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節
趙含章應下。 趙二郎戀戀不舍,“要連著胸前的那塊rou?!?/br> 趙含章嫌棄的揮手,“我給你留半只?!?/br> 趙二郎一聽,當即心滿意足的跟著傅庭涵走了。 火堆邊瞬間只剩下趙含章和劉琨二人。 劉琨坐立難安。 趙含章就嘆氣道:“兄啊~~” 劉琨立即道:“我知道,我愿賭服輸,會去徐州的?!?/br> 趙含章卻不肯就此放過,和他道:“此去徐州,兄長打算帶著令狐將軍去嗎?” 令狐盛是他的人,劉琨當然要帶著,按照慣例,晉陽軍全是他的人,他就算不全部帶走,其中的精銳和要緊人員他是都要帶走的,畢竟這是屬于他的勢力。 趙含章卻勸他道:“令狐將軍跟隨兄長鎮守晉陽多年,對晉陽很是了解,雖然匈奴國已滅,但你們都知道,天下還未完全太平,尤其代郡有鮮卑在?!?/br> 劉琨沒吭聲,他才不會傻到和趙含章說什么拓跋猗盧是我們大哥,我們要相信大哥的話。 不管是趙含章和拓跋猗盧結拜,還是他當年和拓跋猗盧結拜,都是因為利益,真正的兄弟情義有,但不是很多,至少在劉琨心里比不上晉陽和晉國;同樣的,在拓跋猗盧心里,這份情義也比不上鮮卑的利益。 大家彼此心中有數,不必要點明。 在家國利益上,趙含章和劉琨利益一致,所以他們都知道要防備代郡,防備拓跋鮮卑。 “所以我想請求兄長將令狐將軍留在晉陽?!?/br> 劉琨雖然自負,但是真心愛國,他沉吟片刻,還是咬咬牙割rou,“好,我將令狐盛和晉陽軍都留下,只選兩千人離開?!?/br> 趙含章立即道:“兄長放心,我一定不讓你像剛來晉陽時那樣艱難,到時候我將季平給你,命他領兩萬兵馬護送你去徐州,并駐扎徐州,聽你調遣?!?/br> 第946章 暫時的妥協 趙含章笑道:“季平為人沉穩,身經百戰,自獨領一軍后贏多輸少,兄長可在軍事上倚仗他?!?/br> 劉琨:……這哪里是給他軍隊,分明是要從他這個刺史手上分割軍權,只給他地方管理權嘛。 偏偏徐州還是瑯琊王的地盤,那里的世家豪族和士紳大多聽命于瑯琊王,也就是說,連地方管理權他都要從瑯琊王手上搶奪才行。 劉琨幽怨的看向趙含章,很想問一問她,他臉上難道寫著“我很蠢”三個字嗎? 趙含章對上他的目光,哈哈大笑起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后突然收起笑容,一臉嚴肅道:“兄長,我知道此去徐州不僅艱難,而且危險,王澄死于王敦之手。我讓你去徐州,不是不相信你的才能,恰恰相反,我是覺得晉陽此時已相對安全,兄長再守晉陽是屈才,而且,我舉目四望,滿朝文武中只有兄長能在徐州站穩腳跟?!?/br> 劉琨心潮澎湃起來,停頓了一下后問道:“含章可是有代天之意?” 趙含章一臉嚴肅的搖頭,“我只愿天下太平,不再起戰事,并無忤逆之意?!?/br> 劉琨就長松一口氣,也嚴肅起來,和她道:“好,我去徐州,代你管好徐州?!?/br> 趙含章欣喜不已,一臉欽佩的看著劉琨。 劉琨的虛榮心得到莫大的滿足,與趙含章相談甚歡,倆人就徐州及江南的未來發展方向各自發表了一番看法。 主要是劉琨打探趙含章是否有武力集權的意思,是否要以他為馬前卒……咳咳,雖然這次他已經深刻意識到自己在軍事才能上的不足,但他認為他能夠通過學習改進。 劉琨這人吧,具體打仗不行,戰略意識卻還是有的,雖然很想立功,建設一番事業,但他還是暗示此時不是用兵的時機,他認為趙含章要集權,還得再等一段時間,待他們勢力滲透過長江,在江南士族間有了一定話語權后再動手。 