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待買好了蜂蜜,周家阿奶向鋪子里的小伙計打聽了一下,之后倒是很快就摸對了地方,一口氣買了四十只小雞仔,又特地買了兩只鴨兩只鵝,打算給大金和三囡分一分。那家原就是自家養來賣錢的,見她東西太多拿不過,索性喚了自家半大小子幫著給送回去,阿奶也好說話,當下便允諾送到家里多給五文錢,喜得那半大小子當下就笑開了。 饒是如此,等緊趕慢趕的回了村子,也已經傍晚了。 滿載而歸的阿奶在打發走了那半大小子后,便開始分發獎勵。 先前的七十兩銀子并這一回的一百四十兩銀子全是她的,就連找零回來的碎銀子和銅錢也不打算分出來,畢竟這事兒得當作一個秘密,斷然不能傳出來。不過,其他東西倒是無妨了,佐料雖是給周蕓蕓的,可其他人要用也可以略拿一些,小雞仔則是先養著回頭下了蛋也能給家里添道菜,至于兩只鴨和兩只鵝…… “大金、三囡,你倆各拿一只,我特地讓人都挑了母的,回頭養成了甭管是下蛋、吃rou還是賣錢,都歸你們。只一點,得自己找食來喂,不許用家里的糧?!?/br> 這話一出,莫說倆小的都愣住了,連帶周家其他人都一副見了鬼的神情。 周家阿奶居然會給除了周蕓蕓以外的人買東西?且聽著這話茬,竟像是特地給他們買的,這是……魘著了罷? 大金:長這么大,阿奶|頭一回給我買東西,嚇死寶寶了! 三囡:鴨蛋……鵝蛋……鴨rou……鵝rou……隨便吃??! ☆、第035章 隨著周家阿奶予了每人兩只鴨鵝,大金和三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仿佛一下子長大了許多,又或者說是有了新的人生目標。 雖說農家的孩子原就早熟得很,可在此之前,還是帶著一分不諳世事的天真直率,哪怕素日里也沒少幫著家里做活計,到底卻還是孩子。 這下可好,大金和三囡也顧不上嬉戲玩鬧了,就跟母雞護崽子一樣,成天圍著鴨鵝轉悠,只恨不得吃飯睡覺都不離身。尤其在聽說家禽多吃蟲子能長得更快更肥后,簡直就跟瘋魔了一般,見天的出去挖蟲子。 周家阿奶可真是開眼了,那倆小的已經從需要旁人看顧的小孩崽子,直接晉升為照顧崽子的爹娘了。尤其是周三囡,她原本是個蓋了戳的吃貨,誰也沒想到,她把鴨鵝照顧得比誰都精細。挖蚯蚓挖野菜來喂也就算了,竟還給它們起了名字,大老遠的就能聽到她大花小花的叫喚聲。 安排好倆小的,好消息也跟著來了。 連著下地一個月之后,周家大伯告訴阿奶,雖然溫度還沒升起來,田地化凍的速度頗快,哪怕收成不如往年,糧食應該能順利播種。周家大伯說這事的時候,周蕓蕓正好在阿奶邊上,她聽著心念一動。 周蕓蕓上輩子看過一個講怎么給水稻增產的紀錄片,其中有一條很令人心動,說的是稻田養魚。 在心里盤算了一會兒,待周家大伯離開后,周蕓蕓才旁敲側擊的問了起來。 “阿奶,如今已經開春了,咱們家要打算賣吃食也不是不可行??晌冶P算著,災年哪能糟蹋糧食做點心,咱們還可以試試看其他類別。譬如說,小魚干?香辣魚片?香酥魚排?對了,也可以試試看魚醬,就跟去年秋日里咱們做蟹醬似的,沒菜時也能拿出來湊個數兒?!?/br> 周家阿奶原想著再等兩日,等溫度高一些再播種,便吩咐自家老大先繼續翻地。結果她這廂還在琢磨萬一錯過了春耕,該種甚么、該怎么種時,周蕓蕓冷不丁的冒出了一長串的零嘴兒,登時阿奶有些茫然了。 “好乖乖這是饞魚了?讓你阿爹去撈!”回過神來之后,周家阿奶格外痛快的使喚起來自家老三。 周蕓蕓卻一臉為難的道:“見天的下河撈魚多危險?還得不了幾尾,要是咱們家能自個兒養魚就好了,就跟養雞鴨鵝似的?!?/br> “自個兒養魚?”