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畢竟,魏帝對苗勝的信重人所共知。 魯承志手底下辦案的官員都如此作想,也無怪乎大理寺監牢里的獄卒心思活絡。他盛怒之下先清理內鬼,將大理寺牢獄里的看守人員清查了一遍,而那位之前曾向苗府報信的獄卒首當其沖,被揪了出來。 那獄卒向苗勝報訊,又向牢房里的苗明遠以及苗家下仆來回傳話串供,為魯承志審案提供了極大的阻力。事情敗露之后,自知升遷無望,為了掩蓋自己向苗勝通風報信的罪行,自縊而亡。 魯承志追查到他這里,線索就斷了。雖然也知道是苗勝從中搞鬼,但是沒有實質的證據,也不能拿他怎么樣。特別是在朝堂之上見到苗勝那張得意的笑臉,虛偽客氣的湊過來問:“魯大人最近案子審的如何了?”真是挑戰著魯承志的忍耐力。 而另外一方面,因為沒有苗明遠虐殺李玉娘的直接證據,死去丫環的證詞顯然已經不能做為鐵證,苗明遠的長隨里有兩個人自承李玉娘是被他們逼*jian而亡,就更是為苗明遠減輕了罪行。雖然苗明遠還羈押在案,但是已經有官員彈劾魯承志辦案不力。 魏帝也不知如何作想,召了魯承志詢問案件進展,又輕描淡寫道:“苗卿教子是有所疏漏,不過其子當時醉酒,下人借著主子名頭行惡,而他只是失察,雖亦有過,但非大罪。魯卿還是盡快定案為好?!?/br> 魯承志原本還想將自己的推測向魏帝稟明,他懷疑苗勝在大理寺獄中毒殺證人,還未開口就聽到魏帝這番回護苗勝的話,還當自己耳朵出了問題:“陛下,苗府的下人膽子再大,也萬沒有當著少主子的面借主子名頭強搶民女的道理!”聲音里已經帶出了不滿的情緒。 魏帝看著魯承志這張耿直的臉,只覺得頭疼的厲害。 憑心而論,魯承志這等臣子駕馭起來要比苗勝要有點難度。魏帝也承認苗勝就是條好狗,放出去想讓他咬誰,他就毫不猶豫的沖過去咬誰,使喚起來極為順手,因此實在舍不得因為苗明遠之事而丟棄了一條忠心的獵犬。 要說忠心,苗勝是忠于他這個皇帝,但凡是皇帝的指令無不遵從。但是魯承志在忠于皇帝陛下的同時,還忠實于自己內心的良心與道義,雖然也是個不恂私的忠臣,可這忠誠度就有點不太夠了。 比如此刻,他那驚詫愕然的眼神,讓魏帝不舒服極了。但魏帝做皇帝久了,也知道若要大魏天下長治久安,還真不能缺少魯承志這樣的臣子,而且越多越好,哪怕忠言逆耳實在聽著不順耳,有時候也不能不稍微聽一聽。 他放緩了聲音,想要以多年君臣相處的情誼來打動眼前的魯承志:“魯卿也知道,苗勝只有這一個兒子,雖然偶爾酒醉犯糊涂,但是少年人嘛,總有失察做錯的時候,總不能一桿子打死。況且他府中仆從借主子之名行惡,還教唆少主子,這等膽大包天的奴才就應該凌遲處死,省得在外面敗壞主子的名聲!” 魯承志實在不能忍:“陛下,苗府丫環已經招認了,當夜苗明遠命人將李玉娘帶到了自己臥房,這才出了人命。而臥房外面侍候的丫環婆子都聽到了李玉娘求救的聲音。微臣已經拿到了丫環的證詞,但是丫環卻被人毒殺在了牢里!”他憤憤不平:“這難道不是殺人滅口嗎?” 魏帝留著苗勝這把好刀還有大用,但若是苗明遠強搶逼死民女的罪名成立,那苗勝這個做父親的便無可避免的要被帶累,可能會貶官,他要重新再磨一把好刀還得浪費數年時間。而苗家丫環被毒殺在牢中之事他在宮中亦有所聽聞,卻選擇了偏聽偏信,一臉訝異:“丫環難道不是誣蔑主子,事后畏罪服毒自殺?” 魯承志:“……” ********************************* 正當魯承志在長安城為著李玉娘之案焦頭爛額之時,酈山書院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當日孟少游逃出來之后,遇上了前去尋找他的謝羽等人,由獵苑向導帶領,回到了酈山書院。 不必謝羽再問,跟著孟少游回來的小和尚就日夜守在他房里,翻來覆去只念叨一句話:“施主答應了小僧會救我師傅!”