對方合力做民宿生意。 徒孫是個重感情的人,如果信錯人對他的打擊無異于是毀滅性的,所以老爺子才會這么在意周全的人品,現在他放心了。 第三盤棋周全依然沒有堅持太久,中盤不到棋盤上他的白子就已經是一盤散沙,心知掙扎無望的他放下棋子,表示投子認負。 坐在對面的鄒老爺子見狀笑呵呵的問道:“阿仔,還要不要下第四盤?” 周全聞言連連搖頭,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輸了三盤棋,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 還下?他又不是欠虐。 正好這個時候鄒師父出來告訴大家可以準備開飯,周全順勢說道:“老爺子吃飯了別下了,先把棋盤收拾好,你要是還想下,等吃完飯我在陪著您?!?/br> 說著他就開始撿棋盤上的棋子,黑白歸位把它們各自安放在棋子盒里。 收拾好棋盤棋子,廚房那邊也開始上菜,寶大廚和鄒師傅,兩個人一邊上菜一邊報著菜名。 “紅燒鯉魚,純野生的大鯉魚,老爺子上午親自釣上來的?!?/br> “上湯雙拼魚丸,拼的是青魚和鰱魚,一份丸子湯可以吃出兩種魚的滋味?!?/br> “醬燜河雜魚,阿焵做的是東北口的,阿爸,你嘗嘗怎么樣?” “涼拌魚皮,清口下飯一會大家吃吃看?!?/br> “荊州魚糕,剛出鍋的火候剛剛好,切魚糕的時候里面細膩的和白玉一樣,一點氣孔都沒有,口感肯定不錯?!?/br> “拆燴魚頭,剛才在廚房看到的拼魚精不精彩?絕對的功夫菜?!?/br> 每上一道菜,上菜的人都會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主要是說給周全聽的,老爺子那邊全懂,用不著額外的介紹,他們是在照顧客人。 很快鍋碗瓢盆全部上桌,鄒老爺子更是取出了他自己釀制的米酒,看著桌子上香氣四溢的飯菜,周全揉了揉肚子,才吃過鳳凰投胎沒多久的他,又感覺到餓了。 乖乖的坐在餐桌的一旁,周全等著長輩們先動筷子。 作為餐桌上輩分最高的人,鄒老爺子拿起筷子之后,夾向了距離自己最近的紅燒鯉魚。 長輩動了筷子,周全也就不再客氣,把筷子伸向了他垂涎已久的那盤荊州魚糕。 魚糕被切成了長方形,白玉一般的rou質上方貼著一層薄薄的雞蛋黃,猶如上好的羊脂白玉上頂了一層油皮,俏皮又可愛。 小心的夾起其中的一片,彈嫩的觸感居然能從筷子上直接傳導制手指,周全沾了沾碗旁的沾汁,一口咬下去,魚rou的鮮嫩和油脂的香味立即充盈在他的口中。 本來以為制作的方法相似,所以魚糕應該是與魚丸差不多的口感,但是吃過之后才發現,不是這樣的。 相較于魚丸,魚糕更加的滑嫩,更鮮也更軟綿,比qq的魚丸更符合周全的口感。 最妙的是配合魚糕的蘸料,完美的融合了魚的鮮、豬肥膘的香和蛋黃嫩,去腥提香甜咸剛好。 把口中的魚糕滑下去之后,周全還下意識的砸吧幾下嘴,沾汁里那種奇異的鮮甜是什么?吃起來不像是醬油或者耗油的鮮味。 是什么?感覺陌生卻還有些熟悉,仿佛什么時候吃到過。 “在想什么?”就坐在他旁邊的寶大廚這么問道。 “在想這碟沾汁里面的咸鮮味是什么,不像是醬油或者耗油。但也很熟悉,我應該是吃過的?!?/br> 寶大廚聞言用筷子沾了一下醬汁送入口中,很快就說道:“是魚露,剛才我們吃豬肚雞的時候沾汁里就有這個,只不過那時不是主料,這里它變成主料了?!?