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丫鬟們早已知曉三姑娘忘記了很多事情,聽她這樣問,也沒人覺得太奇怪,笑道:“這倒沒有。一般大姑娘在的時候,都會勸著二姑娘些。只是前些日子大姑娘考上了靜雅藝苑,如今在那里讀書?!?/br> 靜雅藝苑是開國之初作《女藝》的女鴻儒所創辦。里面不同于男子考科舉的書院,只專注于教習女孩兒各種藝技。比如琴棋書畫,比如詩詞歌賦。 二房的幾個孩子里,庶出的大姑娘和三少爺很有才華,讀書學藝樣樣精通。偏兩個嫡出的孩子各方面都比較平庸。 當然,若論相貌的話,二姑娘鄒元杺還是很不錯的,在京中都頗有名氣。只是比起三姑娘元槿來,還是差了不少。此事另當別論。 將二房情形濾了一遍,元槿倒有些明白鄒元杺為什么脾氣這么不好了。 從小就被身份不如她的庶出jiejie碾壓式地比了下去,偏偏二老爺又是正宗科舉出身,十分重視學業。長此以往,鄒元杺難免心理會不平衡。 不過,想明白歸想明白。元槿自認還沒大度到能任由別人欺負自己,所以打算往后見了鄒元杺該怎么著還是怎么著。 第二天,鄒寧遠一早就回了衙門。用過早膳后,鄒元杺認命地抄了會兒《女藝》。半途手酸了歇著的功夫,杜氏帶了她去青蘭苑,給元槿道歉。 鄒元杺有些不愿過去。 杜氏道:“東西要不回來就罷了。這一趟,是非去不可?!?/br> ——這是鄒寧遠一早吩咐過的。除非鄒元杺想把親爹惹毛,不然的話,這個命令必須得聽。 鄒元杺有苦說不出。昨天晚上她來要鐲子,杜氏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杜氏并不知曉。 鄒元杺沒那個膽子和杜氏說實情。若是自己強要不成反被元槿暗算了一把的事情讓母親知道了,母親定然又要長長訓斥一通,說她不長腦子。 鄒元杺只能硬著頭皮跟著母親過去。兩人到的時候,遇到了意料之外的人。 元槿的房門緊閉,蔣mama正在院子里和青蘭苑的幾個丫鬟說話。 見了母女倆,丫鬟們趕忙行禮問安。蔣mama也笑著行禮喚道:“二太太,二姑娘?!敝皇撬龖牙锉е┌椎慕q絨一團兒,頗重,行禮的姿勢就沒那么標準了。 看到那蜷縮起來的白絨球,鄒元杺的臉刷地下白了。她一下子就認了出來,這是晚香苑的那只貓。 孩子們都大了,老太太身邊清冷,這幾年就養了只貓兒,取名“鬧鬧”,意思是希望它給院子里增添點活力。這小東西小時候看著還不錯,白絨絨的瞧著可愛又乖巧。哪知道越大越鬧騰,倒真是應了那名字。 這貓養得好,毛發油亮,體型健壯。若是它不熟的人想要碰它一下,立馬伸爪子翻臉不認人地撓上去。 鄒元杺從它很小的時候就和它親不起來。往年無視它也就罷了。這些年看著它越來越有“氣勢”,便也有些怕它的利爪。 等了半晌兒,屋門還緊閉著。 鄒元杺站不住了,不住地朝院門外看,焦急地想要離開。 一來,她本就心里頭十分不甘愿。二來,那《女藝》抄起來頗費時候。如果父親下一回歸家的時候她完不成,還指不定怎么受罰呢。 鄒元杺的神色表現得頗為明顯。 偏偏杜氏為了給女兒在老太太跟前謀一個好印象,兩人剛到這里,杜氏就和蔣mama說明了來意,說女兒是來給元槿道歉的。如果這會兒片刻也等不得立即就走了,傳到老太太耳朵里,必然會影響鄒元杺在老太太心里的印象。 杜氏怕蔣mama留意到女兒神色,忙笑著和蔣mama閑聊開來:“元槿不是在量身么?怎么那么久?!?/br> 蔣mama的視線掃過鄒元杺,道:“老太太說過幾日要帶三姑娘去寺里還愿,命針線上的趕著給三姑娘做兩身衣裳。因為從里到外都要換新的,且兩身是不同樣式,怕是要費一些功夫?!?/br> 山明寺在京城東郊,住持方丈是位得道高僧。每次去寺里的時候,老太太都要為了元槿的事情祈福。如今既是好了,定然要去還愿。 鄒元杺聽聞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又見母親沒有要走的打算,按捺不住了,“娘,不如我們去廂房里等會兒吧?!?/br> 青蘭苑的西廂房是元槿和鄒元桐的屋子。東廂房本是兩個哥哥住著,后來哥哥們過了十歲后搬到了外院,東邊廂房就空了下來。