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泰和長公主生怕齊王這會兒想起齊王妃之事,又鉆了牛角尖,連忙岔開話題:“你雖沒有女兒,可還有孫女啊,我記得你家禮哥兒也有個和阿娥一般年紀的女兒?!?/br> “是了,”提起自家孫女,齊王面上的也帶了笑,“那孩子比阿娥還大一歲呢,被人寵得無法無天,遇了事便只會抹眼淚,就是個天生的淚包……”他一邊把玉佩遞到鄭娥手里頭,一邊轉頭去與泰和長公主說話,面上含著真切的笑意,顯然是真心疼愛這個孫女的。 便是上首正在生悶氣的太后瞧見了齊王這少見的歡顏都暗暗緩了口氣——倒是難得見著二兒子這般好心情呢…… 因席上有齊王緩和氣氛,眾人的情緒也漸漸緩了過來。 雖鄭娥之事一波三折可到底還是如了皇帝的意,底下好些人都吃了一驚,便是這兩日方從榻上起來,“強撐”著來參加壽宴的謝貴妃也不由暗暗吃驚,頗為訝異皇帝對鄭娥這破格的寵愛。只是,她到底比其他人更了解皇帝心思和性情,思忖再三也有了些與旁人不同的想法。 等晚上帶著六皇子回了蓬萊殿,謝貴妃先伸手給兒子解了斗篷,溫柔的把人抱在懷里,笑盈盈的低頭與他道:“既然長公主認了鄭姑娘為義女,那便也算是你的表妹了。日后可不許欺負她,要好好的與她玩……” 六皇子瞪大了眼睛,很不服氣的辯解道:“我才沒欺負她呢,都是大jiejie她們欺負她!”他生的粉雕玉砌,便是這般瞪眼鼓腮的模樣都顯得十分可愛。 謝貴妃纖長猶如美玉雕成的手指輕輕的捏了捏六皇子小鼻子,含笑看著他:“就是因為你大jiejie欺負人,所以才會被你父皇罰啊……”她語聲柔軟,猶如玉珠子一般的圓潤悅耳,徐徐的道來,“記得當初長公主生長卿的時候,我才剛懷上六郎你,那會兒想著要是生個小公主,最好能嫁給長卿,親上加親,再好不過,我這個做母妃的也能放心了。只可惜,沒想到我懷胎十月,最后生的倒是生六郎?!?/br> 謝貴妃一面說著話,一面低了頭,伸手摸著兒子的發頂和脖頸,指腹柔軟,動作亦是十分輕柔。 六皇子聽謝貴妃這么說,不由又羞又惱,白嫩的雙頰微微泛紅,小聲道:“我才不要呢!”他才不要嫁給張長卿那個小胖子呢!就算是meimei也不行! 謝貴妃抿唇一笑,湊到他耳邊道:“那,叫長公主把鄭姑娘許給你,好不好?”她對著兒子眨眨眼,好似玩笑一般的逗他道,“鄭姑娘長得很好看,對不對?” 六皇子越發羞赧起來,低著頭想了好半天才道:“……我,我不知道啦?!?/br> 謝貴妃也沒再問下去,反倒是揉了揉兒子的小腦袋,把他放到地上:“好了,母妃不逗你了,快叫宮人給你洗個澡,早點休息,明日還要早起呢?!?/br> 六皇子連忙點頭,蹬著小腿出門去了。 謝貴妃就坐在床榻上,靜靜的看著兒子跑出去,這才起身去看躺在搖籃里的小公主,用指尖輕輕在女兒花朵般嬌嫩的面上撥了撥,頭也不抬的問莊嬤嬤,“今晚可是喂過公主了?” 莊嬤嬤連忙點頭:“已經喂過了,公主胃口好著呢?!彼t疑了一會兒,忍了又忍,到底還是問了一句,“娘娘真想讓六皇子娶那個鄭娥?她那出身來歷倘真能上得了臺面,皇上又怎會忍著不提?想來也是出身微賤,這般的人又如何配得上六皇子?” 六皇子乃是莊嬤嬤一手帶大的,自是看得極重,哪里瞧得上鄭娥這般的。 謝貴妃聞言卻搖了搖頭,面上笑意冷淡,不置可否。 謝貴妃烏鴉鴉的發髻上恰插了一支赤金鳳凰流蘇步搖,隨著她的動作,步搖上綴著的細長流蘇微微晃動,被磨成水滴形狀的藍寶便落在她額間,越發顯得她膚白如玉,容色清艷,不可直視。 