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噠噠噠”,大量清脆的馬蹄敲擊石板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人群開始sao動起來。 “來了,是商隊沒錯!”很快就有人傳回確切消息。 幾個稍顯年輕的各家主事者再也繃不住,立刻站起身出門探看,幾個老家伙倒是還八風不動地坐在那里,心中卻早已起了波瀾。 這次商隊帶回來的物品在林山縣極為罕見,當車隊駛入林山縣商盟駐地時,議事廳里諸位不管老的少的,再無法維持之前淡定的模樣,直接涌入院中。 各家私下里買的貨物由各家自行保管,跟商隊貨物分開停放,眾人雖然對于自家到底采買了哪些貨物不無好奇,目標卻極為一致,都直奔中間那一大堆馬車而去。 各家所買那些是小頭,由商隊出資購入的這些才是重中之重。有了這批貨物,他們便可以賺取更多利潤,來回一趟不容易,當然要賺雙份錢。 “各位掌柜,我三弟他們不在,諸位是現在就開始對賬分貨,還是晚上一兩天,等我三弟他們過來再說?”沈家海出言打斷一眾人遐思,“要是等不及的話,我可以先做主,就是程序稍微麻煩點?!?/br> “不麻煩,不麻煩,我們先看看,也好心里有底,其他的等沈三老爺和方老爺過來再說?!?/br> “行,那我也跟著開開眼界,看商隊都帶回來什么好東西?!鄙蚣液p堄信d致地上前,看著一箱箱貨物被搬下馬車,唱名后登記入庫。 聽到各種干制海產品時,沈家海眼睛都不眨一下,他好歹在燕州城待過幾年,對海味熟悉得很,并不會被這些驚到,直到伙計開始報燕州城當地特產時,他才有些動容。 “荔枝罐頭十箱,菠蘿罐頭十箱……大黃魚罐頭……” 唰的一下,眾位掌柜齊齊將目光轉向那堆罐頭所在馬車。 水果干貨和海鮮干貨雖然不常見,但頂多隔個幾年總還能看到影子,在場之人多多少少都嘗過其味道?,F在這批罐頭,那可是除了剛回來的商隊有幸吃過鮮味之外,再無人品嘗過,想不引起他們注意都難。當然,跟隨沈家從云州城過來這邊的那批人除外。 這其中尤以一些喜好美食之人舉動最為夸張,他們下意識隨著伙計們搬運的動作吞咽著口水,這可是新式吃食,完全沒嘗過的那種。沒有沈家,他們或許一輩子都無緣這些遠方特產,現在機會擺在面前,自是都想將之搶入自家中??上?,這些罐頭目前暫時還不屬于他們,那都是沈家的。不過既然這些貨物放在商隊馬車中,那么……眾人眼睛又亮了起來。 沈家海找到這批罐頭負責人,見是齊管事,趕忙上前詢問是怎么回事。 齊管事沒有任何隱瞞,直接告知沈大老爺,這是方老爺臨行前吩咐,跟蘇將軍商量過后優先制作的罐頭,等他們走后,那邊才會開始生產各種廉價軍用罐頭。 還不待沈家海想清楚,諸位掌柜就說起這事。 “沈大老爺,這些東西怎么分?”本來他們還無所謂,想著等沈家兩位老爺過來再說,反正也沒太過稀罕的東西,但這些罐頭的出現,卻讓他們改變了主意。其他那些都還好說,這個可得盡力爭取。沒看每一樣都只有十箱嗎?沈家肯定要占大頭,他們也不好意思跟沈家搶,本就不多的罐頭,扣除掉沈家分走那些,便不剩多少,這怎么夠大家分? “這個……”沈家海沉思半晌,他可不想做這個惡人,只好光棍地說道,“沈家每樣要兩箱,其余那些你們自己商量著分,這些罐頭本來就不是拿來賣的,大家隨意,隨意?!?/br> 說完,沈家海不管身后諸位老爺幽怨的眼神,著令自家下人搬走沈家那份之后,便躲進議事廳遠離這個是非窩。 果然不出所料,院子里很快就起了爭執,吵嚷半天之后,眾人才或滿意或憤憤不平地回到廳堂。 諸位老爺也不多坐,向沈家海告辭后,便帶著罐頭離去,那個急切的樣子,哪還有以往氣定神閑的模樣? 沈家海見此不由搖了搖頭,倒沒有任何鄙夷嘲笑的意味。換做幾年前,他恐怕不比他們淡定多少,或許更加急切也沒準。 不過話說回來,沈家海也有些好奇荔枝等水果罐頭的味道。去年他們到燕州港時,時候不巧,荔枝這些早就下市,剛才聽齊管事說,今年也快落市,這些已經是最后一批,再晚一些,就得等明年了。 