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節
趙世點頭,打量著他問道:“你覺著該如何處置最佳?” 白樘道:“臣不知?!?/br> 趙世笑道:“你是刑部尚書,如何竟說不知?” 白樘道:“若按照律法,自然要將所犯罪行昭告天下……” 趙世看出他疑慮之意,便道:“此處無人,你直說就是了?!?/br> 白樘道:“嚴先生一生立功無數,更曾得圣上嘉獎,功高德劭,最后行差踏錯,落得如此,但畢竟觸犯律法,無可辯駁。至于睿親王被刺一案,尚有些地方真相未明,臣揣測背后應有更大的圖謀?!?/br> 趙世道:“其實這些,你本來可以自己私下料理,如何還要告訴朕?” 白樘道:“一來嚴先生乃是功臣,二來,涉及遼使乃是國家大事,臣不敢有所私瞞?!?/br> 趙世想了會子,方道:“所以,若是此事交給你處置,你所選的,應是將嚴先生的罪責公告天下,載入案冊,然后再行繼續徹查睿親王遇襲一案,對么?” 白樘深吸一口氣:“是?!彪m非最佳,但這是他的選擇。 趙世又道:“至于原因么……因為你是刑部尚書,是擔著這天下刑律法度的至高刑官,你若私心暗謀,就如嚴大淼一般行徑了,我說的可對?” 白樘道:“陛下圣明,這正是臣心中所想。其實,也正是因為嚴先生臨死之前同臣所說的那番話,才越發警醒了臣?!?/br> 趙世道:“所以你把這個燙手山芋交給朕,讓朕來處理,同時,你也該知道,朕必然不忍眼見嚴大淼身敗名裂,必然會成全他的‘功高德劭’,同時,也不會冒著讓遼人跳起來的險……把這所有都昭告天下,對么?” 白樘垂首:“請陛下恕罪?!?/br> 趙世笑了笑,搖頭道:“朕的白愛卿,從來不會讓朕失望……好罷。就由朕來行此事,成全你罷?!?/br> 隨后一日,趙世下旨,只說嚴大淼年高,無疾而終,命停靈七日,文武百官三品以下皆去祭拜送靈,隆重相送。 白樘見這般旨意,無話。 嚴大淼身死之時,白樘就在屋外,何況還有個巽風,當著他兩人的面兒,自不會有人有機會對嚴大淼下手。 現在回想,當時嚴大淼進屋之前所說的那些話,其實便已經如同遺言了。 其實,以嚴大淼的功績,就算是事發了,如實稟告給趙世后……念在他一生為國,且又年高耄耋的份上,未必就會判他極刑。 但他仍是選擇了這樣的一種訣別方式。 此后白樘每每會想到那天下午,跟嚴大淼所說的種種,以及他臨死之前的神情,動作,言語。 大概是那青花的散毒波及,每每鼻端甚至也能嗅到那奇異的毒氣味道。 而刑部之中,被此事影響甚大的另一個人,卻是季陶然。 目睹嚴先生死后,季陶然痛心徹骨,駭然之下,幾乎當場暈厥。 此后,嚴大淼的尸首被運回了行驗所,只因畢竟此事干系匪淺,雖然有七八分確信沒有外力介入,但仍要謹慎行事。 本來見季陶然似有難捱之意,白樘不愿他來查驗嚴大淼的尸首,誰知季陶然竟主動請纓。 昔日的長輩、前輩、恩師、益友,如今就在眼前,頭發胡須如雪一樣,雖是服下劇毒而亡,神情卻依稀透著安詳之色。 季陶然站在案臺之前,望著那蒼老的容顏,眼前一度模糊。 身后的幾個小驗官,都也有些感同身受,素來他們查驗的都是些別人的尸首,如今……卻是昔日叱咤風云的領袖人物,眾人眼中至高的前輩。 因此自然是兔死狐悲,悲痛難禁,雖不敢出聲,卻忍不住頻頻抬起袖子拭淚。 有兩個貼心的行驗,見季陶然如泥雕木塑似的立在跟前,許久不動,便上前來勸,卻終究無用。 將近黃昏,一道金色光芒從外照進來,掠過嚴大淼僵硬的尸身。 季陶然長長地吁了口氣,舉手解開他的衣裳。 