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若要認真究來,周家是及不上武北侯府百年的底蘊的,但周父會審時度勢,當年皇室之亂周父平亂有功,明昭帝甫一登基便將他提至兵部尚書一職,對他很是看重。是以周家在朝中可算是“新貴”。 這樣的出身,加之周正自身儀表不俗,周母自然是希望兒子能娶個門當戶對端穩大方的女子,如此方能配得上周正。 秦凌云自然是算不得的,周母從前便不喜歡她,長安的貴女太多,溫婉賢淑落落大方的不在其數,偏偏秦凌云不是其中一個,她只是勝在出身好。 可在周母眼里,侯府伯府簪纓世家與朝中新貴沒多大差別,她只要個自己看得過眼的兒媳。 秦凌云一開始便輸了,如今更是一敗涂地。 性子不為周母所喜,如今名聲又被生母所累,這局面任誰看來都是必輸之局,再無翻身可能。 偏偏周正信誓旦旦的對她說:“等我來娶你?!痹僬J真不過的樣子。 秦凌云不知怎的便信了,周正說讓她不要去聽外面的蜚短流長,讓她不要打聽周府的事,她便當真不去打聽,當真一心一意的等著周府上門提親。 或許,她是在逼著自己相信。 蘇妍稍稍側身把身后的妝花迎枕往秦凌云那邊塞了塞,讓她靠的舒服些,秦凌云側頭看她一眼,手中的畫本子在她眼前晃了晃,問道:“看嗎?” 蘇妍就著她的手看了一眼封皮。 與昨日來時看的那本已然不同。 “志怪雜談?”蘇妍輕輕念出書名,看向秦凌云。 秦凌云點頭,欲要張口對她說書中所講,卻瞥到了枕在蘇妍腿上睡得正酣的魏鳶,一時有些猶豫。 蘇妍輕喚一聲,一旁候著的桂枝嬤嬤帶著兩名婆子輕手輕腳的把魏鳶挪到碧紗櫥里去了。 許是困得緊,自始至終魏鳶竟未動也未動,毫無所察的便被挪了個地方。 “睡得真沉,咱們若是心術不正之人,存心害她只怕她半分招架之力都沒有?!蔽壶S挪去了里面,總算能稍許放開聲音說話,秦凌云半是嫌棄半是玩笑道。 蘇妍笑道:“二姐這些時日也是百無聊賴了?!辨側毡魂愂详P在房里繡嫁衣,要磨一磨她的性子。 語罷轉頭看向秦凌云手上的畫本子,挑眉,“周正這幾日給你送了兩大箱子的書了吧?” 這才幾日? 秦凌云略一細思,咦了一聲,道:“好像……是有兩大箱子了!” 她也有些詫異。 周正命人送來她便收,命人鎖進箱里,一本本的看,倒也未曾注意,這不過三兩日的功夫他送來的書竟已有兩大箱子!也不知段時間里,他從哪尋來這些書。 秦凌云低頭看了看肘側的幾本書。 這幾本是方才才送來的,致齋先生的書,她從前最是愛看,蓋因她覺得這位致齋先生書中所寫字里行間總是透著些灑脫的味道。 蘇妍暗自笑了笑。 誰能想到,素日里看起來對什么都不上心的周正為了秦凌云如今竟能做到這般地步。 不由生出幾分揶揄之心,“我從前看你們二人見面便斗嘴,還以為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卻不知道……”看著秦凌云驀然紅了的耳尖,故意頓了頓。 秦凌云欲蓋擬彰,故作不知問道:“不知什么?” 蘇妍卻不再說話,只眼含笑意看著她。 “……”秦凌云又羞又惱,卷起手中的書輕巧的在蘇妍手臂上敲了一下,氣惱道:“不是要看書?” 蘇妍不再逗她,斂了面上的揶揄之色,配合的低頭問道:“你與我說說這書說的是什么?” 秦凌云便細細與她說了。 蘇妍年幼之時隨師父遍游天下,走得多了自然聽過不少故事,是以對這些玄之又玄的故事也有幾分興趣,又聽秦凌云說的有趣,兩人便湊在一起接著秦凌云講到的地方往下看。 不多時,便見桂枝嬤嬤手里拿著個方匣子進來,附耳在蘇妍耳邊輕聲說了幾句,又將匣子遞給蘇妍。 是竇憲命人送來的。 他近些日子忙得很,不知明昭帝給了他什么旨意,月初他便離開長安南下去了,如今已然半月余。 生辰賀禮不是昨日已經送到了嗎?蘇妍心中奇怪,卻也不做他想,徑直打開盒子,卻先是一愣,而后驀然便紅了面頰。 