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但這個時候的世家貴族就是奢侈。 牛對普通老百姓一樣,甚至比人命還重要。但對世家貴族而言,也就是一盤貴重點的菜而已。 宿誼對自己吃掉了那么多頭牛,有些愧疚。 慕晏不由笑道:“那些牛本來就是養來吃的。你不吃,旁的人還是會吃。你又不是偷殺耕牛,有何愧疚的?就算康樂覺得太過奢侈,但買牛養牛之人且不是你,你不過收了個貴重的禮物而已。沒曾聽說收禮之人還愧疚的?!?/br> 宿誼頓時被說服了。 下次有人送牛來,還是吃吃吃吧。 宿誼收起自己那莫名的愧疚感之后,問道:“最近我忙于農事,好似河清也很忙?都好幾日不著家了?!?/br> 慕晏挑眉:“康樂可是想我了?” 宿誼被慕晏看得莫名心里發慌,他面不改色道:“只是隨口關心?!?/br> 慕晏笑道:“無事,不過政務繁忙。若是康樂閑下來,河清可陪康樂踏青?!?/br> 其實,最近慕晏還真遇到了麻煩事。 第46章 歷代開國明君, 都是戎馬未歇, 就先興文教,昱朝皇帝也不例外。 漢朝興太學,最繁盛時多達三萬人。昱朝皇帝也廣開生源,希望不說能恢復盛況,好歹能多進些人才。 在開國之處,各地都缺人。 這本是一件好事, 但皇帝陛下一次突發奇想, 讓朝中產生了矛盾。 皇帝陛下不滿足只讓官宦子弟進入太學,希望庶族子弟也有進學希望。 這對于皇帝來說, 實屬正常。每一任皇帝,都想要打擊世家力量。提拔庶族,是必要手段。 當然, 會被世族抵制,也是理所當然。 世人都要臉面, 世族也不能說, 我為了家族世世代代官宦傳承, 不想讓庶族進來,他們只能說,庶族子弟不像官宦子弟從小接受良好教育,怎能混在一起讀書?若皇帝真想為天下貧寒學子謀福利, 就另建一所學校吧。 慕晏覺得此舉不錯,即顧住了世家顏面,又能達成皇帝廣納天下學子的愿望。但皇帝在聽聞之后, 就一直將此事擱置不談。 作為世家和皇帝的溝通人員之一,慕晏便來回世家和皇帝之間,兩邊勸說,實在是有些勞累。 但這事和宿誼無關,宿誼平日又繁忙,他不想用這種煩心俗事打擾宿誼。 他寧愿抽出一天時間和宿誼去補因為工作太忙而一直沒能去成的踏青。 不過慕晏不說,還會有其他人說。 太子對慕晏是從來藏不住話的。他心里有什么煩惱,就會來找宿誼抱怨。 這一點,太子和皇帝真是親父子。 太子對于此事也是贊同的,但皇帝一直用沉默表示拒絕。而太子詢問理由時,皇帝讓太子自己想。 太子思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來。 慕晏心中很是無奈。他也猜不到皇帝心中想什么了。 宿誼倒是一聽就明白了。 這就是跟后世西方的教育很相似。西方教育分兩種學校,一種私立一種公立。私立就是精英階層入讀,培養的也是精英;公立則是普通人入讀,也就起個掃盲作用,培養打工人員。 這世族打的算盤,就和西方教育一樣。在目前世族盤踞朝堂的前提下,兩所學校絕對不可能公平競爭。 這就會和后世西方教育一樣,太學收官宦子弟,培養的也是官宦子弟;另一所學校收庶族,可沒那么好的待遇了。 西方教育好歹后面還有讀大學這一茬。大學寬進嚴出,那些精英階層將要在那里完成最后的洗禮。 而這個時代,太學讀完就可以做官了。沒有后面的再教育,甚至有時候連篩選都免了。 這對國家來說,絕對是不利的。 而對于皇帝來說,這樣的太學就算再給力,培養出來的人,還是世家的人。再加上以現在制度,一些世家子不用進學也能做官。那朝中基本上就被世家把持了。對于君權而言,十分不利。 宿誼想到這,沒怎么動腦子,就直接說出來了。 太子聽后,立刻茅塞頓開。 “那怪不得了?!碧拥?,“我說那些人怎么那么好心,要為貧寒學子專門建一所學校?!?/br> 慕晏無奈道:“康樂啊,你這種話,當著我的面說好嗎?” 宿誼道:“有什么不可說的?你不是說對慕家不在意嗎?” 慕晏眼中似有暗波流轉,他抿嘴笑道:“我說這話,還只有康樂信了?!?/br> 宿誼道:“貧道是個單純的好人,你說什么,貧道就信什么?!?/br> 慕晏笑得更歡了。 太子看看慕晏,又看看宿誼,不明所以的也跟著笑了。 宿誼不由心想,真是傻孩子,你笑什么啊。 