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節
杜若:不準你再提,我不記得發生了什么┬_┬ 第120章 120 到得宮里,馬車停在了春錦殿的儀門前。 一場疾風驟雨,杜若已是渾身沒有力氣了。 小小的空間里滿是令人臉紅的味道,她伸出手輕輕打開車窗,叫風吹進來一些,好散掉一點兒。 賀玄瞧在眼里,覺得她是多此一舉,都要下車了還吹什么風,他一只手托住她的腿就要出去,杜若連忙拉住他:“等一下,我還沒有穿好呢?!?/br> 她急著拉小衫,系腰帶,磨磨蹭蹭的,半晌沒有弄好,賀玄給她搭上外衫,心想她忙著遮掩不怕麻煩,可宮里就他們兩位主子,隨身奴婢都是慣用的,竟然還那么怕羞,嘴角不由挑了挑,彎下腰要予她穿鞋,誰想到鞋子竟只得一只。 剛才坐在身上是不是晃得太厲害了,他徑直蹲下尋找。 杜若紅著臉指一指中央的案幾:“在下面呢?!?/br> 翠藍的繡花鞋朝天翻著,也不知道是怎么顛過去的,賀玄手長一伸就夠到了,給她套在腳上道:“穿齊了,能出去了罷?” 杜若點一點頭。 他攜著她下來,叫玉竹去備水。 聽到這兩個字,杜若心虛,又是一陣臉燙,她盡力不去想在車廂里的事情,因為實在是太羞人了,轉而說起請葛老夫人來做客:“要不就后日罷?趁著你還沒有早朝,多陪陪她老人家,我也許久沒有見到她了?!?/br> 她主動提起他外祖,賀玄自然不會拒絕:“也好,總要請一請的,畢竟我們大婚宮中也沒有擺宴席?!?/br> 比起普通人家,他們的成親禮真是太不一樣了,不止沒擺宴席,連賀喜的賓客都沒有,去洞房時也是孤零零的,沒有女眷陪同,倒是她封后時見到群臣叩拜,說起來,難道是連賀禮都沒有嗎?她好奇道:“玄哥哥,大姐成親時,雖說沒那么熱鬧,可章家也擺了幾十桌宴席呢,賓客也送了賀禮,我們有沒有收到……” 假使每位官員都送,倉庫都要滿起來了罷? 賀玄道:“不曾,因我此前下令嚴禁他們往宮中送禮?!?/br> 她驚訝,復而夸贊:“玄哥哥,你真是好皇帝呀,一點兒不貪!” 笑顏如花,使得他忍不住捏了下她的臉:“誰說我不貪?” “難道不是嗎?”杜若道,“光是長安城就有上百名官員,送予皇上的禮物又不能寒磣,每人一件都不知道多少了呢,可皇上一件都沒有要?!?/br> 賀玄沉默的看她一眼,他擁有的可是大齊,貪得也是這世上最昂貴,最難得到的東西,怎么會不貪呢? 他還貪她。 杜若見他忽地不說話了,目光深邃的盯著自己,就是一陣心跳,低聲道:“皇上,來回一趟您很累了罷?” 賀玄手握著她纖細的胳膊,想到她剛才流的汗,癱軟的身體,必定也是疲乏了才急著逃,眼見快要到內殿了,他將她抱起來:“清洗了去睡?!?/br> 聲音低低的在耳邊,惹得她一陣輕顫,從頭到尾的觀察著他,怕他又要干什么,那么她的腰真的要斷了! 幸好賀玄這回真的只是清洗。 躺倒在床上,下午的太陽暖融融的,從窗口直射到大紅色的帳幔上,被子上,杜若沾到枕頭就睡著了,這一天好像太累,一直到早上,除去昨日用晚膳的時間,她幾乎是睡了七八個時辰。 要不是卯時被賀玄弄醒,恐怕還不肯睜開眼睛呢。 玉竹,鶴蘭在外面候得半響,也不曾聽到要水聲。 倒是杜若的聲音時不時的傳出來,叫她們面紅耳赤,退了又退,一直退到外面的屋檐,元逢匆匆過來,拍打著衣擺上的塵土,詢問道:“皇上,娘娘可起床了?” 起是起了,可……兩個丫環難以啟齒。 見她們面上紅暈,元逢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他雖是伺候賀玄的奴仆,但也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早就嘗過女人的滋味,也就自家主子眼光高,憋到現在,而今總算是開葷也開竅了,自然會有點兒收不住,他原是不想打攪,奈何收到了八百里加急,還有,樊遂入宮了。 說起這樊遂,恐怕比杜家還要得賀玄的信任,那是第一個得知他復仇計劃的人,賀玄在沙場救過樊遂的命,樊遂予他出謀劃策,時日久了已是生死相隨的朋友,故而那時賀玄才會放心讓他留在襄陽,甚至將自己的部下交于他。 元逢翹頭等待。 過得半個時辰,終于有聲音了。 元逢進去的時候,賀玄已經穿好中衣,笑道:“他竟來得這么早?” “是?!痹觐D一頓,“皇上,襄陽那里來了加急信?!?/br> “什么?”賀玄一怔,隨即大怒,“如此大事,你不早些告知?” “這……”元逢心想,這加急信也是才到,自家主子新婚燕爾不曾早朝,他想著等一等與樊遂拜見的事情一起說也沒什么。 賀玄抓起高幾上的長袍披在身上,大踏步就走出去,同時厲聲道:“但凡是軍機大事,都不得延誤,不然小心你腦袋!” “是,小的遵旨?!痹陣樀靡粋€哆嗦。 怒氣沖沖的聲音直傳到杜若耳朵里,她也是將將只穿了件兒小衫,聞言忙將兩個丫環叫進來:“出什么事情了?怎么皇上那么著急?” 她已經許久沒有見到賀玄發火,以前見過,也是因為寧封,他惱她不聽話。 “好像是有官員入宮拜見,還有什么信?!庇裰衲脕砣股澜o杜若穿,瞥得一眼,只見她肩膀上背上都有淤跡,自個兒的臉倒是先紅了,低頭道,“娘娘今兒要吃什么早膳?” 杜若想一想:“面條,雞湯底的,另外叫御膳房蒸兩籠餃子,皇上也沒有吃呢?!?/br> 玉竹應聲出去吩咐。 賀玄疾步走到文德殿,只見樊遂已經在等著了,他顧不上說話,徑直走到御桌前將襄陽送來的信打開來看,半響按回桌上:“楊昊倒也不笨,既然將宛城的兵調來,不攻襄陽確實回不了本?!彼谅暤?,“成和縣已經失守,谷城怕也撐不了多久了?!?/br> 楊昊原是周國皇帝的侄兒,皇帝失去民心,導致國土四分五裂,可楊昊卻是力挽狂瀾,將周國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當然他也順利登基,并且成為了大齊的強敵。 樊遂懊悔:“早知道我不該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