周家阿奶奇道,“我倒是見過專門捕魚賣給酒家的,可自個兒養魚……養在哪兒?咱們家那四口太平缸里嗎?也成呢,你想養就養罷,留一口放清水就成?!?/br> “太平缸能養多少?養在水田里才好呢?!?/br> 周家阿奶以為周蕓蕓這是在說胡話呢,卻聽她又道:“人拉屎屙尿能肥地,魚拉屎屙尿不能肥田?田肥了,稻子不就長得好了?” 這么一說,仿佛還真說得通。 可便是在怎么說得通,也不能拿一季的收成開玩笑呢。別到時候魚沒能養成,還毀了稻子,那可真是要命了。再一想,先前得了這許多銀子,雖說也花用了一些,可到底余下了二百多兩銀子,周家阿奶琢磨著,要不就試試? 仔細思量了一番,周家阿奶道:“咱們家是有幾畝水田,可到底離家遠了點兒,到時候做啥都是擺在別人眼前的。你要真想試試,索性再買兩畝水田,咱家本來的田還是照常種,好賴別虧了收成?!?/br> 雖不大確定這事兒能不能成,可周家阿奶還是打算試一試,遂喚回了自家老大細細的叮囑起來。 田產買*買個人都麻煩,一來土地是莊稼人得根,便是再窮輕易也不會賣;二來僥幸碰上也未必滿意,誰舍得轉賣肥田呢?再有置辦田地都要去衙門登記,額外還要出一筆契稅錢,別以為這是小錢,一畝田的契稅起碼在半兩銀子以上,這筆錢自是買家出的,再加上水田的價格,便是只買兩畝,算下來也要近二十兩花費了。 聽自家老娘說完,周家大伯吃了一驚,還記得去年深秋里,阿娘拿出了二十五兩銀子叫他去打鐵器,就那會兒就險些把他嚇了個魂飛魄散。結果,這會兒還要去買水田? 買水田屬于置辦家業了,對于身為長子的周家大伯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事兒,他本不該有意見,只是本能懷疑自家親娘怎么本事那么大。好在他本性憨厚,這個想法只在腦子里轉了個彎兒,就很快被拋到了腦后,只老老實實的答應回頭仔細打聽打聽。 也不知是湊巧還是怎的,不到半個月,還真就被周家大伯尋到了一處好地頭。 水田是水田,不過只能算中等,好在那田離村里雖遠,離周家頗近,出家門口遠遠就能瞧見,最妙的還要數價錢,每畝只賣七兩銀子。 得了準信兒,周家大伯忙不迭的去報告好消息:“阿娘,你覺得咋樣?好的話,回頭就買下來,這旁人嫌棄路遠,給咱家種正好?!?/br> 周家阿奶聽了很是心動,可買田是大事,哪怕只兩畝她也親自去看過,那地竟是老丁家的。 那老丁家,原也是楊樹村較為殷實的人家,無奈他家的頂梁柱老丁兩年前就沒了,只留下寡母帶著一兒一女相依為命,這要是風調雨順也就罷了,偏攤上災荒年,老丁家的小兒子還病倒了,除去賣田這條路真沒其他法子。 周家阿奶就是年輕守寡的,格外明白對方處境艱難,加上七兩一畝的價格實在厚道,她就沒想著壓價。一方趕著要賣,一方誠心想買,這交易進行得極為順利,沒幾天就過了戶,二月末,周家多出兩畝水田。 別以為有了田就萬事大吉,水田的田埂要加固,土地要翻墾侍弄。除此之外,周蕓蕓還央著阿奶說要挖個小水池。地點就在周家院子旁邊的空地上,緊靠著大青山山壁,旁邊就有一小股山泉水,砍一節竹子,劈成兩半打通中間,就能將水引到下面的水池里。而下面的水池也特地挖成四方形,壓緊實,弄平整,池底和四方壁面上還砌了青磚,看著就跟個浴池似的。 那水池是用來育魚苗的,畢竟水田的情況還是蠻復雜,總不能抓到幾條就給丟進去,還得先統一放到水池里養好了才行。 便如此也還不夠,考慮到周家還有倆小的,尤其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更小的,周蕓蕓央了阿奶在水池外圍上一圈柵欄。 