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而在中學生運動會后到現在的半年間,她一直在比賽之余維持著足夠強度和時間的身體訓練,7項屬性共增長63點,可以說提升速度進一步放慢了。 陳煥之之前還擔心如果她的身體屬性提高到一個瓶頸再也提高不了,只能用經驗值往上提的時候會怎樣——說真的她不太愿意這樣,雖然這樣真的非常高效,但總給她一種自己不再是活人似的感覺,雖然她現在也未必是了。 但現在看來,既然系統又有了這樣實時查看身體狀態的功能,很明顯就是針對現在訓練提升屬性效果不再明顯這件事的。 接下來,她只要把各種方法試驗個遍,找出對自己屬性提升最明顯的訓練方法,不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自己的訓練效率嗎? “30秒到,起來!”劉鑫源冷酷的聲音打斷了陳煥之的遐想,“繼續15個一組,再做3組再休息30秒?!?/br> 陳煥之舉手,“教練,我申請加重量!” 劉鑫源一時間居然楞了一下,“你不是一直想練小重量多次嗎?” 沒錯,那樣對關節的負擔比較小,雖然對腿部的肌rou力量刺激相對較小,但可以通過增加訓練次數來彌補,但她現在想試驗不同重量的效果啊。雖然負重越大對力量——體現到屬性上就是以強壯為主——的增長效果越明顯,但是對其他的屬性呢?會不會對敏捷啦、靈活啦綜合考慮下來反而不如小重量呢? 二十多年前會考物理化學實驗滿分的陳煥之深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管大重量還是小重量、跳深還是提踵、蛙跳、觸胸跳什么的,總要一一試過才能知道它們哪個效果更好更適合自己呀。 陳煥之抹一把臉上的汗,笑得特別討好又燦爛,“教練,我有個新想法……” 這個新想法害得劉鑫源把訓練計劃又重做了一遍,不過這一次他倒沒覺得陳煥之瞎胡鬧,反而覺得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孩子就是不一樣,訓練的細致程度真是想都想不到。 陳煥之利用國青隊要求每個人必須要寫的訓練日志——省隊其實也要求寫,但是要求不嚴能糊弄——跟劉鑫源一起制定了一個計劃。劉鑫源將自己知道的各種針對不同部位的肌rou、身體功能的訓練方式,按照輔助重量大小、頻次不同一一試驗在陳煥之身上。陳煥之根據自己的體會紀錄各種訓練方式對她來說的效果好壞。 其實這種方法一點都不嚴謹,如果這是一個嚴格的訓練方法實踐研究,那就應該有實驗組對照組,同時進行身體生理成分的檢測,而訓練效果好壞除了時間長了能通過測試測出來,短時間內就只能倚靠陳煥之自己的感覺說了算——再沒有比這更扯淡的了。 “我了解我的身體,我能控制自己身上的每一塊肌rou?!标悷ㄖ@樣回答劉鑫源,“沒有人比我自己更清楚我的身體功能和狀態?!?/br> “扯淡?!眲Ⅵ卧幢砻驵椭员?,心里倒不是不相信的,這種對自己的身體野獸般的直覺和細微精妙的控制力,他還真在頂級運動員身上見到過。雖然那大部分是身體技巧性運動員,但這半年多陳煥之已經在他這兒攢了足夠的信用,以至于他竟不排斥陪著她做實驗。 唯一的顧慮就是,“還有兩個月世青賽,你這會兒不抓緊訓練技術,世青賽交不了差怎么辦?” 陳煥之自信笑,“教練,誰還指望我跑世青賽冠軍嗎?女子100米世青賽上屆冠軍是11秒07吧,就放放寬今年那幫美國人都狀態不好,多跑0.2秒,那11秒27也離我太遠了呀。反正我進決賽還能拼一拼,獎牌沒可能吧?!?/br> 無恥地推卸了自己肩上擔負的期望后,陳煥之又補充,“世青賽后還有三個月就是亞運會,咱們要是想參加亞運會到時候再實驗不是更來不及嘛。我看從現在開始正好,越早開始收獲越大?!?/br> 行吧,劉鑫源想,反正他是上了賊船下不來了,大不了世青賽后一起滾蛋吧。 于是8月初徐指導看著收上來的訓練報告,簡直要氣昏過去:都答應了你備案的訓練計劃了你居然又不按備案來,造反呀? 但是再看后面附上的陳煥之訓練中的100米成績變化曲線,不,不是曲線,幾乎就是一條直線,雖然跟她在冠軍賽上的成績相比沒有太大的進步,但也沒有退步,最好成績11秒46、一般在11秒5到11秒55之間——這個波動區間太太太小了,固然因為大部分是在室內測試沒有風速影響,但也顯示了陳煥之的狀態非常穩定,簡直穩定得像是游刃有余只是隨便跑跑。 這證明要么當陳煥之能發揮極限水平的時候會有一個大的提高,要么這幾乎就是陳煥之的極限水平——而她每次都能發揮自己的最好狀態。 