小和尚道明年紀小小,卻是個死心眼。孟少游當日被一幫不知來歷的人抓到玉林寺,因為行動不便,那幫人倒也不怕他跑了,將他丟到了破敗的竂房,任其自生自滅。 玉林寺聽寺名不錯,其規模也不小,但那早已經是兩個朝代之前的事了。前前朝之時,有位大德懷安,修得佛法精深,名震天下,當時追隨他研習佛法的僧眾有百余名,且又有不少信眾,在秦嶺深處修建了玉林寺,以閉門靜修。 后來戰亂頻起,朝代更迭,懷安大師的事跡更是湮滅于歷史的塵埃,再無人記得秦嶺深處還有座寺廟。而留守寺中的僧眾人數漸少,直至這一代唯有道明的師傅圓覺一人。 圓覺獨個守著玉林寺好多年,而道明還是他十幾年前出山之時撿回來的棄嬰,帶在身邊養到了十四歲。對山外的世界全然不懂,每日晨鐘暮鼓,在山中自給自足,原本過的逍遙自在,除了念經的時候偶爾打打磕睡,再無旁的煩惱。 兩年前寺中闖進來一批人前來“借住”,這一住便不肯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在外面游蕩了近一個月,發現家里很多東西都生蟲子了……米面薏米干貨……這兩天妞子開學外加整理收拾家里,一天嘩一下就過去了,更新真是……讓人不敢看。 這個月完全就是混過去的,我懺悔,反正也到月底了,就混到月初吧。后面的劇情我要好好想想,表打我。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玉林寺原本僧人寮房眾多,但是圓覺師徒在寺中之時,早都破敗了,因圓覺師傅無力修繕,雖然玉林寺占地面積頗大,但卻無可避免的成了一座破廟。 兩年前借住的那批人,最開始只有三四十人,皆是年輕精壯的漢子,敲開山門的時候還很客氣。圓覺師傅出家人慈悲,這些人提出要住下來,他也只是為難道:“寺中寮房倒塌,并無多少存糧,實無辦法接待諸位施主?!?/br> 那領頭的漢子道:“你這和尚好不啰嗦,某家兄弟們干糧自帶?!?/br> 圓覺也不好再將人拒之門外。 這些人住進來之后,還自動自發替寺中修繕寮房僧舍,眼見著破敗的玉林寺逐漸煥然一新,道明極為高興,唯圓覺略懂世情,看這幫人也不似虔誠信徒,卻無故幫他們,怕有所圖。他暗中憂慮這班人來歷不明,恐有禍患臨頭。 果然才過得一個月,便陸續有漢子前來投奔,進了山門就吆五喝六,拿道明當小廝來使喚,將師徒倆趕到了最僻靜的院子里去住,霸占了整個玉林寺。 秦嶺腹地林木茂密,雨水滋潤,野物極多。就算是皇帝行獵也不會帶人窮盡深山腹地,跑到玉林寺來,此處竟是人跡罕至之處。當初懷安大師建寺之初,選址此處就是圖的清靜,不受紅塵浸擾,能夠專心苦修。但卻沒料到會有今日之事。 這幫人來時多攜弓箭,等人數聚集到了數百人之后,便日日出去打獵,還將血淋淋的獵物帶回寺中,在大雄寶殿前生火烤rou,無視寺院的清規戒律。 圓覺師傅帶著道明前去阻止,反被這幫漢子一頓暴打:“能留著你們師徒倆一命算是大爺心慈,再嘰歪惹的大爺火起,一刀結果了你們?!敝髨A覺師徒倆才發現他們已經沒法踏出寺門了,玉林寺儼然已經是一處看守嚴密的大營,且不斷有人增加。 圓覺在玉林寺生活了大半輩子,寺中也有點田畝,尋常種些黍粟瓜菜果豆,以維持師徒倆的生活。他被打傷之后,臥床不起,這些事情便悉數落到了道明身上。 好在道明年紀雖小,但卻跟隨圓覺習了些醫術,寺中平日也有一些山上采來的草藥存放,小心看護調養,圓覺才漸漸好轉了起來。 圓覺前去大雄寶殿阻止殿前生火烤rou,這幫人事后確曾動了殺意,但后來發現這師徒倆竟然還懂些醫術,這才留了二人性命。他們平日在山中神出鬼沒,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且人數漸眾,總有人小病小痛,或者跌打損傷,乃至于中了蛇毒,留著師徒倆的性命竟然能抵個郎中來使,這幫人漸漸便不再興起斬草除根的念頭。 