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節
一日離開了,過了一日,再來感受一次。 秀儀巷的傍晚,二進小院的堂屋里,便會時常出現這樣的情景,男人和女人相依相偎,或是挽著,或是擁著,在金色的余暉中,分外溫馨而繾綣。 每到這個時候,秀儀巷的眾人就會離堂屋遠一些,給這一對有情人溫存的空間。 —— 萬卷書圖書館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了。 為了讓萬卷書圖書管更上一層樓,喬玉妙對圖書館進行了擴展和改造。 圖書館兩層樓房的一樓是一個巨大的大堂,是圖書館的主體,是大家看書選書的地方。 圖書館的二樓,除了她的辦公室,會客廳,以及寧文信等人睡覺的屋子以外,還有三件屋子是空著的。 現在喬玉妙把這三間屋子也一起利用了起來。 第一間,喬玉妙把它布置成兵書專用室,在這件屋子里,所有的書籍都是兵書。 這些兵書都是開張那天,齊言徹送給她的禮物。之前,這些兵書一直存放在這間屋子里?,F在,喬玉妙命人將這些書一本一本的整理好,依次放在書架上。 這第一間屋子就作為專門出借兵書的屋子。 第二間屋子,喬玉妙把它設置成了一間閱覽室。 閱覽室里放了幾個書架,書架上放了一些詩詞散文和時文選集。另外,在閱覽室中還擺了一些桌椅,供人看書使用。 第三間屋子,是圖書館兩樓最大的屋子。 喬玉妙沒有在這間屋子里,放上任何書冊。她在屋子的最前面放了一個講臺。講臺下面是一排排的椅子。 為了增加圖書館的人氣,增加和顧客們的互動,喬玉妙每隔幾天,會請一些文人到圖書館來講一講課,講一些詩詞歌賦的內容。 這就是圖書館最新推出的活動,名曰:“講座”。 這第三間屋子就是用來舉辦“講座”的。 喬玉妙把這“講座”作為圖書館的一項互動活動,而不是一項盈利的營生,所以聽講座是不收錢的。 不過,這人“講座”卻也不是人人都能聽的。 想來聽免費講座的人太多,而座位卻有限,這講座的“座位”,也就成了稀缺資源。 所以,只有借書證上記錄的借書次數足夠多的顧客,才是有資格去聽這“講座”的。 —— 根據圖書館借書的流程,每一個到圖書館來的新顧客,首先要到柜臺繳納押金,押金繳納好了,小二就會給他一本借書證。 顧客有了借書證,就可以拿著這本借書證,在萬卷書圖書館借書了。 每借一本書,每還一本書,都會有小二記錄在借書證上。 當然借書還書的記錄除了會記錄在借書證上,還會記錄在書冊扉頁紙袋中的卡片上。 扉頁卡片上的借還記錄和借書證上的借還記錄是一致的。 是以,這借書證上有多少條記錄,這借書證的主人就在圖書館里借過多少次書。 —— 圖書管講座舉辦的前幾天,喬玉妙會根據講座預計的熱門程度,來確定一個借書記錄的下限。 比如借書記錄在二十條以上的顧客,才能憑著借書證到圖書館來領取講座門票。 喬玉妙請來講課的人,是京城中有名的文人墨客,和科舉出身的文官,比如編修之類的文字工作者。 對于這些來講課的老師,喬玉妙只是象征性給一個紅包,并不是真的花銀子聘請人來的。 雖然沒有銀子,但是文人墨客也好、編修文官也好,都非常愿意到萬卷書圖書館來講課。 在“講座”上,他們可以在那么多人面前談詩論賦、吟風弄月,還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何樂而不為? 圖書館的”講座“舉辦了幾次之后,就熱了起來,想要來聽”講座“的人越來越多。 一場好的講座,一票難求。 喬玉妙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領門票所需記錄條數的下限。 “講座”的火熱,進一步帶動了圖書館的火熱。 萬卷書圖書館在京城,本來就有不小的名氣,如今更是聲名鵲起、名聲大噪。 讀書人之間,常常討論萬卷書圖書館的“講座“。有誰聽了一次講座,便會得到同窗好友的羨慕。 貴族圈子里,那些詩酒會、詩書會,也會時不時的提上“講座”,仿佛不說上一兩句萬卷書圖書管和講座,就趕不上潮流似得。 哪怕是在接頭巷尾、茶樓酒館,也能聽到有人在說圖書館和講座的事情。 —— 六月十五日,夏日已到,天氣又熱了一些。 今日,喬玉姝穿的妝花緞衣裙要比前幾日要輕薄一些。 不過料子是輕薄了一些,但款式還是斜襟高領的,只有高領口的衣服才能遮住她脖子上斑駁的淤痕。 喬玉姝摸了摸肚子,她的葵水已經延遲十幾天了。她的葵水一向準時,以前一天都不會差的這次往后拖了十幾天,她心中肯定,她一定是有了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