鄒元杺說的,便是空置的東廂房。 杜氏一看到東廂房,就想到元槿昏過去的時候,她的兩個哥哥鄒元鈞和鄒元欽來白英院鬧事的情形,頓時火氣上涌,覺得腦仁兒都在一突一突地泛起了疼。 第4章 杜氏本就不愿進東廂房去,又思量著讓鄒元杺在烈日下多曬曬表現一下悔過的誠意,過后蔣mama在老太太面前美言幾句,想必是極有好處的。于是干脆利落地拒了女兒的提議。 鄒元杺愈發不耐煩起來。 蔣mama待母女倆說完話,才笑問鄒元杺:“聽說二姑娘今兒一早就在練字?二老爺的字是出了名的好。想必不多久咱們府里就能再出個書法大家了?!?/br> 鄒元杺的字是自小由她爹一筆一劃教出來的,確實還算不錯。不過蔣mama這話里提到的練字,可是抄那《女藝》。雖然是在贊揚,但鄒元杺怎么聽怎么膈應,就沒搭理。 蔣mama看她眼神飄忽的模樣,頓了頓,不再提及這些,轉而和杜氏閑聊。 不多時,屋門從里面打了開來。一個女孩兒在丫鬟們的簇擁下緩緩行了出來。她眉目婉然巧笑倩兮,身姿婷裊步履悠然,端的是美麗無雙。 鄒元杺昨晚來青蘭苑的時候,天色已晚,沒有看清元槿的具體相貌。如今大白天里瞧著,才算看了個真切。 她沒想到元槿醒來后漂亮成了這個樣子。怔了一瞬后,心里開始泛酸,恨得牙癢癢的。 ——這些年來,府里的姑娘們,旁的不說,只這長相,她可是頭一份的出眾。如今斜刺里跑出了個搶她風頭的,讓她怎么忍? 鄒元杺心里頭有氣,說出來的話就也有些不中聽。全然忘了杜氏一個字兒一個字兒教的說法,自顧自地道:“三meimei如今可是好了?前些天的事情,真是對不住。meimei的傷好得那么快,想必不算嚴重。我也不是故意的,meimei就饒了我吧?!?/br> 蔣mama聽著鄒元杺這不甘不愿的道歉聲,微微抿了下唇。不過一瞬,就又是之前那和藹可親的笑模樣了。 元槿唇角的笑意極淺極淡,“自家姐妹,說個‘饒’字,太嚴重了。我能體諒jiejie是一時失手。只希望往后我無意間犯了錯,jiejie也不要太過計較才是?!?/br> 鄒元杺被這話堵得滯了滯,沒敢接話。 順著元槿的意思去說,那么往后元槿對她做了什么,一句“不是故意的”就給抹了去。不順著元槿的意思去說,倒像是她自己咄咄逼人不肯罷休了。 杜氏狠瞪了鄒元杺一眼,又笑著說了幾句客套話。 元槿如今這出眾的模樣,讓杜氏的心里也堵得慌。所以沒有多待,關切地問候了幾句,就帶著女兒離開了。 往年的時候,老太太是正兒八經認真培養鄒元杺的。畢竟府中兩房的女孩兒里,其他的是庶出,只鄒元杺和元槿是正房嫡出。而元槿又是那般狀況。因此老太太出門的時候,都是帶上鄒元杺。 如今元槿大好了,出落得這么個耀眼模樣,再加上她爹官拜大將軍…… 杜氏緊了緊手里的帕子,對女兒說道:“這些天你別只顧著練字了。沒事的時候多去老太太那里走動走動?!?/br> 她這話說的和來時可不同。 過來的路上,杜氏千叮嚀萬囑咐,讓鄒元杺不可再觸怒鄒寧遠,務必要及時把那些字兒給寫完。 鄒元杺小心翼翼問道:“娘,過幾天去山明寺,我不能同往嗎?” “當然能?!边h離了眾人的視線,杜氏的臉色冷了下來,聲音淡淡地道:“我想讓你去,你就可以去得。老太太不帶著你,我帶!” “可是,爹讓我抄的《女藝》怎么辦?” “就說進寺是為了為你哥的前程祈福。我就不信他還能棄你哥的前程于不顧?!?/br> 鄒元杺哥哥的課業素來一般,鄒寧遠鎮日里沒少為了這個cao心,平日里沒事的時候都會指點一番。 鄒元杺垂下了頭,半晌沒言語,但是嘴角已經翹了起來。 有母親這些話他就放心了。 老太太是杜氏的親姑姑。當年老太太極其疼愛小兒子,做主將自家侄女兒嫁給了他?;楹笏矊Χ攀现T多維護。夫妻倆有點小矛盾,她都是斥責兒子,護著兒媳。 這些鄒元杺都是看在眼里的。 不過…… 回想起元槿那精致的容貌和出眾的氣度,鄒元杺眉目間的喜色漸漸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極度的不甘心與惱恨。 新仇舊恨一起算,她怎么也不能放過鄒元槿去。兩只惡犬的事情,恐怕要重新思量一番了。 再怎么說,那都是別人家的狗。