信已經送往荒谷,最晚明天中午,三弟夫夫至少會過來一個,沈家海咂了咂嘴,眼不見為凈地將東西送到自家收起來。他暫時還不能離開商盟駐地,他得看著伙計們將商隊所購貨物卸貨入庫。 方天林收到信,跟沈家河商量之后,立刻召集馬隊前往星火村,不出幾天便拉回來一堆物資。 罐頭食品數量有限,沈家人各家每樣分了幾瓶,便盡數分完。其他物資便沒有這么緊張,干果之類夠他們吃好久,還能拿出不少放在沈家鋪子里出售。想嘗鮮的沈家下人雇工,盡可以花錢購買。 “阿父,甜甜的,好吃!”沈璋吃得眼睛都瞇起來,顯然很滿意眼前之物,“咦,怎么只剩三個了?” 沈家河撇開頭,假裝沒看見大兒子剛才的動作,孩子們的事情,他就不摻合了,還是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方天林好笑地看著撓頭的二兒子,見他煩惱了一會之后,繼續好心情地吃著罐頭荔枝,差點沒笑出聲來。他這個二兒子真是心大,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別以為璋兒真不記得荔枝顆數,總共就沒多少,他不可能記錯。 小家伙其實精著呢,沈璋知道犯案之人不是雙親便是兩個兄弟,就座位來看,是他大哥三弟的可能性最大,最高嫌疑人還用說嗎,十有八九是他的大哥沈璧。 問題是指控出作案之人有用嗎?半點用都無,最多就搶回一顆荔枝而已,還不一定能成,除非向雙親告狀。 沈璋自認已是小男子漢一個,這么點小事,怎好意思祭出阿父和爹爹這兩個法寶?與其勞動父親們,還不如當作什么事都沒發生。讓大哥高興了,說不定以后還能從他那里得些好處,大哥對他和三弟其實很愛護呢,有好東西從來不會少他們倆的份,這不過是玩笑之舉罷了。 沈璧其實也清楚沈璋的想法,不過這又有什么關系?愛護弟弟本就是他該做的,偶爾拿這個不愛動腦的二弟玩鬧一下可以,老是欺壓可不成,把弟弟玩壞了,他上哪找這么好的人選去?呃,不能這么想,這是愛護弟弟,對,就是愛護弟弟,他怎么可能生出這么無齒的念頭?一定是這樣。 沈璜眼角余光掃過兩位兄長,若無其事該吃吃,該喝喝。雖然他也有些心癢,不過他可沒有大哥這么快的手速,這個辦法他施行不通,很大可能中途就被二哥給發現。再說,他一個做弟弟的,怎好意思去捉弄二哥?哎,真是遺憾!這已經成為大哥的保留節目,隔個十天半個月就要上演一回,有時候二哥碗里會像今天一樣少點東西,有時候正好反過來。即便沈璜無法參與其中,看著也挺有意思,不是嗎? 第184章 見兒子們吃得歡快,方天林心情也不錯,愜意地享用著自己那份,吃著吃著,不知怎么竟想起他留在廣延村那眼泉水。 那汪泉水因水空間而生,自然也會因其消失而消失。方天林并不清楚廣延村那邊情況如何,也就無法判斷,到底是現在開始慢慢往回收好,還是就此放任不管。 方天林一時拿不定主意。有這個泉眼在,在廣延村討生活的人會輕松不少,只是不知道那邊還剩下多少村民。廣延村氣候條件惡劣,泉眼的存在,能給村民帶來許多便利,反正泉眼涌出的空間水都是外層空間水,對他影響不大,荒谷也不缺水用,方天林便決定暫時不做改動,什么時候需要用到泉水,他再來考慮這事。 ****** 遠行商隊有過一次成功交易之后,林山縣商盟嘗到了甜頭,正在籌劃商隊第二次出行。 方天林趁機提議組建商會,這比商盟關系更加緊密,商會成員想要脫離出組織自起爐灶,可沒那么容易,有商會約束,出現內部傾軋的可能性也會降低許多。 林山縣本地商家經過一番商議,最終這個會長落到沈家頭上。 方天林和沈家河仔細商量過后,決定由方天林擔任會長一職,沈家河任代理會長一職,平時兩者只二取一,看似兩個職務,其實只有一職,兩人中只能一人發聲。 之所以這么定,是因為情況特殊,荒谷才是沈家根基所在,平時兩人多數時候都在谷內,能輪流派出一人駐守在星火村就已經不錯,不可能長期露面。本來還有其他辦法,譬如將會長一職交給沈家湖,方天林綜合考慮過后,最終沒有下放這個權力。 