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節
而且她也很喜歡現在的生活,紀衡原本其實擔心過曹旭會對家里太過安逸的生活感到無聊,她似乎天生喜歡戰場,現在這樣整日帶孩子的生活,紀衡之前甚至都沒有想過。 在紀衡的設想里,他覺得大概是曹旭在坐完月子稍加恢復之后就會再次投身軍營,孩子什么的,還是得他自己帶,卻沒想到曹旭居然真的耐得住性子留在家里了。 生個孩子難道對人的改變真的有那么大? 紀衡問起這事的時候,曹旭很果斷的點頭:“軍營?想啊,我可想回去呢,但是現在我得多陪陪寶寶啦?!?/br> 見紀衡有些不解,曹旭說道:“我不可能以后都留在家里帶孩子的,可打仗這種事,去了少則三五月,多了可能一兩年都不定能回來,那個時候我就是想陪他也不行啦,只好現在盡力補給他,希望他以后不要生我的氣才好?!?/br> 說到這里她自己也是一笑:“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我小時候可粘人呢?!?/br> 這話說的紀衡很驚訝:“你?粘人?” 曹旭看起來完全不是那種很粘人的性格??!她是那種一個人也能活的很好很強大的人,這一點有些時候紀衡都是佩服的。 可曹旭說道:“可不是嘛,我小時候除了一身的倔脾氣和現在像,真是找不到其他的相似點了,我還記得那時候哥哥初入官場,先做了郎官后來遷了洛陽尉,都是在洛陽的官職,那時候還沒什么感覺,可等到哥哥外放去做了縣令的時候我可傷心了好久呢?!?/br> 紀衡道:“那時候你跟他的關系就那么好啦?” 他只聽說過曹旭和曹cao從小關系就好,但詳細的事情可沒聽人說過。 曹旭低頭戳戳懷里紀函的臉,然后才說道:“可不止這樣呢,后來因為牽扯到宋皇后的事情,哥哥被罷官回家,在洛陽閑著無事就回去譙縣老家,我也跟著去了?!?/br> 這個紀衡是知道的,他想了想說道:“那時候你才十歲,說起來也是我第一次見你呢?!?/br> 那時候他想著抱曹cao的大腿然后混吃等死,對于曹旭這個沒聽說過的曹cao的meimei雖然有些驚異,可也不過是偷偷多看了幾眼罷了。 畢竟這年頭小孩子夭折的很多,曹旭才十歲,能不能長大都是個問題呢。 再說了,就算長大了,那也跟他沒什么關系,他只想和曹cao搞好關系而已。 “那時候我可怎么都沒想到我最后會娶了那個看起來瘦瘦小小的小丫頭啊?!?/br> 曹旭點頭:“對呢,我那個時候壓根沒關注你?!?/br> 她差點連紀衡的名字都記不住。 不過…… “我要說的不是這個啦,那個時候,我鬧著要跟哥哥在一起,結果后來才知道,父親和母親并不是跟著一起去的,為此我還哭了幾次呢別人都哄不好我,只有哥哥哄我?!?/br> 曹旭對此還下了個總結:“哥哥對我真好?!?/br> 曹cao對她那時候可真是拿出了太多的耐心與寵愛,這些年就算是對自己的女兒,也少有見他花費這么多心思的。 紀衡聽到這里噗嗤一笑:“你小時候那個愛哭啊?!?/br> 曹旭哼了一聲:“才不是,我只有難過的時候才哭,哥哥說這個又不丟人的?!?/br> 話是這么說,但她的耳朵還是有點微紅,畢竟對于很少掉眼淚的曹旭來說,小時候的她確實算得上是個小淚包了,即使她比起其他孩子已經算是不愛哭的類型。 只是…… “大概是因為我為這事哭過吧,所以想到以后,就覺得格外對不起寶寶?!?/br> 她那時候也是□□歲了曹cao才離開,從小是有父母和哥哥的寵愛的,十歲的時候與父母分離了那么一次就已經很難過,而紀函……她大概是不能守著這個孩子到他□□歲的時候的。 