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第78章 宿誼將此事也問了慕晏。 慕晏只道讓宿誼不必想, 不必問即可。 宿誼想想也是, 別人家的事,自己八卦一下就成,想那么多干嘛。cao心的事,留給皇帝老爹和太子老弟就成。 宿誼繼續吃吃喝喝,做做實驗,給慕晏寫信說些有的沒有的事。 宿誼卻不知道, 自己這封信, 居然讓王家逃過一劫。 王家勢大,還多次跟皇帝政見上產生沖突?;实郜F在地位越來越穩固, 該做些血腥之事,驚醒一下那些世家了。 皇帝本來準備第一個拿其開刀的就是王家。 而王稟的“投誠”,更是讓皇帝覺得找到了時機。 至于王稟, 皇帝并不信任。若他能當好一把刀,皇帝會留下他那一脈。若是他不能, 就和王家一同抹去就成。 王承來見宿誼的事, 皇帝當然是知道的。只是宿誼將其他人支開, 他也不知道這兩人談了什么。 不過看了宿誼寫給慕晏的信,皇帝就知道了。 宿誼的信寫的太詳細,感慨很多?;实鄄徽J為宿誼會拿這種顯而易見的事讓慕晏解惑,皇帝認為, 宿誼是用這封信,來提醒慕晏。 但慕晏都說了自己甚至不愿意娶妻,提醒有必要嗎? 皇帝思索之后, 恍然大悟,宿誼是在為王家求情啊。 皇帝不知道宿誼蠢到居然不知道他和慕晏往來的每封信都被拆過。他認為,宿誼為什么要在信中對王家的事寫的這么詳細?當然是寫給皇帝看,讓皇帝知道,王家已經萌生退意,知道王稟并非王家的障眼法,而是真的與王家背離了。 皇帝想通之后,不由笑得很是無奈。 宿誼真是仁善。 皇帝信了宿誼所說之話嗎?他信了。 因為皇帝知道王承有多驕傲。他偷偷去見宿誼,可見已經十分迷惘。他向宿誼鞠躬道謝,可見發自內心。 都是老對手了,皇帝對王承十分了解。 皇帝并非嗜殺之人,且他既然想第一個拿王家下手,表明他對王家的能力很是欣賞,因為太欣賞,所以認為王家如果不能收為己用,絕對是皇權的最大的威脅。 若是王家真的服軟了,能被皇帝完全收為己用了,皇帝求之不得。 你以為扳倒一個如此龐大的世家不需要代價嗎? 大概能做大事之人,往往都有很大的賭性?;实劭戳怂拚x的信后,決定賭一把。 皇帝召來了王承下棋,在和棋之后,皇帝遞給王承一個信封,道:“愛卿要教導家人,持身以正,不能污了愛卿家風啊?!?/br> 王承迷惑的拿著信封回到家中。他拆開信之后,大汗淋漓,瞬間濕透了衣袍。 信中是王家族人一條條罪證。 有霸占良田的,有貪污受賄的,有害人性命的,有逼良為娼的……一條一條,累積起來,觸目驚心。 這些罪名,其他世家的人沒有嗎?當然有。一個家族那么大,誰管的了所有親戚?誰管得住所有下仆? 但皇帝既然將罪名羅列起來,就表明他看到了,相信了,要處理了。 若皇帝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算有人告發,這些和王家本家又沒關系,頂多說王家治家不嚴;但皇帝若想對王家做什么,這些都是很好的把柄。 畢竟這其中很多罪證,都是族人下人拿著王承、王詡的印鑒去做的。王承和王詡真沒辦法說自己對此一無所知。 王承一邊羞憤在王家族人打著自己的招牌魚rou鄉里,自己卻被蒙在鼓里,一邊則被皇帝此舉嚇出一身冷汗。 王承連夜召集族人商議,最后得出結論,皇帝既然已經羅列好罪名,應該也手握證據。 王詡深深嘆了一口氣:“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br> 王家族人感到深深悲哀。 在易家爭奪天下的時候,王家的人是立下汗馬功勞的。但是,皇帝居然在坐穩皇位之后,第一個開刀的,就是王家。 王承聽著族人們或悲哀,或悲憤的聲音,心里的焦躁卻越來越少。 他突然想到那一日見到宿誼的情景。 他問了一個很突兀的問題,一個會讓人很為難的問題。 王承十分疼愛王稟,因此王稟要背離王家的時候,王承受到了很大打擊。這種打擊模糊了他的判斷,讓他做出了平日不會做之事。 他想找個人傾訴一番,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宿天師。 因為宿天師方外之人,是仙人下凡,是唯一會讓求教也不會覺得屈辱之人。 但他只是想傾述而已,并未想到宿天師會回答。 宿天師卻絲毫沒有猶豫的回答了這個本不應該回答的問題。 他想著宿天師那時的神情,還是那么淡然,好似他問的問題跟問今天天氣如何一樣,沒什么大不了的。 或許在宿天師眼中,的確沒什么大不了的吧。 世人汲汲于名利,甚至不滿足自身的名利,還期盼子孫萬代,無論有無能力,都能富貴一生。 