不管怎么說,這樣一個選手,派到大賽上就安心多了,雖然沒法期待她超常發揮,但是一般也掉不了鏈子。 而對體總來說,有時候不掉鏈子比超常發揮重要多了。 能培養這樣的運動員出來,徐指導對劉鑫源別具一格的訓練方法表示萬分佩服,并且打算問問看有沒有可能推廣。 且不說劉鑫源已經想好了為自己辯解和出賣陳煥之的三百句臺詞,結果卻等來了徐指導的表揚,到了8月下旬,離世青賽只有一個來月的時候,國青隊所有人的訓練強度都必須降下來了開始備戰了。而陳煥之蘇圓圓她們的主要訓練內容也變成了合練4*100米了。 為了培養四人默契,她們在不需要合練的時候也要在同一塊場地上訓練,可以說是同行同止、同吃同住。 陳煥之本來就和蘇圓圓一個屋,之前蘇圓圓早晨加練跟她還不一塊出門,現在加練取消,她們每天早上一起在運動員公寓吃早餐,一起被大巴接到體總訓練局開始訓練,中午一塊吃飯,下午跟著張曦袁瑩鄭春莎一起合練交接棒——鄭春莎是作為備選隊員,反正報名還沒截止,萬一這里邊突然有誰受了傷什么的,鄭春莎就能頂上了。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蘇圓圓對鄭春莎的態度就更加明顯了,訓練還是一樣訓練,甚至她們倆的默契還還比較好,但是訓練之余幾個人說說笑笑,蘇圓圓就從來不接鄭春莎一句話。陳煥之偷偷問蘇圓圓怎么回事她也不說,只是冷笑兩聲就當過去。 陳煥之能怎么辦呢?雖然鄭春莎小姑娘看起來也怪可憐的,但是蘇圓圓更不像欺負小孩子的人,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陳煥之只能繼續當做什么都沒發現什么都沒發生,跟著張曦袁瑩一起裝傻了。 枯燥的隊內生活持續了大概一個月,這一個月里面除了和三個教練、四個隊友以及理療室隊醫jiejie食堂大媽大叔們,她幾乎沒跟別人有對話。 “你不覺得無聊嗎?”蘇圓圓問她,“我看你除了拿個電腦上上網平時都沒什么娛樂呀?!?/br> 陳煥之哈哈笑,“上網就是最充分的娛樂啦?!?/br> 不過說真的,06年的網絡生態還很原始,跟二十多年后真是沒得比,這年頭沒有智能機沒有穿戴設備,網速還停留在下個電影開bt下一夜的地步,她又不玩游戲,上網除了回顧一下經典電影、買賣一下股票真不知道還能干點啥。 運動員公寓里也提供臺球廳、卡拉ok什么的休閑項目,但比較熟悉的田徑國青隊都在備戰世青賽,不備戰的還得繼續晚上加練,一起的陳煥之等都表示沒興趣,蘇圓圓竟然湊不齊一起玩的攤子。 至于沒什么人說話,陳煥之表示適應良好,而且她除了每半個月給陳mama、偶爾跟宋怡聊會兒□□,也并沒有多少話要和其他人說。畢竟她曾經是個出門都不方便的人,現在這種與世隔絕的狀態她很熟悉。 陳煥之問,“你來國青隊好多回了,怎么還這么適應不良?” “因為以前沒關禁閉呀?!碧K圓圓說,“以前只要10點回來晚上就是自由的……” “自由的時候你去干嘛?” “酒吧……”蘇圓圓看到陳煥之那種“好狗膽”的眼神,連忙解釋,“我不喝酒的,我就是去聽個演唱投個飛鏢什么的,有時候也跟人一起滑個滑板……而且最多喝點礦泉水吃個水果,唉,飯都不敢在外面吃?!?/br> “你玩滑板這么危險的東西你教練知道嗎?” 蘇圓圓看著她,不吭聲。陳煥之想了想,決定犧牲一下自己,“我們買個飛鏢盤晚上投飛鏢玩兒吧?!?/br> 蘇圓圓像在看一只魚腩,“行吧,反正也沒別人跟我玩了?!?/br> 世青賽的臨近及時拯救了無聊到爆炸的蘇圓圓,也拯救了被蘇圓圓在飛鏢盤前打擊得幾乎有了心病的陳煥之。 她們在訓練之余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活動需要參與。 田徑隊的誓師大會、接受各級領導的親切慰問、給贊助商站臺、開幕入場的儀式演練、簡單的英語對話——因為這次比賽在家門口,所以這英語要求簡單到初中程度,然后陳煥之脫穎而出免了這一課,留下她的隊友們沉浸在學海中。 開幕式入場的時候,蘇圓圓悄悄跟陳煥之竊竊私語,“我真沒想到參加個世青賽這么多事,你說咱們要是以后參加奧運那得繁瑣成什么樣呀?!?/br> 陳煥之一攤手,“不知道,反正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br> 旁邊的張曦也湊過來,“我和袁瑩倒是參加過世少賽,但是都一輪游就回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