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
二人又吃吃喝喝了一陣子,趙毅才出宮。 趙攸瀚趙煦幾個早一刻已回了府,也見完了一年未得相見的親人。 趙毅回府后便招了妻子和長子進書房商討趙敏禾的婚事。即使三人都明白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但諸如承元帝那頭之后如何應對、何時正式應下婚事、婚期幾何等事宜,還是未定。 至于趙敏禾本人,見完哥哥侄子后,便回存芳苑抄佛經去了——明面上昨晚的事確是那么過去了,然而吳氏卻以為此事可一不可二(趙毅和吳氏對“昨晚韶亓簫是頭一次潛入府中”一事倒是深信不疑),便罰了趙敏禾抄經,一日必抄夠兩個時辰才行。 趙敏禾這頭叫自己平心靜氣地抄經時,宮里錦墨軒中的韶亓簫也幽幽轉醒。 他的眼前先是浮現出明黃色的紗帳,剛開頭有些迷迷糊糊的,而后待紗帳上的云雷紋漸漸清晰起來,映入他的眼簾時,他倏地一驚。 韶亓簫刷的從床上坐起,倒嚇了一旁打瞌睡的林嬤嬤一跳。 但人醒了是好事,林嬤嬤高興地立刻上前扶住下一刻又癱軟了下去的韶亓簫,對他噓寒問暖。 一旁的康平也殷勤地上來問他肚子餓不餓,可想吃什么。 韶亓簫卻沒心思在意林嬤嬤說不停的話語,他虛弱地半倚在床頭,渾身都沒有力氣,在看清這是他自己的寢宮時背上卻又冷汗涔涔起來。 他伸出五指,一把抓住還在說話的林嬤嬤,不安道:“嬤嬤,我……我怎么會在這里!” 他分明記得——昨晚他親眼確認過了!這一世真的不一樣了!他提前兩個月隨大軍回京,她如他臨走前一般,依舊待字閨中! 隨后他才撐不住沉重的身體倒下的,為何一覺醒來,自己卻會在自己寢宮里?身邊照舊有林嬤嬤,有康平,卻沒有她…… 難不成,昨晚……乃至前面四年的光陰,都是他南柯一夢么?! 康平霎時閉了嘴。他是跟班,不可以說主子閑話的! 林嬤嬤卻沒有這顧慮,殷殷切切道:“殿下你也太亂來了,生著病還亂跑!你就算想見趙姑娘,出征一年多的時光都挨過來了,多等幾日又何妨?若不是剛巧趙家還有個老嬤嬤懂醫,你就這么倒下了,這可叫忠勇伯府怎么辦才好?也幸好人家一家子處置起事情來都有魄力,不然事情傳出去了,我看別人在背后怎么笑話你!……” 林嬤嬤還在絮絮叨叨,韶亓簫卻無心再聽下去了。 還好還好,那不是夢……她還在…… 他安心下來,一放松便覺得眼前頭昏腦漲起來。 林嬤嬤眼見他又暈乎起來,嚇得趕緊不說話了,又招呼康平一起將他重新扶著往后靠在大迎枕上,溫聲道:“殿下平日極少生病,這回病勢洶洶,該好好養著。別費神了,要做什么都叫老奴和康平去,啊?!?/br> 韶亓簫在林嬤嬤和康平的伺候下,喝了些溫開水,又進了些白粥,因實在沒胃口只用了小小一碗而已。林嬤嬤也不勉強他,只道過兩三個時辰再用一些便是。 而后的藥她卻沒那么好說話,親眼盯著他全部喝光了才罷休。 藥效上來,韶亓簫又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天色漸漸暗下來,承元帝百忙中也來看了看熟睡中還燒紅著臉的兒子。 他并未叫醒他,只在他床頭坐了一刻鐘才嘆一口氣走了,臨走前還囑咐了林嬤嬤等人好好伺候。 韶亓簫到底年輕力壯,在床上躺了三天便好了許多,身上也不再有氣無力。只林嬤嬤不安心,又親自上手叫他后頭又喝了好些天苦藥,又不準他出宮去。這一點就連承元帝都舉雙手雙腳贊成了。 韶亓簫無法,只好安心養病。 到他解禁時,都快一個月過去了。