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她可能永遠也做不到這么全身心地投入。陳煥之默默地想,甚至是有些內疚了。她從蘇家姐妹身上看到的是對跑步這件事最深的熱愛,她們愛賽場、愛勝利、更愛跑步本身。而她呢,她什么都愛,但她更愛自己的身體,愛她靈魂所棲居的這具rou|體,勝過外界所有一切。 第三天坐火車回到了江省田徑訓練館后又給自己來了一發疲勞消除,陳煥之的系統面板上才沒了那輕度疲勞的字樣,而是換成了一個紅色的嘆號。 這個嘆號比之前的輕度疲勞體貼多了,出發后還帶有解釋:身體基礎運動能力存在明顯不平衡,易疲勞、易發生身體損傷,建議各屬性平衡發展。 而在之后陳煥之習慣性地試著給自己50級的初級沖刺升級,以前在消耗經驗值85600的提示后點確認,直接就是冷冰冰的“升級失敗”,但這次,“升級失敗”后又附帶了幾個字:體質、耐力屬性未達最低技能升級要求。 所以這是讓她發展全面的運動能力? 確實,陳煥之這半年看過的運動理論書籍中都提到過,在運動員基礎運動能力還未發展到較高水平的時候,就過早進行高強度的專項化訓練,會使運動員出現運動鏈中斷、動作代償、運動損傷幾率較高和運動生涯短暫等情況。 理想狀態當然是全面發展一個人的運動能力,等他的身體骨骼肌rou發育完善后再進行專項能力訓練比較好。但現實是幾乎所有項目都需要童子功,尤其體cao甚至從五六歲就開始訓練,而短跑方面,因為訓練強度大,大部分中小學體校訓練方法比較落后、訓練后放松不夠等原因,肌rou的疲勞累積下來,往往關節的靈活性不夠,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陳煥之又想起了蘇家姐妹,她們的屬性不就是典型的不平衡嗎?蘇圓圓還好,屬性差異程度只是與陳煥之相當,但是蘇方方,她最高的敏捷、靈活是最低的體質、強壯、耐力的兩倍還多,可以說是基礎運動能力相當不全面了吧,也許這也是她傷病頻繁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她們不這樣訓練也沒辦法,不同項目所需要的肌rou群是不一樣的,甚至是同樣的肌rou群需要的發展方向都是不一樣的。比如長跑需要慢肌而短跑就倚靠快肌,快肌和慢肌的分布大部分是遺傳決定的,但相應的訓練也會促進相應肌纖維類型的發展,二者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如果要求耐力強,那慢肌就要多,必然會影響快肌的數量和圍度。 一個專項運動員要求他有全面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像是陳煥之。 陳煥之想起自己到現在仍然辣眼睛的體脂率和與肌rou量、肌rou圍度不相稱的力量、爆發力,想起自己訓練中只見過屬性值在0.01的維度上緩慢上升,從來沒有因為訓練一項而導致另一項下降?;蛟S她該試試,怎么訓練自己全面平衡的運動能力。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信息量是不是有點少——來自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作息時間已經沒救了的蠢作者 這是29號的更新,明天盡量掉落一章大的,難得放假不加更不太說得過去呀2333333 以及請注意本文全架空,里面的人名地名比賽成績等,少數有原型,這個大家都能看出來都懂得,但是絕、大、多、數是我編、的!包括政策、運動理論等等等,我各種查資料只是為了自己編的看起來像真的,畢竟我這文分在幻想類里面對不對…… 第31章 31 陳煥之說干就干。 