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程彰也不愿意將女兒遠嫁,難得與謝弦生出同仇敵愾的心思:“蜀國與咱們大魏,遠遠沒有到撕破臉的地步。就算是陛下拒絕了和親,想來也不會舉國來犯,陛下這又是何必呢?” 當事人謝羽對此一無所知。 她對朝中之事并不關注,且程彰謝弦為怕她煩心,并不曾告訴過她。做父母的背著她愁云慘霧,只有她 纏著程旭講他這一路之上的見聞,以及穆原與穆小六最近的慘況。 果然不出謝羽所料,穆原與穆小六半路上就被謝弦召來的穆老三給逮住一頓好揍,差點被打斷腿,難兄難弟躺在一張床上抱頭哭,也沒能換來穆老三的半點憐憫之情,沒能讓他手下容情。 穆老三自從金盆洗手之后,體驗了一把做良民的安穩生活,睡覺也不必枕頭下面壓著刀,已經從心理上摒棄了不良職業,沒想到穆原與穆小六竟然還想走父輩的老路,心里的火氣燒的他差點失去理智,將這倆惹禍的崽子打成重傷,若非謝弦攔著,讓他差不多就得了,恐怕穆原與穆小六現在還在床上躺著休養。 “該!穆原這個禍禍頭子!真想去瞧瞧他被揍的熊樣兒!” 謝羽聽的哈哈大樂,又壞笑著問程旭:“二哥跟著娘出門,一路上沒哭吧?” 謝弦過慣了餐風露宿的日子,只要有口吃的,能喝口熱湯足矣,可程旭卻是名門貴公子,沒吃過半點苦頭,享樂慣了的紈绔子弟,就算母子感情再深,那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程旭看她笑的沒心沒肺的樣子,心里滋味莫名復雜。 作者有話要說: ☆、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周王府里,迎來了遠道而來的客人。 蜀國來使前來拜見周王,周王府戒備森嚴,全力待命。 潘良捻著胡須沉吟:“恐怕蜀國使者來意不善吶!”他在朝中目睹了梅氏一黨甩鍋又力逼程彰的過程,且又聽聞蜀國使者密往宮中見過了魏帝,雖不知具體談了些什么,只恐與兩國聯姻有關。 魏帝的態度很是令人難測,站在父親的角度上,他倒是很寵愛周王,但是作為君主,他會做出何種選擇,那就不得而知了。 他原本答應過周王,等他傷養好之后就為兩人賜婚,但如今謝羽忽然之間成為了兩國聯姻的熱門人選,未來就有了許多變數。 潘良與蔣祝是眼睜睜看著周王與謝羽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沒想到半路上殺出來個程咬金,實在令人嘆息。他們兩人可知道孟少游賊心不死,巴不得他與蜀國太子狗咬狗,最好內訌起來,此事就黃了,哪里輪得著周王困坐愁城了。 但是周王府派出去的人打聽回來的消息,似乎蜀國太子不但與孟少游沒有鬧起來,而且來往密切,還相偕同游長安城,玩的不亦樂乎。 蔣祝還打聽到另外一個不太好的消息:“聽說……孟少游已經向謝大將軍提親了?!?/br> 北鎮撫司還負責監視京中各部官員的動向,就連初初回京的謝弦也不例外,時不時會向魏帝密報。而蔣祝消息靈通,算是周王府對外的耳目。 周王:“……” 個人的利益在國家利益面前根本無足輕重,甚至個人的命運在能帶給國家巨大利益的同時到底有多無能為力,他十幾年前就已經深刻的體驗過了。 從來沒有這一刻,讓他深深的明白權勢的重要性。也唯有站在權勢頂峰,才能夠不被君父一紙鳳凰詔所左右,隨波逐流。 他打起精神,迎接蜀國來使。 “你們倆一起聽聽,蜀國使臣的來意?!?/br> 不過出乎幾個意料的是,周王府門上接到的是蜀國來使的拜帖,但是來的卻不是使臣本人,而是一位身形高大的中年男子。 蔣祝久在北鎮撫司,當即認出來這男子正是他們費過一番功夫打聽出來的——孟少游之父。 