最好的方法是和平集權,在江南士族中收買人心,最好用江南人治理江南,樹立威望,這樣她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趙含章連連點頭,表示她短期內也不想再起兵戈,她嘆息道:“北地大旱,旱災和蝗災波及幽州、冀州、青州和并州、司州,連豫州和兗州都有部份地區受災,若非不得已,亡國滅種之難降臨,我也不會此時興兵事,這一場仗結束,百姓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休養生息?!?/br> 再打下去,便是她的名聲再好,百姓為了生存,也會反了她的。 到生死存亡之際,上位者的名聲對他們來說就是天邊的海市蜃樓,一點用處都沒有,看著,反而會更加的憤恨。 陷入絕境,饑餓到極處的百姓會想,趙含章為何不救他們,她既要濟世,難道他們不屬于世的一人嗎? 所以她需要一個江南代理人,這人的身份要高貴,明面上是中立,但又要與她有些關聯,最好名聲極好,極有威望,這樣才能對抗瑯琊王和王導,替她暫時穩固住江南。 中原和北地需要時間休養生息。 再沒有比劉琨更合適的人了。 他出身高貴,是當下的名臣之一,因為他堅守晉陽,幾次出兵支援洛陽和鄆城,他的名聲早就傳遍天下,士族為之傾倒,就連普通百姓也將他立為偶像(不然他怎么吸引這么多流民來晉陽?),而如今,江南多北地遷徙過去的世家士族,他們在劉琨身上會找到自己的曾經,會折服于他的品德和風雅; 南方的士族更不要說了,劉琨的文章寫得極好,他在江南文林中的名聲比她還要強盛,可受歡迎了。 就連趙含章看不上的那些奢靡習性,紈绔品質,在江南也是被人追崇的風流瀟灑和闊朗大方,嗯,江南真是太適合他了。 所以,他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毛病,甚至不太聽人勸,還識人不明,趙含章都忍了,為的就是要把他放在江南這個大染缸里,讓他為她守住江南這個口子,遏制住瑯琊王和王導的勢力發展。 這世上就沒有一顆白費的釘子,如果有,那一定是沒用對地方,硬是扭下去,然后把釘子給扭廢了。 所以為了給劉琨造勢,讓他的名聲更上一層樓,趙含章沒有大肆宣揚他打仗輸了,以及打賭輸了的事,她當眾贊揚了幾位將軍,其中就包括劉琨,認為劉琨和季平、李天和配合得很好,成功拿下劉桀,立一大功。 劉桀可是劉聰長子,拿下他的戰果僅次于劉聰。 夸完了以后就正式頒布旨意,命劉琨為徐州刺史,督管徐州政務和軍事,季平為徐州軍都尉將軍,聽命于劉琨; 至于晉陽,趙含章封北宮純為并州刺史,督并州政務及軍事,令狐盛等人都沒動。 也就是說,劉琨的這些將才平移成了北宮純的下屬。 北宮純不僅是將才,他還是個性格寬和之人,高傲和寬和兩種矛盾的性格在他身上很完美的融合了,他可比劉琨能聽得進勸。 令狐盛和新上司交流了一下,對他很滿意。 只有姬澹,他不是很滿意,作為幕僚,他是要跟著劉琨走的,所以他的主子還是劉琨。 作為臣屬,他自然是要從劉琨的利益出發,并且從劉琨的思想中考慮接下來要做的事,所以他和劉琨道:“主公不該將令狐盛和晉陽軍留在晉陽,此去徐州,主公應該有自己的人手?!?/br> 劉琨就嘆息道:“我與含章打賭,約定好我輸了就要聽她的?!?/br> 姬澹眉頭緊皺,知道劉琨效忠晉室,于是道:“主公難道就此相信她無意于天下?” 劉琨淡然道:“我自然不信,她也就隨口說說。但如今天下百姓大難,尤其是北地,餓殍千里,只有她能救他們,也只有她能給百姓們較長時間的安定?!?/br> 姬澹:……鬧了半天還是塑料兄妹情,一個只是這么說,另一個心里并不相信,但為了天下百姓和目前共同的利益,一個暫時守諾奉晉室為尊,一個暫時相信對方無意于天下。 