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這些人,自然都是對于皇族、皇帝、太后等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人物,比如已經失寵的八皇子殿中的一眾姬妾侍女。 太后的懿旨傳入宮中,羽林衛領旨立刻沖去廣惠殿。 廣惠殿正是瘟疫爆發地源頭處,昨夜已死了兩個侍女,正是八皇子良娣屋中照顧小皇孫承民地兩個侍女。 田秀月被貶斥為庶人,幽禁偏殿中,昨日聽聞兒子染了瘟疫拼了死命地逃出來,照顧兒子,是以一并被羽林衛集中關押起來。 廢棄的院子落了鎖,里頭還有數個染了瘟疫的宮人。田秀玉抱著兒子瘋了似地拍門,哭喊著:“快開門啊,小皇孫病了,快放我出去,我要找御醫!御醫!” 外頭守衛怕被傳染,不想與她說話,但是聽久了也煩了,呵斥道:“太子妃說了,染病的一個都不能放出來,免得傳染旁人,你住口吧!” 田秀玉血紅著眼睛從門縫看出去:“你說、你說是太子妃讓把我們母子關起來的?!” 那侍衛不耐煩,不欲多解釋,只道:“知道是太子妃就給我安靜點!” 他又對同伴小聲嗤道:“得罪了太子妃,我看她不如死在里頭算了。我聽說太后夸贊太子妃,說什么往后做了后宮之主定能把后宮料理好,看來未來的皇后必然是太子妃娘娘了……” “東宮儲君之妻,那便是準皇后啊……” 隔著門田秀玉聽了清楚,又哭喊了一夜,卻無人來應,抱著越來越虛弱的兒子承民,眼看自己以為為傲、唯一的希望,漸漸在懷中死去,冷卻?!懊駜?,我的民兒啊……” 黎明已至,田秀玉卻覺世界的光亮已經一同死去,撕心裂肺一陣哭喊,眼里具是血淚,狠狠道:“太子妃……你非要對我趕盡殺絕啊……”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感冒了,白天去醫院了一趟,所以耽擱了。雖然檢查過兩遍,但頭疼腦子不清晰,可能有漏掉的蟲子,大家看見留言告訴我吧,么么噠。 當然不會是弘凌和弘允爭太子的無限循環,現在皇帝就要掛了,當然有人要當皇帝了,(⊙v⊙)嗯。 ☆、第105章 1.7.0 半月后,錦月回了宮才知道太后懿旨中并未寫詳細,竟將患病者全數關押,也未治療,使得染病者都已在凄慘無助中死去。 八皇子回宮才知道自己唯一的兒子一并歿了,當即痛哭倒地。 不過八皇子弘執從小就并不十分得寵,加之先前縱容妃子胡來,更是失寵圣前,而下皇帝病著,太后站在弘凌那邊,是以太后只對八皇子稍微安慰幾句,也就作罷,畢竟那只是個庶子的兒子罷了。 錦月與弘允趕緊趕回東宮,東宮上前防守嚴密,凌霄殿外更是重重守衛,行魏、淺荇和周綠影、青娥幾人死守著孩子地屋子,誰也不容靠近。所幸瘟疫并沒有傳進東宮。 皇宮各大宮門守衛重重,瘟疫源頭還在查處,御醫雖沒有配出靈丹妙藥,但太后懿旨將宮中受染者全數隔離至死,也就沒有出現新的染病者。 回宮后的第二日,太后便再次召集了后宮的妃嬪和皇子妃們,商議善后。 清寧殿的一雙如意紋熏籠在左右升騰著裊裊香煙,蘇合香的氣味幽香馥郁,悶在殿中眾人胸口,明明人多,卻安靜得只有太后輕輕放下茶杯的聲音。 太后掃了眼,啟唇道:“太子妃說的那幾條法子很好,宮中果然沒再有人染病,皇上、朝臣和后宮宮官都交口稱贊太子妃處事得當。既然如此,此事哀家就全權交給太子妃來處置吧,有什么困難再來找哀家商量?!?/br> 錦月眼波微轉?!爸Z?!?/br> “你先說說,這善后如何處置吧?!碧蟮?。 錦月被吩咐了這事,便不能再推脫,只能拿捏著輕重道: “錦月認為,宮中死難者的尸首應當立即清理,現在秋季正是容易傳染的時候,免得再生一波病潮。