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寧婉見孫固身子敦實,面龐端正,眼神清明,知他一定是個老實能干的人,就給了古太太面子將人留了下來,說好平日在寧家鋪子里做活兒,包吃住,每十日放假一天,每個月一千錢。 另外一個人就難定了,多是沒有保人,就是有兩個有保人的,寧家都不認得,也不知道人品是不是可靠,再加上這幾個人看起來也不覺得可信,因此猶豫再三決定先只招孫固一個。 不想第二天小柳來了,他是知道寧家是寧婉做主的,因此叫了寧婉到一旁問:“聽說你家要招伙計,可是真的?” 寧婉就告訴他,“昨日開始招的,只是才招了一個人?!?/br> 小柳就拍著胸膛問:“你看我行嗎?” “那怎么行?”寧婉急忙反對,又擔心小柳誤會,“我不是說你不行,而是你家里有木匠鋪子,生意也十分好,哪有出來幫別人的理?你爹也不能讓的?!?/br> 小柳就低了頭說:“我原來也想跟著爹學木匠,怎奈祖師爺就是看不上我,學了幾年竟還不能出師,連一個凳子都沒自己做成過。我想著我還不如到你家鋪子里當伙計呢,總算也能給家里掙些錢,免得我爹見了就唉聲嘆氣?!?/br> 畢竟知根知底,寧婉覺得小柳是不錯的人選,可是王木匠不用說沒給兒子準備保書了,恐怕還不知道兒子到自家要當伙計呢! 想到這里,寧婉就說:“總要你爹同意就行,否則我可不能收下你?!?/br> 小柳只得走了。 寧婉只當他不會再來,畢竟王木匠怎么能讓兒子到別人家做伙計呢?不想沒幾天,王木匠帶了小柳過來,與寧梁說:“我家這個孩子就認準了到你家來當伙計,我們怎么勸也勸不動,不知道寧掌柜肯不肯收他?”又補充道:“我告訴了孩子,雖然是到了相熟的人家做事,但也一樣寫了契書,任打任罵,由你家教導他?!?/br> 寧梁先前聽幺女說過小柳,他亦是認得他,這孩子是個熱心腸,在三家村打家具時,早與村里人熟識了,人勤快,口碑也不錯,且王木匠家也算是知根知底的,倒不虞有他。因此瞧見寧婉點了點頭,就應了下來,“那好,就留下吧。只是契書還是先別寫,讓他干些日子,如果還愿意留下再說?!?/br> 家里添了伙計,寧婉帶他們分揀了幾天山貨,教他們知道家里的活計是怎么做的,便又買了幾頭毛驢,要他們去各村收山貨,雖然送來的不少,但其實還有許多只靠人力送不出來。 孫固是個老實的人,寧婉怎么吩咐就怎么做,中規中矩,一點差錯都沒有,也無怪古太太的保證。小柳其實更能干,但是他性子就要跳脫得多,每每又有自己的想法,“東家小姐,我今天收貓爪兒菜時,見有人套到了一只兔了,就用五十個錢收了回來。畢竟是野味兒,虎臺縣里的酒樓一定能收的!” 他又聽了什么都問:“虎臺縣里那家收貓爪兒菜的,他家只要鮮菜,又不拘多少都收。東家小姐,你可問他是不是曬干菜的?” 寧婉便笑,“那都是秘法,人家自然不告訴我的?!?/br> “那我以后去探聽探聽?!?/br> 其實寧婉心里也一直是好奇的,只是她不說出來而已,反倒告訴小柳,“一則是不好探聽,再則就是探聽了又怎么樣?我們又沒有賣到安平衛或者京城的路子,還是先好好收菜要緊?!?/br> 小柳被拒絕了并不在意,他還是每日都十分地快活,去山村里收貨,回來時帶些新鮮東西給石頭和金山玩,有一次還折了幾朵特別看了花給于氏、寧清和寧婉“我看那村里的婦人都喜歡插這樣的花?!?/br> 得了空兒寧婉就問他,“你在我們家做得很高興?” “嗯,”小柳忙不迭地點頭,“我就是不喜歡在家里打家具,反倒喜歡每天到處跑跑?!?/br> 所以這兩個伙計雇得都好,家里人人滿意,就是王木匠見小柳在寧家一直做了下去,也是高興的,“總算他自己愿意,就把契書寫吧?!?/br> 第114章 丟驢 生意做得越發紅火,寧家將毛驢都派出去收菜,往虎臺縣送貨的毛驢就不夠用了,就先雇了騾車幫忙。 鎮子上不比三家村,做各樣生意的都有,老楊家就是做運送生意的,他家里有一架騾車,每天都會去虎臺縣一趟,拉一個人十錢,若有大件的東西另算。 老楊家平日也會臨時接鎮上各商鋪運貨的生意,如今寧家就與老楊家說好,每隔一兩日到虎臺鎮上送一次貨。一架騾車上放的山貨,足夠十頭驢子馱的,腳程又快,一早趕著車去了,晌午就回來了。寧梁不但不累,又能省出許多工夫做旁的事。 送一次貨一百八十錢,于氏看在眼里,就悄悄叫了寧婉說:“婉兒怎么不買一架騾車自家用呢?,你是不是手里沒有銀子了?娘還有點私房錢,都借給你?!?