可宿道長,你沒事笑什么啊。 “謝康樂解惑,這下我可不去當惡人了?!蹦疥剔D移話題道,他嘆氣,“姜還是老的辣?!?/br> 陛下和幾個世家大族在博弈,他在局中卻看不清。 太子道:“可現在僵持著,要怎么做呢?” 宿誼一瞬間想到了科舉。 電視上放著許多以隋唐為背景的電視劇,其科舉制度經常被大寫特寫,讓像他這種無辜陪看電視的人也不由裝了一腦子不知是真是假的“歷史知識”。 不管怎么說,科舉制度是瓦解世家門閥的利器,應該是真的。 只是他不知道科舉制度具體怎么cao作。 他只知道先考秀才?然后舉人?然后進士?三次考試還是幾次考試?最后點狀元、榜眼、探花? 反正就是層層考,十年寒窗苦讀,換得金榜題名。 在電視劇中,科舉的同時好像還有個叫國子監的地方,多少品級以上的官宦世家就能入學就讀,然后是直接考進士還是直接授官怎么的,忘記了。 宿誼一邊想著要不要用自己這點似是而非的歷史知識來給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幫點小忙,說不定啟發一下他們的思路;一邊又覺得這和自己沒關系,太過牽扯進世族和皇權的斗爭,是自尋死路。 “康樂思及何事?”慕晏叫了宿誼幾聲,宿誼都沒回答,他拍了一下宿誼肩膀問道。 腦袋還沒轉過來的宿誼張口就答:“科舉制?!?/br> “科舉制?”慕晏和太子異口同聲問道。 宿誼臉一黑,道:“貧道順口胡說的?!?/br> 慕晏道:“康樂自稱貧道,就是有所隱瞞了吧?!?/br> 宿誼木著臉。其實你可以不用這么了解我的。 太子好奇道:“科舉制是什么?” 宿誼道:“沒什么,無關之事而已?!?/br> 慕晏搖搖頭道:“聽康樂此言,可不像是無事?!?/br> 宿誼嘴里發苦。你真的不用這么了解我的。 慕晏無奈笑道:“康樂若不愿言,那我和殿下自不會逼迫康樂。只是最遲明日……” 慕晏手指了指上面:“……就會得知??禈愤€是事先想好說辭吧?!?/br> 宿誼扶額:“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br> 太子躊躇了一下,道:“若是道長真不愿說,我會向父皇求情的?!?/br> 宿誼拍了拍太子肩膀,十分感動。還是弟弟乖巧,哪像旁邊損友,笑著等著看好戲。 帶太子走后,宿誼不悅道:“河清怎知我說的不是無關之事?!?/br> 慕晏道:“因為時機太巧。而且,察舉制,科舉制,不是很像嗎?” 宿誼臉黑:“陛下也能聽出來?” “當然?!蹦疥痰?,“真不能說?” 宿誼道:“說了之后,世族估計會視我為眼中釘rou中刺?!?/br> 慕晏當即收斂笑容,道:“我絕不會告知他人。太子應該也不會,康樂放心?!?/br> 宿誼嘆氣:“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br> 皇帝若真要他說,他不愿意的話,皇帝能否放過他? 宿誼憂慮了幾天,皇帝都沒有出宮找他擺談擺談。他想著皇帝的眼線是不是沒聽到這話,便暫時將此事放一邊去了。 皇帝的眼線的確沒有把此話傳出。管事是來照顧宿誼,不是來監視宿誼的。只有皇帝詢問的時候,他才會稟報。 皇帝一般也只詢問宿誼生活而已。 但宿誼沒料到,太子有多么單純。 或者說,太子有多么像他這位兄長。 太子回宮之后一直冥思苦想“科舉制”是什么,連皇帝來了他都沒發現。 雖然皇帝沒讓人通報,自己靜悄悄的來嚇唬兒子。但他居然走到太子眼前,太子還沒發現他,皇帝有點不高興。 “雋樂,因何事發呆?” 太子想了沒想答道:“大哥所說科舉制是什么?!?/br> 太子講話說出來之后,才一臉驚恐的捂著嘴看著已經站在他面前的皇帝。 皇帝挑眉:“永康說的?科舉制?” 太子苦著臉道:“大哥好似很為難,不愿多說。父皇可別問他?!?/br> 皇帝道:“估計又涉及政事吧。永康每次說到政事就是吞吞吐吐?!?/br> 太子點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所以別問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