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見周家阿娘一臉的不滿,周蕓蕓甚么都不想說了。 其實,都不需要仔細打聽年歲,這周家阿娘比阿爹還小了兩歲,可以想象李家舅舅肯定更小。阿爹翻過年才二十八呢,李家舅舅能有多大?阿公的年歲估計也大不到哪里去,這年頭的人成親早,又沒有任何避孕措施,這阿娘是阿公的長女,單從這邊算,就知曉李家阿公阿婆絕對比周家阿奶年輕多了??删瓦B阿奶都拼命做活賺錢,怎么擱李家那頭就不成了? 還有修屋子,怎么就花錢了?周家年年翻修房屋,也沒見花上一文錢的,再說冬日里那是查漏補缺,真正修繕房屋哪個會等冬天?這得有多懶,要等熬不住了才花錢請人修屋子? 再有便是柴禾了,周家后院里頭堆著小山一般的柴禾,怎么就花錢了?哪怕杏花村離大青山有很長一段距離,可也不見得沒地方砍柴罷? 說白了,就是一個又窮又懶,越懶越窮。外加腦子還不好使,真是有夠讓人同情的了。 “蕓蕓你個丫頭要上哪兒去?”周家阿娘原本是逮著機會跟周蕓蕓好生倒一番苦水的,也好借此哄得周蕓蕓幫她向周家阿奶說說好話,多少也能拿出點兒糧食給她娘家送去。再不然,倒是讓周家這些個壯勞力一道兒幫著砍幾天柴,不出錢,出力總是應該的罷? 結果,周蕓蕓就跟看完熱鬧一般,直接起身走了?! 周蕓蕓無語的回頭道:“鎮上的胡辣湯鋪子說最近生意不大好,就暫時不要咱們家的包子了。我想著,是不是再整出點兒旁的吃食來,總不能只靠堂哥們到處亂竄賣糖過活罷?糖塊是好,可這都多長時間了,怕是買得起糖塊的人家都買了囤著過年了,買不起的……再吆喝也沒用?!?/br> “你這丫頭!”周家阿娘整個人原地彈起,一下子竄到了周蕓蕓跟前,湊在她耳邊壓低了聲音吼道,“你長點兒心罷!等下想到了好法子,記得告訴我,別但凡有好處就想著你阿奶,她又不會分給你一文錢!你說你是不是缺心眼兒?” ☆、第018章 不想著阿奶,難不成還能想著你? 周蕓蕓幾乎被氣樂了,有心刺阿娘一句,又思及自己到底是穿到了人家親閨女身上,便是連原主都不在意這個親娘,可終究她不是原主,沒有那份底氣。 略怔了怔,周蕓蕓笑道:“阿奶要養活這么一大家子,我既有點兒想頭,也該告訴她,好讓她身上的擔子輕松點兒。再說了,一筆寫不出兩個周字來,給誰不是給呢?阿奶又不會拿給外人用?!?/br> 說著這話,周蕓蕓徒然覺得自己頗有種圣母氣息,甭管她心里是怎么想的,起碼這話聽起來格外得……缺心眼兒。 “你你你、你這個蠢丫頭!”周家阿娘好懸沒被周蕓蕓這話給氣死,有心反駁罷,一時半會兒還真尋不出話頭來,主要是這番話聽著雖傻氣,卻是在理的,除非阿娘豁出去表明自己就是自私自利的主兒,不然還真不好勸。 見狀,周蕓蕓笑得更開懷了,她忽的悟了,對付阿娘最好的法子壓根就不是正面杠上,而是說著大義凜然的話,順便把阿娘氣個半死…… 悟出了新法子的周蕓蕓,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沒少當著旁人的面,軟刀子一把把插阿娘。反正她已經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整個周家,便是之后胖喵陸續又獵來好些個野味兒,她也勸阿奶別賣了,都腌起來留著過年大家一起吃。 多來了幾次后,周家阿娘徹底放棄了,就是每回看到周蕓蕓時,總是一副“我怎么會生出你這個蠢女兒”的神情。 再往后,周家阿娘卻是沒心思尋周蕓蕓的麻煩了。 變天了。 早先,給鎮上胡辣湯鋪送包子的進項斷了之后,周家就失去了一個穩定的進項。