蜀國正使是個清癯的男子,姓方名善,副使是個胖乎乎的老頭,他可以確定當初孟少游之父并不在蜀國使團之中,也不知道他幾時到的長安,卻能借了正使的名帖,著實讓人多想。 孟少游當初出現的時候,周王還問過謝羽他的來歷,但聽說只是個生意人,還曾疑惑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同蜀國皇室毫無瓜葛,但蔣祝見到眼前的中年男子,卻有個說不出的直覺——大約也只有皇室才能養出這么肆意狂放的人吧? 一個人的出身與教養是經過后來多少外面的因素都難以抹煞的。眼前的中年男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孟藏刀出現之后,房里的氣氛便冷了下來,兩方也只是客氣的寒喧。 “本王久在府中養傷,聽說貴國使團入京,也未曾見過面,倒是勞煩來使跑一趟,可是有事?” 蔣??粗强穹诺闹心昴凶哟蛄恐芡醯哪壳八坪醵紟е痈吲R下,甚為不禮貌,但他端起杯子喝茶的姿勢居然極其的賞心悅目,帶著他熟悉的貴族式的優雅,心里已經對自己的推斷有了九成九的確信。 孟藏刀也不跟周王繞彎子:“聽聞周王意欲求娶謝府小姐,可是怎么辦呢,本王那小子也瞧上了謝府小姐?!?/br> 崔晉眉目不動,心里卻已經掀起了巨浪,敢這么狂妄的跑到周王府來提起此事,可見心里是早有盤算的。況且周王府與謝府聯姻之事只是他與魏帝私下通氣,就連程彰也一直不曾有過明確的態度,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其中內情,瞧出來的也只有個關心則亂的孟少游。 讓崔晉驚詫的不是瞧上謝羽的“那小子”,而是那小子之父的自稱——本王。 此次蜀國來使,欲與大魏聯姻講和,開通商路,兩國貿易互往,算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孟藏刀以蜀國恒親王的身份向崔晉保證,只要他在向謝府求親之事上退讓,孟藏刀將以友邦親王的身份在經濟上全力支持他登位,并且許給他兩國在貿易來往之中的便利與優惠。 孟藏刀從來就是個護短的父親,特別是膝下唯有孟少游一子,從小就恨不得將全世界最好的都捧給兒子。既然兒子看上的小姑娘,那就搶回去做兒媳婦好了——若非謝弦個性強烈,著實讓他欣賞,還不知道這鹽梟頭子會做出什么事兒來。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孟少游可不似孟藏刀的強盜性子,而是難得露出一點罕見的靦腆與傲氣:“……搶了她來也不見得能讓她心甘情愿,我總要磨到她心里眼里只有我一個,心甘情愿嫁給我!” 他的“宏偉壯志”對上不開竅的謝羽,只能鎩羽而歸,不得不改變策略,向孟藏刀求助,準備先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人訂下來再說,省得被崔晉給搶跑了。 孟藏刀在長安城見到兒子之后,大肆嘲笑了他一番,這才鄭重前往謝府提親。 他是個慮事周全嚴謹的人,不但要進攻還要防守。向謝弦提親是一回事,阻斷孟少游情敵的路又是另外一回事,兩者并不矛盾。只有堵死了周王與謝家聯姻的路,他兒子抱得美人歸的成算才會更大點。 孟藏刀的不擇手段讓崔晉心驚,但他面上至少還能穩得住,淡淡敷衍:“本王向來病著,身子骨不爭氣,并無爭儲之心,恒王爺多思!” 孟藏刀什么人啊,上至皇室宗親朝廷重臣,下至三教九流市井刁民,鹽幫匪類,不知道跟多少人打過交道,對崔晉的拒絕全然不當一回事:“周王先別忙著拒絕,多考慮考慮!” 鹽梟頭子離開之后,周王書房里靜的落針可聞。 崔晉面色難堪,似乎隱隱在生氣,也不知道他是在為孟藏刀的無禮還是別的原因。而潘良與蔣祝默默的互相看著對方,最終沒忍住,同時開口:“王爺——” “我知道你們想說什么!” 