/br> “怪不得,現在想想是很像?!?/br> 他們在說話的時候,鄒老爺子已經把夾過去的那塊紅燒鯉魚的魚rou吃完,現在正在找新菜下手。 作為一位會做更會吃的老者,他很清楚每道菜的什么位置最好吃,因而他很快就有了想要下手的目標。 但是他的速度還是太慢,筷子才剛伸到拆燴魚頭那邊,另外一雙筷子就已經把他原本的目標給夾走了。 眼睜睜的看著那塊又肥又能的魚臉頰rou被徒孫送入了客人的碗中,他只能干瞪眼。 魚臉頰rou是魚頭上最好吃的部分,寶大廚做的拆燴魚頭,魚頰部分的rou又肥又嫩,幾乎就是入口即化,骨頭提前全部都被拆了出去,所以讓周全能夠順利的將一大口的rou全部吞掉。 看著對面小客人吃的腮幫鼓鼓滿嘴流油,瞇著眼睛享受的樣子,鄒老爺子不由自主的也跟著咽了下口水。 乖乖,這孩子吃飯真香人,看著他吃自己的胃口都跟著好了不少。 眼見著周周吃的開心,寶大廚就想把另外一塊魚臉頰rou再給他夾過來,然而抬頭一看,另一塊已然被人夾走,他師祖正在埋頭猛吃。 可惜了,難得遇到周周這么愛吃的東西,看來回去之后得找機會在做給他吃。 除了拆燴魚頭和荊州魚糕之外,桌上最得周全喜愛的是那盤醬燜河雜魚,大概是因為寶大廚做的是東北口味,所以他吃的最順口。 除了拆燴魚頭的魚腮rou之外,鄒老爺子對桌上其他的菜式表現的都非常紳士,每一道菜他都嘗了筷子,然后點點頭說道:“火候、調味、醬汁都非常不錯,看來你出鍋這些年倒是沒忘本?!?/br> “看您說的,這是我安身立命的本錢,怎么能忘?!?/br> “你記得就好,我也放心了。阿仔,少吃些魚糕,知道你愛吃這口,但也悠著點?!?/br> 周全聞言側過頭一看,發現原來滿滿擺了一盤的魚糕現在已經沒了三分之一,聽老爺子的口氣,估計是都被鄒師傅給吃了。 被阿爸點了名的鄒師傅一點不在意,他最近腸胃不太好,魚糕蛋白質含量高,他爸是怕他吃多了不好消化。 正好這個時候有人敲門,鄒師傅聞聲起身說道:“你們吃著,我去看看是誰來了?!?/br> 然后房門打開,寶大廚的師弟小豆子從門外走了進來。 “師祖好,師父好,師兄好,周哥也在。咦,吃上了?今天晚飯開的這么早?魚糕、魚丸湯還有拆燴鰱魚頭,太豐盛了誰做的?” 正在喝魚丸湯的鄒老爺子聞言點了點徒孫那邊說道:“是你師兄掌勺,我們兩個做的幫廚?!?/br> “是嗎?那我可要吃上一些,我都快有三、四年沒吃到過師兄的手藝了?!?/br> 說著這位一點都不客氣,跑到廚房那邊給自己拿了一套碗筷,高高興興的就上了餐桌。 雖然有六道菜但是餐桌上有三個年輕人,其中兩個是東北胃,因而桌上的菜最后被他們吃了哥干干凈凈。 晚飯結束之后,小輩們陪著長輩看了看電視聊了會天,快到老爺子的休息時間,他們很有眼色的起身告辭。 出來的三個人走在弄堂里狹窄的小路上,小豆子看了看時間問道:“才九點多,師兄咱們是回賓館還是繼續玩?” “回賓館吧,我們趕了一天的路?!?/br> “行,我去打車?!?/br> “豆子別去了,反正這邊離住的地方也不愿,走回去就當是運動了。倒是你,我看了你一晚上了,總是有什么想說又開不了口的樣子,你今天晚上到師父和師祖這邊來,是不是有什么話想要說?” “這么明顯嗎?” “不明顯,至少師父和師祖就都沒能看出來?!?/br> “那還真的是什么事情都瞞不過師兄你的眼睛,我就是想過來說一聲,鄒師兄和師姑回來了,還帶著個外國人?!?