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第二百零三章 記在心上 于國來說,丞相顏如海對于大榮,可謂是文官之中,那是皇帝之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原本,在兵衛首領看來,淮王這次的搜查圣旨,之所以能得了皇帝的首肯,必然是已經篤定刺客定在相府之中。 而這刺客又是刺殺了太后,皇帝自然是不能輕饒的,如此,怒火之下的太后一狀告到了皇帝。 皇帝縱然是不想,也是給了旨意,讓淮王深夜之際,前來搜查相府。 而眼下,無功而返,這便會引起軒然之波的,顏相也絕對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 自古朝堂朝堂之上,文武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隔閡,文臣不喜武將,武將同樣不屑文臣。 而此番竟是得罪了文臣之首的顏相。 這往后只怕是…… 想到這,那兵衛首領只覺得背后一陣的冷寒襲來,額前有冷汗冒出一般。 只是眼下,只能看淮王到底要如何決斷了。 偏偏,此刻淮王爺沉默著,神色陰鶩,兵衛首領也不知道,下一刻淮王爺打算如何。 正當所有之人都在僵持之際,丞相顏如海和寧王妃顏若書正是急急趕來了這方的浴房之前。 寧王妃當即梭巡一番,但見那浴房的大門已經打開,而連同那往日本該緊閉的紗窗也全數而開,頓時心下一緊,只覺得眼前一陣的暈眩。 秋云當即上前扶住寧王妃受了驚嚇,搖搖欲墜的身影。 小翠也是嚇了一跳,生怕方才是發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趕緊就往那浴房大開的門奔去。 誰知道,小翠這才到了浴房門外,就看見錦繡快步地走了出來。 小翠仔細地打量了錦繡一眼,但見那身上的衣裳一概如常,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自家小姐的神色,除了冷了些,似乎并沒有被看了不該看的去。 錦繡轉眼就看見了寧王妃一張蒼白的面色,當即快步而去。 “娘親你怎么來了?!卞\繡顯然一臉的不贊同,卻是十分的擔憂。 看著錦繡到了跟前,寧王妃一把拉著錦繡的手,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眼,焦急道:“可是發生了什么?” 錦繡搖了搖頭,余光看向淮王皇晟樊,卻是有些諷刺地道:“到底是知道讓女兒衣裳穿戴完畢之后,才進屋開始搜查的,只不過似乎是一無所獲?!?/br> 這話無疑讓皇晟樊的臉色越發難看了一番。 寧王妃當然也是明白的,方才在看見了景沐暃的時候,寧王妃就知道這里是必然搜不出什么結果的,就是擔憂錦繡罷了。 眼下見錦繡這樣說,寧王妃可算是終于放下心來。 只是這一連來的驚嚇,寧王妃的身子本就虛弱,沒有了執念擔憂支撐著,竟是眼前一黑,往秋云的懷里就到了下去。 “王妃!”秋云頓時受了莫大的驚嚇。 錦繡一把搭在寧王妃顏若書的脈絡之上,確定只是體虛,而顯然也是驚嚇過度昏了過去,只是眼下倒是一個很好的發作機會。 “快扶娘親回屋去,去尋大夫來!”錦繡沉聲喝著。 秋云當即照做,趕緊攙扶著寧王妃往顏若書的廂房而去。 小翠得了錦繡的示意,跟著秋云一道離開了。 顏相察覺到錦繡帶著深意看來的神情,知道女兒顏若書眼下沒有大礙,卻明白了錦繡的此番用意,當下就是受了莫大的驚嚇一般,踉蹌著退后了幾步。 “外祖父!”錦繡驚呼著,趕緊上前攙扶。 卻不知道,下一刻顏相猛地一把推開了錦繡,硬是要自己站著,怒目橫對上皇晟樊,張開即來:“淮王爺,可是在老夫的相府之中,搜到了什么刺客不成!可否還要再搜查一次!眼下寧王妃已經昏了過去,淮王爺可是滿意了?!” 皇晟樊神色黑沉似乎風雨欲來一把,偏偏對于丞相顏如海的這番話,他也只能是咽下這口氣。 再搜查? 怎么可能再搜查。 如果方才沒有寧王妃昏倒的突然之事,皇晟樊或許是動過這個念頭的,然而眼下已經是不能再過了。 最佳的時機顯然已經錯過了。 而今夜的搜查,他徹底地得罪了丞相顏如海,甚至,還不由分說地搜了后宅女眷所住。 如今是正好寧王不在京都之中,寧安郡主尚在相府之中,并無什么實權。 可是今日,皇晟樊實在是不甘心! 偏偏,已經事已至此,只能……作罷! 滿腹的怒火無處發泄,皇晟樊還要壓著火氣,淡笑著道:“顏相這話言重了,本王不過是奉命搜查,一切也是為了相府的安危所想,眼下既然沒有刺客的蹤影,本王自當告辭,改日必然登門賠罪?!?/br> 丞相顏如海冷笑著:“老夫可真是擔不起淮王爺這登門賠罪,還是省了吧!” 皇晟樊沉著氣,對著身后的一眾兵衛揮手:“撤兵!” 