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方善平目光有驚疑,岑嬤嬤看著他, 目光有罕見的溫情,搖搖頭, 示意他不要出聲。 水牢寂靜萬分, 后面水池子中偶爾“滴答”一聲,尤為清晰, 片刻后,趙文煊低沉的聲音響起。 “本王就此立誓,若岑嬤嬤按照其誓言行事,本王定當將此水牢中的方家人放出,給予銀錢,不再有尋釁報復之事。若有違此誓,本王不得善終?!?/br> 若章淑妃的死真另有隱情,必然屬于絕對隱秘,除了眼前岑嬤嬤,恐怕再難尋另一個知情者,趙文煊迫切想知道真相的心情占據上風,只是若要他以鈺哥兒或日后其他孩兒來舉誓,卻是絕對不行的。 他用自己名義起了誓。 這一室中的方姓之人,趙文煊本來就承諾了妥善安置的,而讓他相當不悅的,只是岑嬤嬤的冒犯,他一拂衣袖,重新回到石案后坐下,冷冷道:“說?!?/br> “殿下爽快,我定當知無不言?!贬瘚邒吆軡M意,趙文煊這個誓言分量相當足夠,與她先前提的有差異也無妨。 岑嬤嬤心思敏銳,從趙文煊一個誓言里,立即聯想顧云錦母子,再想著王府后宅局面,她竟將某些情感糾葛猜到了七八分。 只是這些都與她不相干的,她眸色暗了暗,今日,她竟要背叛自己忠心了數十年的小主子。 岑嬤嬤側頭,看了眼一臉忐忑的方善平,心中定了定,她沒做錯,她虧欠了孩子四十余年,如今正是唯一彌補的機會。 “諸般事宜的開端,便要從今上登基之初說起?!贬瘚邒呤莻€果決之人,既然打定主意,便不會拖泥帶水,她徐徐道來:“當初,……” 建德帝登基,完全是個意外。 先帝是個循規蹈矩的皇帝,建德帝前頭有個同為嫡皇子的長兄,皇長子并無差錯,封為太子,先帝為了鞏固太子地位,于是,其他皇子早早打發出京就藩。 后來太子意外身隕,建德帝才被召回京,封了太子。只可惜好景不長,他回來沒多久后,先帝駕崩了。 先帝是個才干平庸的皇帝,在位期間一貫倚仗大學士楊振中,加之前太子薨了以后,先帝一病不起,前后一年間,朝政大權更是落在他手上。 這位楊大學士大權在握,雖沒有謀逆之心,但先帝崩后,不愿還權于皇帝卻是有的,建德帝初登基時很艱難,主弱臣強,他離京多年毫無根基。 建德帝并不是個無能之人,自然是要伺機擊破,奪回政權的,好在當時朝堂上,除了楊黨以外,還另有幾股勢力,拉攏這些勢力,站穩腳跟,最后反撲,勢在必行。 要拉攏這些勢力,除了各種恩威并施之外,將這些人家的女兒納入后宮,為彼此的利益增添一道最直接的保險,必不可少。 慶國公就是當時那幾股勢力的最大一支,他膝下剛好有兩個適齡嫡女,建德帝為防有變,直接將章家兩位千金納入后宮,并封了高位。 這就是章皇后以及章淑妃姐妹了,當然,那時候的皇后還不是皇后,她只是一個妃子。元后還在,是建德帝登基前的原配王妃。 前朝風云不提,不過慶國公在反撲楊振中的過程中,是越來越發揮出大作用,于是,章氏姐妹進宮后,陸續懷上了身子,并十分幸運都生了皇子,這就是太子與趙文煊。 太子本來不是長子,只可惜前頭元后生的兩位皇子先后夭折,沒有序齒,于是,他就成了玉牒上的皇長子。 元后連失兩子,一病不起,最后薨了。 皇后之位懸空,不論是妃子,還是她們宮外的家族,都瞄準了中宮。 當時,反撲楊振中已經到了最關鍵時期,慶國公最為得力的干將,皇帝是不會讓事情在關鍵時期掉鏈子的,他屬意章家姐妹。 只是,建德帝高瞻遠矚,他已經在看滅了楊振中之后的事了,慶國公手上權柄不小,章家姐妹本于后宮身居高位,膝下都有皇子,要是再封一個皇后,章家外孫成了嫡子,太子之位也觸手可及,這份榮寵,就太過了。 建德帝可沒打算再培養出一個楊振中,他猶豫不決。 在這個關鍵時候,皇后得了消息。 …… 說到此處,岑嬤嬤話語一頓,她抬眸,果然見趙文煊緊緊盯著她。 趙文煊表情不變,眸光卻異常攝人,他眸光冰冷,只啟唇吐了三個字,“繼續說?!?/br> 他放在石案上的大手,不知不覺中已緊攢成拳,趙文煊可以預感得到,接下來的事,必將顛覆他的認知。 