道明曾經向師傅建議,采藥的時候可以借機逃跑。他們人多勢眾,每次師徒倆采藥的時候,都有人跟著,但以師徒倆對秦嶺腹地的熟識程度,還是有機可尋的。 圓覺摸摸道明光光的腦袋:“傻孩子,你若有機會就逃吧,不管逃到哪里去都行。將來蓄發還俗也行。師傅老了,不想離開寺院?!?/br> 道明拒絕:“師傅在哪里,徒兒在哪里!” 他如今每每想到師傅當時說這話時的神情,就有種想流淚的沖動。 孟少游被擄到玉林寺之后,圓覺師傅早已經養好了傷,替他接好了斷腿,他便鼓動三寸不爛之舌,最后拐的圓覺師徒倆幫他逃跑,圓覺唯一的要求便是請他以后照顧道明。 道明被帶到酈山書院數日之后,都不見孟少游有所行動,心下就跟燒著三把大火似的,靠著早晚在心里默念心經才能平息焦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焦慮卻再也難以止息。 他見催促孟少游數日無效,犯起倔來竟然準備自己獨身前往玉林寺。 “施主既然以自己腿傷不便為由,不肯回去救你的屬下與小僧的師傅,那小僧自己去救師傅!”他心里其實隱隱有種感覺,師傅可能不會離開玉林寺。 孟少游急的跳著腳要去拉道明:“小和尚別跑!我孟某人說話算話,決非騙你。況且我的隨從還在寺中呢,怎么可能棄他們于不顧?!?/br> 八萬等人在山中尋找驚馬的孟少游,轉悠了兩日,在山中碰見個獵戶,那獵戶熱心道:“這山中有座寺,那寺里的師傅倒是會些醫術,貴主是不是被寺中采藥的和尚救回去了呢?”還擔著一捆柴率先引路。 孟少游身邊諸人不知是計,還當自己遇上了好人,結果就被賺到了玉林寺。 八萬等人手腳俱全,還有抵抗能力,入寺之后見勢不妙,經過一場惡戰,才被全關了起來,不似孟少游斷著一條腿,還能拄個拐在院里溜達溜達。 道明漲紅了臉,只差指著孟少游的鼻子罵騙子了。他久在寺中,耳聽佛音梵唱,唯一聽過罵人的話還是那些盤踞在寺中的漢子們嘴里冒出來的,張了張口到底罵不出來。 就算不懂其中之意,卻也能感覺得到那些罵人的話里隱含著的惡意。 不過小和尚犯起拗來,誰也攔不住。孟少游扯著他縫著補丁的僧袍,差點被帶倒在地,還是沒能攔住他,只能眼睜睜看著道明丟下句話跑了出去,著急忙慌拄著棍子單腳從房里跳了出來,才到院門口便與謝羽撞了個滿懷。 謝羽漲紅了臉捂著胸口往后跳了兩步,瞪他:“孟少游你出門忘帶眼睛了?” 若在平日,孟少游口頭上必然要占點便宜的,但今日事出緊急,滿臉哀求:“阿好羽,快去追,小和尚說要自己前往玉林寺去救他師傅,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他們回來之后,周王府以及謝家人都被下令封口,就連獵苑的向導此刻都還被扣在酈山書院。 大魏各級官員以及皇室宗親的護衛都是有定數的,就算是親王隨扈也不能超過三百人。而據孟少游估測,玉林寺中少說也有六七百人。他畢竟只在寺里極小的地方溜達,道明給出的數字卻更為驚人——寺中輪番駐扎的足有兩三千人,只是平日這些人并非全部出現在寺中,而是輪流換防休整。 玉林寺中出現這么一隊不知來歷的強人,崔晉當下就覺得事情有點嚴重。 酈山獵苑有駐兵,除了維護皇帝帶著臣子前來打獵的安全,還要熟悉獵苑周圍野物分布情況。雖然此地離玉林寺很遠,但是為著謹慎起見,崔晉連獵苑的駐兵也不敢相信,生怕他們之中有人與玉林寺的強人有所勾連。 回到酈山書院之后,周王就親筆修書一封,派六萬帶了兩名護衛騎馬回京,盡快將信送到魏帝面前。又恐六萬一個護衛到不了魏帝身邊,還是謝羽又另行修書一封,讓六萬將周王的書信交到程彰手上,由程彰轉呈魏帝。 周王對程彰有心結,但對于他的忠誠度卻無可質疑,當下便同意了謝羽的提議,又從謝羽身邊隨行的護衛之中抽調了一名,一起前往將軍府送信。 信送出去之后,謝羽還猜測過秦嶺腹地這幫強人的來歷:“……也不知道是何人在此藏兵?