其次是死去宮人家屬的安撫……” …… 商議罷,秋棠扶著錦月從清寧殿出來。錦月主仆走在前,傅柔月等人遠遠跟在后頭,一邊打量一邊窸窸窣窣說著話。 十皇子妃、和十一皇子妃小聲與傅柔月道—— “太后竟然把疫癥之事全權交給太子妃,這是什么意思???” “太子為皇上擋了惡熊受重傷,重拾皇恩,現在太子妃又出了這么大一樁風頭,東宮可再不能小覷了……” 傅柔月被她們二人說得有些心煩,十皇子和十一皇子都不滿雙十,根基弱,依附于上安宮而生,傅柔月深知這層關系,也就放縱一些,不悅看了二人一眼。 “休得胡說,四皇子殿下豈是旁人能比的!” 二女心中有異卻不敢說出來,唯唯諾諾笑著說是。 錦月聽見她們的說話,也并不多理睬,傅柔月心情不悅,擦肩而過只是看了錦月一眼,就走了,情敵見面總是分外眼紅的。 倒是十皇子妃和十一皇子妃恭恭敬敬向錦月行了禮。 待她們走遠,秋棠才道:“四皇子妃自恃四皇子和太后,對娘娘可真是沒有半分禮儀。倒是十皇子妃和十一皇子妃態度大為轉變?!?/br> “十皇子和十一皇子根基薄弱,這宮里權力的大小,便看臉上的笑容幾分真幾分諂媚就能知道?!?/br> 錦月緩步走著,一路遇到的宮人、奴才都如十皇子妃和十一皇子妃那般,態度恭敬許多,隱隱敬畏。 可秋棠卻見自家主子并不高興,深似有沉思,問道:“現在東宮形勢已現欣榮,太后更將瘟疫之事的大功交給娘娘來領受,必能正東宮之名,娘娘還有什么不開心的呢?” 錦月頓下步子?!澳阋灿X得是大功?” 秋棠不解?!吧洗嗡幕首拥幕槭氯珯嗍悄锬飮I心瀝血而為之,最后娘娘卻拱手主動讓太后領受了這份功勞和愛戴。這回太后好不容易松了口,娘娘的付出能夠得到回報了,為何還不高興呢?” 錦月不以為然:“太后豈是等閑之輩,這份是大功,卻也是大罪。她這是給我下馬威,警告我呢……” 說話間,錦月已經走到了隔離院落之外,秋棠忙取來干凈的面紗給錦月戴上,免得傳染瘟疫。 院門打開,侍衛正在清理里頭的尸首。 從前負責宮中羽林衛禁軍的是東西衛尉二官員,自從尉遲正陽和弘凌的屬下馮廉出不忠之事后,便交給了光祿勛的光祿大夫統管。光祿勛的二把手是光祿郎,此時光祿郎正督促著侍衛趕緊搬尸首。 錦月讓光祿郎遞上尸首名冊來。 秋棠:“幸好,只有一二十人死去,也不算嚴重?!?/br> 錦月不置可否,直到那一具一具的可怖尸首不斷從院子里被搬出來,整整半日! 秋棠漸漸變色,低聲道:“娘娘,這,這尸首好說也有二百人??!” 錦月冷靜地翻開疑似患病者的隔離名冊,里頭,竟然有二百多人。 “我當時說的,是讓患病者和接觸過病者疑似患病的人分開隔離,可太后卻一并下令關在了一起,并且不給醫藥,才讓他們統統送命。分明是太后下令所為,可侍衛口口聲聲說是我地命令,這二百多條人命地冤孽,可算是都記在我頭上了?!?/br> 錦月頓了頓?!岸俣嗳藖碜院螌m,依附何人,難以查證。宮中人脈,打斷骨頭連著筋,或許這會兒已有死者的摯友親屬或者主子在狠狠詛咒我的心狠手辣,只待他日報復于我?!?/br> 錦月淡然說罷,秋棠已滿身冷汗。 “可太后此舉有何意義?” “自是意在讓我明白,她要讓我榮便榮,要我受人唾罵便受人唾罵,后宮中,只有她的權力才是至高無上,令我安分聽她吩咐?!卞\月道。這是太后在懲罰她當日的“聰明”和“智慧”啊。 錦月正要離開,忽然光祿郎上前來,此人是個青年,神色含了分詭異的笑容: “太子妃娘娘,其實院中的人并沒有全死了。還有一人活著?!?/br> 錦月凝眉,掃了眼名冊:“那你為何剛才不上報?” 此人詭秘道:“因為這人死了,才對太子妃更好,所以臣自作主張,暫且保密了她還活著。您要不見見再定奪是否留她一條性命?” 錦月不想光祿郎所說的人是曾經的八皇子妃田秀玉。