曹旭低下頭看著懷里的紀函:“這么說起來,我還真不是個好母親?!?/br> 她心目中的好母親應當是像自己的母親丁氏那樣的,溫柔賢惠又周到,給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能夠在她需要的時候時時刻刻的陪伴在身邊。 對孩子雖然寵愛卻并不溺愛,做錯了就要批評糾正,做好了也會夸獎,想要的都會給,但也有度,絕不過分。 “我恐怕做不到那樣呢?!?/br> 曹旭想想覺得自己真的比丁氏差了好多。 紀衡坐到她的身邊:“應該說是人各有所長才對,母親于家的貢獻很大,但你對這個天下的貢獻也會很大啊?!?/br> 曹旭道:“我只是想要支持哥哥去做一些事情而已,對于這個國家如何,我其實并沒有想那么多,我甚至不知道我做的對不對?!?/br> 這話說的紀衡一愣:“怎么這么說?” 他沒想到曹旭會去思考對不對這個問題,東漢末年的群雄相爭,真的很難說對或者不對的,只能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只看誰能夠笑到最后而已。 可有些時候,紀衡覺得,就算是最后勝利的那個,其實大概也是笑不出來的吧? 再說了,最后不是讓司馬家的給占了便宜么→_→? 因此對錯這種事,紀衡是真的沒有想過的。 曹旭卻站起身把孩子交給身邊人,說道:“帶他去睡覺?!?/br> 雖然曹旭有一下沒一下的戳著玩,可小孩子就是愛睡覺,紀函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在母親的懷里睡著了。 送走了紀函,曹旭又揮手讓人都退下,然后才對紀衡說道:“我覺得哥哥變了呢,別人或許感覺不到,但我們從小最親近,我知道他的……他這些年,真的變了,應該說從討伐董卓那次回來之后我就覺得他有些地方不像我之前所認識的那樣了?!?/br> 聽到這話,紀衡不由的有些感慨,曹旭和曹cao的關系大概真的很好呢。 不僅僅是曹cao了解曹旭,曹旭也同樣了解曹cao。 紀衡知道,曹旭所謂的變了,其實說的是曹cao從一個治世能臣道亂世英雄的轉變,他的心中所想要的,已經不僅僅是做個好官了。 但曹cao目前對外表現出來的卻相當的低調,他興辦教育發行紙張重視農耕,看起來似乎是在文化和農業這些民生上更下功夫。 仿佛他依舊是當年那個一心想要做好濟南相造福一方百姓的曹cao。 說實話這種畫風的曹cao看的紀衡心里挺著急的,他心說不是這輩子他干的活兒太多所以讓曹cao失去了轉變的機會吧? 可別??! 治世能臣什么的,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是混不下去的好嗎! 陶謙劉表等人放在和平時期都算得上是能臣,最后結果如何? 一個個的都得翻車。 此時聽到曹旭這話紀衡心中反而松了口氣:“也許這也是一件好事呢,這天下與之前畢竟不同了?!?/br> 曹旭點頭:“也是呢,不管是什么事情,哥哥想做的,我都會幫他的?!?/br> 至于說曹cao想干啥? ……嗯,目前來說,曹cao想要打死三個人。 誰? 劉備,關羽,張飛。 對,就是仨在公孫瓚失敗之后就不知所蹤的人! 曹cao和陶謙原本打的挺順的,雖然占不到大便宜,但有小便宜也不錯啊,曹cao甚至都算好了,等到兩家今年該停手的時候,維持一個比較好的局面停下,然后為明年的戰爭打好基礎做好布局。 做好這個戰略準備之后,其他方面倒是不必和陶謙斤斤計較了。 