姬澹揉了揉額頭,問劉琨:“主公沒考慮過瑯琊王嗎?他也是晉室?!?/br> 劉琨撇嘴,“瑯琊王,血脈久矣?!?/br> 瑯琊王是遠支的旁支,血脈關系離得太遠了,而且他本人也沒有什么值得人稱道的功績,目前他所有的成就,一大半有賴于王導的運籌,一小半來源于王敦的軍事,他就占個名頭罷了。 劉琨怎會看得上他呢? 第947章 大事小事 姬澹嘆息,明白了,劉琨看不上瑯琊王。 他仔細想了想,也覺得瑯琊王一般,之前出了這么多王爺和英雄人物,他們都沒能結束亂世,瑯琊王才能品德并無特別出眾的地方,又怎么能代表晉室平定天下呢? 指望他,還不如指望趙含章造反來得快。 咳咳,其實,因為皇室是司馬家,所以姬澹覺得,趙含章造反也沒什么,反正他家又不是正統,不過劉琨忠于晉室,作為幕僚,他自然要從劉琨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姬澹悄悄看了一眼劉琨,私以為他換個人效忠也沒什么不好。 不過他也知道劉琨的固執,此話不能提,一提就得炸,不然就是他死了。 趙駒已經派人將狐奴縣清理出來,城中留下的匈奴人等都被收押或者遷出,趙含章可以進入狐奴縣了。 她還有許多的事要做,暫時不能離開北地,所以她決定在狐奴縣停留一段時間,處理各種事情。 她剛入城,傅庭涵就過來找她,“被俘的晉國官員在外求見你?!?/br> 趙含章微微皺眉,問道:“這樣的事下面的人處理就好,怎么還報到這里來?” 傅庭涵道:“人有點多,還有,趙濟死了,他的尸首在城中?!?/br> 趙含章微楞,她都快想不起這位伯父了。 劉聰毒殺晉帝和趙仲輿后,又殺了一批哭嚎痛罵他的晉臣,除了晉帝和趙仲輿還能有一具薄棺收殮,其他晉臣,都被拉到亂葬崗丟棄了。 最后還是當時幸存下來的晉臣湊了些錢將他們下葬。 攻破博平縣后,趙含章命人重新收殮了晉帝和趙仲輿,他們的棺槨此時還放在博平縣呢,而其他遇害晉臣的尸首趙含章沒動,不過也讓人記了名字,打算回去后該封的封,該賞的賞。 反正是死后哀榮,花銷并不大,卻可以鼓舞人心,以正風氣。 當時趙濟并不在遇害之列,但……趙含章也沒想起他來。 此時被提起,趙含章才想起這位血緣極近的大伯,連忙起身,“他死……遇害了?” 傅庭涵點頭,臉色平靜道:“聽聞劉聰走前派人殺了他,除了他,還有好幾個晉臣,遇難者共九人?!?/br> 趙含章一聽,嘆息道:“將他們好好收殮,厚葬了吧?!?/br> 然后問道:“余下的晉臣還活著多少個?” “二十三個?!?/br> 趙含章挑挑眉,和傅庭涵一起出去看。 和被俘的人相比,活下來的這點人不值一提,但從被俘,到被折辱,一路跟著劉聰大軍到狐奴縣,又能在最后幸存下來的人,已經幾乎不能稱之為人了。 他們一臉麻木的跪在門外,看到一個英姿颯颯的女郎大步朝他們走來,有人麻木的眼珠子終于轉動起來,似乎有了些活氣;而有的人依舊一臉麻木的看著。 即便趙含章沒打算用這些人,此時也不由的嘆息,上前將人扶起來,摸到一手的骨頭。 她頓了頓,還是忍不住心軟道:“諸位如今已經安全,既然回來了,那便為我做些事吧?!?/br> 她叫來文書,讓人把他們帶下去,給他們找些記錄之類的小事做,再給他們安排住處和飲食。 一直麻木無感的官員們這才有了點反應,佝僂著身軀問趙含章,“敢問將軍,可是要帶我們回中原?” 趙含章頷首道:“自然,你們若愿回去,我自會讓人帶上你們?!?/br> 得知可以回中原,有人當即跪倒在地,痛哭出聲。 一人哭,剩余的人也跟著哇哇大哭起來,片刻間,大門前就響起二十三個大男人的大哭聲,響徹天際。 趙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