對這一舉措,大金和三囡皆是一臉的無語,回頭就上山去水潭里溪溝里摸魚去了,撈了一桶直接往水池里倒。不過,即便如此尋到的魚苗也太少了,很快阿奶就吩咐砌完水池的大房二山三山、二房的二河三河一并進入了撈魚小分隊。 有幾個大的出手幫忙,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沒兩天工夫,水池里就滿是亂竄的魚兒了,阿奶滿意極了,周蕓蕓也忍不住蹲在水池邊細看,這一看就瞪圓了眼:“咦,那邊怎么有兩條金色的?” 水池里少說也有數百條魚兒,多半都是手指粗細的小魚苗,種類倒是多了點兒,卻都在正常范圍內。像甚么鰱魚、草魚、鯉魚都不在少數,還有偶爾蹦出來的幾只小蝦米,唯獨周蕓蕓在細看時,卻發現里頭還混了一個看起來金燦燦的魚兒。 遠遠的看不真切,可瞧著不像金魚啊。周蕓蕓一面犯嘀咕一面取了網兜,小心翼翼的撥開魚群聚集的水面,在失敗了幾回后,終于成功的兜住了其中一條金燦燦的小魚兒。 周家阿奶這會兒也湊到了跟前,定睛細瞧了瞧,奇道:“這魚怪好看的?!?/br> 周蕓蕓越看越眼熟,顰眉思索了好一會兒,可算是想起來了:“這是錦鯉??!看這色兒,該是黃金錦鯉!”上輩子微博轉發過好多次的。 “黃、黃金錦鯉?!”周家阿奶是頭一回聽說這玩意兒,可她不傻,只黃金兩個字就雙眼放光的盯著周蕓蕓手里的網兜,仿佛在看一個金元寶,“趕緊給放回去,別給折騰死了!”見錦鯉回了水池,又道,“好乖乖,你再跟阿奶說說那個黃金錦鯉的事兒,叫這名兒,該是值當不少錢罷?” “賣啥錢呢,錦鯉可是祥瑞之兆!”周蕓蕓努力回想起黃金錦鯉的典故,接著說道,“先前趕場子時,我在茶館聽說書人提過兩句,好像是西周那會兒,浦源鄭氏臨水而居,那水里一潭子丹頂錦鯉,鄭家滿門都是當官的,官運那個亨通,過了幾代人之后,那錦鯉從丹頂變成黃金的,當官的才逐漸少了,從此以后周邊士紳商賈頻出,富可敵國?!?/br> 周家阿奶驚呆了,眼神直勾勾的望著水池中間,愣是好半天都沒眨一下眼睛。 水池本就不大,周家阿奶的目光就跟放射線似的一寸一寸的掃過去,還搶過周蕓蕓手里的網兜,小心翼翼的撥動著水面,最終確定池子里有兩條長相近乎一模一樣的黃金錦鯉。 “發了發了!老周家要發了!快快,趕緊的,把祖宗供起來!”周家阿奶已經激動到語無倫次了,古人原就信這些個傳說,黃金錦鯉在這年頭也的確罕見,再加上周蕓蕓在她心中那就是蓋了戳的金娃娃,故而周家阿奶毫不懷疑就信了。 可活魚要怎么供起來? “先養太平缸里頭去,反正魚小,那么大一缸水總不會死的?!敝苁|蕓邊說著邊下意識看向池子,“那里頭還有幾條花里胡哨的,要不干脆這樣好了,咱們尋個隱蔽的地方再挖個小池子,回頭一塊移過去?!?/br> “成成,就這么辦!” ☆、第036章 到底是攸關整個老周家未來的大事情,周家阿奶在叮囑周蕓蕓好生看顧后,就立馬將仨兒子都喚到跟前,不厭其煩的細細吩咐起來。 周家阿奶直接將丑話說在了前頭,這事兒絕對不能告訴媳婦兒,有道是人心隔肚皮,雖說除了三房媳婦兒外,前頭看著都還不錯,可犯不著拿這種事情來當試金石,萬一哪個生了私心可咋辦?本來也是,要是哪個媳婦兒娘家出了這樣的好東西,難保自個兒不會為了老周家干出什么缺德事。 “大老爺們做事兒沒的樣樣告訴婆娘的,到時候你們只管把事兒往我身上推,不準跟她們解釋哪怕半句話!” 說這話時,周家阿奶主要還是盯著自家老大和老二的,見后兩者皆一臉嚴肅的給了承諾,她才放下了心頭的大石,只道:“發家之前不能惹眼,若真有一日發了家,行事說話更需謹慎?!?/br> rou要埋在飯里吃,話雖糙理卻不糙,尤其周家往上數幾代全是泥腿子,哪怕人丁興旺,卻無根基,萬萬扛不起禍事。 