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節
就連小孩子也不被允許靠近。 普通百姓對于知識的渴望和敬仰,似乎在這里消失了。 因為村子里的人滿心戒備,他們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盯著,好像在防賊,大家都很不習慣這種氣氛,但是要對這些村民發作吧,又難免顯得小題大做。畢竟說起來,的確是他們過來打擾了這些村民們平靜的生活。 他們在這里不受歡迎,每個人的心里都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他們在周家村一共也沒有待夠一個時辰,然后就匆匆離開了。 平安想起自己之前在報告書上看到關于周家村的描述,奇怪的是里面雖然提過這個村子閉塞而且不歡迎與外人往來,卻沒有寫他們對人的戒備心如此強烈。最重要的是報告書上有詳細的村子概況介紹,包括人口構成,土地和周圍的地貌等等。 如果這些內容不是瞎掰的,那么也就是說,那個負責調查這個地方的軍官,應該是找到了一種跟這些人相處的辦法。 這讓平安有些意外,也為發現了一個人才而驚喜。如果能夠因地制宜,想出辦法讓這些人不防備自己,那么將來帶兵時,自然也不會拘泥于形式,而是可以靈活發揮出自身的實力。 可惜的是學員們在上交報告之后,便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隊之中去了,平安現在就算想見見本人,也不太方便。 不過這件事也讓平安發現了,很多事情不能想當然,他之前只以為讓挑將官們來查這些事情就會很容易,卻沒有考慮過具體所要面臨的狀況,可以說,學員們出發時的準備十分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交上來的報告居然也沒有讓平安失望,這倒是意外之喜了。 也不知道馮玉堂培訓的時候究竟給他們講了什么內容。 不過倒是讓平安對武學的期待又提高了許多。 離開了周家村的范圍之后,眾人沉默了一會兒,宰相吳旭之開口道,“我從前只知道朝廷的政令,到了鄉里總是難以執行,卻不知原來還分種種情況?!?/br> 金世文也十分不解的道,“朝廷政令分明對百姓是有好處的,為何他們反倒不肯接受呢?” 像周家村這樣的做法,是他們無論如何都理解不了的。 平安道,“大抵是因為從前吃過的虧太多了吧?” 他們不會是第一個去周家村的人,也不會是最后一個?;蛟S從前他們也曾經相信過外人,只不過最后的結果并不如人意。所以現在,他們索性警惕一切外來者,堅決不受到任何誘惑。 一切的現狀都有其成因。 聽到平安這么說,幾位大臣倒是有些意外,但仔細想想,也該是這么個道理。 他們其實都已經是一國宰輔的級別,參預軍國重事,一言一行都能夠影響到這個國家。這樣的官員,都是曾經外放,并且做出一定成績的。不過他們最多也就是做過知縣、知州這樣的職位,雖然是親民官,但實際上許多事情不需要自己去做,下鄉這種事更是從來沒有。 所以明明已經可以決定大楚將來的發展方向了,卻偏偏連百姓的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 “像周家村這樣的村子,一定還有許多吧?”趙璨道,通過這一次的走訪,他也發現了規律,“距離縣城或者鄉鎮越遠的地方,也就越是閉塞,政令就越是難以執行?!?/br> 說到這里,趙璨想起平安之前跟他說過,皇權不下縣這種做法十分不可取,現在想來,真是至理。 不管朝廷制定出了多少有利的政策,只要不能貫徹執行,那就都是虛的。百姓的生活沒有任何改善,反倒是不少投機之人在其中撈了個盆滿缽滿。到最后朝廷空折騰一場, 耗費了精力和錢糧,實際上根本沒有用處。 這種現狀如果不能改變的話,他跟平安之前所設想的那個美好的世界,也就只能夠存在于他們的想象之中了。 其他人聞言都跟著點頭,趙璨又道,“這件事必須要想辦法解決,諸公回去之后,都可以思量一番,看看有什么好辦法?!?/br> 帶著這些大臣過來,可不是為了做陪襯的,就是為了將他們拉下水,讓他們站到自己這一邊來。 接下來沒有別的地方要去,他們很快回到了行宮里。 幾位上了年紀的大人一回來就病倒了,這一趟奔波,對于他們的身體來說還是有些勉強。在外面需要強撐著,回來之后一放松,自然就悲劇了。 莫說他們了,就是趙璨和平安,仗著身體年輕,當時并不覺得如何,現在回來也覺得渾身精力好像被徹底透支干凈,需要好生休息一段時間,才能重新恢復過來。 好在這件事情解決之后,他們倒是有了一段消閑的時間。 不過在這之前,趙璨還是安排了人,帶著那一百多個隨駕而來的同進士,又走了一遍他們走過的老路,然后給他們出了個題目,如何解決目前這個難題。 這些人已經對自己的前途不報任何期望了?!诨实勰抢飹炝嗣娜?,誰還敢用他們呢?萬一陛下哪天想起來,還得跟著吃掛落。 不過后來得了教育部那邊的提醒,讓他們隨駕前來,這些人心中又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如果陛下打算放棄他們的話,肯定不會讓他們跟過來,既然來了,這件事就有轉機。 