她衣衫破爛,渾身流著膿,只剩半條命了,可盡管如此,她嘴里卻還不忘詛咒著什么,神志不清,雙眼卻迸著清晰的恨意,盯著錦月。 “是你,是你……害了民兒……是你……” 田秀玉渾身污臭,比之乞丐還不如。錦月只覺那渾身潰爛的慘烈,觸目驚心。 “太子妃小心,別讓這庶人臟污了衣裳?!?/br> 甘鑫道。 從里頭出來,錦月心有余悸。 “承民皇孫歿了,她作為母親也是可憐,招侍醫來好好診治吧?!?/br> 錦月想起秋狩才見過小黎,同樣作為母親,她懂喪子之痛。去年秋日她失去小黎,大概也如田秀玉現在這般雙目迸著恨吧。 “太子妃宅心仁厚,定有好報地?!惫獾摾傻?。 錦月走了回首來:“從前未見過大人,大人是?” “臣甘鑫,是光祿大夫手下的郎中令?!备述喂ЧЬ淳吹?,神色天生有種諂媚和圓滑。 錦月頷首:“甘大人為本宮的這一場考慮,本宮會記得。甘大人機智聰敏,難怪年紀輕輕便成為光祿勛的要員?!?/br> 從院落出來,秋棠才小聲道:“娘娘,您先前不是讓我奴婢去查蕭昭訓的現狀么,奴婢當時發現此人與蕭昭訓暗中來往甚密,恐怕他留著田秀玉也不見得是好意……” “映玉身為孤女,自是想要拉結勢力鞏固地位。罷了,東宮正在危難中,我也不能貿然惹是非,由她去吧……” 果然京師中也很快爆發了瘟疫,京兆伊為怕烏紗帽不保,一直隱瞞著疫情。 人數感染甚眾了,才一夕間消息爆發,剎時長安人心惶惶,熱鬧的東西市、大街空無一人。 幸而錦月早已推測是宮外定有疫情,早早令人備著藥。朝廷廣施藥物,舉措得當,很快控制了住。 秋草從淺黃轉入深黃,幾場秋雨,幾層寒。草葉枯盡,覆上了白霜。 轉眼便是兩月,秋深之時,京兆伊上報: 京師中瘟疫已全部清除干凈,長安街道重新恢復繁華景象,百姓稱頌、感激太子妃,三五成群自發來到朱雀門和承天門前跪拜感謝,場面十分震撼。 一時宮中也很震驚,無人談起太子妃不心生敬畏。 清早,錦月領著眾皇子妃去清寧殿請安,不想走到門外,聽見里頭太后正與皇帝的妃嬪們敘話,傅婕妤和瑜妃也在其中。 “皇上身子如何了?”太后問。 回答地是傅婕妤,她哭哭啼啼:“還是不大好,前日半夜皇上驟然發病,御醫趕來都沒了脈搏,幸而藥藏局地御醫奮力施救,才堪堪就過來?!?/br> 瑜妃就鎮靜得多,道:“皇上身子不容樂觀,御醫說今冬恐怕……是以,新君之事也要提早準備才好?!?/br> 傅婕妤:“也是奇怪,先前皇上身子還過得去,才不過一兩個月,怎么突然就壞到這個地步了?!?/br> 傅婕妤說到此節,錦月已經領人走到門口停下,守在門口的侍女通稟,里頭聲音驟然而止住了。 而后,錦月便聽太后說了聲“天那么冷,都趕緊進來吧?!?/br> 眾小輩跟隨錦月一同請了安,太后讓心腹姑姑云心領小輩皇子妃們也落座。 太后對瑜妃道:“現在深秋天氣驟冷,趕緊讓宣室殿的地龍燒起來,別讓皇上再受凍,加重病情?!?/br> 妃嬪都唯唯答諾,太后的威嚴和在后宮中至高地權力越發顯現得無人企及,只能仰望。 這沉寂了大半輩子的女人,養精蓄銳,迸發著過去半生憋著的力量,誰若膽敢觸碰挑釁,都會被狠狠灼傷! 又說了一陣話,傅婕妤看錦月慢聲道:“太后娘娘,嬪妾聽說長安百姓自發到宮門口跪拜太子妃,將太子妃比作未卜先知的觀世音菩薩呢?!?/br> 有人附和:“可不是呢?太子妃在別宮初聞瘟疫消息時,便推測出京師中恐已有疫情,早早備下了藥,京兆伊上報之后立刻就有藥物分發下去,這不是未卜先知、觀音菩薩是什么?” 七嘴八舌都是夸贊,太后嗯聲綿綿,一一聽過,最后道:“你們說得不錯,太子妃是立了大功啊。太子妃,你與太子伉儷情深,為朝為后宮貢獻頗多,皇上定會好好褒獎你們的……” 這句話顯得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