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當然,也不能說劉備不安好心,畢竟這事做了對他有好處,但除了讓曹cao生氣窩火之外,對陶謙也是沒什么壞處的呀。 甚至如果劉備的名望大了,他又站在陶謙這一邊,那對陶謙還是有好處的。 嗯,曹cao是真的很生氣的,尤其是劉備在信里甩的一手好鍋,把壞事全都說成是因曹cao而起了。 “也不看看到底是誰在袁術的慫恿下主動來找我開戰的!” 然而曹cao說這話沒用,畢竟現在是他揍陶謙而不是陶謙揍他,因此當然是陶謙看起來更可憐更值得同情咯。 你弱你有理。 這時候就算是曹cao也跟著陶謙和劉備學,跑去裝可憐,大概也是沒人信他的。 所以說,他強他活該。 紀衡在青州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默默的給曹cao點了根蠟,簡直心疼曹老板。 希望沒把頭疼的毛病給氣出來_(:3ゝ∠)_ 但要說起來,人家也不是只會哭泣裝弱,該下刀子該捅人的時候那也是半點不手軟的,這一點看看受傷的太史慈就知道的。 不管曹cao是不是因為這事憋屈窩火,現實就是,他的攻勢確實被暫時遏制住了,而接下來短期內他都得不到較好的進攻機會,考慮到后面要過冬,冬季多數時候是不打仗的,畢竟冷,而且后勤的壓力也很大,這一點是雙方都存在的問題,再加上就算是現在,他們也得思考一下糧食該收了,家里急需勞動力。 最后曹cao只能暫時放棄進攻,開始收縮勢力鞏固目前的地盤。 這看起來就像是曹cao被劉備的一封信嚇住了,所以暫且不來進攻了一樣,經此一事,劉備頓時在徐州擁有了非常高的聲望。 曹cao再次氣炸。 曹旭知道這消息之后心疼自家哥哥,就說劉備真不是個好人。 紀衡一邊給曹cao點蠟一邊得說一句,不愧是曹cao宿命中的對手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棉花是哪個地方的作物來著? 這年頭沒棉花,冬天都不好過啊,雖然皮毛羽絨啥的也能做,可這是用不到普通士卒身上的,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所以說,想要便宜又好用還方便推廣的,那還得是棉花才行。 然并卵,這年頭并沒有棉花,之前紀衡就沒見過,后來詢問糜竺,糜家商隊遍布天下,見過的東西自然也多,可就算是糜竺也沒聽說過有類似于紀衡形容的棉花的東西。 而這年代對外的貿易也被限制在陸地,紀衡又讓人去涼州等地尋訪那些其他國家來的商人們,卻也沒有聽說過棉花的。 紀衡心中倒是有大致的世界地圖,嗯,真的只是大致,他可以在紙上畫幾個圈,然后說,這里是亞洲,那里是歐洲,再那邊是非洲,還有美洲…… 好吧,這種低級技能大概是誰都會的。 所以說,這并沒有什么卵用。 如果冬季保暖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的話,在冬天打仗永遠都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要不……養綿羊? 可綿羊又去哪里找! 紀衡在這年頭見的最多的羊是那種并沒有很多毛毛的山羊。 這可真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 但不管咋說吧,在紀衡解決保暖的問題之前,冬天先一步到了。 這一年的冬天曹cao并不回來。 畢竟雖然說起來是不干架了,那也得是分情況的。 只能說大動作是沒有了,小動作倒是不會消停的,再加上如果讓陶謙抓到機會,這還不打,真當陶謙傻呢? 而紀衡則算著時間說還是給紀函找個乳母吧。 他之前勸說曹旭自己喂養,可現在想來,這也就意味著在紀函斷奶之前曹旭都不能離開,可這顯然是不行的。 小孩子吃奶的時間少說差不多也得是一年左右,這么算起來,就算是明年曹旭也不能去。 可徐州的戰事眼看著不是那么容易解決的,紀衡覺得總不能讓曹旭在關鍵時候走不開啊。 而且,斷奶這種事,不僅僅是小孩子的,也是大人的。 別忘了為了喂飽孩子,母親是會分泌乳汁的,這也就代表曹旭并不能今日說不喂了,明日就能收拾好了上戰場。 那是扯淡呢! 說起這事的時候,曹旭也覺得挺可惜的,但她也得承認紀衡說的很有道理啊。 于是最后他們家里還是添了乳母,嗯,送來的時候是三個,讓紀函自己選的。 他愿意吃的就留下,不吃的還是得送走。 頭一次的時候,大概也是習慣問題,紀函并不愿意吃別人的奶,甚至讓那些乳母抱他都不行。 曹旭只能先選擇讓他適應。 那些乳母很跟在紀函身邊好多天,等著紀函習慣熟悉了她們之后,最后留下的只有兩人。 接下來就是逐漸減少曹旭喂奶的次數了。 人的身體就是這么神奇,如果長期需要的話,母親可以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喂養孩子,但如果想要停下的話,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需要適應期而已。 在解決了紀函吃飯的問題之后,曹旭其實還有些失落,但世上的事情總是如此,不可能事事都能夠兼顧,更不能十全十美,有些時候就是會為了一些事情犧牲掉另外一些,只看如何選擇而已。 