所以這段時間,他們都在等待這個所謂的機會降臨。 而現在,皇帝讓他們做事,這群人自然盡心竭力。雖然最后想出來的辦法,都沒什么可執行性,不過這份心思還是可以嘉勉的。 之后幾位大臣也恢復過來,向趙璨提出了他們認為比較妥善的解決辦法。這些方法各不相同,不過總結起來,也就是四個字:潛移默化。這種風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然也不能一朝一夕就打破他。要和平的解決,只能慢慢的改變他們的觀念。 只是具體要怎么做,他們提出來的方法,可行性都不高。 這個時候,趙璨才拋出了自己的想法,決定讓那一百三十七個同進士留在這里,每個村子一個,教導村中的孩子讀書,同時也向村民們講解一些普通的道理,宣傳一下朝廷的政令,這樣時間長了,自然能有些效果。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這代人不能影響,能影響他們的孩子,到下一代時轉變觀念,也不錯。反正不過是十多年的時間,并非等不起。 隨駕二來的朝臣之中,雖然大部分并沒有跟隨趙璨前往,但是也已經聽說了這件事。趙璨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提出了辦法,他們思來想去,也覺得沒有反對的道理,于是這件事,就這么被定下來了。 也不必再挑什么好日子,立刻就讓這些支教老師走馬上任。臨走之前,平安去送行,并且對他們表達了陛下的期望:希望在夏天結束,趙璨離開行宮之前,他們能夠在村子里站穩腳跟。 有了這句話,想來這些人都會拼命努力了。他們應該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只有這一次機會。 當然,平安同時也安了他們的心,讓他們知道自己只需要在這里待滿一年,不論結果如何,到時候都可以離開。對于那部分以為自己被發配到這里心灰意冷的人來說,這個保證也讓他們有了期待。 不論如何,做好這件事,一年后離開,或許就能夠擺脫之前給皇帝留下的印象,重新得到重用了。 只是如果那么容易就能夠達成目標的話,平安和趙璨也就不用發愁了。 所以直到夏天結束他們啟程回京之前,一百二十多個村子里,只有八十多個村子的老師勉強尋找到了跟村民們溝通的方式,得到了村民的敬重,開始了教學工作。剩下的人,都還在跟村民斗智斗勇,希望他們能將孩子送過來上學。 因為人數有多,所以像周家村這樣有數的幾個村子里,平安都給安排了兩個人,讓他們互相照應,免得被孤立起來心理出現什么問題。 不論如何,這件事總算用這樣的方式定下來了,等到一年之后有了成效,到時候在別的地方推廣,朝臣們自然也沒有反對的道理。 不過,從行宮回來之后,另一件讓人發愁的事情又找上門來了。 之前趙璨借口選秀,讓戶部清點天下戶籍,挑選出身家清白的良家女子,這項工作耗時日久,不過總也有做完的時候。 所以從行宮回來之后,戶部就送上了他們整理出來的名冊。 ——其實說是采選天下秀女,但是基本上不會到村子里去選人,最多只到鎮上。因為當地官府也會進行一次簡單的篩選,要身體健康,五官端正,皮膚白凈,身體沒有什么異味等等……而村子里的姑娘因為要干活兒,總免不了曬黑皮膚,難以入選。 這樣經過初次挑選之后,能夠被送上來的,都是基礎不錯的姑娘,被選中的可能性更大。 但即便如此,送上來的名冊里,也有五千多人。 趙璨只看了一眼就扔回去了,“人數太多了,一路上京勞民傷財,萬一沒有選中,送她們還鄉又是一件麻煩。如此勞民傷財,朕于心不忍。挑出一千人的名冊再送來?!?/br> 他一個命令,戶部自然又要絞盡腦汁。這種篩選也是有講究的,是個并不算小的工程。趙璨如今可謂是深諳拖字訣的使用方法了,輕描淡寫就給對方加了差事。 唯一讓這些官員們慶幸的是,現在時間還早,到明年春天將這些姑娘送進京就可以了。 最后千挑萬選定下了一千人,戶部再次將名冊送上來,趙璨看都不看,轉手就將名冊送到了禮部,要求禮部派遣官員前往各地考察,從這一千人之中,挑選出一百人入京待選。 趙璨給出的理由很強大, 因為宮里如今實在住不下一千人,而且他也不會多選,所以送那么多人過來實在沒有必要。所以要求禮部官員精挑細選,一定要選出各個方面都很出色的姑娘。 這一去一來,再加上在當地挑選的過程中,難免有些“人情往來”,所耽擱的功夫,絕不會少。所以直到安平五年的春天,這批秀女還是沒有選好,更遑論是入京了。 倒是海軍那邊有了好消息。 出海數年的趙玠,終于率領著他的船隊回來了! 船隊這一次的歸來,再次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幾年來,大楚對南洋的貿易興旺發達,朝廷收入了一大筆關稅的同時,民間資本也迅速累積。而貿易興盛,也促使了許多行業的發達。江南的絲綢和棉布,東南的茶葉、花生和白糖,還有大楚所產的精美瓷器,這些都是非常受南洋人歡迎的東西,售價之高,更是讓人根本不敢相信。 