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這廂師徒二人正在給《論語》做句讀,那廂明姝躲在屏風后,時不時端著壺過來添水,后來干脆傻笑兮兮地坐在二人身邊,趁著講課余閑問道:“獾郎,你認識方仲永嗎?金溪的方仲永?” 獾郎是王安石的小名,據說他出生時有只胖乎乎的小獾從門口路過,因此得了這個綽號。而方仲永自然不必提,就是王安石的文章《傷仲永》里那個小時了了,長大后泯然眾人矣的神童少年,他的家鄉金溪與臨川相鄰,只隔了一段河水。 王安石一臉懵逼地看著她,搖頭道:“不知道,不過我外婆家住金溪,可以幫師娘打聽打聽?!?/br> 明姝又問:“那你游褒禪山了嗎?讀孟嘗君傳了嗎?” 王安石更是一臉懵逼,“褒禪山是什么?孟嘗君是啥?” 晏子欽忍不下去了,拽著明姝的袖子把她提溜回房,按在角落里教訓道:“不要再打擾我們上課,你問這些有的沒的,再嚇壞了孩子?!?/br> 明姝訕訕答應了,卻還是經常躲在各種地方觀察這個原本只應出現在書本上的小少年,連連感嘆穿越的神奇——就是這點好,夢想照進現實,當看到真人時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史冊里、文字間揮毫潑墨的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晏子欽見她有所收斂,便由她去了,只是不明白她為什么對一個小孩子趨之若鶩、饒有興味地圍觀,難道他這個堂堂男子漢還比不上一個小孩子嗎!心里煩亂,不由自主地瞪了王安石一眼,小孩子更是摸不著頭腦了,不知第幾臉懵逼地看著師父,拿書的手不聽使喚地抖了三抖。 轉眼已是草長鶯飛的暮春三月,王安石的課程進度也從《論語》句讀升級為《論語》注疏。那一日春光遲遲,高卷的竹簾上堪堪有東風拂過,中庭盛放的粉海棠落了滿階。 晏子欽忽想起自己珍藏了一卷唐人做注的《論語》,便讓王安石稍等,自己去房里找來。 先找了書架,卻沒有,想著大約沒從箱篋里取出,便去翻箱子。眼前十來個箱子長的都差不多,晏子欽向來不對這些生活瑣事稍加留心,記不清哪個是書箱,只能一個個翻找,第一只箱子都是衣物,第二只都是明姝不要的小玩意兒,到了第三只,面上鋪的都是成匹的綢緞,底下摸起來yingying的,興許有書,晏子欽從最底層一抽,抽出一只盤絳錦的書匣來,看著眼熟,卻想不起來是什么,索性打開來瞧瞧。 若問這是什么,還要提起新婚之夜,晏子欽當著明姝的面翻開了那本舅父傾情贈送的春~宮~圖,他不明就里,卻把明姝嚇得不行,偷偷藏進自己的嫁妝箱子里,這裝滿綢緞的箱子正是當晚那只,她本以為天~衣無縫,哪成想這么快被她最想瞞著的人發現了。 此時,正在婆婆房里抄佛經的明姝虎軀一震,筆鋒劃出一條突兀的黑線,隱隱覺得有什么不好的事發生,瞄了眼正在撥念珠的許氏,偷偷念了聲“阿彌陀佛”。 還是原來的封面,還是原來的內容,還是原來的情趣,可晏子欽早已不是原來的晏子欽了。 成親已有半年,雖未真刀實槍地上陣,可和娘子耳鬢廝磨,加之年歲漸長,此事不需人教,自然漸通其中道理,蠢蠢欲動的天性加上眼前活色生香的圖畫,什么都不用說,一眼就懂了。骨子里的刻板羞怯讓他想停下手,可體內不可知的力量哪里還聽他調配?只能紅著臉一頁頁翻下去,卻都浮光掠影,不敢看太仔細,可心里早如明鏡一般,恨不得明姝就在眼前,任他摟一摟,抱一抱才好,更往下的不敢想,可心早如擂鼓般跳動,不敢想還是要想,難堪地捂住臉,就從手指縫里偷看。 “晏先生?” 門外傳來王安石的聲音,嚇得晏子欽趕緊把書扔掉,急忙回頭,只見王安石站在門外。 還好站得遠,否則就糟了! “晏先生,書找到了嗎?”