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
不想自從過了正月,媒婆竟成了家里的???。 夢中的自己親事可一直不順,先是招贅不成;及離了三家村沒了房子和地,也就無法招贅,她只要求帶著爹出嫁,還要男方對爹有如親生的爹娘一樣好。那時大姑和大姐為自己的親事cao碎了心,但幾乎沒有人愿意自己帶著爹嫁過去,有幾家答應的也都是極差的,寧婉反而不能同意,只怕爹跟著她如此嫁了境況會更糟。 自己還是那個人,家境變了,許多事也就變了。寧婉并沒有什么不平的,她早認識到錢的重要。如果家里有錢,夢中的爹不會得了癆病,娘不會中年過世,她也不會答應給趙國茂做妾……因此她從夢中驚醒之后,一直把掙錢當成頭等大事。 現在有了錢,爹娘身體康泰,家里添了石頭,就是自己其實也不同了:吃得好與吃不飽人的肌膚是完全不同的;整日奔波勞累與在鋪子里風吹不到雨打不著的神情就會有很大差距;而穿上美麗的衣裳與破衣爛衫更是天差地別……現在看上自己的人多了,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由此可見自己的努力一點也沒有白費。 于氏近來最喜歡暗中端詳幺女,對幺女能結一門好親更是滿懷信心。 婉兒是姐仨兒中最小的,可兩年前她就已經是長得最高的了,細挑挑的身材穿衣裳十分好看。而且別人未必看得出,但什么也瞞不過當娘的眼睛,幺女身上該長rou的地方也都長了起來,每次做新的肚兜都要在胸前放上幾分,因此無論家常的襖裙還是專門在鋪子里穿的外褂罩在她身上都俏得很,其實就是正好將衣裳撐起來了。 至于一張臉,更是會長,即隨了她爹的高鼻梁大眼睛有遼東人的精氣神兒,又隨了自己的瓜子臉有江南人的秀氣。這幾年家里吃得好,且于氏又有意不再讓幺女再做粗活兒,越發將女兒養得水靈靈、嫩生生的,白里透著粉,粉里透著白,襯著一頭烏油油的頭發,比畫上的美人兒還好看呢! 先前兩個女兒嫁得都不錯,這本是于氏最得意的事,眼下她堅信幺女無論長相能干都比大女兒二女兒還要出色,一定會嫁得更好。 大姑大姐對寧婉的親事也十分關切,只是她們認識的人有限,都覺得配不上寧婉,因此先前拍著胸脯保證要給寧婉尋一門好親的大姑如今提也不提梨樹村那些家境不錯的小伙子,反而與娘在一處悄悄打聽媒人提親的幾個,力主都回絕了,背地里又說:“虎臺縣人怎么了,也要家世好人才好配得上我們婉兒才行!” 別看寧家是外來戶,但也不能被媒人騙了嫁給虎臺縣里尋常人不是? 媒人不大可靠,倒是喜姐兒聽了消息竟幫忙提了一門親——付捕頭的二兒子付英,如今正在縣衙里當捕快。 娘和大姑幾個人聽了先有了幾分愿意,“畢竟是縣衙里的公人,每月都有官家發銀子呢?!?/br> “其實付家哪里靠官家發的那幾兩過活呢?就像趙家,若是只靠每月典史的俸祿,恐怕連飯也吃不飽了?!毕步銉荷碓谮w家畢竟對縣衙里的事情會知道幾分,“付英的爹付捕頭管著整個縣里拘捕犯人的事兒,手下有二十個捕快,除了縣衙里幾個當官的,哪家不讓他幾分?逢年過節各種孝敬都是少不了的。就是付英,手下也有好幾個幫手,出門在外還不是威風凜凜!” “這門親還是我婆婆幫忙看的呢?!毕步銉簩δ锛胰俗匀皇裁匆膊徊m著,合盤托出,“那日我說了舅家要給婉兒meimei相看親事了,婆婆就替我留了心,冷眼選了一回就選中了付英?!?/br> “付英眼下捕快做得不錯,錢縣令還夸過他能干呢。他的大哥早夭,付捕頭的差使遲早傳給他,將來就是一縣的捕頭,婉兒嫁了過去自然好吃好穿又有面子,就是德聚豐的生意,看還有誰敢來搗亂?另外還有一點好處,付家與趙家都在縣衙旁住,到時候我和婉兒就是鄰居,有什么事相互照應也容易?!?