好在,先前總算賺了好些個錢,雖說少了進項有些可惜,卻也不至于念念不忘的??芍?,天氣越來越冷,偏兩位堂哥早出晚歸的也賣不出去多少糖畫、糖塊,周蕓蕓索性讓阿奶叫回了兩人,只跟著周家大部隊一道兒上山砍柴,為即將到來的冬日做好準備。 然而,這一天卻來得太快了,幾乎轉眼之間,就到了滴水成冰的季節。周家門前那四個太平缸里的水,有大半缸子結成了冰。 周蕓蕓瞧這情形不太妙,回頭就催促阿奶再帶人去鎮上一趟,甭管是炭火還是糧食,能買多少算多少。周家阿奶也瞧出來了,甚至等不了第二日,當天就帶上人跑了一趟鎮上。并非他們常去的青山鎮,而是相隔略有些距離的青水鎮。等晚間歸來時,阿奶帶回來了兩大平板車的炭,而里頭則藏著好些袋糧食。 就在周家阿奶掃貨歸來的當天夜里頭,外頭就開始飄雪了。 “阿奶,您同我說句實話,咱們家的糧食到底夠不夠?還有炭火?!币蛑⒛痰热嘶貋淼脴O晚,又不曾在鎮上買吃食,因而等外頭飄雪時,周家所有人都聚在堂屋里一道兒喝熱湯吃餅子。 周蕓蕓提前煮了一大鍋的姜湯,味道說不上有多好,卻是熱氣騰騰的,一碗下去渾身上下連已經凍得麻木了的手腳都開始回暖了。 聽得周蕓蕓這話,阿奶端著湯碗的手略頓了頓,拿眼掃視了一圈,見所有人都盯著自己瞧,才沉聲道:“家里的糧食是夠吃的,炭緊著點兒燒也是夠的,大不了你們相互擠一擠,節省一點兒用。不過……” 這聽到前頭幾句話時,周家人還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可一聽到后頭,卻皆面露緊張的望著阿奶。 半晌,阿奶又道:“今年這雪來得太早了。十月初六……擱在往年,這個時候只穿件小襖子就夠了,哪兒會冷成這樣。我擔心,今年這么冷,回頭把地給凍壞了,開春要是化不了凍,明年怕是才真正的難捱?!?/br> 楊樹村這頭,下雪不是甚么稀罕的事兒,幾乎年年都會落雪,大雪小雪都有,有時候一年下來會下個七八場的。然而,往年多半都是十一月以后才開始飄第一場雪,有時甚至會等到十一月中。 所謂,瑞雪兆豐年,適量的下雪反而能讓明年大豐收,可要是過量呢? 周蕓蕓是不大清楚農村的情況,不過她也知曉,像這種情況,一般都是一年冷過一年的,至少要等兩三年后,才能徹底緩過來?;旧峡梢赃@么說,明年的秋收完全不用指望了,后年到底能收到多少糧食,也得看老天爺賞不賞口飯吃。 “咱們家的糧食緊著點兒是夠吃的,不過你們最好給我記住,糧食是要吃到明年秋收,甚至要捱到后年的。我不會讓你們餓死,可要是哪個管不住嘴巴的人,起了甚么小心思……哼!” 周家阿奶冷冷的目光跟刀子似的,一一掃過幾個兒媳婦兒、孫媳婦兒面上。她不怕自己的兒孫鬧騰,自家人自家知道,哪怕是看起來最不著調的周三囡,也絕不可能拿自家有存糧這種事情往外頭瞎說的,別人那就更不可能,唯一麻煩的就是嫁進門來的媳婦兒們。 尤其是老三媳婦兒! “老三媳婦兒,你也給我警醒著點兒,別總是惦記著你娘家,能不能捱過去,得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你要是敢生那些個小心思,就索性回娘家陪著他們挨餓受凍去,我周家養不起那種吃里扒外的白眼狼!” 這話算是極為嚴苛的了,周家阿奶雖說素日里也常嘴不饒人,可一般都不會指名道姓的責罵,尤其那還是周蕓蕓的親娘,往日便是看在周蕓蕓的面子上,阿奶也會重拿輕放??扇缃?,真的不是以往那種情況了。 “我才沒有……”周家阿娘面色漲得通紅,有些為自己辯駁幾句,可被周家阿奶用那兇狠的眼神一瞪,原本到了嘴邊的話又給生生咽回去了。 