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宋璟覺得自己的太陽xue是突突突的跳,心中火冒三丈,而臉上卻一點多余的表情都沒有,只是平時面對著公主會不由自主柔和下去的五官此時線條繃得死緊。 什么叫將李家人和舊的貴族世家殺光了她更高興?! 李宸無視宋璟鐵青的臉色,十分平靜地說道:“你也不必說我怎樣,是非功過自有后世評論,不止是我,母親也一樣?!?/br> 成敗蓋棺才定論,如今急什么? 宋璟覺得這下不止是他的太陽xue在突突突地跳,就連額角的青筋都愉快地跳起了舞來。 他火冒三丈,直想將公主拖過來揍一頓,然而想到他揍公主的一頓的后果大概就是腦袋搬家,只好認慫,心中暗自窩火。 可李宸說的話他也是心知肚明的。武則天上位,首先要對付的便是李家人和舊的世家貴族,這是毋庸置疑的。 可難道李宸不是李家人嗎? 什么叫李家人被殺光了更高興?! 宋璟心中窩火,李宸心里有事,兩人在書房中沉默良久,然后不歡而散。 跟駙馬不歡而散的永昌公主跑到宮里去陪母親散步,順便跟母親說她想回長安的事情。 “你要回長安?”武則天心中也十分詫異。 李宸點頭。 武則天眉頭一皺,“為何?” 李宸跟母親說:“洛陽有阿娘,這很好??扇缃癜⒛锩刻烀Φ脹]空見永昌,阿姐腹中的孩兒出生后我就沒見過她,她如今獨自一人在長安,不是太寂寞了嗎?我想回去看看阿姐,而且廣平也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很少得閑,我自個兒在洛陽閑得有些發慌?!?/br> 武則天側頭望了她一眼。 李宸笑意盈盈地扶著母親在花園里走,說道:“母親從前陪著外祖父行萬里路,我十分羨慕。我不止想回長安,我還想沿途游玩,慢慢回去?!?/br> 武則天皺眉輕斥:“胡鬧!” 李宸聽到母親的話,臉上神色微微收斂,目中七分迷茫三分難過,她跟母親說話的聲調很徐緩,但又能讓人聽出她言辭中的難過,“阿娘,我不想待在洛陽?!?/br> 武則天:“……” “不止阿姐夢到父親,阿娘,我最近也時常夢到父親,心中十分難過。事到如今,永昌不想多說些什么,不論是四兄還是阿娘,都不會虧待永昌。我心中清楚阿娘不可能會再退一步,可我……需要時間?!?/br> 武則天聞言,臉上神色看不出喜怒。 李宸繼續說道:“悟云大師曾與我指點迷津,他說如今人總是困在一隅當中,自然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和煩惱都會困擾著我。若是能出去走走,天地無窮,海納百川,心胸開闊了便會明白如今的這些事情,不過滄海一粟?!?/br> 武則天:“倒是沒想到悟云大師有這般見解,什么時候讓母親也見他一見?!?/br> 李宸:“悟云大師身在長安,我到洛陽之時便讓他跟隨我前來,可他不愿意?!?/br> “哦?” 李宸輕嘆,“他說他受師兄所托,要將靈隱寺發揚光大。如今他師兄遺愿尚且不能完成,又怎可為一己之私,不管靈隱寺的事情?!?/br> 武則天笑了笑,掃了李宸一眼,心里約莫也有底了。 在太后的心中,公主在洛陽待膩了大概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駙馬宋璟真的太忙了,沒空陪她,從小就喜歡往外跑瞎折騰的小公主心中寂寞了;二是如今她察覺到母親正擬要上位打壓父親家族的宗親,心中也確實難過,干脆眼不見心不煩,離開一段時間再說;三是小公主和阿姐太平從小感情深厚,如今想念阿姐也是人之常情,以及……她還想念那個佛祖跟前的白蓮花了。 這么一想,武則天也就隨她去了。 如今初到洛陽,她需要做的事情還有許多,永昌這個小女兒在洛陽,有時候確實能讓她比較安慰,她防的是兒子不是女兒,加上女兒的夫君一身才華還愿意為她所用??稍谔笮闹?,宋璟這個駙馬留在洛陽比李宸留在洛陽重要多了,如今女兒嫌駙馬太忙跟母親埋怨,當母親的自然是得讓她放放風。 