第22章 北狄 謝貴妃的聲音也亦如夜里皎皎的月光,涼且薄,一層層的鋪撒在金殿玉樓上,滿殿生輝。 “還要再看看,不過叫六郎與她多親近親近也是好的?!敝x貴妃語聲徐徐,緩緩言道,“你以為陛下想方設法,寧愿惹惱太后也要給鄭娥一個郡主之位,是為了什么?” 莊嬤嬤一怔,白凈的臉上亦是顯出幾分訝異來。 謝貴妃勾畫精美的黛眉輕輕一蹙,顏色淡淡,猶如遠山黛影。她似是揚著唇,極淡的笑了笑,意味深長:“眼下有陛下護著,自是不會叫鄭娥吃虧的,可鄭娥到底是女子,日后總也要嫁人的,自來女子嫁人便好比第二次投胎,以鄭娥這不明不白的出身和來歷,便是有陛下萬千寵愛,那些個權貴人家恐怕也是不愿結親。陛下也是因為不想說出鄭娥出身來歷,偏又不想叫鄭娥委屈,這才想著叫鄭娥拜長公主為母,冊她為郡主——既是可以抬高鄭娥的出身,叫人不小瞧了她去,日后安排起鄭娥的婚事也能更加從容些……” 莊嬤嬤聽出謝貴妃的言中之意,忍不住變了顏色,口上應道:“難不成……”陛下還想叫底下的幾個皇子娶鄭娥?!這也太荒唐了吧,皇帝竟是想把一個孤女配給自己的兒子,難不成鄭娥竟比親兒子還親? 謝貴妃瞥了莊嬤嬤一眼,見她收聲,這才懶懶一笑:“有什么不可能的?陛下素是多疑多思,恐怕也只有自己的兒子才能放心些。更何況,泰和長公主今日這般賣力相幫,恐怕也是因為陛下動之以情、誘之以利——許了她一個皇子女婿。前頭幾個皇子年歲都大了,婚事上頭也定了大半,自是不相配的。余下幾個皇子:四皇子比鄭娥大了五歲,多少有些不合適;五皇子和六郎倒是與鄭娥年歲相當,堪為匹配,恐怕陛下也正在斟酌要選哪個兒子呢——五皇子乃是嫡子,自是更高貴些,還有太子這個長兄做靠山,自然很是不錯,只是五皇子自來喜好美人,陛下恐怕多少也有些不放心……” 莊嬤嬤喏喏的應了一聲,抬起眼想要說些什么,可是看到謝貴妃那般神色便又不覺垂頭噤聲了,只是小心的屏住呼吸,站在謝貴妃身后。 謝貴妃瞥了她一眼,倒是神色淡淡:“總之,先叫六郎與鄭娥多親近親近,日后倘真能娶到鄭娥也并非是什么壞事——泰和長公主的那位駙馬這回調任回京,擔任的可是左羽林軍大將軍一職?!?/br> 莊嬤嬤聽到這里,眼中深思深深,垂眼斂神,終于再沒有想法。 恰在此時,搖籃里的小公主不知怎的,忽而癟了癟小嘴,竟是“哇”一聲的哭了起來。 謝貴妃忍不住蹙了蹙眉,眼中顯出幾分厭煩之色來,擺擺手便冷聲道:“趕緊把她抱下去,哄一哄,早些睡吧……” 莊嬤嬤連忙應了一聲,有轉頭去簾外叫了幾個宮人進來服侍謝貴妃,自己則是親自抱著小公主往外去,免得叫小公主的哭聲惱了謝貴妃。 莊嬤嬤到底是有些老了,原還冷冷yingying猶如石頭的心也跟著軟了許多,且她這般年紀又無兒無女,心里頭多少是把六皇子和小公主當做親骨rou一般的疼惜。她伸手撫了撫小公主花瓣一般的面頰,見著殿外幾個宮人皆是入內服侍謝貴妃去了,周側無人,這才壓低聲音,輕輕的嘆了一句:“我的小主子呦,可別再哭了,再哭下去,你母妃心里頭怕是更煩呢……” 謝貴妃此回有孕,原還想著能給六皇子生個弟弟做助力,結果卻生了個公主,心底里亦是十分不喜。只是,因著皇帝頗為寵愛小公主,謝貴妃這才勉強裝出慈母模樣,心里頭卻是越發不耐起來。 被莊嬤嬤抱在懷里的小公主似乎也覺察到了什么,漸漸收住了哭聲,只是癟著嘴巴小聲抽噎著,花瓣一般暈紅嬌嫩的面頰上還沾著晶瑩猶如露水的淚珠,格外的可憐可愛。 