于是曹cao派太史慈去攻打臨沂,嗯,這次咱就不說這個臨沂和后世的臨沂不是一個地方了,因為和之前的其他地方不同,這個臨沂還真的就是后來的那個臨沂。 早說了徐州挺大一塊地方,臨沂也是被包含在內的,別把這時候的徐州當成后世的徐州市呀。 原本在曹cao的規劃里,臨沂也是很重要的一塊,這跟他徹底在瑯琊站穩腳跟,進而而已在明年圖謀徐州全境的計劃有關。 原本的計劃挺好的,派去的太史慈也是非??孔V的將領,要說起來,曹cao深知太史慈的本事,他雖然武藝比不上曹旭呂布等人,但實際上太史慈的武藝是不差的,就算是夏侯淵夏侯惇等人也不是他的對手,再加上太史慈還帶智商,這讓他在某種程度而言是比曹旭和呂布更加好用的將領,這次把太史慈派出去,曹cao也是下了決心一定要拿下臨沂的。 然并卵。 在曹cao以為臨沂肯定能到手的時候,太史慈敗了,不僅敗了,他自己還受傷了。 傷了太史慈的不是別人,正是關羽。 曹cao之前也聽說過關羽,他想起當初正是關羽張飛再加一個趙云讓袁紹不得不向他求援把曹旭調過去。 這次趙云在他這邊,卻沒想到關羽和張飛居然跑到陶謙那里去了。 別問曹cao咋知道張飛也在的,他還知道劉備也在呢。 按照趙云的科普,這仨人只要有一個在了,其他兩個肯定也在。 事實證明趙云說的是對的,因為很快曹cao就拿到情報,張飛在另一路擊敗了李典樂進兩人,而劉備也出現在陶謙的身邊,并且很得陶謙的看重。 曹cao可生氣了,心說我這兒打的好好的呢,劉備就出來攪局。 干活兒干的這么積極,袁術給你錢了?! 不過曹cao生氣了一會兒也就算了,因為他很快讓趙云接替了受傷的太史慈,趙云對上關羽可是半點不慫的。 這么想著曹cao的心里舒暢多了。 事實證明曹cao太天真了,因為還有更讓人生氣的事情在后面。 劉備給曹cao寫信了。 他也沒說別的,就說他希望曹cao退兵,并且表示,曹cao此戰已經對徐州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徐州的百姓們,多少人因為這場戰爭家園被毀流離失所,多少人失去了丈夫兒子,多少家庭因此破裂,希望曹cao能夠秉承仁義之心,也給他個面子,還是退兵回青州去吧。 這封信曹cao看了之后好險沒給劉備氣死。 此時的曹cao為青州牧,有因為討伐董卓以及制造新紙兩件事情在天下間都有很大的聲望,且論實力他手下也是精兵強將無數,算得上是北方的一家豪強。 而劉備呢?他算個啥? 一個賣草鞋的出身,手上只有兩千兵馬,還是當初在公孫瓚手下混的時候,公孫瓚因當年的同窗之情給他的。 劉備這樣的,哪有資格和曹cao說話。 然而他居然那么認真的給曹cao寫了封信,還讓曹cao給他個面子。 曹cao氣的想罵人。 這劉備還真以為自己的臉很大??! 簡直就是瞧不起曹cao! ……當然,如果紀衡在這里的話,他大概可以告訴曹cao,劉備這并不是看不起他,相反,劉備可以說是很看得起他的。 后世有個很簡單的營銷手段嘛,捆綁炒作。 或者說的更加簡單點,碰瓷。 自己沒名氣不怕呀,找個名氣大的碰瓷然后拼命炒就行了。 這種人最開始的目的就不是贏過某個人,也不是想要就被他們扯過來碰瓷的事情弄出一個說法來,這些都是虛的,都是□□,他們要的就是刷眼熟,刷知名度。 就這么多‘碰瓷’幾次,很快大家就會把他們放在被他們碰瓷的那些人的同一個等級來看了。 劉備之前碰瓷了公孫瓚和袁紹,這次他當然也是沖著曹cao下手了。 所以說,劉備真的半點沒有看不起曹cao的意思,他是相當的看得起曹ca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