這兩個人都是陪著他一路同甘共苦走過來的,無論當初他經歷過多少難堪與磋磨,這兩個人也共同經歷著。然而今天當他發現,在權勢與謝羽面前只能二選一的時候,內心不是不惶惑的。 蜀國恒親王他不認識,但是能夠堂而皇之拿著蜀國正使的帖子前來周王府拜訪,且言談間隱隱有種掐著蜀國經濟命脈的感覺。他隱約記得謝羽曾經提過,孟少游家中生意做的極大。 有著皇室的背景且將生意做的極大——那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有錢。 潘良生怕崔晉因為兒女情長而放棄當初的志向,哪怕接下來的話刺耳,還是不得不說:“王爺,您忘了先皇后娘娘了嗎?!她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讓王爺得到自己應該得的!無論阿羽姑娘有多么的好,可是讓王爺因為她而一輩子屈居于安王之下,仰人鼻息,任人宰割,那決非先皇后娘娘愿意看到的!” 他說完了自己想說的,直挺挺跪在了崔晉身側。 蔣祝有樣學樣,也跟著潘良跪了下去:“王爺,梅氏一族能做出在秦嶺藏兵的謀逆之事,若是有朝一日安王上位,是絕容不下安王的!就算是將安王除去,但是除非王爺自己坐到那個位子上,否則以王爺的出身,別的皇子也斷然容不下的!” 兩國交好,開通商道聽著不太現實,但此次蜀國來使誠意似乎不假,當真是要打破兩國多年藩籬的樣子。鴻臚寺的官員天天陪著使團里懂得民生的官員在長安城轉悠,聽說蜀國使團里那些官員穿上了大魏百姓服色,專往東市西市這些繁華之處鉆,只因不是關隘要塞,并不能探得大魏軍備虛實,魏帝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由得他們去了。 崔晉垂頭坐著,渾似沒聽到潘良與蔣祝之語。 潘良苦口婆心的勸:“咱們現如今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可能將能夠爭取到的力量都握在自己手里,就算是招兵買馬手里也得有錢。王爺現在手頭就算有些人,那也是像魯大人這樣的文官,武備之上唯有承恩侯,他是握著苗勝的把柄,只需要找到合適的機會,卻也僅能掌北鎮撫司。程謝兩位倒是在軍中威望甚隆,只是……程彰對王爺向來疏遠,謝將軍如今卻做了閑云野鶴,心思根本不在朝堂之上,也并不想重新掌兵,于事無補。此次蜀國來使,雖是梅納英一力促成,可王爺若是能夠打起精神,將兩國開通商道之事握在自己手里,不但是握住了一條源源不絕的生財之路,且能在朝中豎起威望來……” 簡而言之,就是一定要與蜀國恒親王打好關系。 潘良的想法其實很容易理解,在整個朝堂各部官員都卯足了勁兒恨不得在兩國開通商道之事上分得一杯羹,此刻周王為著兒女情長而矛盾糾結,在他看來就是不智! 作者有話要說: ☆、第100章 第一百章 自孟藏刀上門提親,謝羽心中覺得詫異,再見到孟少游就忍不住細細將他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 孟少游除了被孟藏刀當面揭破之后有點不好意思,回去做了心理建設,再次拎著禮物上謝府,就理直氣壯了許多。只是架不住謝羽探究的眼神太過專注,讓他耳根都悄悄紅了。 “喂喂,你這么看著我,我會懷疑你已經喜歡上我了?!?/br> 沒想到謝羽大大咧咧點頭:“是啊,一直很喜歡你啊?!痹诿仙儆误@的瞠目結舌之時,她才補充下文:“一直拿你當好兄弟,沒想到你卻對我生了邪念!” 孟少游立刻就明白了她話里的意思,這是譴責他不地道。 不過是一瞬間的尷尬,他瞬間就將往日的厚臉皮找了回來:“那是你自中所想,明明我都在你面前說過八百回了,要娶你做我媳婦兒?!?/br> “……你還來真的???”