比賽閉幕后她跟著省田徑隊一起回了省城, 接下來就忙得不可開交, 正式接到了國青隊的通知后要跟mama報備上京事宜,在強力拒絕mama的請假護送后,打來的加倍生活費就只能收下了,再加上前半年的工資、各種比賽得的兩個青少年組冠軍、兩個成年組獎牌外加剛破的青少年紀錄,扣稅分成后的三萬多塊錢一起扔進股市里, 仍然都買成原本看好的那幾只股票。 最后就是收拾東西打包上京了。 這時節火車上乘客不多, 他們的臥鋪隔間除了他倆就是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放下行李就跑去隔壁跟同伴們打牌了, 車廂里安靜下來, 陳煥之干脆抓緊時間, 掏出自己這幾天整理的小本本給劉鑫源看。 “你想把下一階段的訓練重點放到耐力上?” 劉鑫源皺著眉頭翻看陳煥之自己制定的階段性訓練計劃目標, 他覺得陳煥之一會兒都不帶消停的, 又開始鬧幺蛾子了。 這半年來, 他們的模式逐漸變成了這樣,陳煥之提供自己想要達到的訓練重點目標, 而劉鑫源跟陳煥之一起各種討論互相解釋,對她太過扯淡的要求進行精神上的踐踏,往往還附帶一波科普,在兩人勉強達成共識后, 再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和多樣化的訓練手段提供可以讓陳煥之達成目標的方法, 這樣民主的氛圍在省隊里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了。 陳煥之點頭,“我覺得這對我的成績有好處?!?/br> “哈,你覺得?!眲Ⅵ卧措m然還是習慣性諷刺一下, 卻沒有從前那么嘲諷了,畢竟這半年來實踐證明了陳煥之的好多“覺得”雖然與劉鑫源多年以來的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相背離,但居然真的能提高她的成績。對實用主義者劉鑫源來說,沒有比這更有力的論據了。 但該科普的還是要科普一下,劉鑫源用手指點點這個小本子,“你知道骨骼肌纖維分成兩種類型吧?” 也看了兩本書的陳煥之點頭,“知道,”而且還會搶答,“快肌和慢肌,快肌收縮速度快但容易疲勞,慢肌收縮速度慢但比較持久,短跑運動員體內的快肌比例都在70%以上了,男短跑運動員這個比例會更高?!?/br> “對?!眲Ⅵ卧辞们米雷?,“快肌和慢肌這個事可以說是短跑這個項目的基本生理素質了。你說的那個比例指的是腓腸肌,也就是小腿肚子那塊,別的肌rou群的比例又不一樣。它們的比例可以說99%取決于遺傳,也就是說大部分短跑跑得快的人是因為他本來天生就能跑得比別人快。但是后天訓練也是有影響的,對于訓練能不能促進快慢肌纖維之間的相互轉化現在還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針對性訓練肯定能促進其中一種肌纖維的選擇性肥大?!?/br> “這就是為什么每個項目都要進行針對性的專項訓練?!?/br> “你想要進行的耐力和心肺訓練,不是說對你的成績提高一點好處沒有,但是效率特別低下,可能你訓練3000個小時才能提高0.1秒,但同樣的效果你要是做針對快肌的訓練500個小時就行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樣是一天訓練四個小時,別人都訓練速度、爆發,你去練耐力,你是覺得你天下無敵了嗎?這半年參加比賽蘇方方還沒打醒你?” “你想適當地訓練耐力和心肺功能作為輔助訓練,這個我不反對,但你要把這個作為訓練重點,這個沒有可能?!眲Ⅵ卧粗钢副边?,“你現在要去的是國家隊,不可能再跟在省隊那么自由了。說白了吧,咱們省隊里除了我、老洪、男隊的老葉,在短跑項目上就沒幾個懂行的,所以你要是想作妖,糊弄住我們就行,梁主任是練標槍出身,只管要成績,別的他想管他也不懂。但是國家隊里所有的訓練計劃都是要備案的,還得經過上頭審核,不是想怎么練就能怎么練。國家隊招你去參加世青賽,你、我、招你的徐指導,所有人都要對世青賽負責的?!?/br> 陳煥之想了想,把蘇方方和蘇圓圓扯出來,反正蘇圓圓說過她姐的事在國家隊并不是秘密?!