王爺是不可能了,你才從楚地回來沒多久,也沒精力與時間去招募這許多人;剩下的閆相與安王都有嫌疑。如果這幫人是陛下的人就好了,但是……陛下似乎也沒理由在秦嶺深處藏兵吧?整個大魏的兵都向他稱臣,何必多此一舉?” 至于對頭蜀楚兩國,在邊境上做些動作還有可能,如此大規模的在敵國內陸疆域藏兵,費這么大功夫,為著什么?難道就為著孤軍深入被全殲滅? 想要探聽對方的情報,其實只要派幾個細作即可,又何至于大張旗鼓呢? 崔晉神色凝重:“這件事情也唯有直接報到陛下那里,由他來裁度了?!彼嘤X得謝羽的推測不無可能,家賊難防,也不知道是太子還是安王一系,如此膽大。 謝羽從孟少游住的院子里追出去之后,一路上問過了好幾個學子,沖出書院大門便瞧見了神色慌亂的道明。 他面色煞白,卻是才從外面扭頭往書院跑,倒好似身后有惡鬼追著一般,見到謝羽就差直接抓住她的手了。若非知道眼前的是女子,他真有抱著她不撒手的沖動。 “小和尚,怎么了?” 謝羽追出來之后見他折返,總算放下了一顆心,只是見他神色奇怪,不由沿著他的來路瞧過去,但見遠處有個戴著斗笠胡子拉茬的漢子,背著一捆柴,遠遠瞧不清面目,目光正盯著酈山書院的山門,與謝羽的目光遠遠相接,便扭頭走開了。 道明白著臉快要哭出來的模樣:“他們來了……他們追過來了……” 謝羽心頭一沉,拉著他快步進了書院大門:“你確定方才的樵夫是玉林寺里的強人?” 道明連連點頭:“方才那個人……他當初還打過小僧師傅的。師傅的肋骨就是被他打折的?!?/br> “你可還看到過別的人?” 道明搖頭:“沒有,只看到他一個。他會不會……回去就對我師傅下手?”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發放獎品的后續: 前幾天,收到獎品的幸運讀者圍脖私信我:“……親我收到了十二支鋼筆?!?/br> 我:“……” 英雄出了十二色彩墨,小魔怪買了十二色彩墨,然后還要了十二支英雄牌鋼筆,分別是兩個單子。 收到十二色彩墨的小魔怪遲遲盼不到鋼筆,卻不知道鋼筆沒到甘肅,而是發到了山東。 我麻煩幸運讀者給我寄過來,才打了郵費紅包。 今天,鋼筆還沒寄,她又在圍脖私信我:“……親我今天又收到了奇怪的東西,好像是雞蛋,只拆開了一點?!?/br> 我大驚,跑去某寶看我的單子……地址還是山東。 ——兩斤家雞蛋也被發到山東去了。 我:“……” 有誰比我更悲哀?!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酈山書院外有強敵環伺之事讓崔晉跟謝羽都神色鄭重了起來。道明是關心則亂,只想到了玉林寺的圓覺師傅,對山外之事一概不知,但他們卻想的更深更遠。 上次酈山獵苑,謝羽跟程旭等人遇上發狂的野豬群,如果說是偶然的話,孟少游再次撞上卻再不能識做偶然。 “也許,他們就是想用野豬群掩蓋不欲人知的秘密?!贝迺x揣測道。 如果不是孟少游這次去深山行獵,歪打正著撞上了這些人,這些人心虛怕被識破行蹤,驅了野豬群出來驚馬,又將人強擄到玉林寺去,又有誰知道秦嶺腹地藏兵數千,且來歷行蹤成迷。 “這幫人既然追蹤小和尚而來,為了不暴露自己,說不定會做出滅口之舉。咱們倒可以帶著小和尚一走了之,但是書院的這些學子跟先生呢?”謝羽皺著眉頭,難得嚴肅。 別瞧著她在外面從來也沒個正形,嘻笑怒罵肆無忌憚,但事實上這些年跟著謝弦走南闖北,絕非粗心大意之輩,考慮事情很是周全。 崔晉沉吟:“書院的學子倒是可以跟著孫先生轉移到石甕寺,父皇要是看到本王手書,想來一定不會坐視不理。還有程大將軍也會盡快來救人,只是……這幫人要是真動手,定然是斬草除根,一個不留,免得暴露?!睘榱苏疹櫟叫袆硬槐愕拿仙儆?,他們此刻在孟少游房里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