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人就是如此,對故鄉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先前寧婉是懷著對三家村滿心的恨意離開的,但是時間久了,她也很難說清自己是不是心中只剩下恨。如今爹在三家村并沒有遭受真正的苦難,所以他對家鄉的情十分地深厚,而三家村的人也給了他非常高的榮耀。 不論怎么樣,寧家已經走上了與寧婉夢中完全相反的路,而這條路要容易得多,快樂得多,也比那時好得多。 這樣就好! 天氣慢慢暖和了起來,鋪子里的事情還不忙,寧婉就讓爹和二姐夫到馬驛鎮下面的村子里走動,將自家在馬驛鎮上收山貨的消息傳出去,收什么山貨,什么價收都提前說好,又特別說明只要送來的山貨好,當時就付現錢。 家里鋪子主要由寧清守著,于氏在家里做飯帶孩子,忙的時候也能搭一把手,寧婉整日也在鋪子中,但是她不是賣東西的,而是仔細地看著鋪子里的每一處細節,及時改正,又給鋪子里立下了許多規矩。 聽寧婉一條條地講,于氏就笑問:“都是自家人,不必管得這樣嚴吧?!?/br> “嚴一點不只是為了鋪子好,也是為了自己好?!睂幫裰钢粭l就說:“到鋪子里做生意的時候,不能穿著自己平日的衣裳,要穿鋪子里的衣裳。你們只以為這項沒用,其實用處大著呢!” “你們看瑞泓豐鋪子里的伙計,他們就都穿鋪子里給做的衣裳,這衣裳不只穿著好看干活利落,而且衣袖里沒有口袋,也就不會把自己的錢與鋪子里的錢弄混了?!边@并不是寧婉自己出來的辦法,一般的鋪子都是如此,做生意時要收錢的,自然要把自己的錢和鋪子的錢分開。 “還有,每天關鋪子的時候都要盤一次帳,貨和錢都要對上?!睂幫裼终f:“大家別嫌麻煩,雖然都是自家的東西,但是總要有個準確的數,才能知道盈虧情況,一般糊涂帳的生意一定做不長的?!?/br> 又有各種細節,有的是寧婉從別處學來的,有的是她自己想出來的,“現在都是我們家里人,正好仔細學會,等到以后雇了伙計,好教導他們?!?/br> 寧清就笑她,“如今家里的幾個人都閑著呢,還說雇伙計?” 寧婉也笑,“趁著這些天有空大家好好歇一歇,再過兩個月,到時候別累得叫苦連天的!” “累些倒沒啥,只要能多掙錢就行?!?/br> “大家要是累,就說明活兒多,錢自然也就掙得多,我還能虧待了你?” 寧婉的確是大方的,寧清在娘家一年也知道,每到忙時,她都會做了好飯好菜,又給大家加工錢,因此滿懷希望,“那就趕緊累點兒吧,現在每天來不了多少人買東西,我閑得都難受?!?/br> 寧清盼著的勞累突然間有如排山倒海般地到來了。 天氣一暖,送貓爪兒菜的人猛地出現了,附近村子里原來也有人采了山菜到馬驛鎮上賣的,但那又能賣掉多少?不如一骨腦兒都賣了德聚豐又省事又省時間;自然也有人是送虎臺縣的,但是算算價格,給德聚豐并不虧,畢竟虎臺縣太遠了;更多的是先前不知道貓爪兒菜能賣錢的,因著寧梁和劉五郎到各處村里收菜方才曉得。 因此除了三家村、胡家村還有先前的幾個村子里送了山菜,立即又多出了幾倍! 寧婉瞧著德聚豐門前排著長隊來送菜的人,滿心歡喜,到了鎮上果然與村里不同,所面對的人要多上十幾二十倍,生意自然也多了這樣多倍!她看著一筐筐的貓爪兒菜,心里算了一篇帳,看來買鋪子的本錢很快就能回來了。 突然間,她的目光被一個婦人吸引住了,這不是她嗎?但又有些不象。寧婉暗自思忖,待那婦人到了眼前,將自己和身邊一個孩子背來的兩筐貓爪兒菜送到了鋪子里時,她就笑著探問:“大嬸,你家的孩子可真能干,這么小就隨著你采貓爪兒菜?” 那婦人一面擦著汗一面笑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我大兒子,今年七歲了,說什么也要幫著我一起干活還債!” “這是老大,那還有幾個小的?” “還有三個兒子,”那婦人就笑,“我倒也想生個女兒,可是就是一氣兒生了四個兒子!” 不錯,當年家里典了她就是因為她一氣兒生了四個兒子,就盼著到了寧家能再生個男孩,因此賣了幾畝地給了十貫錢的定錢,又說定生了兒子再給五貫,生了女兒給三貫,只是結果實在不堪回首。寧婉就問:“剛說家里還欠了債?” “是啊,我男人生了病,花了三十幾貫錢才從閻王手里逃得一條命來,家里哪有那么多錢,可不就欠了債?” “三十幾貫,可真是不少呀!”一切都對上了,先前自家典來生兒子的婦人正是她,寧婉還記得她的眉眼,而且當初幫忙牽線的人曾告訴過寧家她為什么要將自已典出,自然是沒有活路了,男人生病,為了治病將地都賣光了,身子羸弱的丈夫和四個兒子都要她養著,而她一個婦人又有什么法子?寧婉同情地問:“家里的地恐怕都賣了吧?” “我賣了一半地,還留下一半種些糧食糊口,”那婦人還是笑著,“多虧你們家收山貨,我靠著采山貨掙錢還債,去年還了兩成了,今年又有大兒子跟著我一起采山貨,到年底前把欠債還上一半!” 