啊也还馐欠椒浇?,蘇圓圓也覺得不對勁打算回去就檢查,我覺得這就是整體運動能力不平衡造成的容易受傷,而且運動強度又那么大,這樣長期不是更影響成績嗎?” 劉鑫源搖搖頭,“要真發生你說的損傷了那肯定會調整訓練復健治療什么的,但是不可能因噎廢食就不好好訓練了?!?/br> 陳煥之不服氣,“怎么就不好好訓練了,我只是想要平衡……” “你知道什么人身體素質最平衡嗎?”劉鑫源指指隔壁指指走道,“沒經過專業化訓練的普通人最平衡了,他們只要普通的健身就能保持健康,一般稍微爬個山跑兩步也不容易受傷,你是想向著普通人發展?” “我……”陳煥之抓著頭發想了半天,發現自己的理論知識無論如何也沒法支持她講道理地說服劉鑫源,沒辦法只能耍賴,“不管,我就要這樣練,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這種訓練最能提高我成績?!?/br> 劉鑫源一挑眉頭,“行吧,早知道你要這樣說,立軍令狀吧,現在是7月,9月15號世青賽開幕,兩個月的時間,你要是能把成績再提高0.1秒,那就照你說的來,要是不能,世青賽后估計咱倆得一起打包滾蛋,那回到我的地盤還得我怎么說你怎么練?!?/br> 0.1秒……陳煥之瞇起眼看著面目險惡的劉鑫源,她這次跑出的破紀錄最好成績是11秒49,跟狀態大好的蘇方方也只差0.11秒,而她這半年來瘋狂比賽、訓練,又是升技能又是鍛煉屬性,也只不過提高了0.13秒的成績,而田徑比賽無疑是越往后提高越難的。 “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吧?!标悷ㄖ止?,“而且哪有兩個月提高不了0.1秒就要打包滾蛋的,這樣整個國家隊能留下來幾個人???” “別人不用,你想要這么無組織無紀律地訓練肯定得用,我要是不跟徐指導立個軍令狀,他能讓我這么瞎訓你?我要是世青賽后被開了,我肯定抓你一起走?!?/br> 陳煥之思考了一下,一擊掌,“行,干了?!?/br> 真要像劉鑫源說的被開了,她又不是不在國青隊就不能繼續練了,等她成績真再提高了0.1秒或者更多了,到時候他們怎么給她開走的就得怎么給她召回來,到時候她還帶著老劉回來,誰怕誰啊。 國青隊還挺重視陳煥之,到了田徑訓練基地領他們參觀一圈,就像是當初劉鑫源領著陳煥之參觀省隊的流程,宿舍兩人間,同屋就是蘇圓圓,全套運動裝備統統發的耐克,可不是贊助江省田協的國產品牌,最后領到食堂,這就不分冠軍灶不冠軍灶了,除了國青、國少隊,國家隊里誰不是三兩個全國冠軍在手啊。不過徐指導還是照顧她,讓她直接跟著成年組國家隊一起吃。 第二天的時候徐指導親自把她和劉鑫源介紹給各運動員教練和各部門,尤其是同為短跑項目的其他國青隊成員。 除了老熟人蘇圓圓和這回跟著來的黃教練,另外還有三人,一個叫鄭春莎的小姑娘,也是主項100米,才16歲,因為天賦卓越從14歲就進國少隊,現在又提前進了國青隊,因為年紀小人也沒長開,整個人看起來文靜又內向,簡直不像個運動員。另外兩個張曦和袁瑩則是主項200米,同時還要參加4*100米接力。 除了自帶教練的蘇圓圓和陳煥之,剩下三人都是統一一個教練指導,他是國家隊剛剛聘請的一個外國老頭,姓加里,聽說曾帶出過兩個世界冠軍,現在年紀大了來這里發揮余熱順便賺退休金來了。而國家隊也非常地物盡其用,除了青年隊的人還計劃讓他適應后把一線隊也接一下。 老先生是個黑人,非常熱情,一見蘇圓圓和陳煥之就一臉驚喜的表情湊上來嘰里呱啦一大通,他說話節奏又快口音又重,旁邊翻譯一臉痛苦,都有點跟不上節奏。 陳煥之半年多前的吃飯本事還沒忘光,跟蘇圓圓說,“加里教練讓咱們去做測試,他說他期待已久了。你之前沒測過?” 蘇圓圓聳肩,“我上次來集訓的時候還沒換教練呢?!彼@訝的是,“你英語真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