莊嬤嬤小心翼翼的拿了絲帕替小公主擦了擦淚,這才抱著人緩步往偏殿去。 因著太后圣壽節那一番事故,太后連著好些天都不高興,每回許皇后帶鄭娥和幾個皇子公主去給她請安的時候她都要板著臉,不僅視鄭娥于無物,更是刻意給鄭娥難堪,便是連許皇后都跟著受了太后遷怒,連著好些天都沒得太后好臉色。 如此一來,鄭娥每日在仙居宮里請安的那一段時間便顯得格外難熬。 好在后來泰和長公主直接把張長卿這個兒子丟到仙居宮里陪太后,太后瞧著討喜的外孫子,到底還是對兒子和女兒軟了心,心里堵著的那口氣也漸漸散開了。張長卿也是個活潑的性子,雖是年紀小小卻頗有些責任心,成日里滿宮跑著,忙得不可開交——逗太后笑,抓著五皇子、六皇子這些個年紀相近的皇子們玩鬧,時而還綴在鄭娥和二公主身后和她們一同吃點心、說笑…… 總之,因著張長卿,太后到底還是緩了顏色,滿宮的人多多少少也都松了一口氣,只是皇帝忍不住有些吃味,悄悄許與皇后道:“我小時那會兒,母后還嚴厲得很呢,吃飯走路倘沒個規矩便要被教訓。我自小便是個不守規矩的,更是成日里討她嫌……哪有似長卿這般的,便是吃頓飯都忍不住把人抱在懷里喂幾口,跟沒手沒腳似的……慣子如溺子,這道理你可記得和皇姐說幾句?!?/br> 許皇后聽得忍俊不禁,瞥了皇帝一眼,忍著笑安慰他:“到底是外孫子呢,更何況當初皇姐才生下長卿不久便抱著孩子去了洛州找駙馬,太后雖是冷著臉沒說什么,可心里怕也惦記著很。如今長卿都已這般大了,還是個討喜愛笑的性子,太后瞧這怕是有些心疼,便想著多多疼惜也好補償一二,這也是人之常情?!闭f到這兒,她忍不住眸光一轉,抬眼去瞧皇帝,見著皇帝面上那復雜神色,終于還是忍不住的撲哧一聲笑出來,“難不成,陛下這般年紀還要和十歲不到的親外甥吃醋爭寵?哎呀,可笑死我了,明日若是說給母后聽,她怕也要笑呢……” 皇帝也頗為羞窘,好在他臉皮厚倒也看不出什么,只是扯了扯皇后的袖子,從容自若的道:“北狄那邊有消息了,估計再有幾日,他們派來的使臣也要到京城了?!?/br> 聽到這話,皇后面上的笑意也跟著微微斂起——太子前些時候便是因為北狄之事而和皇帝爭執不休,皇帝本就是個別扭性子,瞧著太子不受教,好些日子都沒給兒子好臉色看,倒是叫太子漸漸又惶恐起來。 皇后心中細思,嘴上卻含笑嗔了皇帝一句,似是隨口玩笑一般:“陛下還說太后呢,自個兒還不是與太后一般——兒子一不如意,便要給臉色瞧,弄得底下的人跟著心里惴惴?!闭f著她又拉著皇帝在暖榻上坐下,親手捧了一盞熱茶遞上去,“太子如今也才十幾歲呢,他有素來是個老實寬厚的性子。有什么事,陛下直接與他說便是了,這般擺臉色倒是叫他心里越發惶恐起來,恐是更想不清事情了?!?/br> 皇帝伸手接了茶盞卻沒喝,只是握著皇后的手輕輕的揉搓了一下,頗有幾分嘆息的意味:“他也十多歲了,該懂事了,哪有還叫父母哄著的道理?這個年紀,朕當年還在帶兵打仗呢,成日里不是死就是活……” 皇后抬眼去看皇帝,伸手在他撫了撫他額角鬢發,柔聲道:“可咱們做父母的辛辛苦苦半輩子,不就是為了叫幾個孩子能夠過得安逸些?!彼剖腔貞浧鹆伺f事,語聲越發溫柔,“當年陛下常年在外征戰,我在家中亦是日日掛心,膽戰心驚。記得陛下當時便握著我的手,與我說‘等這天下打下來,四海安定,咱們的孩子便再不用受我們所受過的苦’?!?