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越想越興奮,眼睛都開始冒光,都忘了對秦王的懼怕,幾步湊到跟前兒:“三爺想做什么買賣?” 秦王見她這樣兒忍不住笑了一聲,轉了轉拇指上的翡翠扳指:“這會兒還沒想好,等想好了再知會你?” 一聽就是糊弄自己,真當自己是小孩子了,陶陶撇撇嘴:“鬧半天三爺說笑話哄陶陶玩呢?!?/br> 秦王:“不是哄你玩,是你年紀太小,爺的這樁買賣有些險,只怕你不敢摻和?!?/br> 陶陶:“有危險?什么買賣?難道三爺還能干販賣人口的買賣不成,這可是犯了朝廷律法的,三爺不會知法犯法吧?!?/br> 潘鐸忙咳嗽了一聲,心說這位膽子也太大了,跟爺胡說什么呢。 秦王卻笑了一聲:“你這丫頭倒有些膽子,如此,讓爺思量思量?!闭f著頓了頓:“你不是在老七府上住著嗎,怎么搬出來了?” 陶陶不想提這事兒,低下頭不吭聲。 秦王也不難為她,只說了句:“老十五最喜跟人摔跤比劃拳腳,偏他身份擺在那兒,宮里的侍衛教習不敢傷他,便只應付差事,忽然遇上個不把他當回事兒的,自然得了興致,過后少不得來找你比試,你可想好了怎么應對?” 陶陶眨了眨眼:“什么老十五?我不知道三爺說的什么?我不認識什么十五?” 她不承認秦王也不再問,揮揮手:“既不識他,就算爺的話白說了,走吧?!迸髓I忙吩咐車把式。 陶陶站在廟門口看著遠去的馬車發呆,琢磨這位到底什么意思?大老遠跑城西來就為了逛廟不成,卻非叫自己陪著做什么?而且對自己如此和顏悅色,難道看上自己了? 這個念頭一起,陶陶自己都覺可樂,就算自己生的傾國傾城,也不過十一的小丫頭罷了,再饑渴的男人也不可能惦記一個十一的小丫頭啊。 更何況,陶陶很有自知之明,她的姿色別說傾國傾城了,就目前來說,連好看都算不上,她自己每天洗臉的時候瞅著都有些嫌棄,皮膚黢黑,臉色難看,頭發枯黃,若不是衣服還算干凈,跟街上的要飯花子差不多少。 這些皇子府里可是美女如云,不說晉王府就說□□里,自己只去了那么一次,就看見好幾個極漂亮的丫頭,除非秦王的審美異于常人兼有變態的癖好,不然,絕不會看上自己的。 既如此,又是為什么?陶陶忽然想起來,陶大妮貌似是大家公認的美人,雖說陶陶自己沒見過,但大家都這么說,肯定不是訛傳。 陶陶腦子里靈光一閃,想到一個原因,難道秦王也對陶大妮有心思,只不過礙于晉王是自己的親兄弟,不好下手,只在心里暗暗喜歡,亦或是沒等下手,美人就香消玉損了,思而不得,心存遺憾,故此才對自己另眼相看? 陶陶越想越覺得這個原因最有可能,不禁搖頭嘆息,陶大妮還真是個萬人迷,可惜死的早,不然,說不定將來能混成了娘娘,畢竟這些人都是皇子,都有可能繼承皇位。 陶陶一邊兒編故事,一邊兒往家走,到了家,柳大叔已經回來了,正和泥呢。 陶陶先頭還能畫個樣子什么的,至于怎么和泥燒陶,是一點兒都不懂,如今這一百零八尊羅漢像,陶陶可不敢瞎畫,這是捐給廟里禮佛的,不能胡來,就算陶陶不信神佛,也得為自己的買賣著想,不能因為自己弄砸了吧,索性都交給大栓,自己就在旁邊幫忙打打下手什么的。 開始幾天,陶陶還怕十五皇子又跑來找自己比試,等過了半個月不見影兒,才放了心,秦王也沒再來逛鐘馗廟,晉王府這邊兒也沒動靜,估計是自己的不識好歹把晉王氣著了,連帶陶大妮那點兒情份也散了。 若果真如此,倒正好,從今后她就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等這一百零八尊羅漢像完成,拿到尾款,自己就可以掃聽著買個鋪面。 至于做什么買賣?陶陶還沒仔細想過,她不想累死自己,所以不能開飯館,技術類也沒什么拿人的特長,南北貨倒是個很好選擇,只是自己還沒去過南邊呢,路都不熟,目前也只能是個想頭罷了。 燒陶倒是個安穩的營生,只是這兩回是運氣好,才賺了兩筆好錢兒,以后就難了,畢竟誰沒事兒做陶像啊,還這么高的價兒,說到底,陶制品只能算低端大路貨,賣不上太的高價兒…… 第24章 倒霉催的 忙活了一個月,一百零八尊羅漢像終于成了,上的最好的彩釉,加上大栓精湛的手藝,燒出來的陶像顏色鮮活,表情生動,線條流暢細膩,效果極佳,陶陶都喜歡的不行,琢磨以后閑了,讓大栓給自己燒一套迷你款當擺件兒。 