王安石又問。 晏子欽輕咳兩聲,道:“還……還沒?!?/br> 王安石神色有些慌張,道:“我家仆人方才來報,說學生的外祖母生了急病,母親讓學生跟去探看,可否請兩天假?” 晏子欽一邊悄悄把圖冊藏在身后,一邊道:“長輩有疾,做兒孫的自然該侍奉湯藥,快去吧?!笨此h去后,晏子欽才把圖冊原封不動地藏回原處,卻在箱子上用指甲劃出一個十字,僥幸地想著下次方便找。 當晚,夫妻二人又是同被而眠,回到臨川后,二人便不分房了,只因明姝怕婆婆猜疑,雖然同居一室,但還是涇渭分明,互不干犯。 只是今晚,明姝安然睡去后,“大徹大悟”的晏子欽坐不住了,東翻一個身,西瞪一下眼,黑暗中聽見枕邊人輕柔的呼吸,嗅著她發絲上的氣息,便如飲了醇酒一般,多想軟玉溫香抱滿懷??!可是娘子她……會同意嗎? 一想到這兒,他心里有些喪氣,難道是娘子嫌棄他,所以故意不讓他親近?若是自己偷偷摸摸地對她那樣,豈不是不夠君子?閉上眼強迫自己睡去,白天看過的不堪入目的東西又出現在腦海里,自己也變得和畫里一樣了,一捶床,索性起來到院子里散散步,滅滅這股無名火。 春夜里尚有寒氣,他披衣來到院中,卻見一縷燭火翕忽閃動,卻是杜和坐在蠟燭后一眨不眨地盯著火光。 “你在做什么?”晏子欽皺眉不解道。 杜和揮手打了個招呼,笑道:“嘿喲,恩公起夜??!” 晏子欽道:“什么起夜,倒是你,為什么晚上不睡盯著蠟燭?” 杜和道:“這是咱們練武之人的修行,黑暗中緊盯著火光最練目力,不管是十八連環刀還是偏體靈明劍,我都能從千百套花招里找出致命點,一擊即破!” 晏子欽點點頭,正要走,卻被杜和攔住,他輕聲道:“恩公不是起夜,難道是……那個……不行?” 看他那副擠眉弄眼的樣子,末了還加上一句“男人嘛,都懂的”,晏子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轉身就走,推門進屋,氣呼呼往床上一趟,又折騰了幾個來回才睡下,幸好學生請假去外祖母家,第二天不用早起授課。 次日清晨,明姝伸著懶腰坐起身,還眷戀那溫暖的被窩,又賴了一會兒,見一向早起的晏子欽沒有醒來的意思,白生生的臉半埋在枕頭里,時不時抿幾下紅潤的嘴,該不會是夢見什么好吃的? 淘氣地捏住他的鼻尖,片刻,喘不上氣的晏子欽醒了,明姝捧著臉趴在他面前,笑道:“早啊?!?/br> 晏子欽笑笑,懶懶回了句早,眼睛卻從娘子粉白的臉龐下移到微微敞開的中衣領口,臉上騰地紅起來,忽然感到下身不對,眼神慌亂起來。 “怎么了?”明姝發覺他突如其來的緊張,想掀開被子看看究竟怎么了。 晏子欽趕緊拉緊被子,囫圇道:“沒……沒怎么!” “讓我看看!”明姝拉扯幾下,一把掀開被子。 只見原本空蕩蕩的地方鼓起一塊不可小覷的東西,白綾褲上更是潮乎乎一片。 ☆、第二十四章 明姝:“……” 晏子欽:“……” 看到被子里的景象,明姝很淡定,起碼是自認為很淡定地放下被子,把晏子欽藏在里面,只露出一個腦袋尖。 果然,再純潔的少年也有長大成人的一天。 她默默感嘆著,心想發生這樣的事也不能怪他,只能怪大自然的規律了,也許他同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是什么。 要不要安撫一下脆弱的少男心?比如,給他講解一下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甚至部分男性在死亡后,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聚集到身體的最低處,也會導致某不可描述的部位充血膨脹。再比如,她在解剖室做助手時每天都要面對浸泡在福爾馬林中的某器官標本,她不會介意的。 ……算了,會給這只包子留下心理陰影吧,她不想當罪人。 晏子欽已經從被子里鉆出來,面無表情地幫明姝拉攏了松開的衣襟,遮住了即將走光的胸,又面無表情地翻身面壁。 明姝一愣,想到了一個快速化解尷尬的辦法。 “哈哈哈哈哈哈,你都多大人了,還尿床!哈哈哈哈哈!” 她的笑聲還沒停下,可晏子欽早已躲回被子里,氣氛……好像更尷尬了…… 明姝收起夸張的笑,清了清嗓子,道:“我……讓春岫給你收拾一下?!?/br> 被子里的晏子欽劇烈地搖頭,想必是害羞了。 “要不然,讓陳嬤嬤來?” 晏子欽還是搖頭,悶聲道:“幫我拿件換洗的衣物就好,不要讓旁人知道?!?/br> 看著他瑟瑟發顫的背影,明姝總覺得自己看到了一個飽受欺凌的小媳婦,而自己仿佛是一個對他做了令人發指之事,吃干抹凈后卻又不愿負責的大惡棍,心里不由得一陣惡寒,躡手躡腳地從柜中拿了條干凈褲子放到他身邊,別別扭扭地說了一句:“那,我先出去了?” 晏子欽“嗯”了一聲,點點頭。 明姝沒精打采地蹲在房門外的墻根下,看著院子里的裊娜絲柳、爛漫春光,縮在陰影中的她像一朵憂郁的蘑菇。 看到晏子欽那個樣子,她為什么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自責感?仔細想想,要不是自己連哄帶騙,他也不會“三月不知rou味”,直到現在才開了竅,可是一旦開竅,未來的日子要怎么混??! 正在悲嘆,房門突然開了,穿著停當的晏子欽走了出來,一身挺括的淡青色素地細麻長衫更襯出他頎長的身形,衣料半新不舊,想來是去年制成的,如今已有些短,露出簇新地黑緞雙梁云頭履和一截潔白的云襪,看來這一年來他長了不少個子。 這個人臉上依然是不茍言笑的表情,好像剛才那些難為情的事從沒發生過,只有一雙晶瑩閃爍的星眸,隱隱透露出些微的情緒波動。 一件回字紋半壁披在了明姝身上,一恍神間,晏子欽已經背著手走遠了。 “披上些,早上涼?!彼f著,朝書齋走去,只留下明姝呆呆地蹲在墻角,臉頰一寸一寸紅到耳根。 “啪!”她給了自己一巴掌,罵道:“大清早,犯什么花癡??!” 也許是有意避開彼此,這一天他們都沒再見面,明姝還是和婆婆一起抄佛經,也許是信佛之人常常拂拭靈臺之上的紅塵,看事更準些,許氏立刻察覺出兒子兒媳之間微妙的氣氛,嘆道:“我這孽障聰明倒是聰明,不過只是耳目上的聰明,細看他的心,比常人都要癡愚,你且擔待他些?!?/br> 明姝連連點頭,心想:“幸虧他心里癡愚,要不然我那制得住他,早就慘遭‘毒手’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求佛祖保佑,把他今早生出的那點不該有的‘聰明’收回去吧!” 到了傍晚,明姝回屋吃飯,卻見晏子欽也在房里,身上只穿中衣,唬了她一跳,忙問:“你脫成這樣做什么?” 晏子欽也微微一愣,靦腆道:“有個故交從應天來江南西路公干,途徑咱們這兒,我前去一會,想換件合體些的衣服?!?/br> 的確,他今早穿的那件細麻袍子有些短小了,明姝又問:“什么朋友?去何處相見?” 晏子欽道:“之前在族叔府上偶遇的前輩,說了姓名你也不知是誰,地方是他定的,就在離他下榻之處不遠的明月樓?!?/br> 他口中的的族叔就是在應天為官的晏殊,那日偶然相識的前輩便是范仲淹,虧得他沒說出此人姓名,否則以范文正公的鼎鼎大名和一篇《岳陽樓記》在廣大現代人中學記憶中崇高的地位,今晚的“單刀赴會”,就要變成“拖家帶口”了。 聽到“明月樓”三個字,明姝臉色冷了三分。