岑嬤嬤也不啰嗦,直接開口道:“皇后娘娘當即決定,要登上后位?!?/br> “登上后位?”趙文煊聲音沉沉,“她是如何登上后位的?!?/br> 答案很簡單,既然建德帝覺得章家隆寵太過,那就將這份隆寵減掉一些,符合他能接受的底線就可以了。 那隆寵該怎么減呢。 章家有三大山頭,宮外的慶國公是不能動,皇后也動不了,她自己更不可能傷害自己了,于是,一母同胞的親meimei章淑妃,就成為了下手目標。 “好一個蛇蝎心腸的毒婦!”趙文煊一掌擊在石質扶手上,“砰”一聲悶響,厚實的石質扶手竟應聲而斷,碎成幾塊,他的手背被飛起的石塊猛刮了一下,瞬間濺出鮮血。 他恨怒至極,“本王要將這毒婦剝皮拆骨,挫骨揚灰!” 趙文煊雙目隱隱透著赤色,大手攢拳咯咯作響,他胸腔之中一股憤慨陡然迸發,洶涌澎湃,恨不能馬上就為親娘報仇雪恨。 只是,此時還不行,建德帝還在,京城不是他肆意妄為的地方,萬不能親者痛仇者快,母妃在天有靈亦絕不希望他折上自己。 他還有錦兒,還有鈺哥兒。 他斂目,反復告誡自己,費盡全身力氣方按捺下嗜血的沖動。 趙文煊冷冷看著岑嬤嬤,“繼續說,她是如何下的手?” 不用多說,這老虔婆必然是幫兇,在將其碎尸萬段之前,他必須將事情了解清楚。 岑嬤嬤對他的目光恍若不覺,她早有身死的準備,只要趙文煊遵照誓言行事便可。 她不疾不徐說道:“其時恰逢淑妃染病,娘娘便前去探望,……” 其時恰逢章淑妃染病臥榻,章家在太醫院有心腹太醫,章氏姐妹一貫都是用這個太醫,皇后威逼利誘,設法讓太醫投靠了她,在meimei的湯藥里,換了幾味關鍵的藥物。 本來,即便這樣,章淑妃也就病情加重罷了,不至于立即病死的,只可惜皇后另有要害之物。 那便是趙文煊很熟悉的西南奇毒了,當時皇后手上的奇毒還沒用過,分量很充裕,而章淑妃身子本嬌柔,又重病在身,根本無需太多分量,皇后僅小小下了兩次,章淑妃的身體便迅速衰敗,加上太醫用藥不當,短短十余天,她便香消玉殞,留下了一個剛滿三歲的四皇子趙文煊。 “白嬤嬤可是那個時候投靠了皇后?”趙文煊城府足夠深,短短時間,表面已恢復平靜,僅一雙隱隱透著赤色的黑眸,能窺得他心中波瀾。 “并不,這是后來謀劃的?!贬瘚邒邠u頭,“那白嬤嬤當時確實忠心,我廢了不少心思,才支開了她?!?/br> 趙文煊接著,問出了另一個他最在意的問題,“那慶國公府是何等立場,慶國公是否知道此事?” 章淑妃“病逝”后,一切順理成章,皇后正位中宮,沒多久,她膝下皇子也被封太子。 那么慶國公章今籌是否知道內情? 章淑妃死得如此恰到好處,以章今籌心智,事后肯定能猜測到真相,若為了家族利益不得已只能認了,趙文煊情感上無法接受,但理智上卻還是能想明白。 他最不希望的是,外祖父一開始便知情甚至默許。 還有他中毒一事,慶國公府在其中又擔任了什么角色,默許嗎? 白嬤嬤的母親是家生子,她女兒是秦王的特殊心腹,地位絕對與尋常仆役不同,慶國公府是章今籌的地盤,皇后要在國公府挾持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且一去多年,趙文煊實在無法告訴自己,外祖父是毫不知情的。 在趙文煊未就藩之前,外祖父一直很疼愛他,他其實并不愿意相信,這少年時僅有的溫情居然是假的,因此白嬤嬤事發之后,哪怕心中清明隔閡漸生,他也還是帶了一絲僥幸心思,希望是章今籌年紀大精力有限,又公務繁忙,確實忽略了。 只是如今章淑妃的死浮出水面,一次是湊巧,那兩次呢? 且母妃與外祖父相比較,親娘地位要重上太多,他心中天平傾斜,過去慶國公給予的關愛瞬間褪色,趙文煊開始主動尋找真相。 他目如冷電,直直看向岑嬤嬤,不錯過她一絲半點表情,“還有那西南奇毒,皇后又是從何處取得?” 岑嬤嬤神情語調一如既往,說:“對于此事,我知曉的俱已說了,其余的,皇后娘娘并沒有讓我知道?!?