/br> “娘,你心里還真有數!”寧婉贊了一句,家里買房子、擴大生意、雇伙計添置東西,哪一樣不用銀錢,這兩年積下的家底果然差不多空了,“就是娘不說,我也打算跟娘借些錢呢,不過不是為了買騾車,而是打發收山菜的錢?!?/br> 寧家送了山菜去虎臺縣,多是一個月一結帳,而收菜這邊卻都是現錢結帳的,兩處加到一起,就壓了許多錢。而如今德聚豐生意之好,超過了寧婉的預料,寧家收山貨的價不低,稱重時也公道,附近山村里的人家原來送到別處的,也有許多改到了德聚豐,一時間,馬驛鎮的貓爪兒菜竟能有一多半要經德聚豐的手轉賣。因此壓的錢就不是小數,寧婉早將自己的私房墊出去了,現在有些支撐不下來。 于氏一聽,趕緊從腰上拿了鑰匙開了柜子,把她的錢匣子拿出來,再打開一重小鎖,把里面的銀錢東西都推給寧婉,“你都拿去吧?!?/br> 于氏過日子仔細,平常的家用總有得剩,而她和石頭的月錢花用也少,差不多都存下了,至于年底時分的紅,不只她和石頭的,就是爹的也一文不動都在這里,現在已經攢了三十多兩銀子,又有石頭的銀鎖、手鐲腳鐲,爹給她新買的金釵并幾件首飾,都用紅綢包得好好的。 寧婉便拿了三十兩銀錠,“這就夠了,等到了年底就還娘,還要加利息?!?/br> 于氏就說:“自家人,要什么利息!” “我要向別人借,利息還更多呢?!?/br> 于氏就說:“反正我不要!” 寧婉看娘十分堅決的樣子,忍不住笑了,“算了,娘不要就便宜我了?!?/br> “我不管你便宜誰,我肯定不要,”于氏也笑了,又擔心,“現在還只是山菜,畢竟還便宜,接著蘑菇就貴得多,等到秋天山貨下來了,那要多少錢才夠周轉?不如讓你爹與虎臺縣的那些掌柜們說一聲,早些給我們結帳?” “不必了,”娘不明白,越是大鋪子就越是結賬的周期長,自家若是要提前結帳,并非不可,但就要被人覺得德聚豐沒有實力,信用也要跟著打折扣。德聚豐剛剛成立,信用是再重要不過的?!暗仁者^了這一批貓爪兒菜,我們的錢就夠用了,正好用來收蘑菇木耳,接著才是秋天呢。等今年過了我們家的錢富余了,就自己買一架騾車?!?/br> 不想騾車沒買到,家里的驢卻被人偷了。 寧家新買的鋪子雖然不小,但是寧清一家又占了一側廂房,如今忙的時候再有大姑大姐兩家人來幫忙,便將一正兩廂住得滿滿的,因此兩個伙計便都安排在后院的倒座里,而幾頭驢也在后院里搭了棚子拴著。 驢被偷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睡得香,還是小柳聽到了驢叫起身一看才覺得不對,趕緊喊了起來。 寧家人起來才發現賊人將后院的木門打開,拿了草引著驢正要悄悄牽了走,卻有一頭犯了犟勁兒不肯動,叫了起來大家才知道。一家人急忙出去,卻只追回了三頭,另外幾頭卻都被賊人騎著跑掉了。 回家點了燈細看,丟了驢自不必說,就是院子里放著的貓爪兒菜亦被踩壞了不少,好在賊人沒進鋪子里,想是嫌那些東西不值錢。左鄰右舍也都丟了東西,大家紛紛說:“鎮里好幾年沒出賊人了,這次竟然不只偷財物,就是牲畜也不放過!” 又有人說:“恐怕是早看好的,今天是月末沒有月亮正好來偷?!?/br> “看來鎮上又不太平了,以后總要小心些呢!” 沒一會兒里長頭發蓬亂披著件棉襖過來了,“失竊的有十幾家,大都是街面上的商戶,瑞泓豐丟了許多綢緞,數還沒數出來;馬家鋪子里也少了許多精細東西,正在點查;謝大夫家的驢、老楊家的騾子也都失了!”又說:“若是不是德聚豐的驢子多叫了起來,將賊人驚走了,恐怕丟牲畜的人家還要更多!”在寧家后院看了看就擺手,“眼下賊人一定走了,大家先回去睡吧,明天商量著湊錢湊人安排巡夜的!” 先前在三家村,郭秋柱偷些吃食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了,整個村里人都瞧不起郭家,三老爺子偷魚的事更是讓人笑話。是以寧家人根本沒想到竟然有人會來偷毛驢! 寧梁進了屋子還在搖頭,“怎么能這樣?竟到家里來偷毛驢?就不怕官府將他們抓了去剁手?” 于氏也嚇得臉色雪白,“我瞧著鎮子上好幾百戶人家,這樣的熱鬧,怎么能來了賊呢!” 二姐夫倒是知道的,“其實只有三家村那樣偏僻的山村里才沒有賊人,外面的人不可能到那兒偷東西,一是沒什么可偷的,再就是偷了想運出來也難。至于鎮上,每隔幾年總要鬧賊或者鬧匪什么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