/br> “什么時候的事?不是說明天晚上才到?” “就今天下午,天氣轉好他們提前回來,我才把他們送到賓館安置好,就到師祖他們這邊來了。師兄,師姑本來是不想住賓館的,她想直接回來住,是鄒師兄反對他們才住的賓館。你們住在同一層,鄒師兄就和你們住對門,我過來和你說一聲?!?/br> 走在最后的周全沒有看到寶大廚的表情,只是聽到他淡淡的說了句:“知道了?!?/br> 第125章 實話實說 寶大廚的師祖一共收了九個徒弟, 算上自己的兒子在內是八男一女。 這些徒弟每個人又都收了若干位的徒弟, 細算起來鄒老爺子的徒孫數量是要超過三位數的。 每年老爺子的壽宴, 這些徒子徒孫大部分是都要到場的,就算有人因為一些原因來不了,壽禮和生日祝福也一定會送到。 不過因為老爺子有兒子, 直系的徒孫又有七、八人,所以每年的壽宴負責制作席面的就都是他們,其他的旁枝們負責提供壽宴的食材。 寶大廚的師傅收了八個徒弟, 其中包括自己的兒子, 八個徒弟全是男孩,老爺子曾有段時間戲稱自己的光棍司令, 這個名號一直到他大徒弟結婚才被成功去掉。 鄒老爺子的徒子徒孫,學成出徒之后天南海北到處都有, 但是因為師門的根在穗州,所以他們基本上在穗州都有自己的房子。 在本地落地生根了的, 就會在好地段買上一棟大房子。 在別的城市安家落戶的,如果條件允許也會在郊區選上一間小戶型,師兄弟們曾經有個約定, 如果可以他們老了之后就都會到師門這邊來養老。 所以實際上回來之后還需要住賓館的人并不多, 這些人都是竇師弟負責招待的。 幾個人回到賓館的時候,他們這一層樓都很熱鬧,據說竇師弟把他們的房間都開在了同一層,所以他們一回來聽到響聲立即就有人開門。 一時間師兄師弟大家叫個不停,周全也跟著又認識了寶大廚師門的幾個人。 年紀最大帶著妻女的那位是寶大廚他們的大師兄, 他是鄒家的遠親,從小就被送到這邊來做學徒,是第一位正式拜在鄒師傅門下的徒弟,名副其實的大師兄。 師兄弟們行二的就是鄒狐貍,不過他現在沒在房間,聽說是和他母親還有那個外國人出門吃宵夜去了。 寶大廚在師兄弟的排行里是第四,竇師弟則是最小,這和年齡沒關系,是按照入門時間順序來排列的。 現如今寶大廚的幾位師兄弟全部出徒,選擇留在師父身邊繼續幫忙的,只有他三師兄和小師弟,其余的全部都分散開各自生活。 老五、老六還好就算沒在明月樓,也是在穗州工作,常來常往常能見到。 老七在福州,寶大廚的在東北,鄒狐貍在國外,他大師兄則在蘇杭娶妻生女,師兄弟八個難得再有團聚的時候。 現在這層樓住著的除了寶大廚和周周、還有大師兄和他的妻子女兒,老七和他的未婚妻,鄒狐貍和他母親外帶那個外國人。 有段時間沒見面,再見面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寶大廚看著久未相見的師兄和師弟,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按照規矩師祖的壽宴是由旁枝出食材,嫡系負責制作,所以今年的壽宴還是得他們師兄弟在廚房忙活。 早在一個星期之前,壽宴的食材就從世界各地陸陸續續的被郵寄過來,現在都在明月樓的倉庫里等著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