兵衛首領當即開始指揮兵衛一一退出錦園。 錦繡看著終于消失不見了身影的浩浩蕩蕩的人群,眼里閃過陰沉。 …… 而今夜,注定是個無眠之夜。 當天夜里,皇帝的乾清宮之中,寢殿的燈火也是一直通明,皇帝也十分掛心今夜的皇晟樊之行。 只是皇帝還未等來皇晟樊進宮,卻是等來了丞相顏如海進宮再次的辭官。 皇帝的眉頭頓時重重地一跳,看著太監送進來的顏相的辭呈,說是顏相爺沒有多說什么,就出宮了。 未過多久,淮王皇晟樊也終于進宮來了,顯然,并沒有收獲,所謂的刺客,半點的蹤影都沒有找到。 不過,倒是在天明之時,說是終于在京郊之外找到了刺客的蹤影,已經被當場亂箭射死。 第二日的早朝,百官們第一次除卻原先的丞相顏相病重,皇帝特準家中養病外,卻是從來不曾缺席過早朝。 而今日,竟然是顏相無故未到早朝。 一時間,百官眾人,有些耳聞一些風聲之人,開始猜想昨夜的事情。 畢竟,那么浩浩蕩蕩的兵衛往丞相府的方向而去,京都之中,向來敏銳的官員,聯想到今日之事,又怎么會猜測到什么。 眾百官之中,不少都開始猜測,這朝廷的風向只怕是又要變了,偏偏早朝之上,淮王主動請罪,為了就是昨夜驚擾丞相府之事,隨后更是自請皇帝降罪。 百官們都驚駭不已,而皇帝倒真是罰俸淮王一年,更是收了淮王京都的兵權,可以說,淮王爺直接賦閑在家了。 更是早朝之后,百官們都聽聞,皇帝竟是親臨丞相府。 一時間,眾人之間,眾說紛紜,都猜不準,這前些時日還十分得皇帝喜愛的相爺和淮王,怎么突然之間,究竟是因為何事,會有了這般之大的變動。 然而旁觀之人,自然永遠是不能知曉,真正身處其中的當事人明白這里頭的關鍵。 不過不論如何說,第二日的早朝之后,百官們還是看見了丞相顏如海再次來朝,隨后都是并無再次缺席早朝之事。 錦園之中,錦繡正將一碗的粥食親自給寧王妃喂下,笑著道:“娘親可算是能吃下這一碗粥食了?!?/br> 寧王妃用帕子擦拭著,轉而笑道:“前些日子可算是嚇到了,你倒是如今是個沒事人一般的,景王爺呢?” 此刻的內屋之中,只有錦繡和寧王妃顏若書兩人。 聽到母親顏若書這樣問,錦繡卻是搖了搖頭:“我并不知曉他如今在何處?!?/br> 寧王妃顏若書不由皺起眉來。 自打那日的搜查之后,已經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景王府都不曾傳來景王回府之事,那天夜里。 寧王妃后來聽聞,那天夜里之后,錦繡便匆匆往前院而去,卻是并沒有發現景沐暃的身影,之后,景王爺更是不曾在相府出現過。 而眼下寧王妃沒想到,那景沐暃竟是沒有和錦繡聯絡。 想到這,寧王妃看著自家女兒似乎沉思的神情,不免輕聲道:“景王總不會有事的,但凡沒有消息也是好消息了?!?/br> 錦繡笑著點頭,只是有些話還是不能眼下告訴母親,畢竟,景沐暃此刻身在何處,究竟在做些什么,錦繡確實并不知曉。 但是那日的前院之行,沒有看見景沐暃,后來楊若也是消失,可見應該是去了一處妥當的地方,第二日,青鋒更是直接帶來了景沐暃的口信,讓她不必擔心。 而三日之前,皇帝已經遣了身邊的貼身太監來相府告知,江南之事已經全數妥當,寧王與景王也已經在回京都的途中。 至于景王明明已經回到京都之事,皇帝沒有明說,所有的知情之人,都是一一心照不宣。 這些日子想來,錦繡也明白了那日景沐暃后來為何會出現在浴房的原因。 那人是一直記得當初離開京都之時,和她定下的約定。 待她及笄之日,一定會趕回來的。 雖然,沒有想到會發生后來那樣驚險之事,但是隱約之間,錦繡覺得景沐暃那樣的人,定然已經有了后路,可還是冒著危險來見她。 這人…… 想到這,錦繡心里總是不免低嘆出聲。 什么時候,她竟然不知道,景沐暃也是如此任性的人。 只是,這份情,她會記在心上! 永不相忘。 第二百零四章 不太平 大雪如鵝毛般洋洋灑灑的之際,大榮京都迎來了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隆冬時節。 在這樣一場的大雪紛飛之中,守城的兵衛們個個卻是精神抖擻,站姿整齊。 大雪的繁盛,以至于今日來返于京都的百姓也是少了許多,除卻了最為鼎盛的大榮京都商業街上,依舊是商戶大門而開。 別處的街道之上,已經是不見人煙了。 慢慢地大雪,似乎有了消減的意思,只是從昨夜開始的一場大雪,乃至于此刻已經地鋪滿了地上厚厚的一層。 守城兵衛們不經意間目光朝著那方的城門之外的官道看去,但見遠遠的有一串的人影漸漸而來。 隨著距離的縮短,可見一行人駕著高大的駿馬,正往這方的城門迎雪而來。 守城的兵衛將領定睛看去,但見不出一會兒,那一行人似乎是絲毫被這厚重的大雪所阻塞一般,已經到了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