整個周家,若說哪個最想從阿奶手里摳錢摳糧食,那絕對是周家阿娘。 “沒有最好,但凡有……也不單老三媳婦兒,哪個不想好好過日子,都趁早麻溜兒的給我滾蛋!”周家阿奶鐵青著臉,再度依次掃視了自家這些媳婦兒們,看的一溜兒的人都默默的垂下了頭。 其實,除了周家阿娘外,另外幾個也不是沒有小心思。這人心都是rou長著,自家人是吃飽穿暖了,可娘家那頭也是血親,明知曉他們餓著凍著,要說完全沒有任何動容是不可能的。不過,還真別說,撇開周家阿娘,其他人就算是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兒。 開甚么玩笑兒,十里八鄉哪個不知道周家阿奶是個彪悍的?單說她一個寡婦能將三子一女拉拔長大,一一嫁娶生兒育女,還能攢下一大筆家業,你還能指望她是個好欺負的? 旁的也就不說了,單這楊樹村里,每年死多少丫頭片子? 再看周家,阿奶的親閨女當初可是帶了兩床大紅花被并兩身新衣裳,風風光光嫁出去的,連親家給的聘禮也全都陪嫁過去了,周家這頭一文錢沒扣下不說,還倒貼了一筆請客花用。 這小輩兒的姑娘里頭,撇開最受寵的周蕓蕓,這大囡和三囡過得也不差了,比得上村里絕大多數的小子了。不信出去問問看,哪家小子年年做兩身衣裳的?還是從頭到腳徹徹底底的兩身。至于好看不好看,自是另當別論了。 幾個嫁進門來的媳婦兒們,一早就盤算好了。跟阿奶正面硬杠絕對討不了好,畢竟阿奶是那種一口唾沫一個釘的人,真要將她逼急了,回頭還真能逼著兒子孫子休妻。這要是真的被休棄了,恰逢年景不好,回頭周家就能以極便宜的價格再給抬進一個來,那她們呢?是回娘家等死,還是干脆利索的在接到休書的那一刻去死? 鬧啥鬧啊,老實待著唄。 其他人是真不敢鬧,不單自己不敢鬧,回頭像大伯娘和二伯娘還特地叮囑了自家的兒媳婦兒,仔仔細細的跟她們分說了阿奶的脾性,叫她們務必要老實點兒,千萬別鬧騰。真要是惹出了禍端來,到時候也別怨,自己作的能怪誰? 大堂嫂是頭一個聽進去的,她娘家窮,人口還多,打小就沒過過幾天好日子,周家這頭于她而言就是福窩窩。在得了婆母的叮囑后,她立刻就表了態,旋即又想起一事兒:“阿娘,我娘家還有倆meimei,大的那個只比我小了兩歲,干活格外的勤快,您看要不給二山子……” 畢竟,像周家阿娘這種只想著吃里扒外的蠢貨很少,大堂嫂雖也有小心思,不過好歹她帶了腦子。 平心而論,自己掉進了福窩窩里,卻看著娘家人吃苦受罪,真的不是一般般人能忍心的??上胍饶锛宜腥擞质峭耆滑F實的,大堂嫂思量之后,便索性將賭注壓在了妹子身上。想著若是自己的meimei能嫁過來,便也是跟著一道兒享福了,娘家那頭少了一個吃飯的人不說,回頭還能得一筆聘禮,怎么算都是極為劃算的。 “二山子倒是不急……”大伯娘都不用思量就知道自家兒媳是甚么打算,不過她倒也不反對,畢竟大兒媳手腳勤快是事實,作為她的娘家妹子,應該不會差到哪里去。 唯一的問題是,就算那是她親兒子,這親事也不是她說了算的。 見兒媳很是有些失望,她便又道:“如今剛入冬,有些話也不好說,畢竟一般人家結親都在秋收或開春那會兒。這樣好了,你也努力一把,最好找個冬日里能懷上。到時候,在阿娘跟前也好說話。她呀,就喜歡能干活又能生養的,你干活不賴,可嫁過來都堪堪一年了,這不還沒開懷嗎?” 大堂嫂羞得滿臉通紅,卻也暗暗覺得這話沒錯,當下便擱在了心上,發誓一定要在過年前揣上一個。 這頭,周家甭管暗地里如何,明面上還是很和氣的,就連最能作的周家阿娘在被阿奶當面一通說教后,也老實了起來。至于究竟能老實多久,還是未知數,可起碼在短時間內,她是不敢作幺的。 