朝廷也已將這次勝仗的封賞下發得七七八八了。 對有功之臣,承元帝向來不吝封賞。 如陸崇之流的武將,功勞最突出的幾個這一回便是直接封爵。比著太|祖時期的例,陸崇得了穆康伯,襲五代而降爵。趙攸瀚本就是忠勇伯世子,承元帝便把忠勇伯的承襲又往上加了三代……還有諸如剛開始往邊關布防的云麾將軍、歸德將軍等人,封賞不一,爵位、金銀器物不一。戰事剛開頭殉了國的懷化將軍也得了封賞留于其后人…… 留守京中的文武百官以大軍歸朝后便病倒了的宋首相為首,也得了不少嘉獎。宋首相更是從承恩伯的爵位改成了文莊伯。 一樣是伯爵位,承恩伯乃是女眷恩及娘家,說到底還是來自內幃,是叫不響的。文莊伯卻是實實在在的爵位,兩者之間連承襲幾代都天差地別。更何況這爵位里還帶了一個“文”字! 諸如文、武、忠、孝、仁、義、禮等嘉字,取字也罷,謚號也罷,是不能隨便用的。大周開朝以來,能與這幾個字扯上的人或家族,著實不算多。就連當年承元帝為英年早逝的先太子安上了“孝文”二字,暗地里嘀咕先太子是否配得上這個謚號的也不是沒有,只是那時承元帝積威甚重,又傷心太過一意孤行,誰都不愿站出來承受承元帝的雷霆怒火罷了。 按理,趙毅雖沒隨扈,但他留在京中負責調度兵器,也是大功勞一件,但承元帝卻遲遲沒有封賞他。 不過,除了親近的人家和與趙毅不對付的政敵之外,幾乎沒人注意到他有沒有得封賞。因為幾乎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到了二皇子韶亓萱身上,想看看立了軍功的他會被賞什么。 奈何,承元帝的態度卻有些耐人尋味。 承元帝雖在很多場合大力夸贊了二皇子,實在的封賞卻一直沒下來,只道要眾皇子們一起封賞才是皇室的大喜事。 而后,承元帝也嘉獎了留守在京中的四皇子和五皇子,尤其是在政事上愈發從容的四皇子韶亓芃,承元帝更是不吝溢美之詞。 一時之間,腦子靈活的都清楚了——陛下這是不想叫二皇子一家獨大了,才又捧起一個四皇子來。 這些紛紛擾擾卻不叫韶亓簫放在腦子里,他只記掛著承元帝什么時候賜婚。明明先前已經跟他暗示過未來老丈人已松口了的,怎么后頭又沒動靜了? 他自身上好得差不多后,便常常去明光殿晃晃,承元帝幾乎一辦完政事就能看見他的身影。 時間長了,堂堂皇帝也要躲著兒子走??! 終于,又過半月之后,承元帝加封趙毅為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雖圣旨中言明只是武散官,只留虛職而無實權,還是不少人酸溜溜的——哪怕是虛職,在這俸祿卻是實實在在的,最重要的還是后頭的蔭封。誰家后代沒有個不成器的呢,能補勛位及率府親衛的蔭封,誰不眼紅??! 趙毅前頭誰也有個散官位,卻只是個正五品上的定遠將軍,這一下子從正五品上跳到了正二品,皇帝偏心的這么明目張膽,還是明君么?! 然而,不及御史上諫,承元帝又往忠勇伯府發了一道旨意——便是將忠勇伯嫡女賜婚于皇七子韶亓簫為正妃。 這下,御史啞火了——皇帝要提提親家的身份,這個基本與太后皇后的娘家會得個承恩伯的道理是一樣的。 這個……要諫嗎? 作者有話要說: 殿下只記得……自己就看了阿禾一眼而!已! ——沒錯,他斷片兒了…… p.s.本來是要設定成阿禾老爹得一個勛官的,然而沒想到勛官十二轉是要上陣殺敵才有份的……我前面資料沒查仔細,這里再這么寫就有些bug了~~早知道我就寫成老爹上戰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