千叮嚀萬囑咐后,周家阿奶才將三人打發出去,讓他們將最靠近周蕓蕓房間的那口太平缸徹底做了個大清洗,又特地拿干凈的甕缽將山泉水一點點運到了太平缸里,之后才將錦鯉挪進去里頭。 這回真讓周蕓蕓說中了,不止兩條黃金的,還有一條通體銀色,像是融了白銀裹在身上,再有兩條紅白相間,花紋煞是好看。 挪到太平缸里只是權宜之計,周家阿奶恨不得立馬再挖一個水池,獨獨留給錦鯉??梢粊砗线m的地方本就難尋,二來冷不丁的開挖倆水池聽著就覺得怪異,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周家阿奶尋了好幾處,要么沒有活水,要么每日有半數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周家沒養過魚,阿奶純粹是抓瞎,還是周蕓蕓說,那錦鯉生得嬌貴得養在水溫恒定的地方,受不住起起落落。再有,見天曝曬在太陽底下,那池子保準滿壁青苔,洗都洗不過來。 正好太平缸本就靠墻放,有屋檐當著曬不到太多陽光,等冬日水溫降得厲害了,既可以在旁邊擱兩個炭盆,也可以直接挪進屋里。 雖說沒再開挖水池,可甭管是清洗太平缸還是之后挪山泉水,都費了不少勁兒,自是瞞不了周家其他人。當然,大金和三囡是例外,這倆滿心滿眼都是鴨鵝,才不管家里是挖坑還是拆房。 可有人不是這么想的。 入夜,已經憋了一整日的周家大伯娘終是忍不住問出了心里話。 “當家的,你說阿娘她到底攢了多少錢?去年咱們家一粒糧食都沒賣,添置了不少東西不說,連鐵器都買了那許多。結果,阿娘居然還有閑錢買水田!”大伯娘一面說著,一面露出艷羨的神情,“兩畝水田十好幾兩銀子呢,也沒見她心疼,保不準還有剩下?!?/br> 周家大伯起初并不言語,聽到最后那句話,才沉下了臉來:“阿娘有多少錢是她的事兒,你惦記個啥?再說買地怎么了?這是正事兒,有啥好心疼的!” “你咋這么說話?我又不是惦記她的錢,就是想著……”大伯娘頓了頓,才略帶了些遲疑的開口,“我就是瞧著大金和三囡都得了鴨鵝,可偏就咱們啥都沒撈到,要是大囡沒鬧那一出就好了?!?/br> 大金是三房的,三囡是二房的,獨獨他們大房吃了虧,大伯娘越想越不甘心,忍不住拽了自家男人一把:“你說要是等大囡回來了,阿娘會不會把鴨鵝補給咱們?” “你做夢!她為啥走你不知曉?哪個逼她了?”周家大伯極是不耐煩的皺眉道,“要是她有本事,就索性別回來了。但凡回來了,就算阿娘不收拾她,我也要收拾她!” 聽了這話,大伯娘不吭聲了。 這要是擱在去年周大囡剛離家那會兒,指不定大伯娘也會跟著痛罵兩句??扇缃裱鄢蛑腿吕锪?,閨女音訊全無。有心想去杏花村打聽打聽罷,可這段時日周家就沒閑下來過,偏生這種事情還不能托付給旁人,因此大伯娘也只能將擔憂深埋心底。 其實她原本還想問問從水池遷到太平缸里的幾條魚是怎么回事兒,就為了那幾條破魚占了那么大個缸子,發甚么瘋呢!可一提起音訊全無的閨女,魚甚么的,立馬被她拋到了腦后,只盼著閨女無事。 見狀,周家大伯倒是略松了一口氣,他本就不善言辭,自家婆娘要是再追問下去,他也只能選擇疾言厲色的呵斥了,可這樣一來極容易演變成吵架不說,還很有可能讓婆娘警惕起來。如今看她忙著擔心閨女了,周家大伯才總算放下了心。 說起來,他又何嘗不擔心閨女呢?可有些話,不提還好,一提反而更容易出事。如今,他只盼著閨女在李家好好的,最好再過一段時日回來。到時候周家忙著春耕,有那么多田地要播種,也就沒人惦記著收拾她了。 大房這頭暫時安生下來了,得了便宜的二房三房自是更沒話說。 周家原就有三畝水田八畝旱田,如今又添置了兩畝水田專門用于稻田養魚,單育苗就足夠讓他們忙瘋。