這倒不是方天林不信任沈家湖,而是沒錢一切都免談,他可不耐煩多一道申請的程序。 會長自然要有會長的威嚴,若真讓沈家湖擔任這個職務,事情麻煩著呢。其實這并不針對任何人,只要不是方天林跟沈家河擔任會長一職,換誰坐上這個位置都是如此。 沈家湖對此絲毫沒意見,讓他當會長,他還未必能勝任,再說他現在也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得代表沈家海三家,作為普通商家加入商會。 至于方天林和沈家河兩人都不在時,商會交給誰管,這事情簡單,再設幾個副會長,一切難題便都迎刃而解。 副會長負責商會日常事務,一些重要決策則押后,等方天林或沈家河出谷處理,若有急務,直接通過沈家海派信鴿來回傳信,只要兩人能想出辦法,不出一個時辰事情便能圓滿解決。 這次商隊目標不再是燕州城,而是商道沿線城鎮,此行主要目的是擴大林山縣商會知名度,爭取讓盡可能多的人知道林山縣出產諸多好東西,吸引外地商家慕名而來。 商隊第二次遠行并沒有走很遠,沿路經過十幾個縣鎮消化之后,貨物便宣告售罄。 這次商隊采買的貨物比上次要少許多,畢竟這邊氣候跟林山縣差別不是很大,出產物品相似度比較高,需求自然就小。 這次商隊學聰明了,刻意留下一部分貨物,雇傭當地行商去附近州縣販售。商隊跟他們協定,要是能吸引一個商家前往林山縣進貨,就分他們一部分錢,吸引的商家越多,他們得到的錢便也越多,不設上限。 有錢能使鬼推磨,光靠商隊只能顧及到商道延線一帶城鎮,有了這些行商相助,不消多時,林山縣提供的新式貨物輻射范圍,便以商道為中心,擴大至周邊很大一圈。 自此,林山縣商會實力雄厚,出售不少稀罕東西,有些甚至是林山縣獨有,別的地方都見不到的消息,便不脛而走。 正好,之前西南地區山匪路霸經過嘉寧關鎮寧關兩地守軍清剿,大股匪類已經不見蹤影,剩下那些殘余,商隊完全可以抵御。 大家都不傻,在互通消息之后,都清楚目前最安全的道路便是新開辟出來的商道,他們只需要小心從起始點到最近商道入口這段路途即可,進入商道之后,安全便基本有保障,原先不敢走長途的商隊,現在也開始考慮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自商隊第二次返程回到林山縣之后,便陸續有外地商隊進入林山縣境內,他們一路打聽著來到星火村。 商會各掌柜獲悉此事,各個都樂得眉開眼笑,區別只在于有些溢于言表,有些則是在人后偷樂罷了。 見形勢一片大好,方天林走了一趟縣衙,同莫知縣密議良久,之后又召集商會成員,同樣談論許久才散去。 做完這些,方天林便一直待在星火村,時不時拉護衛隊去山道上巡邏,以確保星火村和荒谷之間運輸暢通,順帶鍛煉護衛隊實戰能力。 方天林在等消息,等林山縣這些官員士紳作出決定。 林山縣近乎四面環山,只南面一條官道通向外界,與石林縣跟望山縣相交地帶不小,但官道只這么一條,其他都是些山路小道,騎馬行走都有難度,更不用說車隊出行。只要在交界處官道邊設一個關卡,便能大為降低被突襲的風險。 嘉寧關和鎮寧關這兩處守軍,非戰時幫助地方軍隊清剿一下賊匪還成,一旦起戰事,可指望不上他們,林山縣必須要有自保能力。 方天林可不想星火村才建好沒多久,便不得不把人和物資都撤回荒谷,他花費那么大心力,要的可不是這種結果。 既然邊關守軍不能隨時依靠,那就自己上,林山縣好歹也號稱有近千地方駐守部隊,雖然真正能派上用場的滿打滿算也就幾百人,其他那些都是濫竽充數,不過目前也夠了,再加上當地士紳家護院和沈家護衛,林山縣第一道防線不用費多少事便能很快立起。 這一個關隘又不是什么邊關要塞,不用弄得那么高大上,建一堵還算湊合的城墻,設置一扇城門即可。 方天林這么打算,的目的很簡單,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過往行人在這里減速,進行第一道入門檢查,確認身份沒問題才予以放行。 