于是,太后思考了片刻之后,十分爽快地答應了讓李宸回長安的打算。 太后心情很好的時候,從來都是很好說話的,她如今不能寵兒子寵孫兒,自然就是寵女兒了。從前李治在世的時候將女兒寵得是要星星不給月亮,太后如今也有變本加厲的趨勢。想要得到的馬上就唾手可得,心中自然就看什么都順眼。 然而太后答應了讓公主回長安之后,發現自己還是答應得太早了。 因為公主說她要私服回去,不擺公主儀仗。 武則天斷然駁回她的意見,“不行,你是一國公主,在路上若是有什么差池,誰能還我一個小永昌!” 李宸聽著母親的話,彎著大眼睛,心中卻在嘆息,母親太會說話了,雖然她也不知道這話中有多少真假,可聽得心中真是暖洋洋的。 暖洋洋歸暖洋洋的,可是該要任性的時候依然要任性,李宸搖頭,“不,擺了公主儀仗還有什么好玩的,一路上都吃好喝好,端著架子讓人奉承么?” 武則天被她一噎,看向她。 她臉色十分平靜,卻透著幾分倔強。 太后此時忽然想起從前先帝跟她的埋怨:永昌平時看著貼心,可真要犯起倔來,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氣死我了。 先帝說著氣死了,可是到最后還是擰不過她,只能隨她去。 武則天想,難道我也要跟先帝那樣,她想干什么都隨她嗎?想著,瞥了一眼李宸,她低垂著著眼,側臉看過去好看得令人發指,駝峰鼻看著十分倔強。 她已經沒有了父親寵愛,如今母親多寵她一點,多順著她一點,也是應該。太后這么想著,輕嘆了一聲,“你要私服回長安可以,但是一定要沿途送信回來洛陽,你可別想著胡鬧,但凡是你有些許差池,你身邊的人一個都跑不掉?!?/br> 李宸聞言,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間明亮起來,宛若星辰,她朝母親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我就知道阿娘對我最好了!” 武則天好氣又好笑,這么多年了,她還是跟幼時一般,母親答應了她什么事情,便歡呼著說就知道阿娘對她最好。知道阿娘對她最好,那就別總是出那么多難題給她啊,太后想起被公主撂在洛陽的駙馬宋璟,打算在李宸不在洛陽的時候,要把宋璟忙得團團轉,絕對讓他累得沒有機會當“閨中怨夫”。 李宸才出宮,太后就跟上官婉兒閑話家常般地說道:“永昌幼時,十分貼心,生怕她父親寵愛后宮的妃嬪忘了母親,總是想方設法要將她的父親綁在我的清寧宮。如今她長大出閣了,卻越發地任性起來,我總擔心她這般性情日后會吃苦頭?!?/br> 上官婉兒站在武則天身后替她捶著肩膀,溫聲說道:“太后多慮了,公主如今不想待在洛陽,何嘗不是對太后的貼心。太后今非昔比,圣人深居宮中從不單獨會見大臣,皇室宗親如今已有懷疑的聲浪。公主自幼便比旁人通透,于她而言,不管是太后還是圣人以及皇室宗親,都是血脈相連,割舍了誰心中都難過。她不想留在此地,大概便是不想到時候心中難過,忍不住要跑進宮中跟太后您頂撞?!?/br> 武則天聞言,臉上似笑非笑的神情,語氣也十分奇怪,“你對永昌倒是十分了解?!?/br> 上官婉兒神色如常,跟武則天說道:“當日公主將婉兒從掖庭中帶出來,婉兒服侍公主之時,不曾有二心。如今婉兒服侍太后,太后的牽掛便是婉兒的牽掛。公主是性情中人,有時候難免被情感左右,她心中既惦記著從前先帝對她的好,可又不想忤逆太后,一時任性,也是人之常情?!?/br> 武則天聞言,笑了起來,“婉兒可真是能說會道?!?/br> 上官婉兒見武則天神情,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氣。 崇拜權力的人不可避免地會依附于最強者,她們在依附強者的同時,又目觀四方耳聞八方地尋找下一個可以依附的潛在對象,上官婉兒也不例外。 她追隨武則天,確實忠心耿耿??膳c此同時,她也不敢得罪李唐宗室。 