下頭的雪越下越大,直到整個院子都被皚皚白雪覆蓋,至于屋頂上更是堆滿了厚厚的積雪。 在雪下了一天一夜都未曾停止后,阿奶便讓幾個兒子孫子輪流上屋頂掃雪,生怕將屋頂給壓塌了。還真別說,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往年村子里都有房頂甚至整個屋子都被壓塌的情況出現。不過周家倒是沒碰到過,一來阿奶警醒,二來周家是青磚瓦房,跟泥瓦房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不過,饒是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可當這冬日里的第一場雪,在五天后還未曾停止時,所有人都愁上了。 天氣比預想中的更壞,哪怕周家有糧有炭,怕是接下來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這檔口,所有人白日里都擠在了堂屋里,只因屋子里一直點著炭盆子。周蕓蕓也是如此,索性就將自己屋里的靠背椅扛了過來,天天坐那兒看伯娘嫂子做女紅,來了興趣時,也跟著戳兩針,不過她也是真沒做女紅的天賦,最終索性攬下了做飯的差事,拖著阿爹天天窩灶間,至少這里暖和。 只這般,過了足足八天,外頭的雪才慢慢的小了下來,直到最終停止。然而彼時,站在院子里往遠處望,甭管是前頭的楊樹村還是后頭的大青山,全被皚皚白雪所籠罩,目光所及處,俱是一片雪白。 冬天,真的來了。 ☆、第019章 冬天是這個年代最為可怕的季節,沒有之一。 僅僅是第一場雪,就壓塌了楊樹村好幾戶的屋頂。倒不是因著他們懶,而是家中男丁少,以及又是泥瓦房,一旦積雪超過一定厚度,壓塌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又因著周家這邊一切安好,周家阿奶便讓大伯帶著幾人去村里幫忙,不說旁的,至少幫著搭個棚子,或者趁著雪停了之際將屋頂加固一下。 萬幸的是,積雪雖將屋頂壓塌,卻并沒人受傷。加之村子里多半都是沾親帶故的,里長又處理得妥當,不到兩日,基本上就已經妥了??上?,這僅是第一步。 積雪的問題不大,真正麻煩的是吃食和衣裳棉被。 并非所有人都跟周家那般警覺,早早的發現天氣不對勁兒,提前買好了足夠用的吃食和日用品。事實上,大部分莫說完全沒想到今年的雪來得這般早,就算有幾個家中有老人的提醒了小輩兒,可家中并無太多余錢,壓根就做不到提前準備。 更有甚者,早在秋收之后,就急急的賣掉了除卻口糧之外的所有糧食??吹竭@種情況,卻是真的傻眼了。 再有就是衣裳和棉被。 真正要論起來,周家這頭也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原因很簡單,就算周家阿奶提前買回了足夠用的土布和棉花,可要全都做好卻仍需要花費良久。之前,周家上下都在忙碌,或是做家事,或是賣糖塊賺錢,再不然就是拾柴砍柴。比起這些,顯然做衣裳棉被用不著那般著急。 事實上,整個周家做好衣裳被褥的,只有唯二的周蕓蕓和周大囡。前者是大堂嫂幫她趕工的,后者則是自己起早貪黑趕出來的。 好在周家的情況跟其他人家不同,人家是真的沒有衣裳穿。舊年的衣裳都是穿了好些年頭的,不說都打滿了補丁,就說里頭的棉花好了,都板結成塊了,壓根就不暖和。而周家這邊,每年都有新衣裳,除非是跟周三囡那種德行的人,年年做的衣服不出多久就給弄得又臟又破的,多半人還是很愛惜衣裳的,完全能穿著舊衣縫制新衣。 