謝羽心道:我那不是當你在跟我開玩笑嘛,我哪知道你說的是真話?! 孟少游這話倒讓她再也質問不下去了,倒好似她一直在裝聾作啞一般。但其實她沒把孟少游的話當真。誰讓他用玩世不恭的態度來說真心話的? 謝羽還是有幾分不確定:“……哎哎孟少游,你不會是來真的吧我以前可記得你對我嫌棄得很,怎么忽然間就……就改了態度呢?” 孟少游氣結,在她腦門上彈了一記:“傻瓜!”卻不肯再多說。 謝弦如今也是拿不定主意。若是讓她從崔晉與孟少游之間二選一,她多半還是選擇孟少游。首先孟少游性子灑脫不羈,性好游歷,與謝羽玩起來最為合拍;其次,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孟少游體魄強健,不似崔晉是個病秧子,就算有救命之恩,也犯不著搭上女兒的終身幸福。 她私下試探謝羽的意思,就怕她犯了小女兒癡氣,一門心思系在崔晉身上,那才要命。 謝弦一生對自己要求嚴苛,卻自覺在婚姻大事上犯了糊涂,比起做夫妻,她卻覺得與程彰做袍澤兄弟更好。輪到女兒就更要精挑細選,一點彎路都不想走。 “……阿羽覺得孟少游跟崔晉哪個好?” 謝羽被親娘“你到底要挑白菜還是蘿卜”這么隨便的口氣給震撼到了,連說話都帶出小心試探的意思:“娘啊,這樣可以嗎?周王救了我的命,他說要求魏帝賜婚……我……”她當時沒有拒絕,崔晉就當她默認了。 講真,她心里對周王不是沒有兒女綺思的,只是若一直保持著最開始的單純相處就好,可后面幾番波折,讓她不巧又聽到了周王與程彰的對話,后來便猛然清醒了過來,對兩人之間的關系謹慎了許多,不再滿腦子小兒女癡想,更多了幾分審慎之意。 男女之事,若是一門心思勇往之前,最容易你儂我儂忒煞多情,若是多了前顧后盼,那多半只會越來越猶疑。 謝羽眼下就是這般狀況。 她心里存不住事兒,便拉著謝弦傾吐心事:“……其實周王人不錯,對我更愿意舍命相救??墒悄?,我對他有情意是一回事,可是若是真跟他成親……他是奔著大位去的,我……我對當皇帝的妃嬪可沒什么興趣?!边@件事頗為讓她苦惱。 “孟少游呢?” 彼時謝羽正處于被孟藏刀上門提親的消息震蕩后的余波之中,自己也有幾分迷茫:“孟少游是不是傻???孟伯伯居然還說那樣的話。嘻嘻!”笑到一半卻又笑不出來,只覺得惆悵不已,好好的兄弟不做,這是弄什么妖蛾子呢。 謝弦都不知道該說這小丫頭是沒開竅呢還是開竅了呢,怎么瞧著自己還是糊里糊涂的。 到底還是做母親的心思占了上風:“你可得想明白了,明擺著這次是躲不了了,要么選和親嫁給孟少游,要么嫁給周王,你總要選擇一個?!?/br> 謝羽便將這個難題拋給了母親:“我怕選錯了,還是交給娘親做主?!?/br> 孟少游再次上門拜訪,謝弦樂見其成的態度就說明了一切。 她既未阻攔女兒見孟少游,還鼓勵兩?。骸俺弥鞖馇绾?,你們正好該出去走走?!?/br> 孟少游立刻便從謝弦的話音里品出了言外之意,他是個聰明的孩子,當下兩眼發光,只差張口喊“岳母”了,拉著謝羽一溜煙出門去了。 兩個人在街上閑逛,被有心的崔天宇尋摸了過來,見到孟少游一雙眼睛恨不得粘在人家姑娘臉上,心里暗暗發笑,再轉頭瞧見謝羽的容貌,心里也是暗暗贊嘆,如此靈氣逼人的小丫頭,難怪孟少游放不下。 他頂著孟少游警告的眼神調侃了幾句就跑了,半道上與自己的心腹隨從閑談一句:“這下本王就放心了!” 心腹隨從并不知道他這話是何意,唯有他自己明白,此次陪同皇叔前來出使蜀國,盡全力促成孟少游的婚事,就是為了讓孟藏刀滿意,幫他在蜀帝面前保住他的太子之位。 他原來還怕孟少游求娶的小姑娘份量不夠,今日見過了他對著人家小姑娘灼熱的眼神,只差在那花容月貌的小姑娘臉上烤出兩個洞,他便徹底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