無怪寧婉覺得她不同先前了,這時才醒悟過來,原來被典到自家的婦人整日都是愁眉苦臉的,似乎了無生趣,現在的這個婦人卻一臉的笑意,似乎并不把那些債當一回事兒。 “是因為我家收山貨嗎?”寧婉喃喃自語。 “那是當然了!”婦人很是爽快,“我們村里有一個媳婦是胡家村人,因此一早就知道了三家村寧家收山貨,給的錢又多,大家就都送山貨過去,許多人家都富了呢!我是因為要照顧男人,因此采的山貨都交給別人幫忙送去了,因此倒沒去過三家村。今年我男人能自己起來了,我這才自己送菜過來了,也是為了多得幾個錢?!?/br> 原來如此,因為有了賣山貨的出路,她就沒有再將自己典出去。想想也是,誰能愿意離了自己的家到別人家給外人生孩子呢?她在自己家的時候應該也是一直在惦記著丈夫和兒子吧。 而爹娘當時的心里應該也是不好受的,爹幾乎從不與那婦人說話,娘倒是不好冷落她,還時常將自家難得的一點好東西給她吃,為的讓肚子里的孩子能長得好些,但是寧婉還清楚地記得娘眼神里帶著的凄涼。而她自己呢,對婦人又恨又討厭可又萬分無奈,只覺得她到了之后自家已經不像家了。等到她落了胎,自己又可憐她,可是那時寧家日子也十分艱難,勉強湊了兩貫錢給了她讓她回去養身子,后來怎么樣也不知道了。 好在,那一切都不會再出現了! 第113章 伙計 這時寧清早將婦人一大一小兩筐菜都稱好了,報了數目拿了一百多個錢遞給她,“收好,下次再來我們鋪子送菜?!?/br> 寧婉見婦人要走,就趕緊從荷包里摸出一塊碎銀子,這還是平日里放在身上的,備有什么特別的時候要用的呢,足有二兩多重,塞給那個孩子,“我瞧著你又懂事又能干,這樣小就幫你娘分憂了,送給你吧?!?/br> 那婦人見是銀子急忙擺手,“不成,不成,我們不能要!”孩子原本握在手里了,現在聽了娘的話向回推。 寧婉就說:“我第一次到馬驛鎮上賣野菜時,也是遇到了一個人幫我,多給了我銀錢,幫我渡過了難關,現在我正要把這份恩情傳下去。等到將來你們的債還清了,手里有了余錢,也可以把錢再送給有難處的人,這樣豈不更好?” 婦人聽了她如此說半晌方才明白,也就答應了,又感激不已,“有了這銀子,我們正好把債早些還清,接下來日子就好過了?!蹦呛⒆訁s在一旁笑道:“我將來一定會掙很多錢的,然后也幫有難處的人?!?/br> 寧婉點頭,“不錯!”目送婦人帶著兒子走遠了,滿心歡暢。原來自己改變自家命運的同時,也有人因為這小小的生意而改變了命運。 這一個小小的事件平靜無波地過去了,不管誰問起她也只道一時有感而發,大家只當她可憐那對母子,倒也就過去了。 而寧婉再忙起生意來又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先前她只是為了掙錢,為了讓家里的日子過得更好,現在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的忙碌其實能幫更多的人,這種感覺讓人心里十分地愉悅,也更有干勁兒了。 德聚豐的生意越發地好了,大姑大姐她們都來幫忙還不夠,寧家又在鎮上傳出口信要招兩個伙計。 寧家給的工錢不算少,且這幾個月鎮上的人也都知道這家人人品不錯,所以竟來了好幾個人。 招伙計不是小事,招了到鋪子每日在一處,與家里人相差無幾,是以除了能干,脾氣品性都要好。說起來,先前在寧家幫忙的人,春玲嫂子、羅雙兒、大姑、大姐,甚至寧清都不算是伙計,只不過忙時做事,閑時各自隨意而已,寧家其實是管不了他們的。 而真正的伙計是要寫了契書的,至少三年的長契,沒有特殊的緣故是不能解了契。先前寧婉也曾聽人說過有鋪子有一時不察招了臥底的賊人,半夜里內外勾結將主家東西盡數偷走的,還有招了有隱疾的人,非但不能做事,反倒要白養著一個閑人。 因此選伙計前倒先看保人,總要有可靠的保人才能再看人怎么樣。反之做保的人也是一樣,如果不小心保了不應該保的,出了事顏面掃地,再沒臉在街面上混了,所以大家做保自然十分謹慎,不是知根之底,又有親緣關系的,輕易不會給人做保。 寧婉是懂得這些的,她在典史家好多年并沒有白過,因此仔細選了又選,選上一個叫孫固的少年,原來這個孫固是古太太娘家遠房侄子,家里先前有幾畝地,日子也過得,只是孫固的爹突然得了病,為了治病將幾畝地盡數賣光了,人也去了。家里剩下母子兩,借錢辦了喪事之后總還要過日子,就求了古太太請古掌柜的做了保人來寧家當伙計。 古太太親自送了人和保書過來,又告訴于氏和寧婉,“我這個侄子雖然不是嫡親的,可也是眼看著他長大的,最是孝順懂事的孩子,人也肯干,身子也康健,你們只管收了他,一切都包在我身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