只有才嫁進來不到一年的兩位堂嫂,略有些捉襟見肘。 兩位堂嫂的窘迫,周蕓蕓都看在眼里,回頭就同周家阿奶提了提。阿奶倒也痛快,左右土布還剩下不少,額外多給了兩人能夠做一身衣裳的料子,棉花也給了。同時,又讓兩位伯娘拿自己陳年舊衣給她倆暫時穿著對付一下,沒的家里啥都有,還要將人凍出個好歹來的。 然而,這僅僅是周家。 天氣并未隨著雪停而好轉,相反卻是一日冷過于一日。而先前落下的雪,也并未因著太陽升起融化,甚至在之后的幾天,偶爾夜里還會下點兒小雪,每回白日里鏟過的院子和道路,第二天一早起來,仍是積了一層不算薄的雪。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糧價飛漲。 準確的說,是物價飛漲。不過,比起只漲了兩三倍的油鹽醬醋,甚至比起漲了四五倍的土布和棉花,糧價才叫真正的觸目驚心。 周家機警,旁人也不全是傻子。都到了這份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莫說今年了,怕是來年都未必能暖和回來。而一旦錯過了春耕時分,等于明年一季的收成都泡湯了。這還是往好的方向看的,若是事態嚴重了,指不定來年一整年都要顆粒無收了。 如此一來,糧價如何能不高? 有道是,民以食為天。且不說能否吃得好,最起碼也要吃得飽,乃至最低底線——別餓死。 可惜,到了這份上,誰也不敢給予保證了。很快,還不到臘月,賣兒賣女的人就多了。當然,話是這么說的,除非真的到了餓死的地步,一般人是不可能賣兒子的??纱遄永飬s已經有三戶人家賣了閨女。 “大囡,也是你命好,投身到了咱們周家。你也別再鬧騰了,看看你素日里玩得好的幾個小姐妹。草妮子昨個兒就被賣了,你道是賣了多少?兩斗玉米面,還不夠你吃半拉月的!”大伯娘一面做著針線活兒,一面半是告誡半是嚇唬的道。 雖說大伯娘的確存了趁機唬住閨女的心思,不過她這話卻是完全屬實的。草妮子是村頭那邊張家的閨女,就是里長他們一族的,沾了點兒親戚關系。只是比起家里連牛都有的里長家,草妮子他們家顯得要窮困潦倒多了。 周蕓蕓依稀記得這個人,當然是從原主的記憶里翻到的,標簽是堂姐的朋友。跟原主本身不熟,卻因著時常來家里尋堂姐,多年下來也算是有些交集。 “被賣了?”周蕓蕓略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 見自家閨女沒接口,倒是周蕓蕓一副被唬到的模樣,大伯娘頗有些哭笑不得:“蕓蕓別怕,你阿奶寶貝著你呢,賣了誰都不能賣了你。再說了,就咱們家這情況,也落不到賣人的地步?!?/br> “可……”周蕓蕓有些欲言又止。 她能說甚么?說自己完全沒想到買賣人口這種事情竟然真的能發生,還是發生在自己身邊,在她記憶里認識的人身上。 說真的,周蕓蕓只覺得一陣戰栗。 兩斗玉米面就換了一個人,人甚么時候竟是淪落成為牲口一般的物件,隨意買賣,還價廉物美?就算周蕓蕓對古代的計量單位不是很清楚,可她也知道,若是兩斗大米的話,約莫是三十斤??捎衩酌姹却竺滓p,應當不到這個分量。 再有方才大伯娘也說了,都不夠堂姐吃半拉月的,這也是實話。因為便是周家這邊,也不可能頓頓有油有炒菜,因而就算是小姑娘也是結結實實吃一碗飯配兩個餅子的,算下來一天兩斤糧食還真就不是夸張了說。 不過,那也是以往需要干活的時候,這幾日阿奶已經開始逐步減少了份量,就是做的不大明顯。飯更稀薄了,餅子也小了,估摸著下一步大概是減少餐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