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 第923節
汽車作為米國制造業的支柱性產業,汽車生產制造以及配套的產業鏈占米國gdp的3% 雖然只有很小的3%。 但這對整個米國的制造業大也是非常大的。 這意味著米國的制造業回流計劃徹底的破產。 前擁有的汽車制造業,都不能夠好好的把握,又怎么能夠引導其他制造業回流米國呢? 怎么給其他制造業的老板或者是投資者以信心呢? 馬斯克也十分慶幸自己把新能源汽車的總部搬出米國。 不然按照米國現在亂七八糟的環境,特斯拉也不會有多大的進展。 福特破產僅僅是第1步。 同樣賣不動的凱迪拉克也出過問題了。 凱迪拉克作為米國的國家級汽車,也是歷任米國總統的專用座駕制造商,也是米國的驕傲。 凱迪拉克也作為豪華型汽車在全球銷售。 來到夏國之后,也因為是價格比較便宜的二星豪華車,所以獲得了熱銷,被譽為是裝x神器,洗浴城專用車。 但現在凱迪拉克也賣不動。 凱迪拉克宣布停止研發新車型,夏國以及全球的多個工廠也宣布停產。 凱迪拉克的母公司通用,也宣布關閉夏國的多數工廠,并且出手夏國方面的股份。 通用還受到全球銷量下滑的影響,宣布全球裁員20萬人,其中米國本土裁員不少于10萬人。 這個消息一出,原本經濟非常不好的底特律,壓力也猛然增加。 通用一直是底特律的納稅大戶。 通用宣布裁員,宣布多個工廠關閉,必定意味著虧損,底特律的稅收也會大幅度的下降。 而大量失業的民眾會涌上街頭領取失業金和救濟款。 城市就會變得更加窮 一個城市忽然就會從良性循環轉變為惡性。 米國多個工業州繃不住了。 第九百三十一章 自扇耳光不活了 米國各地,特別是那一些工業州洶涌而來的示威游行潮讓州政府以及聯邦政府措手不及。 米國的政客以及的一些精英階層,沒有預料到聯邦的汽車體系竟然會瓦解的如此之快。 似乎沒有幾年之前,米國還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以及最大的汽車消費國之一。 這才過了多長時間? 米國的汽車竟然賣不出去了,大量的汽車企業竟然活不下去了。 這不是荒唐是什么? 對付這些抗議者。 米國人會采用最粗暴也是最簡單的辦法。 那就是用警棍、水槍以及煙霧彈。 但是你把人給逼急了,大家根本就不怕你。 不給人飯吃,不給人工作就是把人給逼急了。 所以就算是在警棍和水槍的暴力之下,幾座工業城市的抗議人群愈演愈烈。 最頂峰的時候抗議人數高達了,接近200萬人。 這200萬人其實也非常好鑒別。 有接近100萬人是汽車行業的直接從業者。 他們失業之后無路可走,只有走上街頭。 剩下的100萬人,有部分是同情汽車行業的從業者,有部分是其他工業行業的從業者,當然還有一部分是湊熱鬧的。 米國社會兩極化非常嚴重。 你如果是精英階層或者是有錢人,那么米國就是天堂。 你在這里能夠享受到最先進的文明,最先進的科技。 但如果你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那么這是充滿了暴力、饑餓和混亂。 大部分的工人屬于中產階級。 而且是屬于不穩定的中產階級。 所謂的不穩定,就是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會失去工作。 而只要他們一失去工作,收入就會立刻化為烏有,生活階層也能夠從中層直接滑向貧困線,成為社會和國家的不穩定因素。 要是放在過去,幾個企業破產,幾萬個員工失業,這都不算什么事,更不會影響華爾街的那些精英每天花天酒地,揮金如土就行。 但這一次明顯不一樣。 因為波及的面實在是太廣了。 出來抗議的人數就高達200萬人。 但是這后面涉及的家庭,以及相關行業是非常的多。 甚至直接影響到了華爾街股市的震蕩。 米國股市在構筑長達一年的平臺之后,這幾天開始放量殺跌。 而在一月前,米國的多個股指正式跌破了牛熊分界線,這宣告了長達10年的米國牛結束了。 過去的很多年,就算是在熊市的時候。 納斯達克和道瓊斯工業指數也不是完全同步的。 例如在90年代米國計算機和互聯網最為輝煌的時候,道瓊斯工業指數是慢牛,而納斯達克則是瘋牛。 在2000年左右,第1波互聯網危機爆發的時候。 納斯達克暴跌,道瓊斯工業指數則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 而這一次的熊市則完全不同。 無論是道瓊斯工業還是納斯達克綜合,都在瘋狂的下跌,不僅跌破了牛熊線,還在最近幾天跌到了過去5年的最低點。 市場投資者根本看不到指數的底在哪里。 背后的邏輯也非常的簡單。 過去的幾十年米國擁有全球最先進的科技。 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那一些以技術紋身的科技公司,構成了納斯達克的基本盤。 科技公司的專利和創新性的產品能夠賣到全球。 微軟、蘋果、英特爾、高通以及后來的特斯拉,都是納斯達克的佼佼者。 他現在米國的主流科技已經被夏國,準確的說是被夏國的長天科技全面超越。 納斯達克的各類指標性股票已經沒有了上漲邏輯。 沒有了上漲邏輯就沒有資金,所以股票開始塌方下跌,這當然會直接影響納斯達克。 其中特斯拉是最冤枉的。 特斯拉宣布和長天科技合作之后,股票本來是要加速上漲。 是因為米國方面的禁令,導致特斯拉由多轉空,同步下跌。 而通常作為股票穩定期的道瓊斯工業指數,也受到了納斯達克汽車行業的嚴重拖累,持續暴跌。 畢竟汽車行業并不意味著生產汽車本身,背后還有米國傳統的工業體系,以及整個行業體系背后的金融支持。 包括米國的軍工龍頭波音、金融服務龍頭米國運通公司、保險公司旅行者保險等等。 這一些公司都收到了米國的汽車大行業的影響,業績將會變得非常難看。 華爾街一出問題,米國的精英就著急了,米國的精英層一著急,聯邦政府就著急了。 聯邦政府緊急派出相關的經濟以及工業部門,立刻研究汽車工業崩盤的事宜。 由于涉及的行業多,涉及的人數多,甚至涉及的金融衍生工具多。 汽車行業的金融衍生工具,不僅波及到普通的消費者,更是波及到了華爾街的精英層。 經過詳細的研判。 大家一致認為。 這一次米國的汽車工業發生如此嚴重的危機,其影響力不亞于2008年由房地產引起的金融海嘯。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米國的汽車賣不出去,斷了資金鏈。 資金鏈一斷,就如同萬丈高樓最基礎的承重柱垮塌,后面就會出現塌方式的經濟危機。 得出這個判斷之后,可把華爾街和米國的精英階層嚇得不輕。 他們一直在和長天科技較勁,在和夏國的科技以及工業界較勁。 并且十分自信的說,未來10年全球的制造業將會回流米國。 可是大話已經說,制造業還沒有回流,米國的汽車行業直接垮塌。 這讓精英層十分的不解。 米國的相關部門以及華爾街,立刻采取措施力保福特不破產,延緩通用宣告破產保護的時間。 但是這會讓華爾街付出極大的金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