雖然如今的太后已與坐在帝位上無異,可終究已經是花甲之年了,即便如今太后建武氏期廟,易國旗顏色改朝服,甚至日后她也有可能要改朝換代,可終究她不會再有別的繼承人。 上官婉兒想,她獨自在后宮,一無勢力二無依靠,太后看中的是她的才華能力,可她也就是一顆棋子,太后想要將她放在哪兒便是哪兒,絲毫沒有選擇的余地。甚至連武三思那樣粗鄙的人,她都要曲意逢迎。 武家的人雖有太后扶持,可與李家之人相比,簡直天泥之別,難成大器。 上官婉兒想,她如今暗中拉了永昌公主一把,他日太后還政李唐,她或許還可以依附永昌公主。 李宸得了母親的允許,心中自然是高興,可是才回到公主府就想到白天跟宋璟的不歡而散,一個頭兩個大,滿懷心緒地回去,卻發現宋璟不在府中,召來人一問,才知道晉州地震,在公主回府的路上,駙馬已經進宮議事去了。 李宸只好作罷,恰好此時舒曄回來,說悟云大師送了信前來,信件提及那群疑似是墨家弟子的人如今落腳在離靈隱寺五十里外的一個小村莊里。 李宸這下顧不上駙馬的心情到底是如何了,注意力迅速就轉到了墨家的事情上。 李宸先是送信給悟云大師,說無論如何要留住那群人,若是不行,務必要留意他們的行蹤,不能失了蹤影。接著就交代舒曄兄妹他們要回長安之事,反正事情零零碎碎,等公主打點好隨時可以回長安的時候,已經兩天之后的事情,然而駙馬也不知道是脾氣格外大還是真的忙,總之連續兩天都留在了御史臺里沒有回公主府過夜。 公主皺著眉頭,她回去長安,如果不高興回洛陽,說不定還會順道跑到其他地方走走,下次再見駙馬說不定都是一年半載之后的事情了。而且如今兩人這樣的局面,總歸是她理虧在先,先低頭也沒什么。 于是公主一邊暗惱自己慣得宋璟毛病,一邊只好放下架子,親自去了御史臺外面等候宋璟。 ☆、153.153:小試牛刀(六) 御史臺里,宋璟正在為晉州地震的事情安排人手前去監督賑災事宜,才安排完沒一會兒,如今的戶部尚書狄仁杰便已前來御史臺,說要找駙馬喝茶。 永昌公主煮茶的功夫十分好,分得一手好茶,先帝在時,便時常贊譽說永昌公主的分茶之術若是天下第二,那么無人敢稱天下第一。 狄仁杰以為宋璟身為駙馬,時常跟公主花前月下,閑時煮茶吟詩,對永昌公主的分茶之術沒學到七八成,至少也有個五成的。誰知他到了御史臺,宋璟卻拿出了一個十分簡易的茶壺,讓人燒了一壺熱水進來,然后在茶餅上掰了一小塊往壺里一扔,然后注入熱水,就完事了。 狄仁杰:“……” 他在想自己是否還應該慶幸宋璟還記得頭一個步驟是洗茶? 宋璟好似看穿了狄仁杰的心思,自嘲笑道:“狄公見笑,公主好茶,可在璟看來,不管粗茶還是好茶,不過都是提神之物,平日也沒花什么心思在上面?!?/br> 狄仁杰笑了笑,端起茶杯,好似兩個人來嘮嗑家常一樣,“我記得從前的時候,那時候大概公主還是——”狄仁杰抿了一口茶,然后將茶杯放下,手在空中比劃著,“那時永昌公主還是這么一點高的時候,我與孝敬皇帝前去晉州賑災回來,由于孝敬皇帝表現讓先帝十分滿意,先帝高興之下給了孝敬皇帝許多賞賜,我沾了孝敬皇帝的光,先帝賞賜了我一堆兒說是永昌公主不羨園采摘的茶餅,那會兒茶道還不像如今這般興盛,我對著一堆茶餅愁眉苦臉,生怕暴殄天物,幸好那時永昌公主也貼心,竟然想出了一套簡易的煮茶法子,先帝要賞賜茶餅給我們時,還附屬賞賜一個小本子,好讓我們這些粗人學學怎么煮茶?!?/br> 宋璟微微挑眉,看向狄仁杰。 狄仁杰一本正經:“茶道易學難精,我等都是天生勞碌的命,學不來也十分在情在理?!?/br> 宋璟:“……” 他覺得狄仁杰不是安慰他,而是來挖苦他的。 狄仁杰笑著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地喝著茶,看樣子好像真的是來找宋御史喝茶順便嘮嗑家常的。 宋璟可不管狄仁杰是來做什么的,反正他也正好有事情要請教狄仁杰。 宋璟:“狄公,我想跟你打聽一件事。我記得先帝駕前,你曾與我提過,我們不敢妄自揣測圣意,可有一個人肯定是清楚先帝的心意的。你當時為何那么篤定,那個人是永昌?” 狄仁杰:“這事情已經過去許久,為何此時重提?” 