這可能嗎? 從古至今,有誰做到了? 作為所謂傳承最久的世家之一,王承比任何人都明白。 在得知皇帝的意思之后,王承心里是憤怒的,是悲傷的,是感覺遭到了背叛的。 但腦海中浮現了宿誼那張淡然的臉之后,他的心突然平靜下來。 王承伸出手,往下壓了壓。王家爭論的人立刻安靜下來。 “陛下最終放棄了?!蓖醭袙吡艘幌略趫鏊屑胰?,他道,“功成身退,本就是臣子的本分。至于子孫后代,自有他們自己的福分。如今王家的榮華富貴,是老夫,是你們,一點一點的拼得的。若是王家子孫想要富貴,也讓他們用自己的手去拼吧?!?/br> 王承露出微笑:“至少老夫的兒子,孫子,應該是沒問題的。若是無能庸才,該沉寂,該落魄,那就沉寂,那就落魄吧。若連這點魄力都沒有,王家早晚也會爛了根子?!?/br> 王家眾人沉默了。 他們無論心里怎么想,但王承都說了,他們也不會反對。 王承對王詡道:“告訴你二弟,逢年過節,該回來還是得回來,不要以為自己當了官忙起來了就可以不孝順了?!?/br> 王詡連忙道:“兒子定會帶到?!?/br> 王承點頭,他嘆氣道:“陛下此為,因也有他的功勞吧?;实燮鋵嵅⒎潜∏橹??!?/br> 就像皇帝了解王承,王承也了解皇帝。即使不了解,他也能推斷出皇帝做出這種事,冒了多大的險。 若是王家不滿,心生警惕。以王家目前勢力,一邊抹消罪證,一邊串聯其他世家,要給皇帝找麻煩,一定會讓其焦頭爛額。 如今世家的勢力還是非常大的。 但皇帝仍舊這么做了。 王承并不知道他去見宿誼的事被皇帝知道了。大概是宿誼高人形象深入人心,王承這種老狐貍,也不會覺得宿誼是告密之人。 至于宿誼身邊的人就算有皇帝的探子,但他堅信那種情況下,不會有人偷聽。 所以皇帝做出這種冒險之事,原因只會是王稟。 王稟不過剛入仕,皇帝就做出這種舉動。他如此信任王稟,其實不就說明了,他其實也很信任王家嗎? 王承細想之后,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是真的。 皇帝并非想第一個拿王家開刀,反而是想保護王家。 皇權和世家之爭不可避免,皇帝是想拉王家作為盟友。 那王承會怎么做? 如果在見宿誼之前發生這種事,王承的決定可不一定。但是見了宿誼之后,王承已經想通。 既然王家在戰亂之時都沒有爭奪皇帝之位,既然王家已經選擇了跟隨易家,既然王家已經成為了昱的臣子,那王家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忠君愛國,那是臣子的本分。 王家嫡系還是很團結,很能干,也很聽王承的話的。 王稟是異類。 王稟看到了世家對國家的危害,但他自己卻是世家之人,受了世家諸多恩惠。政治抱負和家族期望相沖突,讓王稟選擇了自我放逐。 直到他被宿誼“點醒”。 但他是那么幸運。當他下定決心叛離家族,背負千古罵名也要為自己心中理想奮斗的時候,皇帝對王家的態度改變了,王家的對皇家的態度也改變了。 若沒有此事,王稟的未來注定是悲劇。 但現在,可就說不準了。 王家一邊整治為非作歹之人,一邊悄悄收縮自己的勢力。 看上去,王家好似和以前沒有差別,但王太傅以年老之名,除了教導太子之事,不再過問政事;王家已經出仕的人除了王詡和王稟之外,都漸漸自覺遠離權力中心;王家后輩聯姻之時,多是選擇世家旁支或者庶族能人。 并且,王家的人開始提倡簡樸,在外面越來越低調,一度大世家之名被其他家族壓過。 但是,最后其他世家之名慢慢湮沒在歷史之中,只王家在整個昱朝期間,總有人身居高位。而昱朝之后,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宿誼覺得,自家系統又抽風了。 他一覺睡醒,瞟了一眼系統,發現兌換點猛漲。 他什么都沒做啊啊啊啊??!只是睡了一覺啊啊啊啊??!難道睡覺也能拯救世界嗎?。?! “肯定是出問題了,這多出來的兌換點會不會被收回???我要不要先用了?用了之后系統會不會回檔,把我的兌換點扣成負數?”宿誼自言自語,“不過上次鋼琴的事都沒有回檔,這次應該也不會吧?那我得趕快想辦法把兌換點用了?!?/br> 于是宿誼兌換了一堆東西屯在系統背包里,將兌換點用了個一干二凈。反正不拿出來就不會引人注意。 宿誼覺得自己真機智。 第79章 宿誼兌換了玉米和紅薯這兩樣在計劃中的東西后, 又兌換了茶葉, 兌換點就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