這天是朱貴約好取貨的日子,陶陶特意起了大早,柳大娘比她更早,已把院子規整利落,早飯也擺在杏樹下的小桌上,用個竹編的淺子扣住,免得落了飛蟲,天熱了草木蔥蘢,蟲子也多了起來。 柳大娘的廚藝極好,也大約知道了陶陶的口味,今兒早上做的是長壽菜豬rou餡兒的包子。 長壽菜是柳大娘從城外挑回來的,廟兒胡同住的大都是莊稼人,以前都是靠著種地為生的,勤勞樸實是女人莊稼人的天性,一開春廟兒胡同的女人們都會起早去城外挑野菜,什么長壽菜,野菠菜,苣苣菜,苦菜,婆婆丁,枕頭菜,大葉菜…… 陶陶一問,柳大娘能說出一大串來,什么稀奇古怪的名兒都有,吃法也多,用開水汆了涼拌或洗干凈了蘸醬,炒著吃,做餡兒,蒸包子,包餃子……再多了就攤開晾在竹淺子里,曬成干菜,備著冬底下解饞。 光野菜能做出十幾種花樣來,讓陶陶佩服不已,陶陶最愛吃的野菜豬rou餡兒的包子,就著熬的糯糯的棒渣粥,陶陶一頓能吃四個大包子。 陶陶把手里的包子塞進嘴里,喝光了碗里的粥,拿到井臺上洗干凈了放到一邊兒,就算她起的早,也比別人晚了許多。 柳大娘一家跟大栓都是天不亮就起來,陶陶可不行,這時候起已算很早了,吃了早飯,陶陶泡了一壺茶提到院子里,一邊兒喝茶一邊兒等朱貴。 杏花早謝了,枝頭簪了許多小青杏,瞧著甚是喜人,陶陶仰著頭數了一會兒,哪里數的清,自己忍不住笑了,一想到馬上就有一筆銀子進賬,心情就好的不行,以前都不知道自己這么財迷。 正想著,就見二虎子跑了進來:“來了來了,那個朱管家來了?!?/br> 陶陶迎出去行禮問好,朱貴如今知道這位是七爺府的人,哪敢受她的禮,忙側身避開:““不知陶像可好了?” 陶陶倒未在意他的動作,點頭:“好了,昨兒陰天,怕落雨,都挪到屋里去了?!币熨F進了堂屋。 朱貴一尊一尊瞧了過去,忍不住點頭,這陶家燒的陶像的確不凡,也難怪能入老太君的眼了,陶陶見他臉色便知滿意,暗暗松了口氣,朱貴也痛快,從懷里掏出銀票來遞給陶陶:“這是剩下的銀子?!?/br> 陶陶接在手里,把旁邊一早預備的盒子拿過來打開:“聽說朱管家有兩個小孫子,這個給兩個孩子玩兒吧?!?/br> 朱貴低頭一瞧是兩個胖娃娃的不倒翁,一個男娃一個女娃,色彩鮮艷,憨態可掬,朱貴不禁暗道,別看這丫頭年紀不大,還真是個會辦事兒的,可惜是七爺的人,不然,生意做起來說不準能賺大錢。不過,這丫頭跟她姐差的是有些遠了,不是洪承說,自己做夢也想不到這位是秋嵐的妹子。 陶陶讓大栓跟朱貴帶來的小廝一起把陶像搬到外頭車上,自己讓著朱貴在院里坐了,倒了茶遞過去:“茶不好,您老湊合著吃一碗?!?/br> 朱貴:“我這兒正有些口渴呢?!闭f著拿起來喝了半碗下去,放下茶碗看了陶陶一眼,笑瞇瞇的閑話兒:“不瞞您,平常到我們府上的都是貴客,別說那些貴客難伺候,就是貴客身邊兒的奴才小廝,都不能慢待了,茶房里頭點心好茶跟流水似的備著,倒不算稀罕東西,只說是好茶,我吃著卻清寡的沒滋味兒,色也淡,倒不如你這個好?!?/br> 陶陶心說這不廢話嗎,越是好茶味道越淡,色也越清亮,她這壺里頭泡的就是最便宜的高沫,幾個大子就能買上一大包,能是好茶嗎,不過,門口茶房里招待車夫小廝,都用這樣的好茶好點心,哪個宅門貴府這么牛啊,想著忍不住問了句:“貴府上是?” 朱貴正等著她問呢,笑了一聲:“我們府上在這京城里啊也算有些名聲,就是皇城東邊兒長樂街西頭門口擺著兩個大石獅子的姚府,不知可聽說過嗎?” 陶陶哪知道啊,搖搖頭,不過長樂街?怎么這么熟呢啊,好像上回從晉王府回來的時候,路過個老高的石頭牌坊,上頭寫得就是長樂街,跟晉王府就隔了一條街,她記得小安子說過,晉王府周圍幾條街住的都是皇親,那么這個姚府也是了:“府上是皇親?” 朱貴目光閃了閃,沒說話呢,柳大娘聽見忙道:“哎呦,我說是哪府上的老太君過壽,有這么大的排場,原來是國公府,那可怨不得了?!?/br> 陶陶:“柳大娘知道?” “知道知道,京里誰不知國公府,那可是貴妃娘娘的娘家,魏王晉王兩位殿下的外家?!?/br> 陶陶蹭的站了起來,抿著嘴唇看了朱貴一會兒:“我記得朱管家上回來的時候,任我再問,您也絕口不提府上,怎么今兒變了樣,莫不是有什么人授意朱管家特意透給我知道的,讓我知道姚府跟晉王府的關聯,想告訴我,這樁買賣是因晉王殿下的面子才做成的,這銀子我陶陶賺的不硬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