宋璟不好跟狄仁杰說李宸手中有先帝私印的事情,他只是覺得當時狄仁杰認為李宸清楚李治心中所想,心中知道的事情必定比他更多。 狄仁杰笑著說道:“不管怎樣,先帝已經駕崩,如今新皇都換了兩位,再說起此事也于事無補?!?/br> 宋璟卻正色說道:“無論如何,我也想弄明白此事。狄公,永昌雖深得先帝和太后的寵愛,可不過是一位公主,何以當時的英王和相王甚至是太后都不清楚的事情,你卻認為她清楚?” 狄仁杰看向宋璟,沉吟了半晌,才斟酌著言辭說道:“先帝生前最后一次去九成宮時,我負責安排先帝的沿途住宿諸事,那次恰好永昌公主沒有陪伴圣駕,先帝在一次閑聊中與我說起,永昌公主總讓他想起當初的晉陽公主,當年太宗皇帝心中有許多煩惱苦悶時,旁的子女都不能發現,唯獨晉陽公主心思敏捷,知曉父親心中所煩所憂,因此晉陽公主當初病逝之時,太宗皇帝悲痛得不能自已,有好幾個月食不下咽,甚至不能看到與晉陽公主有關的東西,生怕睹物思人更傷心?!?/br> 宋璟:“……” 對宋璟而言,從他開始和李宸熟悉的時候開始,李宸就好像是進入了叛逆期一般,十分任性,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在選駙馬的事情上。先帝一見宋璟就瞪眼睛吹胡子,宋璟十分難以想象那樣一意孤行的李宸,竟會有那樣體貼聰慧的時候。 狄仁杰目中帶著幾分深意地看向宋璟,“你可曾聽說,永昌公主幼時與幾位兄長的感情如何?” 宋璟:“我聽子熙說過,永昌幼時十分維護孝敬皇帝,后來在庶人李賢入主東宮之后,也曾誤打誤撞地替他解決了一些十分敏感的難題?!逼┤缯f當年盛傳的李賢并不是皇后嫡出的傳言,便是李宸解決的。 狄仁杰斟酌著說道:“你我身為臣子,本不該談及天子家事。如今這些話,從我口出,你耳入,不傳第三人。當年孝敬皇帝猝死之時,先帝曾找我暗中調查此事??墒遣榈揭话?,便再也查不下去了,因為當時很關鍵的一個人物枉死?!?/br> 宋璟皺眉,問道:“什么人?” 狄仁杰定定地注視他片刻,隨后才低聲說道:“那是我恩師閻立本的侄兒,他當時是孝敬皇帝的家令,孝敬皇帝的衣食住行幾乎都經他過問,就在我調查孝敬皇帝的死因時,他卻無端端地犯了大案,被太后從重從嚴從快地處理了,從事發到問罪行刑僅用了三天時間?!?/br> 宋璟微微蹙眉,所以一直以來,周季童暗示他當年李鴻并不是簡單的猝死也不是毫無根據。 狄仁杰:“孝敬皇帝猝死后,先帝風疾病犯,幾位子女,唯獨永昌公主被先帝特許,每日晨昏定省,去長生殿陪先帝看書練字撫琴。后來庶人李賢立為皇太子,與太后勢同水火,永昌公主也試圖從中調解,可后來庶人李賢被太后以謀反定罪,廢黜了太子之位流放巴州。自此之后,永昌公主便再也沒有再為她的兄長們頂撞過太后,直至廬陵王登基,庶人李賢得了瘋病的消息從巴州傳回,她再度頂撞太后?!?/br> 宋璟看向狄仁杰,眉頭皺得死緊。狄仁杰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白了,李宸之所以維護她的兩位兄長,大概是以為先帝也十分屬意他們當接班人,而后來的李顯和李旦,在李治看來并不及格,因此李宸也明白父親的心思,從未為了那兩個兄長跟太后起過爭執。 宋璟想著,腦海里忽然浮起了一個大膽的念頭,他猛地抬眼看向狄仁杰。 狄仁杰卻十分淡定地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先帝駕崩前,我曾收到一封加蓋了先帝私章的信?!?/br> 宋璟:“……” 那時候先帝都病了不知道多久,自個兒都不曉得自己身在何處了,哪里還能提筆寫信?狄仁杰收到的加蓋了先帝私章的信,怕且也是出自李宸的手筆。 狄仁杰笑道:“說來也十分奇怪,那時先帝早就病得不知道天南地北了,怎么還會給我寫信?可那筆跡,卻是先帝的無疑,又有先帝私章加持,我不得不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