從頭仔細查驗,動作嚴謹,一絲不茍,他所有的一切,幾乎都是從嚴大淼身上學來的,最后這一場,就如同把所學都奉上,讓嚴先生的在天之靈檢驗。 在查到嚴大淼的左手之時,季陶然發現了異樣。 嚴大淼的雙手都是死死握緊的,因為毒發的劇痛跟不適感,讓他本能如此,故而在讓他的右手恢復原樣之時,季陶然頗費了點力氣。 還未打開嚴大淼的左手之時,季陶然便本能地覺著不對。 一刻鐘后,在松開第二根手指的時候,在嚴大淼的掌心里,顯出了一枚仿佛棋子一般的東西,拇指大小,晶瑩圓潤。 奇異的是,竟是半白半黑,極純極凈的黑跟白,構成一個醒目的太極圖案。 季陶然驚疑不定,怔怔地望著此物,恍若神失。 這日晚間,季陶然自刑部晚歸,正往外而行,卻見前方廊下,有兩人站著,正對說著話。 正是白清輝跟云鬟,兩人看見他來了,便忙走過來迎著。 季陶然道:“你們怎么在此?” 云鬟道:“我本要等你一同回去……正好清輝也來尋你,便在此等候?!?/br> 原來云鬟跟清輝兩人,都知道嚴大淼對季陶然而言不同尋常,怕他難受,便想相陪。 季陶然笑道:“多謝,既然如此,我便請你們去吃酒如何?” 兩人對視一眼,云鬟試圖勸住,因道:“你的酒量不佳,若是吃醉了,又要自己難過?!?/br> 季陶然道:“我這兩日,總覺得嘴里心里都有些發苦,整個人像是在黃連里泡過似的,想著吃點甜甜的桂花酒解一解才好,怎么這樣也不肯答應?那你便回去,我叫清輝陪著?!?/br> 清輝看一眼云鬟,卻道:“去又如何?只不過總是去謝主事府里叨擾,過意不去,昨日我聽衛大人說,新開了一家酒館,又清凈,果品酒水又好,許多人都去呢,不如咱們也去湊個熱鬧?!?/br> 當即三人皆都騎馬,來至南城酒家。 遠遠兒地卻見樓邊兒綠柳婆娑,碧色長枝宛若美人青絲,于晚風中微微飄揚,甚是清幽雅致,抬頭,見匾額上是“醉扶歸”三字。 季陶然先叫了一聲“好”,小二將馬拉去,系在旁邊柳樹上,請了入內。 三人上樓,撿了個靠窗的雅間兒落坐,果然便叫了一壇子桂花酒,因在座都是酒量不佳的,白清輝跟云鬟兩個,便只沾沾唇示意,只季陶然一個人,不由分說先灌了三盅。 因是在外頭,不便談論公事,就只說些近來的瑣碎事情。云鬟問清輝道:“你的病都好了么?” 清輝道:“好了。多勞記掛?!?/br> 季陶然道:“我原本叫她去探望你,她竟不肯去?!?/br> 云鬟忙低頭喝茶,清輝卻一笑道:“你們兩人素來無話不說,你去就已經足夠,何必還再拉扯謝主事?!?/br> 云鬟見他神色如常,云淡風清,知道清輝的為人甚是光風霽月,當下才算放心。 清輝又道:“只是我病了一場,讓你們兩人也跟著不安了一番,是我的不是,我向二位賠禮?!?/br> 說著便端了茶盅,以茶代酒,飲了一口。云鬟見他意有所指,也飲了一口。 見季陶然喝得急,怕他醉了,兩人便頻頻給他布菜,饒是如此,不多會兒,那臉上便透出醉紅之色。 正這會兒,有個唱曲的歌姬上來,躬身行了禮,便彈起琵琶,卻是唱得《酒泉子》,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br> 季陶然手拿竹筷,敲著碗碟打拍,一邊喝彩:“好個‘來疑滄海盡成空’,又好個‘夢覺尚心寒’,可知我心里也是如此?” 便叫再唱一曲,這歌姬想了想,又唱道:“買得杏花,十載歸來方始坼。假山西畔藥欄東,滿枝紅。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br> 季陶然聽著,眼中的淚不由悄然落了下來,含淚笑道:“唱得越發好了?!?