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周末有一場額外的講座,輔導員在群里公布了消息,我沒細看,群里的小伙伴們就用噴薄的發言刷了屏,只從他們的話頭里得知好像是一位歸國的教授會在我們大學授課,在此之前先開設一場非強制性的講座。 我原計劃用這個周末去附近的一些大山小河、偏僻鄉村走走,看看能不能觸發什么新事件,不過顧及到李衿和水杏這兩個最近都有情況,還是打消了念頭,改而決定去聽講座。 因為這場講座打卡加德育分,哪怕是對講座內容沒興趣的不少學生也抽空過來了,偌大的禮堂坐得滿滿當當,前排和后排的位置都所剩無幾。我隨便在中間靠邊的地方揀了個座位坐下,昏昏欲睡地攤在柔軟的椅子上。 睡覺真是最有意思的運動方式了,真的,無論哪一種都很有意思,一個人睡覺尤其有意思。 此種真意,不可為外人道也。 小憩了有十來分鐘,隨著講座開始時間的不斷接近,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大禮堂,這個無人問津的角落很快坐滿了人。人很多,但又算得上安靜,這恐怕是這些年來才出現的景象……掃視禮堂,不難發現絕大多數人都在玩手機,另一小部分人在打瞌睡,說話聊天的人最少。 來都來了,講座還是要聽聽的,這個教授據說頗負盛名,學問做得很好。老實說學問做得好和講課講得好是兩回事,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就我個人而言,更喜歡那種會講課能聊天的老師,學問過得去就行了,其次老師要觀念開放,善于接受新事物,最好還能勇于承認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這要求怎么看都算不上算不上苛刻,但能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禮堂里的燈熄了大半,只留下頭頂的昏黃小燈。高臺上大燈亮起,西裝筆挺的主持人走上前臺,做起了關于本次講座的內容和主講人的介紹。 旁邊一對結伴過來的女生說著悄悄話。 “唉,我還以為講什么呢,是講國學啊。早知道我就下一部電影過來看了?!?/br> “國學挺好的,不要排斥它?!?/br> “是挺好的,不過我不感興趣啊,再說我一學化學的,高考背的那幾首古文早就還給老師了。你喜歡,你就好好聽,我睡會兒啊,講完了記得叫我,這邊離門口近,我們快點兒打卡出去……” 她們兩人的聲音低了下去,與此同時,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干擾性的對話。禮堂內鴉雀無聲,主持人在宣讀了一長串的發揚國學有何意義、怎樣發揚國學的套詞后,又開始巨細無遺地介紹本次講座的核心內容,介紹完畢后激揚澎湃地念起了主講人的輝煌的頭銜。 這就過去了半個小時。 我又攤回椅子里,半睜著眼聽他講講講,講完了之后掛著激動得像是迷弟見到偶像的表情帶頭鼓掌,說:“有請宋教授!開始我們今天的講座!” 作為播音系的學長,能做到這樣的效果,演技我給滿分。 不過……咦?宋教授? 我處于懈怠狀態的腦袋里閃過了什么,但并不很清楚。我也沒細究,就這么放任著自己的半醒半睡,隱隱約約里聽見一個步伐穩健的人踏上了高臺,那一刻觀眾席中爆發出一陣輕微和克制的“哇——”,驚嘆聲此起彼伏,盡管很快就自發地停下了,但觀眾們好像突然間就變得激動起來,不復安靜。 “天惹!教授帥呆了!” “遠方的mama,我竟然愛上了一個比我爸爸還老的男人……” “他是什么課的老師?有誰選了他的課?求換??!” 那個學化學的姑娘說:“我忽然覺得我需要提高一下文學素養,嗯,以后去聽聽他的課吧?!?/br> 姑娘的朋友無語地說:“你怎么不干脆選一門他的課?!?/br> “我語文不好啊,掛科多慘?!?/br> 在這樣的竊竊私語中,高臺上的人溫聲安撫:“同學們,請安靜一下?!?/br> 我一下子就清醒了,抬頭去看。 宋老穿著灰色的西裝坐在高臺上紅桌子的背后,梳了個一絲不茍的大背頭,戴著細框眼鏡,胸口插著一支深海藍的鋼筆,脊背像軍人一樣筆挺,肩膀開闊,嘴角微微含著笑,渾身上下都是那種老式紳士的做派,看著又學究又可靠。 他面前擺著一支話筒,因為話筒不夠高,他遷就地壓低了頭,以一種微微傾斜的姿勢說話。 我愣了愣,掏出手機去翻輔導員發過的關于他的信息。里面資料也不多,只知道他是從國外回來了幾年后一直賦閑在家,最近忽然覺得不能再這么待在家里養老,于是在我們學校里開設了一門國學入門的選修課。他是臨時增補的一個選修課,所以選課系統要在下周才能重新開啟,我們才能選擇他的課……我找了半天,沒有別的關于他的資料了,只好放下手機。 然后我抬起頭,就看見他一邊講著,一邊似笑非笑地用眼神瞄準了我。 時隔多年,我又回憶起了曾經從早到晚都被文房四寶所支配的恐懼。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作者又要去根管治療了,所以更新應該會晚_(:3ゝ∠)_ 后天作者要考科目二了?。?!啊啊?。。?! 賜我力量吧茜拉?。?! 第53章 宋教授的選修課開課了,我沒選,但這門課出現在我的課表上。 周六上午的課。 我思來想去,好吧其實也沒怎么糾結和猶豫,雖然心里是有點不快活,一來是因為他的自作主張,二來是因為哪怕是這種不和我商量的自作主張都透露出的熟悉的氣息,卻也沒怎么往心里去。 在我沒有發現之前,原來就處處都是痕跡,只是我沒有細看和深思。 不過現在我還沒空關注這些事,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著李衿,或許也是等待著我——時隔一個星期,她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親爹,終于不負眾望地找上門來。 好在他來的時候很早,這個時間點學生們要么有課、要么回家的已經出發了,要么就是還沒有起床,寢室樓里人不多,阿姨通知李衿她父親來找時還挺有閑情逸致地和李衿嘮了幾句嗑。李衿和阿姨東拉西扯了一通,掛了電話就給我打過來,語調很穩定,但依然深埋著恐懼。 我頂著宋教授的眼神硬著頭皮聽了電話,與他對視了幾秒,在這節課開始之前離開了教室。 m記靠窗的位置,李衿和一個穿著陳舊但還算是整潔干凈的男人對坐。遺傳讓思想和靈魂迥異的兩個人坐在一起而沒有任何不和諧的地方,從側面看,他們有幾乎一模一樣的鼻梁和下巴。 兩個人各自點了一份套餐,李衿面前的連盒子都沒有開,薯條掉了幾根出來,她就撿了食不知味地嚼一嚼。但那根本不算是在吃東西,無論是她緊張地繃緊的肩膀還是蒼白的唇,都能看出來她沒有在享受食物。她父親倒是吃得津津有味,她就在他吃完之后把自己的那份放過去,十指糾纏,默默地望著他。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說白了就是當局者被自己蒙蔽,平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誰也看不清真心,或者大家都看得懂,只是誰都不說。我一般不會為一些隱晦的感情作主觀上的解釋,但有些問題的答案就是這么簡單和令人痛心。 她仍舊愛他的父親。這愛里當然有憤怒和憎惡,但她仍舊愛他,就像擺脫不了一顆有用的蛀牙。 我在外面站了一會兒,給李衿發了一條信息,進店坐到角落里。她的手機就在桌子上,屏幕亮起,她小心地垂下眼掃了一眼,抬頭后迅速鎖定了我的方位。 ……至于嗎搞得就像是間諜會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