不過南洋畢竟地方不大,而且貧窮落后,能夠買得起好東西的人不多。所以雖然海貿看上去還是很熱鬧,但是平安推測,這幾年內,估計就要逐漸飽和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地方小了,能夠搜刮到的財富也十分有限。 但是現在海軍回來,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顯然發現了許多新的陸地,而且帶回來了不少大楚從未出現過的特產,甚至還有高鼻梁深眼窩,眼珠子和頭發的顏色五花八門的洋人跟著他們的船隊回來,覲見大楚的皇帝陛下。 對于許多大楚人而言,那就意味著他們又有了新的可以做生意的地方,意味著大筆大筆的財富,所以對此自然十分關心。 而趙璨和平安關心的是這一次行船的損失、傷亡、沿途的經歷、海圖地圖等等。 這是第一次超遠距離的航海,花費的時間很長,水手和船只都各有損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經驗就是在那么一次一次的過程之中積累起來的。 而且他們畢竟成功了。 根據趙玠的說法,這一路上的確是看到了不少無主之地,他都已經立下石碑劃下了地盤。最妙的是,回城的途中他還帶著這些洋人的使臣們繞路去看了一圈,確保讓他們知道,這些地方都是無比強大的大楚的土地,不能打主意。 除此之外,當然也有不少地方已經有了人類居住,只不過文明進程遠遠落后于大楚。趙玠憑借精良的裝備,帶著數量不多的水軍,就將他們都收服了,承認大楚是“天朝上國”,此次也有使臣隨同前來,見識大楚的繁華。 除此之外,自然就是文明程度已經很高,暫時沒辦法正面作戰的土地了。不過因為他們攜帶了打量貨物,而且船只非常厲害,所以對方也不敢怠慢,彼此交易還是十分愉快的。這些國家也都拍了使臣前來謁見趙璨,希望能夠跟大楚建立友好邦交。 平安的運氣不錯,大航海時代還沒有開始,所以現在大楚的船隊,對于這些國家來說,都是難以企及的龐然大物。 既然趙玠已經回來了,那么將宗室逐漸送到國外去占領這些土地,分擔國內壓力的事情,自然也就需要提上日程了。在這件事情上,趙璨并沒有隱瞞趙玠,而是讓他也參與了討論,畢竟具體當地的環境如何,只有他最清楚。 不過趙璨還是給了他承諾,“十一弟可以在這些土地之中,先圈一塊作為自己的屬地,朕不會過問?!?/br> 但這個提議被趙玠拒絕了,“臣是大楚子民,只愿意生活在大楚,為陛下效力,繼續航行,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走遍所有的土地。所以多謝皇兄的恩典,只是臣弟恐怕用不上了?!?/br> 趙玠的理想居然是世界航行! 平安在一旁聽著,忍不住想,或許這個世界里,第一個發現地球是圓的,從起點出發最后還能夠回到起點的人,恐怕要變成這位殿下了。 這也是很有趣的事情,不是嗎? 平安仿佛已經看到了物理學將來的發展——這世界并不是天圓地方,而是一個圓球形狀,那么假設我們自己是直立在地上的,站在我們腳底對面那邊的人,豈不是倒立著的?如果不是,這又是怎么回事? 然后由這里開始,許許多多的學科和知識,都會逐漸豐富和發展。 平安相信,這些東西在中國的發展,一定比國外更容易。 因為這本來就是個同意包容新思想的地方,古往今來不少人都會開創自己的學派,只不過,他們大多數是從哲學的層面來解釋這個世界,以自身來觀察世界罷了。主觀性太強,所以總仿佛霧里看花,雖然自有美感,但到底看不清晰。 而且大楚沒有宗教的存在,或者說宗教不能統治這里的人民。而皇權目前還掌控在趙璨手里,他并不介意讓普通百姓明白,君權并非神授,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神! 第191章 到了這個時候,能夠鋪墊的基礎,平安都已經做到了極致。 接下來,就只能等這些東西一點一點發展起來,到能夠支撐自己進行下一步的程度了。 相較于趙璨剛剛登基的時候,平安顯得輕松了許多,有了更多的閑暇?!救藦膩聿话殉謾嗔?,一件事情安排好了,就會找別的人來做。所以都安排好之后,自己反而閑下來了。 閑下來就不免去搗鼓點兒別的。 一直以來平安都是在作為智囊存在,動腦子而很少動手。不過在某些事情上,他也不得不動手了。 現在大楚的工業還在最基礎的階段,稱之為手工業。一切都需要人力來進行,當然,偶爾也有接住風車水車等等力量,但是都非常初級,能夠做到的事情很少。 蒸汽機的發明平安一早就提上了日程,但是真的要做到持續穩定高效的輸出,甚至能夠用于進行生產,這期間勢必要經歷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平安知道這一點。而且他還知道,揠苗助長這種事情做多了不可取,就算他是超人能夠拿得出再多好東西,不能被本地土著們理解消化并運用,也是沒什么用的。因為他是個人,力量有限,不可能真的應對得了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