有宋一朝,對于男人,尤其是才子來說,眠花宿柳并不可恥,反而是惹人羨慕的風流韻事,流傳下來的宋詞名篇有一半就是在歌妓簇擁著的酒席宴會上寫就的,這些美麗多情、身世畸零的女子帶給才子們無限的綺思,于是她們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秦樓楚館、畫舫彩船,人跡所至,皆能尋到艷色相陪,早就不是禁忌了。 天下最知名的青樓就是京城的綺玉閣,臨川的明月樓雖然比不上那里,卻也是花月情濃的風流之地,范仲淹約晏子欽在此處相見,為的是什么? 明姝的腦中閃過一串不好的畫面,聯想到晏子欽今早剛剛覺醒,再去那種地方簡直就是*,怎么能把持得住呢??? 一想到他和別的女子在一起,明姝的心忽然微微刺痛起來,低著頭轉過身子,背對著他。 晏子欽不解,問道:“怎么了?” 明姝一邊拉開柜子,一邊道:“沒什么,幫你找外袍?!?/br> 她把兩件外袍搭在龍門架上,一件是月白的緞袍,上面有隱約的云形暗紋,在光線下忽隱忽現,配上衣襟上刺繡而成的幾縷碧玉妝成的柳絳,說不出的俊秀風雅。而另一件則是極普通的鐵灰色素羅長衫,無一處花紋,十分古板。 這兩件衣服都是婚后新做的,一直沒穿用,第一件緞袍更是明姝心尖尖上的愛物,那時她尋到一位極精巧、極心細的裁縫,為她做了好幾件女衣,有一件繡著趙粉牡丹的褙子正能和這件柳枝男裝配成一對,正取了古詩中“郎如洛陽花,妾似武昌柳”的綿綿情意。 明姝拿這兩件截然不同的衣物讓晏子欽挑選,其實心中另有計較,若他選了第一件,那么多半是有心去風月場中拈花惹草,俗話說了,“有錢無貌意難和,有貌無錢不可”,衣著華麗的俊雅少年誰人不愛?恐怕會成為“滿樓紅袖招”的對象吧!她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若是他選了樸實無華的那件…… 還沒等她想完,晏子欽十分自然地穿上了那件鐵灰色的樸素長衫,道:“我去見朋友,又不是去擺闊,穿得那么顯眼做什么?!?/br> 果然是老干部審美,越簡單、越灰暗越好,可明姝心里還是酸酸的,道:“那要不是見朋友,而是去見什么特別重要的‘知己’,你就穿那件好看的咯?” 晏子欽看了她一眼,不明所以。 見他正要系上外衫的系帶,明姝連忙讓他等等,解下自己腰間的蜂蝶穿花汗巾子,往他中衣之內、中褲之外一束,打了個活結。 這個結別有玄機,之前做法醫時常常跟著刑偵隊出任務,久而久之學到了不少東西,這個“雙環結”就是其中之一,若是好好解開,它自然是個活結,可要是情急之下用力拉扯,結只會越來越緊,最后變成死扣,這是很常見的用來約束嫌疑犯的方式。 而此時,晏子欽就是她最大的“嫌疑犯”,明姝想著:“他若是意亂情迷,猛地扯開汗巾子,保管他掙扎到天亮也脫不下衣服,何況他不會打這種結,若是回家后汗巾子亂了,那就證明他……” 望著他離開的背影,不知怎么,竟像有一碗陳醋灌進明姝的心里,酸酸澀澀,怎么也不是滋味。 ☆、第25章 卻說晏子欽帶著許安騎馬來到明月樓,范仲淹已定下一席酒菜,只是人未到,有個十七八的小廝自稱是范家下人,說自家官人即刻就來,請晏官人稍待。 明月樓中清凈雅潔,雖有歌妓侑酒,卻也不是毫無格調,她們見晏子欽衣著樸素,身邊又只跟著一個老仆,覺得無甚油水,因此上不太熱絡,只管招呼另一旁幾個鮮衣怒馬的少年。 不一會兒,絲竹管弦伴著鶯聲燕語傳到晏子欽耳中,他略略皺眉,有些不自在,對許安道:“把槅扇關上吧,我們又沒給纏頭,不好白聽了人家的歌聲?!?/br> 許安笑了,心道:“哪是因為沒付那一兩吊纏頭錢,分明是您聽不慣‘靡靡之音’?!?/br> 不過半柱香的功夫,槅扇開了,進門的正是范仲淹,也是一身簡單的青衣,年近四十的他已兩鬢斑白,面上帶著些許風霜之色,想必是旅途勞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