/br> 于氏聽了喜姐兒的話不住點頭,晚上悄悄告訴女兒,“喜姐兒說的這門親還真不差,那付家雖然比不了趙家,但在虎臺縣里也是有名的了,況且付二捕快又比趙國茂要強得多,因此我說這門親竟比喜姐兒的都好呢?!?/br> 寧婉前兩日無意間聽了媒婆來家里天花亂墜地吹牛,說的也不過是些看上了德聚豐產業的人家,又見爹娘對這些人并不大滿意,倒將原來的幾絲擔心放下了,不想突然間就出來了個付英,而且還是趙太太幫忙提的。 捕快是吏,專門管緝捕犯人,付家世代cao此役使,在虎臺縣里也頗有些威勢。有了前世的夢境寧婉自然是認得付英的,也知道他做事很勤勉,正是捕快中的一把好手——過幾年他爹見他比自己能干得好就將捕頭的職位讓給了他,自己回家當老太爺養著了,此時他二十上下歲,因為付太太眼光高還沒定下親事,名聲也還沒有壞掉。 趙太太之所以幫忙提這門親,肯定是有她的算計。以寧婉對她的了解,趙太太不會無緣無故地去管旁人的閑事,她肯出手,一定有她自己的好處。 那么想將自己嫁到付家對趙太太或者趙家有什么好處呢?從趙家與付家的關系來看,典史雖然不是捕頭的頂頭上司,但是卻也因為是官而非吏又管著牢獄而壓了付家一頭;而付家呢,畢竟是縣令直接所屬的吏目,對趙家也有牽制。且兩家同為虎臺縣里的坐地戶,又有共同的利益,一面要服從自外而來的縣令,一面也要一起與縣令抗衡保住兩家在虎臺縣的權勢。 先前趙太太就給寧婉細細地講解過,“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縣令雖大,但在一地能任幾年?怎么也比不了我們這些世代在這里的有底氣??墒强h令畢竟有權,所以要想保住我們家的典史職位,總要拉攏付家的,若是我們窩里斗起來,縣令正是漁翁得利,正好借機罷免了我們兩家都換了自己的人,那趙付兩家豈不都失了根基?” “當然一味拉攏也不成,付家該以為我們怕他們呢——捕快的鐵鏈子一套,拉到官府里就要掉一層皮,縣里許多人怕他們比我們要甚得多,這就容易讓付家自以為是。但其實我們不但不怕付家,還要壓住付家?!?/br> “眼下的付捕頭沒什么頭腦,付太太更是個蠢的,倒不需費太多的力氣,”隨著趙太太對寧婉越來越信任,就打算將趙家交到她手中,指點也更用心,“將來付家落到付英手中,恐怕要比他爹娘要難對付了,我瞧著他是個有主意的人,是以你將來與付家來往時恐怕會更難了?!?/br> 趙太太還曾經想把自己娘家的一個遠房侄女說給付英,那樣兩家就有了親,將來也會更和睦,只可惜這門親事沒成,付太太性子滿擰,硬是為二兒子做主娶了虎臺縣一個身家豐厚的商戶女,后來付家家無寧日,趙太太還感嘆過幾次呢。 那么趙太太知道喜姐兒與自己親密,便想讓自己嫁到付家,一定是為了將來自己能幫著喜姐掌控趙家吧。如此說來,趙太太對僅有一面之緣的自己評價還蠻高的,畢竟當時她在親戚家給付英挑人時特別說過要挑明事理能擔起事兒的女子。 可是寧婉卻不愿意嫁到付家。其實倒不關付英的事,畢竟接觸不多,在一處也不過說些公事,寧婉對他說不上歡喜還是討厭,而且此時他也沒有變壞,但付太太卻不是個省心的老太太。 遼東這里有一句俗語叫“買豬要看圈”。幾頭豬拉出來涮洗干凈是看不大出來有什么不同的,可是再去看看它平日住的圈就能知道這豬究竟怎么樣了。豬圈干凈整潔,正說明豬喂養得精心,rou也會好吃,而豬圈骯臟不堪,豬還容易得些看不出來的痘病,甚至嚴重到豬rou都不能吃了。 由豬及人,也是一樣的道理。說親時不能只看小伙子小姑娘怎么樣,要看他們的家。一家人本分勤勞和睦,孩子品行多半不會太差;那些人品不好或者性子不好的人家,孩子也有樣學樣,很難改的。 因著趙太太與付太太來往不少,寧婉對付太太了解頗多,對她的評價并不高。按說付家比起趙家雖然差了些,但本不應該相差太多的。