/br> 皇帝寬大的手掌輕輕的握著皇后的手,面上神色深深卻也再沒有多說什么,許久才道:“……這回朕派人去邊境收攏人馬演練軍隊原也不是為著征伐北狄,只是想要嚇一嚇北狄那邊罷了——這幾年國內多事,國庫亦是有些空,朕也知道這時候不好再折騰兵事?!被实蹫⑷灰恍?,抬目望向窗外沉沉的夜空,目光銳利宛若刀劍,仿佛能看見北狄那一處的場景一般,“如今北狄那邊幾個部落正打得厲害呢,先漢王的弟弟和先汗王的妻子聯手一力支持幼子登位,而那原被先汗王屬意的長子則是逃出王庭之外,手下亦是有仆骨、伏利具、阿拔等等幾個部落依附。朕此時在邊境練兵,他們恐是都怕得很,這才遣了使臣來。正好,咱們大周也趁這機會,也能從他們那兒賺些東西來——北狄的馬匹可是好東西……” 只是,便是如皇帝這般思慮周詳的都沒想到,這回北狄使臣除了帶上千匹駿馬和無數肥羊之外還帶了一位千嬌百媚的北狄公主。 第23章 疑問 這位北狄公主姓阿史那,乃是北狄先王的幼女。 早些年,大熙末帝曾經為著拉攏北狄,遣派使者為自己的太子謝麒向北狄求娶公主,當時大熙嫁去北狄的榮成公主尚在,也是她一力促成此事——只是,前頭的幾個jiejie都已嫁人,阿史那公主本人又不滿十歲,只是訂了婚事沒能完婚。后來榮城公主過世,北狄先王亦覺熙朝國勢漸弱,屢有反悔之意。待到熙朝亡國,太子謝麒自盡,這門婚事便也徹底作罷。阿史那公主也因著這門婚事而蹉跎年華,后來又有先王病重、兄長爭位等等事情,她也至今未嫁…… 這會兒,北狄王庭里那位才登位的新汗王本年紀尚幼,聲望不足,此回之所以能登位也多虧了強勢的母親和叔父。他現下正在與自己的親兄長打得熱鬧,見著大周在邊境演練兵馬,心慌之下倒是想到了這個還未出嫁的jiejie,干脆叫使臣帶著阿史那公主和牛羊馬匹一齊入長安,和親大周,以結兩國之好。 那使臣的漢話和禮儀只是倉促學成,說得不甚流利,只是態度倒是誠懇:“聽說大周的皇帝陛下氣度寬宏,有如淵海。我等與公主懷誠而來,不求高位,只望與大周盟婚姻之誓,結兩國之好,永為兄弟之國?!?/br> 皇帝正想著攛掇北狄兩邊接著內戰,最好能打得兩敗俱傷,所以必要選擇一邊慢慢扶持。而且,對方帶來三千馬匹確實是難得的駿馬,使臣那邊又已說了這都是阿史那公主的嫁妝,皇帝自然沒有理由拒絕。 只不過,這位阿史那公主現今都已二十二歲,皇帝自然不可能把她嫁給十多歲的太子,原還想著齊王自齊王妃鄭氏過世之后至今未娶,身份亦是相當,或可賜婚齊王。只是齊王能做什么久的鰥夫,態度自是十分堅決的,皇帝賜婚的圣旨都還沒到呢,他自個兒便先丟下齊王府滿府的人,跑去山上的寺廟里頭暫住,擺出一副“你要再逼我,我就出家做和尚”的態度。 太后心疼兒子,生怕齊王一個想不開真就剃了頭發出家去了,連忙拉了皇帝商量。商量到最后,皇帝也無可奈何,只得自己出面收了這位公主,封為和妃,賜住熏風殿。 和妃面圣時穿的乃是北狄服飾,帶一頂極華麗的氈帽,一頭深色的長發盡數編成一根根的的辮子,辮子上又編入了許多金片和寶石,一路走著泠泠作響,而金片折射著的金色陽光則令她蜜色的肌膚更添幾分光彩,她生得高鼻大眼,眼睫又長又密,眸光流轉之間仿佛帶了鉤子,嫵媚天生,比之后宮的妃嬪們更添了幾分異國的韻味。 最最難得的是,因和妃先時那樁婚事,榮成公主特意請人教她漢話和禮儀,故而她一嘴漢話倒是比使臣還要流利,禮儀亦是十分嫻熟。 