/br> 從懷中掏出一塊碎銀,便賞給了那歌姬。 那女子千恩萬謝,又要再唱,季陶然止住道:“罷了,就到此,再有好曲,也再不如這兩首叫我心動?!?/br> 歌姬退后,云鬟跟清輝面面相覷,雖知道他很不對,又不知如何勸起。 季陶然自喝了一盅,伏在桌上,一時無聲,清輝低低說道:“不如咱們且去?!?/br> 正說這句,卻聽得樓下咚咚腳步聲響,有人上來,笑道:“方才是你在唱?果然好一把聲音,過來到我們屋里,唱得好,大大有賞?!?/br> 那歌姬謝過,便果然隨著去了,頃刻,又婉轉唱了起來。 雖是隔著,聲音仍是極為動聽,清輝跟云鬟不覺也聽了幾句,正欲叫小二過來算賬,就聽隔壁道:“過幾個月,哥哥成親后,只怕就沒今日這般受用了。瞧我對你好不好?” 另一個人笑道:“也罷了?!?/br> 先前那個道:“你過夜是幾錢銀子?” 原來問的是那歌姬,聽歌姬答道:“客官恕罪,我是賣藝不賣身的?!?/br> 那人笑道:“這不過是想多要些銀子的噱頭罷了,你只管說,我們哥哥是王爺府的眷親,你若是伺候好了,只怕一步登天,也未可知呢?!?/br> 清輝一怔,云鬟見他臉色有異,便悄然問道:“怎么了?” 清輝低聲道:“你……沒聽出來么?是柳縱厚?!?/br> 是日,太子府中,卻也正是熱鬧非凡。 原來趙黼特請了薛君生進府唱戲,且說是為了賠罪,太子妃畢竟心疼兒子,沖動下打了他一掌,自覺手也跟著疼了兩日,很不自在。 然而趙黼卻只說是自己的不是,他又是個會口燦蓮花的,便把太子妃哄得復又心花怒放。 望著這般“懂事”的兒子,又想起他先前何等九死一生逃出來的……那心也軟了,竟暫時把那些外頭的閑言碎語都壓了下去。 又兼趙莊從旁解勸,說是明年必然會成親。太子妃因著實拿趙黼沒有法子,只得先聽了這句話,權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橫豎只母子兩人和好如初就罷了。 如今又請了戲來博她歡心,跟幾家素來相好的夫人們共坐樂和。這眾家夫人如何不解,一邊兒看著戲好,一邊兒又夸贊趙黼孝順。 太子妃更加放開心懷,從《貴妃》到《游園》,又到《白蛇》,薛君生自有天生之能,觀者無不被引入戲中,所聽所看,一時傾倒。 漸漸唱到白素貞被鎮入雷峰塔,夫妻分離……一幕戲罷,薛君生行禮后退了。 太子妃掏了帕子拭淚,道:“這法海也是多事,好端端分開夫妻兩個?!?/br> 說了兩句,因要吃茶,卻覺著身邊兒少了什么似的。 轉頭看時,不見了阿郁,因問身邊兒的侍女,一個道:“阿郁姑娘方才有事,才暫時告離?!?/br> 太子妃不以為意,仍是跟其他人說方才所看的戲文。 且說君生退下,因連唱了三出,不覺有些勞累,身邊小幺兒奔前奔后地忙碌,忽地見門口一個人走了進來,竟是阿郁。 小幺兒先前因見她站在太子妃身旁,便陪笑道:“jiejie來做什么,可是娘娘又有吩咐?” 薛君生在銅鏡內看見,臉色微變,便不忙卸妝,只站起身來。 阿郁道:“沒什么大事,你且去忙?!?/br> 那小幺兒機靈,回頭看一眼君生,見他不言語,便自去了。 阿郁走前一步,行禮道:“先生……方才唱得甚好?!?/br> 君生淡淡地,并不似平日應酬般溫和恭敬,道:“jiejie不是伺候太子妃身邊兒的么,如何來至此處,若有吩咐,可說?!?/br> 阿郁看出他的冷淡之意,終于道:“娘娘……只是說方才唱得很好,只是那法海未免多事,好端端分開夫妻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