趙太太嫁到趙家幾十年給趙家增加了多少產業,付太太差不多就敗掉了多少。她好虛榮,性子又差,寧婉完全可以想見自己與她成了婆媳日子一定會難過,就像她所知道的,付英的媳婦嫁過去,先是受了許多氣,生了兒子之后有了些底氣又與婆婆勢成水火,在付家一場場的爭斗后,付英與媳婦也成了仇人,然后他就在外面有了姘頭,長年不回家了。 這樣的人家,寧婉當然不會嫁過去了。她與喜姐兒是親親的表姐妹,可是也不能為了幫喜姐兒就自己跳火坑??! 當然娘、大姑、大姐還有喜姐兒都看不到這些,就是趙太太雖然知道付英的媳婦不好做,也未必此時便能猜到未來的事,而寧婉更不會用這個借口來回絕,但是理由還是很好找的,“娘,我不愿意,那天我去縣衙辦契書時見過他一回,十分怕人?!?/br> 付英的長相多隨了付太太,高大而壯碩,臉上帶了些兇相,女孩子看了他有些怕是很正常的。 于氏卻沒見過付英,見女兒十分不情愿倒是奇怪,“你平日里膽子不是很大嗎?怎么會害怕付捕快呢?男子不比女子,家業本事是主要的,相貌倒是其次?!?/br> 寧婉就堅持,“我不是嫌他長得不好看,我是害怕?!?/br> 過日子總是一輩子的事,于氏十分慎重,“明天我悄悄去看看付英長得什么樣?!?/br> 第153章 無關 寧梁和于氏找了機會就去縣衙門前的街上逛,很容易就看到了付英,回到家里立即回絕了這門親,付英正如女兒所說很有幾分兇相,萬一將來打婉兒可怎么辦?當爹娘的想到這里哪里還受得了? 喜姐聽了回話又來勸寧婉,“我婆婆說付英長得是有點兇,但那也是因為他做捕快的不得不有幾分兇氣,否則怎么能鎮得住那些壞人?不過付英倒不是渾不講理的,在縣衙里很是和善,人緣還不錯,想來怎么也不至于打老婆?!?/br> 付英打不打老婆寧婉不知道,但是他偏心他娘,無論媳婦受了婆婆多少委屈,他都當是應該的,而他媳婦只要一反抗,他就覺得不對,講不過理就到外面姘居不回家。 寧婉只是搖頭,“不必他打人我就怕了,怎么也不成的?!?/br> 喜姐兒十分地遺憾,“那還真是可惜了,我想著我們要是能住鄰居該多好?!?/br> 寧婉就笑,“如今我們都在縣城里,想來往還不容易?你們家有車,趙太太又許你出門,想來就來,若是不不愛動,就遣個丫頭過來傳話兒,我走過去看你!” 喜姐兒便也笑了,“倒也是這個理兒,只是我一時沒有繞過這個彎兒來?!庇值溃骸澳慵热徊辉敢?,我回家再問問婆婆,縣里可還有斯文一些的好人家?” “不必麻煩趙太太了?!睂幫褛s緊擺手回絕,而且她可以肯定,趙太太對自己拒了親不會很高興,又因為別的親事就算再合適對她亦沒有什么好處,所以不會幫忙的。但是趙太太也不是惡毒的人,并不會因為自己的回絕會對自己使壞下絆子,因此自己倒不必擔心。 只是喜姐兒,看起來倒還是懵懂的,根本沒弄明白她幫忙提的這門親里面的原由,也不知趙太太為什么還不教她,當年趙太太可是在教導自己上面不遺余力的呀! 寧婉就替喜姐兒著急起來。喜姐兒想在趙家過得好,不可能靠癡傻的趙國茂,必須自己立起來,接過趙家管家的大權,在趙家確立說一不二的地位。 當年自己就是如此的,而且也并不難,因為那樣的局面正是趙太太極力促成的,也是對趙家最有利的,而趙國藩和趙國葆雖然不大情愿,但是他們根本反對不得。 寧婉就提醒喜姐兒,“趙家家大業大,你婆婆年紀也不小了,整日忙忙碌碌的,你總應該幫她分擔些管家的事吧?”然后再等合適的機會過繼一個孩子,喜姐兒這輩子就有依靠了,當然眼下還不是合適提過繼孩子的事,寧婉就暫等一等。 “當然要分擔了,”喜姐兒就笑答:“我們二房的事現在全交給我了,婆婆只是隔三差五地指點幾句而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