再有一個,雖說稻田養魚的法子是周蕓蕓想出來的,可她從未親自下過地,到時候甭管是育苗、插秧、放水,還是之后的送魚苗入田,都得其他人幫著做完。還有旱田里的紅薯、土豆和玉米,光是干完這些,就足以累慘眾人。 托那五條錦鯉的福,周家阿奶只叮囑她好生待在家里看著太平缸,旁的事情,包括做飯都不讓她插手了。偏生,錦鯉如今才手指頭粗細,上輩子養過金魚的周蕓蕓很清楚,面對這樣的幼魚最好的法子就是不管不問,事實上很多觀賞魚都是死于消化不良,俗稱撐死的。 將旁的事情一轉手,周蕓蕓愕然的發現自己成了全家最閑的那個。 壯勞力都要下地侍弄田,半大小子幫著阿奶育苗,再往下則是插秧、放水等等。即便水田這邊了結了,那頭村口還有八畝旱田,當是將這些全部折騰完,也要花上半拉月時間,這還是周家人丁多,人手勤快呢。擱在旁人家里,只怕忙活上一個月都未必成。 除了春耕,周家還會留一個人負責做飯喂雞,當長輩的心疼晚輩,因而每次都是兩位堂嫂輪流做家事,畢竟家務活兒累是累了點兒,卻比下田干活要輕松太多了。原本三房也該出一個人的,哪怕周家阿娘不在,周蕓蕓也可以當半個大人使喚了,不過阿奶做主直接給免了,另外兩房樂得如此。 也正是因著閑下來了,周蕓蕓目瞪口呆的發現,大金和三囡養鴨鵝養瘋了。 說起來,初衷只是給他們找點事做打發時間,鴨鵝養起來雖略有些繁瑣,卻并不算繁重,總好過于整日里胡思亂想亦或滿院子亂竄。 萬萬沒想到啊,這倆簡直就應了那句話,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兩人卻是每日里比賽似的早起挖蟲子給鴨鵝吃。又因著鴨鵝都還小,直接帶出去不方便不說,還容易出事,索性將蟲子送到嘴邊。不單如此,每回喂食時,都湊近了瞧著,臉上表情美滋滋的。這模樣倒是讓周蕓蕓想起了上輩子看到的鏟屎官伺候貓主子,當下不由的在心里腹誹著,這哪里是養家禽,連養寵物都不算了,簡直就是上趕著找個祖宗來伺候。 可誰讓大金和三囡都樂在其中呢? 人勤快總是有回報的,可這回報來得太快太猛,周蕓蕓不過才忙了幾天,一回頭都驚著了。 這年頭家禽都是原生態的,沒吃生長激素,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從孵化到長成至少需要五六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蓮乃麄z手下走一遭,那體積明顯比正常情況下大出一圈不止,還格外的精神,尤其是兩只大鵝,瞧著神氣極了,只差沒在臉上寫著“我是你祖宗”。 周蕓蕓想著,也許先前是真小看大金和三囡了,這家禽養得多好呢,指不定再過兩月就能下蛋了。 大金和三囡也是這般想的,區別只在于,大金盼著鴨鵝能多下蛋,攢夠了就去賣錢,再買家禽崽子來養。而三囡卻是滿腦子盤算著,等養大了,蛋是她的rou也是她的,只要勤快點兒多喂點兒蟲子,很快就能過上每天吃蛋的好日子了。到時候,早上一個晚上一個,哪怕將來老得下不動蛋了,那也可以殺掉煮來吃,至于rou老不老無所謂,老有老的吃法,她不嫌棄。 見三囡將家禽當祖宗來伺候,連夜里頭都要抱到屋里去,周蕓蕓一個沒忍住,逗她道:“你可得把它們收拾干凈了,不然當心會生病,瘟鴨吃不得?!?/br> 三囡越發勤快了,每天都給家禽刷毛,洗得干干凈凈的不說,怕凍著還用溫水,完事兒了拿簇新的棉布擦,她自個兒都舍不得用的。還真別說,這么一收拾,家禽瞧著比寵物還體面,她本人還沒那鴨那鵝來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