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是一把琴。 當年,延熹帝看中了定國侯封家的女兒,聽聞她愛琴,攛掇昭王尋梧桐木做琴。 琴做好,熹帝卻不知道該刻什么字。 寫下云中二字后,病了一場,這事就擱置了。 再想起來這把琴后,封晚云早成了皇后。 那年,昭王和裴古意要到涼州制造辦督造新式火銃,熹帝設家宴為弟弟踐行。 眾人皆醉,裴古意提起這把琴,昭王把琴取來,說道:“既然想不到刻什么,那就隨意,我們一人一個字,如何?” 說罷,順著云中,寫了個仙。 熹帝一邊說著亂來,一邊看著將明的天色,寫下了一個晨字。 裴古意順著晨,寫了個光。 琴到皇后手里,皇后不茍言笑,微嘆之后,寫下了熹,說道:“這都是些什么……” 昭王笑道:“看不出來嗎?皇兄為了逗你開心的?!?/br> 皇后輕輕一笑,表情淡然,不知是開心還是無奈。 熹帝高興,把琴還給昭王,讓他把字刻好。 昭王說道:“那就看臣弟有沒有這個時間了?!?/br> 裴古意道:“殿下可以把琴板卸掉帶上?!?/br> “就你會給我找活兒?!彪m然是這么說的,但最后,昭王還是把琴板卸了,“回來給皇兄重新做一個……” 傅居見過那把無底琴,小的時候,他隨父親進宮參加宮宴時,皇帝拿出過那把琴,給了昭王。 “留著吧?!?/br> 昭王那時剛能從床上起身,第一次參加宮宴,捧著琴哭了起來。 傅居摸著這片梧桐木。 “是熹帝的云中二字?!?/br> 熹帝的字和昭王的很相似,但有不同。 他從小臨昭王的字,也見過熹帝的御批,自然認得出,這云中二字,是真跡。 傅居看著拾京,把木板攥在手里,叫道:“拾京,你過來?!?/br>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第一更。 第二更大概在晚上八點左右 ☆、第68章 潭中鬼 傅居問拾京:“這是你爹的?” 拾京連忙接過來收好。 傅居拉住他:“你等等, 我問你一件事?!?/br> “嗯?” “你……你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嗎?” 拾京一笑, 說道:“以前不知道, 現在知道了。這應該是琴下面的那塊刻字的板子?!?/br> 他研究過也拆過延半江的琴, 故而知道這塊板是用來做琴的。 傅居又問:“……你見過完整的嗎?” “沒有?!笔熬┱f道,“這個不是炸壞的, 這個本來就是一塊殘缺的,我阿爸說沒刻完,后面應該是還有字的。當年, 他們把我阿爸的東西收進袋子里全沉進了潭子里……” 拾京說完就要繼續找, 傅居再次拉住他,追問道:“潭子除了你爹的尸骨, 還有你爹的隨身用品嗎?你還記不記得,里面都有什么?” “阿爸的東西……你是指他自己的?” 傅居沒看他的表情, 點頭說道:“對,就是他從外面帶進你們林子的那種隨身物品,還有什么?” 拾京卻忽然笑了起來:“你想確定我阿爸的身份?” 這種表情,這種反應,傅居再遲鈍也明白了。 他奇怪道:“你知道你阿爸是誰?” 拾京嗯了一聲:“知道?!?/br> 傅居莫名奇妙出了一腦門汗,猶猶豫豫問他:“所以, 你是……確定了?” “你指什么?” “你爹……” “姓什么叫什么, 多大年齡, 家住哪里,我都知道了?!笔熬┌褮埲钡那侔迨蘸?,對傅居說, “除此之外,沒別的了?!?/br> 傅居問:“什么時候的事?什么時候知道的?” “回云州之前?!笔熬┱f道,“所以才要回來,他們想把我爹挖出來,但他們不行,我不放心?!?/br> 傅居后知后覺到,這事可能該知道的人都知道。 拾京雖然未明說,但傅居基本可以確定他是誰。 如果是普通人,找到了直接就會說出來,不可能誰都不告訴。 但如今,他自己知道,皇帝和帝君肯定也知道,不然也不會給他調遣令,允許他離京回云州挖墳。 