就算那死丫頭被咬傷咬殘了,也怪不到她的身上。 蔣mama回到晚香苑后便去給老太太請安。 老太太將屋里的人盡數遣了出去,只讓蔣mama留下伺候,這才問道:“聽說剛才老二家的帶了杺姐兒去道歉了?怎么樣?” 蔣mama想到鄒元杺那眼神飄忽的模樣,再想起她道歉時候那生硬的語氣,搖了搖頭。 老太太嘆口氣,又問元槿。 蔣mama這便笑了,道:“三姑娘好得很。剛才鬧鬧不肯聽話,非要撒歡跑??蛇@地曬得那么燙,哪敢讓它亂竄?丫鬟婆子都止不住它。誰知三姑娘抱了會兒又和它說了幾句話,它就乖順了。趴在懷里一動也不動,瞧著跟睡著了似的。后來姑娘進屋量身,我把鬧鬧接過來,它也沒再亂折騰?!?/br> “哦?這倒是奇了?!?/br> “可不是。而且咱們姑娘是越發出挑了?!笔Ymama喜道:“瞧那模樣兒,身段,京城里怕是沒有哪個姑娘比得上的?!?/br> 她素來重規矩,稱呼一點都不錯亂。如今提到元槿不說“三姑娘”,隨口說了個“咱們姑娘”,可見是打心眼兒里喜歡元槿的。 老太太聽了,有些意外,“不過才一兩日,你倒是挺喜歡三丫頭的?!?/br> “是?!笔Ymama大大方方承認了,“我瞧著三姑娘行事,很有大太太當年的風范。今兒二姑娘幾次挑起事端,三姑娘都沒和她嗆聲,平平淡淡的一兩句就給壓了下去。且昨兒二姑娘又去她那里走了一趟,今日里三姑娘半個字也沒提?!?/br> 鄒元杺昨晚去元槿那里,又怎么逃得過老太太的耳目?即便當面不說,那也是心中有了數的。 老太太道:“改天給三丫頭選個合適的mama。一定要妥帖些的?!痹饶且粋€,因為護主不利,讓元槿被欺負撞破了頭,已經打了三十板子攆出府去了。 蔣mama應聲后記在了心里。 老太太想了想,問道:“你看槿兒的身子可是好些了?” “瞧著像是好了不少,再過幾日,應當就能康健了?!?/br> “那這樣罷。過幾日你帶她出去一趟,給她去錦繡閣里選幾身合適的衣裳。也免得家里針線上的人不得力,這兩天趕不出來?!?/br> 家里針線上的繡娘們都是請的好手、熟手。幾天里給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兒趕兩身衣裳出來,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不過,那錦繡閣可是京城里繡坊里的頭一份。里面做出來的東西,還有送進了宮的。東西好了,價錢自然也高。最尋常的一件繡品,也得兩位數的銀子。 蔣mama一聽老太太這話,就知道老太太是真心想要抬舉三姑娘了。 說來也是。老太太就算再疼愛二老爺二太太,最重要的還是要為鄒家著想。 這回去山明寺,說起來可是姑娘好了后頭一回出門去。身為大將軍府的長房長女,重視些,也是應當。 蔣mama會意,福了福身,將此事應了下來。 元槿看著天色不早了,正打算吩咐人擺膳,就見老太太屋里的喜梅步履匆忙地進了青蘭苑。 葡萄趕緊迎了出去。 喜梅也沒往里走,在院門口和葡萄說了幾句話后又急急離開了。 葡萄轉回屋中,剛進門就被櫻桃喊住,“什么事兒?” “四少爺回來了,去給老太太請過安后本是要來看姑娘的,被老太太留在了晚香苑用膳。老太太還說,人多了熱鬧。姑娘如今大好了,理應慶祝慶祝,就讓廚里多做些菜肴,擺上幾桌,讓大家一同過去吃個晚飯。順便也好讓姑娘認認人?!?/br> 元槿有兩個一母同胞的哥哥。大哥鄒元鈞正在國子監讀書,半個月才能歸家一次。二哥鄒元欽雖課業極好,但年齡不夠,尚還在清遠書院念書,倒可日日回來。 按照家中兩房序齒,大哥鄒元鈞行一,仆從喚一聲大少爺。鄒元欽則是四少爺。 鄒元欽昨日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元槿??墒桥銮蓵河惺?,下學時間晚了一些。而元槿當時身子疲累,早早地睡下了。這便沒有見成。今早鄒元欽走之前再來青蘭苑的時候,元槿還沒起身。 故而此次晚膳,倒是元槿醒后這一對龍鳳胎兄妹的第一次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