也正因如此,和妃入宮之后,皇帝倒是頗覺新鮮,很是寵愛了些時候——本來,皇帝年紀漸長,許多新寵也不過是略得些寵愛罷了,倒是更念舊,更喜歡去許皇后或是謝貴妃處,只是和妃一來,他連著好些天都歇在了和妃的熏風殿里。就連過年時候的宮宴上,皇帝都特意叫了和妃上去獻舞,和妃之風光,一時無二。 鄭娥此時方才隱隱覺得有些不對。 先時,鄭娥住在甘露殿里,雖是常見著各式各樣的妃嬪卻也沒有特別的想法,只是心里隱隱覺得:就像是她一個人卻需要許多人宮人嬤嬤服侍一般,蕭叔叔一個人或許也需要許多妃嬪伺候呢。只是后來搬出了甘露殿,又從崔先生處知道了些小故事、小典故什么的,鄭娥便又漸漸有些迷糊起來:民間那些人似乎都只有一妻,蕭叔叔除了皇后之外卻還有許多妃子,似乎有些不對? 鄭娥并不傻,她也知道這事不好去問皇帝,悄悄問了蕭明鈺——在鄭娥心里頭:二公主、五皇子、六皇子乃至張長卿都是極好的,每日里一起玩也是很高興的,然而蕭明鈺卻不一樣。不知道是因為蕭明鈺之前在緊急時候救過她還是蕭明鈺年長一些的緣故,鄭娥心里頭反倒更覺他比其他人更加可靠些。 所以,有了問題,鄭娥便先去問蕭明鈺了:“為什么崔先生的故事里有些人都只有一個妻子,可蕭叔叔除了皇后之外卻還有那么多妃子呢?” 蕭明鈺倒是怔了怔,好一會兒才道:“父皇乃是天子,自然不同常人?!彼D了頓,見著鄭娥似懂非懂,便低著頭耐心的和鄭娥解釋起來,“更何況,那些只有一妻的也多是娶不起妾室的人,來日飛黃騰達,怕是更加起勁的納妾了?!?/br> 鄭娥卻皺起眉頭:“可這不公平??!皇后娘娘只有蕭叔叔,蕭叔叔卻還有好多……” 話還未說完,蕭明鈺便連忙捂住了她的嘴巴,瞥了眼落在他們三步外、垂眸斂神的宮人,壓低聲音道:“這話你可不能和旁人說?!?/br> 鄭娥一雙烏黑明亮的眼睛轉了轉,凝看著蕭明鈺,似是有些茫然,好一會兒才點了點頭。 蕭明鈺這才發現自己的手還捂著鄭娥的嘴,連忙收回手了,朝她歉疚一笑。 鄭娥見他這模樣倒是有些奇怪,便又稚聲稚氣的追問了一句:“為什么不能說???”她嘟著嘴,有些委屈起來,“這幾天蕭叔叔總是去找和妃,皇后娘娘明明有些不高興也不肯說……” 蕭明鈺理了理心頭的思緒,轉口又問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母后不高興?”他蹙了蹙眉,口上緩緩道,“母后一向賢德,便是和妃所住的熏風殿和邊上伺候的宮人都是她特意令人選的,她還常勸父皇去看和妃,撫慰和妃離鄉之苦,又如何會為這事而不高興?許是這幾日年節宮務繁忙,一時兒有些悶了?!?/br> 鄭娥見蕭明鈺不信自己的話便氣鼓鼓的鼓起雙頰,哼了一聲:“我就是知道?!闭f著便把手背在伸手,學著大人生氣的模樣,板著臉大步往前去。只可惜她生得一雙小短腿,邁步一大便險些要跌倒。 蕭明鈺顧不得什么,連忙上前扶了差點跌倒的鄭娥一把,哭笑不得的安撫她道:“好了好了,我相信你還不成?!边@般一說,蕭明鈺又想起鄭娥那過分敏銳的直覺,心里不知怎的竟也信了幾分。 鄭娥還有些小脾氣,扭頭不理蕭明鈺,氣哼哼揚起玉般白嫩的下巴,從鼻子里哼了一聲。 蕭明鈺只得給她遞臺階,接著問道:“那你說,母后為什么不高興?” “當然是因為蕭叔叔去找別人了啊……”鄭娥理所當然的道,“有時候蕭叔叔喂我吃玉露團的時候,我吃了一個便會說不吃,不是因為我不吃而是因為我不吃的話蕭叔叔就會夸我懂事??墒?,沒能多吃幾個玉露團,我其實也是很不高興的?!?