怪不得…… 傅居現在回想自家父親談起拾京時可說可不說的微妙表情,以及這里長期駐扎在這里尋找方法挖墳收尸的京翼衛,終于明白了皇帝和帝君不動他的原因。 傅居驚訝之后,陷入了可怕的平靜中。 當年涼州火銃制造辦的火災遇難人數對不上,裴古意的墓是空的,這都是朝中大臣們知道的事。 但不管怎么說,昭王的真假,該驗證的,二十年前就已驗證過。 現在在京城的昭王是真是假,傅居從來都不關心,正如他父親所說,不管真假,那都是昭王。 他也知道,就算是假的,皇帝在位期間,那也必須是真的,二十年前就已經確認過的事情,即便是假冒的,那也不能說是假冒的,早已塵埃落定的事,尤其關系著國家皇位的,不能再改。 不過,有些事情并不像外界傳的那般黑暗狡詐。 就如今上登基這件事,本來并不會牽扯到昭王。 今上出身侯門,是熹帝的書伴,也是昭王的同窗。不管是延熹帝還是昭王,今上同他們的關系都非同一般,別人不敢開玩笑,她可以。別人不敢直言帝王功過對錯,她可以,別人不敢罵昭王不務正業游手好閑,她可以。 當然,反過來也一樣。 昭王同熹帝說過不止一次,皇兄把皇位給云姐吧,你坐太浪費了,反正朝政都是云姐在處理,還不如干脆點,也好讓云姐名正言順一點。 這種送江山送家業的玩笑,昭王敢說,熹帝也敢答應。 所以,無論從感情上來講還是從道理上來講,今上沒有殺昭王再找人冒充的必要,因為所有的朝臣都知道,皇后若要登基繼承大統,昭王絕無意見。 更何況,今上登基,憑的是延熹帝留的遺詔,正大光明。 怎么看,都沒有昭王插手的份。 可改元初期,局勢卻動蕩不安,好多人不服新帝。 究其原因,是因為東南三州的總軍將馮翔說了一句話。 延熹帝駕崩前他在場,他認延熹帝的遺詔,但他卻堅持稱遺詔上說的,是把大延的江山留給皇后執掌,十三州依然應該姓班。也就是說,繼承大統,但并不是讓皇后改朝換代,皇后有沒有改元立新的權力,都應等昭王回京后再議。 這話自說出口那日起,信的人就不少。 因為這種說法很有道理。到底是把皇位給你暫坐,政務暫理,還是讓你改朝換代,這確實是個值得談論的話題。 因而,代表班延皇室的昭王的態度,才是決定皇后是否能改元建新朝的關鍵。 然而,就在大家等待昭王回京表態之時,涼州制造辦出事了。 傅居把這些前朝舊事捋了一遍之后,有了一個猜想。 問題可能就出在涼州制造辦這里。 真昭王應該是失蹤了,然后進了云州的玉帶林。 傅居追上拾京,悄聲問道:“你爹姓班還是姓裴?” 雖然他知道,但他想聽拾京親口確認。 傅居想,如果當年失蹤的是裴古意,那么拾京這次到京城去,找到父親后,皇帝一定會大張旗鼓地把他認回裴家。 現在悄無聲息,遮遮掩掩,那么當年失蹤的,應該是真昭王。 沒想到,拾京揚了揚眉,給他笑了笑,大大方方回答:“姓藤?!?/br> 傅居愣了好久,差點以為自己剛剛那一大堆想法全是自己疑神疑鬼加的戲。 “……藤?” 傅居一頭霧水。 拾京不理他,再次檢查過周圍,確定沒有其他重要的東西掉落才放下心,跟京翼衛約好三天后再來清理一次,之后打算離。 傅居這時才想明白,跟個跟屁蟲一樣,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問:“藤是你娘的姓?” “我阿媽的名字?!笔熬┯行┎荒蜔?,“我阿爸就跟著阿媽的名字,姓藤?!?/br> “拾京,你不想知道當年都發生了什么事嗎?”傅居問他,“你爹怎么來這里的,到底涼州制造辦當年出了什么事,你不想知道?” 拾京反問:“你想知道?是你阿爸還是我阿爸?” 傅居無話。 拾京煩他,不打算再和他一同走,恰巧想起延半江的囑咐,說道:“我去攬月樓買吃的,你先回制造辦吧?!?/br> 傅居腿賤,想跟去,被拾京一句話釘?。骸皠e好奇了。事情太復雜,我都沒辦法,反正我知道我阿爸是誰就好,別的無所謂了?!?/br> 傅居愣了半天,說道:“你想沒想過……你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