秦凌云見她如此反應,不由好奇,湊上前看。 蘇妍飛快合上匣子塞回桂枝嬤嬤手中。 她動作雖快,卻還是讓秦凌云看到了,當即曖昧不明的拖著長長的音調打趣她,“玉連環?” 蘇妍粉頰含春,一雙眼兒飄忽不定,卻還要故作鎮靜,“是嗎?我從前未見過這樣的玉,竟是兩個套在一處的……” 語畢卻恨不得咬下自己的舌頭。 “是呀!玉連環,玉連環,自然是連在一處的……”秦凌云笑了笑,略提高聲音在蘇妍耳邊道:“好似你與他二人,親親密密永不分離呀!” 蘇妍已經羞得說不出話來,暗道,果真風水輪流轉,幾刻鐘前還是她打趣秦凌云,沒想到現在倒反過來了。 心里卻是掉進蜜罐子一樣甜。 作者有話要說: 明昭帝:丞相跟朕嘚瑟他馬上就娶媳婦了,朕雖然是有妻有子的人生贏家了,但是朕還是很不爽,誰讓他在皇后面前揭朕的短,于是朕瞅準時機在他媳婦生日的時候把他派去公干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92.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二章 七月初七這日天剛蒙蒙亮,桂枝嬤嬤便把蘇妍叫了起來,蘇妍許久未曾起得這樣早過,一時有些回不過神來,待凈過面后腦中好容易有了幾分清明,一轉身便看見了桂枝嬤嬤身側的雪芝嬤嬤,“嬤嬤?” 雪芝嬤嬤一福身,似是知道蘇妍在想什么,笑道:“今兒是郡主一生一次的大日子,娘娘不放心,特命奴婢來幫襯一二?!?/br> 正說著,流螢帶著一個丫鬟端著幾樣吃食進來,見蘇妍皺眉,流螢忙道:“就算沒胃口,姑娘也要吃一些,若是這會兒不吃,便沒機會啦!” 蘇妍知道成親流程繁多,不吃一些恐怕是沒體力撐下去,是以就算沒什么胃口也逼著自己坐下吃了幾個水晶餃子。 見她吃得這樣少,桂枝嬤嬤不由又道:“姑娘再吃些吧?!?/br> 說著將一碟子蒸得松軟的銀絲卷兒放在蘇妍面前,“姑娘昨兒說想吃銀絲卷兒,今兒奴婢特特做了,姑娘嘗嘗?” 桂枝嬤嬤做點心吃食的手藝一向好,蘇妍不由又多吃了兩個銀絲卷,喝了小半碗的蓮子血糯粥這才放下筷子。 流螢和方才的丫鬟利落的收走碗碟,雪芝嬤嬤扭頭喚了一聲,便見碧紗櫥外進來兩個面生的婦人和幾個宮人。 “這兩位是娘娘特地尋來的全福婦人,為郡主開臉的?!毖┲邒叩?。 蘇妍點點頭,在一眾人的簇擁下面向北邊坐下,兩個婦人分別在蘇妍兩側站定,一人手持一根紅色雙股線來回拉扯,那線便挨著蘇妍的臉頰不斷開合,婦人一邊拉線一邊低低的唱:“左彈一線生貴子,右彈一線產嬌男,一邊三線彈得穩,姑娘胎胎產麒麟?!?/br> 待開臉完畢,外頭天已是大亮,蘇妍坐在窗前清楚的聽到府里的熱鬧,因了蘇妍的性子,玉清小筑一向清凈,今日卻是人來人往的熱鬧,雪芝嬤嬤帶著一干宮人和仆從忙碌的準備著成親的各項事宜,一遍遍的叮囑著相關事宜,就連一向活潑大咧的流螢今日也難得的斂了神色,神情嚴肅如臨大敵。 蘇妍看著不由露出一絲笑意,對流螢道:“別急,時辰還早呢?!?/br> 流螢乜她一眼不說話,面上明晃晃的不贊同。 “哪兒早了?”陳氏風風火火的進入碧紗櫥,見蘇妍坐在鏡前的輕松模樣,不由道:“你這性子叫人說什么好?什么時候都是一副清清淡淡的模樣,倒顯得我們這些人空著急?!?/br> 說著又想起已然出嫁一月有余的魏鳶,笑著嗔道:“鳶兒何時能有你五分的淡然我也能少為她cao些心了?!?/br> 魏鳶平日說著不想嫁不愿嫁,嘴上百般嫌棄朱齊,可到了出嫁那日卻又是緊張又是著急,一點兒坐不住,若不是陳氏早有安排,那日險些就出了亂子。魏鳶回門那日陳氏揪著這件事好一番說教。 陳氏一邊說著魏鳶,一邊自桌上齊齊排著的一排大小不一的玉梳中挑起一把為蘇妍梳妝。 這玉梳是太后昨日特地命人送來的,自婚期將近,太后不知往蘇妍院中送了多少東西,叫長安一眾貴女艷羨不已。 那是她們還未見過太后為這個心尖兒上的侄孫女兒添的嫁妝。