/br> 蕭明鈺聞言一怔:是了,他從出生起便常聽人夸贊許皇后“賢德明慧,有母儀之風”,自然也就以為該是這樣的??墒?,許皇后是真的高高興興的把自己活成一個無可挑剔的“賢后”嗎?當她替皇帝孝敬太后、采選美人、打理后宮、勸皇帝雨露均沾的時候,她可曾有過片刻的不樂或是疲倦? 蕭明鈺沉默許久,不由低了頭,沒再說話。 鄭娥扭過頭瞧了眼人,伸出手扯了扯他的袖子,口上道:“你怎么啦?” 蕭明鈺卻摸了摸她的小腦袋,揚唇一笑:“沒什么,只是忽然有些想法罷了?!彼朴衅踢t疑,口中似是自語一般的道,“你說,倘父皇這樣不好,那我日后……” 鄭娥眨眨眼,很不喜歡蕭明鈺這種說話說一半藏一半的態度,連聲追問道:“你以后怎么樣?” 蕭明鈺卻沒再說下去,反倒是轉開話題:“對了,過幾日便是上元節了,舉國歡慶,連著三日不朝,街頭張燈結彩,燈明如晝,終夜不熄。到時候,說不得能叫父皇帶我們幾個出門賞燈呢……” 鄭娥倒是聽崔先生提過一次元宵燈節,如今聽蕭明鈺說起這個便不由得心向神往,連聲問道:“真的嗎?那,那我可以要一盞兔子燈嗎?”她興沖沖的道,“我最喜歡兔子燈了!” 蕭明鈺見她此時眸光明亮,歡欣雀躍,心里不知怎的也高興起來,伸手點了點鄭娥秀巧的鼻尖,道:“當然可以,到時候還能吃街頭的面蠶呢,味道也和宮里頭的不太一樣?!?/br> 鄭娥興奮極了,蹬著腿就撲倒蕭明鈺懷里,抱著他的腰,仰起頭去看人。她一雙眸子烏溜溜的,眼睫纖長,看人時候眸光專注,格外認真,頰邊梨渦更是甜蜜的很:“四哥哥,你真好!” 蕭明鈺簡直被她灌了大半碗的蜜,暈乎乎的,心里更是甜得不得了。 第24章 23.24 雖說蕭明鈺已提前先和鄭娥說了上元節之事,但此事到底還要皇帝點頭。所以,趁著皇帝來立政殿的時候,蕭明鈺便開口說了這事——既然要帶上鄭娥,二公主和五皇子自然也是不能落下的。蕭明鈺和皇帝說的也是上元節那日想帶幾個弟弟meimei去逛燈會的事。 皇帝此時正把鄭娥和二公主抱在懷里,拿著案前的幾張紙檢查她們今日的課業呢,聽到蕭明鈺說起這個倒是笑了一笑:“這幾個月冷得很,叫你們幾個小的總悶在宮里確實是無趣了些。朕本還想著等天氣暖一些再帶你們幾個出門去走一走呢……“他伸手撫了撫鄭娥的頸后那毛茸茸的鴉色碎發,惹得鄭娥瞪圓了黑琉璃一般的大眼睛,這才揚眉笑了起來,“既然你們都想好了,那便去吧?!?/br> 鄭娥聞言十分歡喜,瞪圓了的眼睛也跟著眨了眨,她揚手歡呼一聲,歡歡喜喜的抱住皇帝的脖頸,用力仰頭在他頰邊親了一下,甜甜的道:“謝謝蕭叔叔~” 二公主也有樣學樣的抱上去,順便在皇帝另一邊的頰上親了一下,嘟著撒嬌道:“父皇真好……” “你們兩個鬼靈精,一個比一個嘴甜,倒像是抹了蜜,”皇帝左手抱著鄭娥,右手抱著二公主,心里一時也軟得很,忍不住便笑起來,只是口上卻還是故作嫌棄,“成日里就知道給朕灌迷湯!” 皇帝平日里不知聽過多少朝臣或是嬪妃奉承話,一貫不大上心,此時倒是被兩個女孩兒幾句話逗得展顏。只是,他對著兒子便沒有這般的好聲氣了,板著臉與邊上的蕭明鈺交代道:“四郎你是做哥哥的,有心帶底下的弟弟meimei們出去玩自是極好的。只是他們到底年紀都小,難免調皮了些——出門在外,安危第一,你更要細心顧著才是。你且記著:若出了什么差錯,朕唯你是問!” 蕭明鈺神色跟著斂了斂,連忙垂下頭,鄭重其事的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