曹旭原本以為今年也可以安安穩穩的過個冬天,畢竟陶謙看樣子不像是會在這時候搞個大新聞的人。 然并卵,就在曹旭的生日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家正準備過新年呢,司隸出事了。 自從董卓遷都之后,司隸地區一直都是亂糟糟的,再加上李傕郭汜還有涼州益州各地的勢力混戰,司隸的情況其實向來不好。 但那只是內戰而已。 這一次卻是有外族人打進來了。 被人一路打到了長安的附近。 這是非常少見也非常值得重視的情況,幾乎是天下的所有人都把關注點重新轉回了被大家忽略已久的司隸地區。 原本司隸雖然亂,但若有外族入侵卻也可以抵擋一二。 但這次涼州再次內亂,并州自顧不暇,李傕郭汜又沒啥護國精神,只要不打進長安城擾亂他們的日子,他們是不會在乎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匈奴人大舉入侵,并且真的一路打到了司隸地區。 直到這個時候李傕郭汜兩人才察覺到事情不好,可他們自己又無力退敵,再說了,他們也不想打,于是就讓皇帝下令讓涼州和并州出兵。 可涼州和并州這時候自己的日子都不好過,誰搭理他們呀! 司隸地區因為董卓作惡,本就已經民不聊生,洛陽一帶更是成了一片廢土,長安地區比之洛陽稍好一些,卻也十分艱苦,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面對匈奴人的燒殺搶掠,一時之間司隸地區對于百姓們來說,簡直成了人間地獄。 曹旭接到這消息完全坐不住了,她也不去找此時留在青州的荀彧等人,因為她知道這些人說了不算,她很干脆的寫了封書信給曹cao送過去。 然后曹cao第二次的被人用一封書信給氣到了。 曹旭的意思只有一個,她要出兵,要去打匈奴人! 曹cao直接拍了桌子:“簡直胡鬧!” 司隸的情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可各路諸侯卻無一人派出一兵一卒,這是為什么?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匈奴人來了就來了唄,對于此時的各大實力派來說,他們并不在意匈奴人是不是進來了,他們只在乎一件事情。 皇帝。 只要皇帝還安安穩穩的在長安,只要匈奴人沒有發瘋到想要占領大漢號令天下,那么只是在司隸地區作亂而已,這種事是不會有人管的。 管了也沒啥好處啊。 更何況比起曹cao,荊州的劉表,豫州的袁術,兗州的劉岱,甚至冀州的袁紹,出兵都更加方便一些點。 但他們誰都沒動。 要說起來,劉表與皇帝還算得上是親戚呢。 與劉備這個自己嚷嚷著說是中山靖王之后的不同……畢竟中山靖王劉勝那是前漢武帝時期的人物了,并且劉勝有一百多個兒子,世世代代都在他的封地,因此只要是那地方的,只要姓劉,都能扯一句中山靖王之后的名頭。 劉表就不一樣了,人家那是實打實的大漢朝廷早就承認的自家親戚。 你說這時候劉表都不出兵,其他人瞎蹦跶個什么勁呢? 曹cao是很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的,說白了,去打匈奴人簡單,要兵馬要糧草這都好辦,這年頭不像是前些年了,前些年除了邊境地區,其他地方是養不了多少兵馬的,朝廷也不讓養,這些年大家的力量都發展起來了,還真不在乎這些。 兵馬糧草什么的,哪家都能拿出來。 可這并不是有了兵馬就能去做的事情。 李傕郭汜明顯比不上董卓,可為什么大家明知道只要派兵就能解決這兩人,卻一直沒有人愿意去長安解救皇帝呢? 說白了,放飛自我之后,誰還愿意再回來受約束呀。 此時皇帝也是空有名頭,再加上受制于李傕郭汜二人,因此并沒有什么權威可言。 以前要說起來皇帝來,那是被普通的平頭百姓當做神一樣的來看待的,那是天子,是真龍,可現在? 皇帝?誰是皇帝? 比起皇帝,大家知道的其實是各家的太守州牧。 也就是說,此時的大漢各地,這些官員豪強們,名為大漢的州牧,實際上已經割據一方,稱之為一方諸侯是不算錯的。 即使他們并不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那般是由天子冊封的,但實際情況也差不多了。 他們就是各地的土皇帝。 這時候誰還愿意去搭理長安的那個皇帝呢? 他在李郭二人手中就挺好的,真的。 大家都是這么想的。 因為這兩人只能挾天子而不能令諸侯,反而讓大家有了名正言順把中央不當回事的理由,于是這事情也就好辦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旭要去打匈奴,這說白了就是要去司隸地區摻一腳。 沒見之前李傕郭汜調兵也只是讓涼州并州出兵,而沒有算上中原地區的其他人么?他們自己也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如果曹旭這時候去司隸攻打匈奴人,打輸了暫且不說,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