陳氏心道,那哪兒是添妝啊,太后怕是把自己的整個私庫都添給蘇妍了。 再想想蘇妍的親父,陳氏不由暗自搖頭。 這個小叔,她是越來越不知他整日到底在想些什么。從前即便他耳根子軟在大事上拎不清,到底潔身自好,自魏薔一事后他沉寂了好些日子,前些時日好容易有了些精氣神,卻不知從哪里認識了個秀才之女,不顧老侯爺和兄長的勸誡,硬是要抬進門。如今整日與妾室廝混,一眾事務都拋之腦后,就連獨女出嫁也沒讓他收斂一二,反倒愈發荒唐。前幾日若不是老侯爺攔著,他竟是險些將二房的一眾事務盡數交到柳姨娘手中。 康樂郡主去后當年的十里紅妝盡數入了他的私庫,如今蘇妍出嫁他拿出來的只怕連一半都沒有,蘇妍是不在意,可宮中的太后卻輕易過不去,他這輩子納再多的妾室也別想再有個孩子。 好生的父女情就讓他這般嗟磨沒了,陳氏暗地里不知為蘇妍可惜過多少回,后來轉念一想,蘇妍如今哪還需要別人為她可惜嗟嘆。 有太后護著,如今又要嫁給竇相,那竇相可是在太后面前賭咒發誓說此生只蘇妍一人,再不他娶。 一生一世一雙人,多少女子少時盼過的,竇相便這樣給了蘇妍。 有這樣的兩個人護著疼著,蘇妍這一生只有旁人羨慕的份兒。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四條銀筍盡標齊……” 陳氏為蘇妍梳發,桂枝嬤嬤站在蘇妍身側笑著說著吉祥話,說著說著聲音就有些哽咽。 蘇妍自鏡中看到,驀然便紅了眼眶,眼里聚起蒙蒙水意。 陳氏忙道:“哎喲別哭,可千萬別哭!大喜的日子哭什么?” 桂枝嬤嬤扭頭擦去眼角的濕意,點頭道:“都怪奴婢,平白招惹姑娘……” “不是……”蘇妍搖頭,淚珠便撲簌簌落下,滴在淺雪粉的里衣上,瞬間洇開一團濕意。 流螢自外面進來,本來臉上還帶著喜色,見屋里二人紅著眼眶,小丫頭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自個兒也跟著眼眶一紅。 這頭一時也梳不下去了,陳氏扔了手里的玉梳安慰蘇妍,“你嫁過去嬤嬤和流螢也是要跟過去的,哭什么?” 她一邊拿著帕子給蘇妍擦淚,一邊輕聲道:“若是因為舍不得府里,那便更不需要哭,你即便出嫁了,也還是魏家的女兒?!?/br> 陳氏給桂枝嬤嬤使了使眼色,桂枝嬤嬤意會,揮手讓流螢先出去。 “什么時候想回來了,遣人說一聲,我和你大伯父總是高興的?!标愂项D了頓,又道:“至于旁的,你大可不必理會,有你祖父和大伯父在呢?!?/br> 蘇妍知道她說的是魏正遠,點了點頭,道:“勞煩大伯娘了?!?/br> 女兒家出嫁時難免有些眷家,柔軟的心百轉千回最后只能化作幾滴淚。 陳氏又勸了勸,蘇妍這才止住。 一番耽擱待梳完頭已過了午時,一個粉衣丫鬟攙著位鬢發俱白的老夫人前來,是宋國公府的老夫人,蘇妍曾見過。 老國公和老夫人乃是少年夫妻,成親六十余載,一路相攜著,是長安城里有名的伉儷情深。此番老夫人受了太后的囑托來為蘇妍挽髻。 說是挽髻,其實也只需老夫人親自為蘇妍簪上一只發釵便好。 老夫人為蘇妍簪好發釵,在蘇妍道謝的時候慈藹的笑著拍拍蘇妍的手,道:“是個好姑娘,也是個有福氣的?!?/br> 梳好發髻,本是要上妝,陳氏略一思忖道:“還需哭嫁呢,再哭花了?!蔽壶S當時便是先上了妝,結果哭嫁的時候摟著雙親大哭一場,再好的妝都花了。 好在魏正遠雖荒唐,卻知道今日出不得差錯,同魏正暉一道在老侯爺院中等著,蘇妍磕頭拜別家中長輩,其后又免不得一番落淚——卻是舍不得祖父和大伯父。 雖說自她歸家,如今不過半年多,但祖父是極開明和善的,大伯父平日里雖不茍言笑,但蘇妍知道這只是他的表象,私下里他待底下這一眾小輩都極好。魏鳶常說,別看阿耶總肅著臉,但只要我一撒嬌,他就什么都聽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