/br> 趙文煊眸光攝人,充滿審視意味,岑嬤嬤坦然道:“我即便是娘娘乳母,但也是下仆身份,主子不希望旁人知曉的事,做奴仆的便該有分寸?!?/br> 岑嬤嬤這話其實沒錯,這么些年來,她確實是這樣做的,只是身為皇后最貼身的心腹,她便真的一無所知嗎? 并不然,岑嬤嬤雖然從來不知情,甚至主動回避這些事,但她是能猜測到的,而且她肯定,她猜測的便是真相。 只是她從沒打算將這些猜測說出來,岑嬤嬤的誓言是鉆了空子的,她說她會將所有知曉的事情說出來,但這并不包括猜測。 時人敬畏鬼神,對誓言極其看重,絕不違背,岑嬤嬤是,她確信趙文煊亦然,這樣就可以了。 對于趙文煊最后會問這兩個問題,岑嬤嬤早有預料,她而是浸yin宮闈二三十年的人了,這表面功夫修煉得極其到位,她表情自若,即便連語調眼神也一絲不差,再目光如炬之人,也不能窺見分毫端倪。 “我會將所有知曉之事一一說出,想來殿下千金之軀,必不會違背誓言,處置這幾個無關要緊的平頭百姓?!?/br> 趙文煊收回視線,冷冷道:“區區幾個賤民之命,何德何能讓本王背誓?!?/br> 水牢中的方姓之人,正是方善平一家,放過他們是早就定下了的事。 岑嬤嬤鉆了誓言空子,卻不知道她拉著的,并未她的親生兒子,而是早已“死去”的外侄。 第102章 隆冬時節, 最適宜吃火鍋, 只是諸般食材俱已準備妥當, 趙文煊卻還未歸家。 男人一早便出了門的,他去哪里, 也告訴過顧云錦。 岑嬤嬤那邊萬事俱備, 只待今天動手,審訊的地點放在京郊一個莊子,那是趙文煊手底下的一個秘密據點,既節省了來回倒騰的時間, 也大大降低了被撞破的幾率,畢竟京城人多眼雜,秦王府地處內城, 風險還是有的。 趙文煊大清早便悄悄往京郊而去, 出門前,還答應了兒子,說回來與他用晚膳,如今天色已漸暗,早過了平時晚膳時辰,他卻還不見蹤影。 顧云錦心下難免牽掛。 “娘, 娘?!扁暩鐑捍舐暫魡?,讓母親回過神來, “父王?” 小胖子還記得父王的話, 他也不管午膳晚膳的,中午時候就巴望了很久, 顧云錦好說歹說,他才接受了父王天黑回來的事實,撅著嘴吃了飯。 他小小一個人兒,記性卻不錯,睡了午覺后還記得,眼巴巴等著父王,連好幾樣新鮮的小玩意都吸引不了他。 小胖子被母親摟在榻上坐著,問話時不忘探頭探腦,往門簾子那邊看去。 “鈺兒先用膳,可好?”顧云錦再次哄他,“等你父王回來了,我們再吃一些?” 中午解釋了好久,鈺哥兒才肯吃飯,晚上卻糊弄不過去了,小胖子不愿意先用膳,他要等他的父王。 小孩子禁不得餓,顧云錦少不得哄了又哄。 乳母趁機捧了一個小碗上來,胭脂米熬成了極稠的粥,冬季極難得的鮮蝦蒸熟剝殼,與粥一同煮了個稀爛,里面撒了細細的青菜絲,噴香撲鼻。 鈺哥兒確實很餓了,他不禁側頭看向小碗。 顧云錦接過小碗,乘機哄了他吃,小胖子委委屈屈,還是張開了小嘴,“啊嗚”一口,接了母親喂過來的小粥,他不忘嘀咕著說:“我父王”。 小胖子這般念叨著,大約是有些效果的,他剛吃飽了后,趙文煊便回來了。 只是今日與平時卻有些不同,趙文煊剛撩起門簾子進屋,顧云錦便察覺到了不對。 她欣喜抬眼時,正好撞上男人一雙隱隱帶著赤色的眸子,他面無表情,頭上身上落下了不少雪花,通身卻環繞著比冰雪還要寒上幾分的冷冽。 顧云錦心下一顫,輕喚道:“殿下?!边@是怎么了? 她懷里的小胖子回頭,見了父王大喜,早“滋溜”一下滑下了軟塌,小鞋子也不穿,便奔向趙文煊。 屋子底下燃了地龍,地面上鋪了厚厚的氈毯,暖烘烘的,小胖子僅套了雙襪子踏在地上沒半分不適,樂呵呵地奔向趙文煊,他大聲嚷嚷道:“父王!” 愛人只需一眼,便察覺了不同,面上難掩憂色關切,欲下榻向他走來;大胖兒子歡天喜地迎接父親,高興地手舞足蹈。這二者猶如一彎熱流,注入他寒冰徹骨的心扉,將那被已凍得冷硬生疼的心化了開來,緩緩恢復暖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