方天林自然知道輕重,入境口設防也只是為了不被人打個措手不及,不用派多少人,只要守關者能把消息往回傳便達到要求。 恰恰方天林眼中這件看似很容易辦到的事情,卻把莫知縣和當地士紳都難住了。入境口那邊官道兩側雖然不是很寬,但也有近百丈,建這么長一段城墻,那可是個浩大的工程。 這種從自己荷包里往外掏錢的事,誰愿意干?要知道大多數士紳可都兼職商人,賺錢的生意自是多多益善,砸錢的事,他們平??墒潜苤植患?,若非提議之人是方天林,恐怕他們早就拂袖而去,連回去思考的機會都不可能給他。 至于征徭役,呵呵,方老爺可是一上來就擺明態度,明顯他不贊同此事。一邊是更安全的生活環境,源源不絕的進項,一邊是短時間內需要大量往外掏錢,兩邊砝碼被人放在天平上稱量,孰輕孰重,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大家都有了決斷。 這事情可行,具體如何辦,卻得看莫知縣和尤巡檢這兩個林山縣文武最高官員。 設關卡可以,起城墻一事當即被兩人否定。這種事朝廷雖沒有明文規定,但也未曾有過先例,即便林山縣地處邊關偏遠之地,他們也不敢這么胡來。 方天林倒是無所謂,不起城墻,也有的是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星火村不到半年時間便建成,仿照此,找人去三縣交界處勘察一下壞境,在林山縣入境口附近選一個合適的地方建一座村鎮,便什么問題都堅決了。 鎮子可是能起圍墻的,這點誰也無法置喙,只不過這個村鎮選址有些奇葩罷了,旁人議論過后,誰還能拿它怎么著不成? 眾人聽了方天林的提議,各個面面相覷,稍一思索便明白,雖然方老爺這個辦法的確出人意料,但可行性非常高。在官道兩邊建鎮,鎮門設在官道出入口上,過往行人進鎮,哪個不得接受盤查?這一樣可以達到最初的目的,還一點都不顯眼,遠比直接建成關卡要好許多。 不過貌似建鎮費用更大,還得走一套程序,要是上面不批,那就照星火村那樣建個鎮級村。這就省事了,村子不用經過上官審批,莫知縣自己就能簽署文書,最多就是事后往上報備一下,說明他治下又多了一個村莊,別的毋須擔心。 “大人,真要這么做?”幕僚丁仲秋一想起這事,就牙疼。沈家實在太能折騰了,他們要經商,林山縣便開始剿匪,生意太紅火,怕被縣外勢力覬覦,就要把林山縣打造成銅墻鐵壁。雖說縣衙從中得到的好處不少,但他活了幾十年,還真沒見過這樣的。虧得林山縣位于西南邊陲之地,遠離王城,要不然他們這么搞早晚得把天家給惹怒。 “最近伙食可好?”莫知縣答非所問。 丁仲秋聞言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后,還是如實回道:“是比以往好,雖不如那些富庶之地,想來也不差多少了?!?/br> 第185章 “這就是了,撇開過程只看結果,沈家的出現對林山縣而言,那真是有如及時雨?!蹦h在書房中來回踱步,臉上神色莫名,“這一陣子你跟著我去鄉下轉了一大圈,感覺如何?” “鄉民臉上多了些生氣,似乎走路都帶著一股勁,比原先那種半死不活、得過且過的狀態好了不少?!辈幌胍簿土T了,越想,丁仲秋臉上驚訝越盛。他怎么說也是個幕僚,腦筋轉得比一般人要快,不消一會,他便想通其中關節,不由驚呼出聲,“大人,莫非這就是商會名下眾多新式作坊帶來的效果?” 莫知縣點了點頭,作坊大批量出貨,自然要招不少雇工。有袁成安這些本地士紳壓著,除了一些關鍵位置用商會自己人之外,并不用擔心雇工們泄密。大量閑置勞力被利用起來,星火村周邊村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進作坊干活,有固定收入后,百姓日子好過許多,對未來有盼頭,可不就又活過來了? 以往誰都做不到的事情,沈家一出手便輕松達成,莫知縣心里頗不是滋味。這本該是他的責任,無奈本地勢力盤根錯節,他能占有一席之地就已經用盡全力,再多他也沒有這份心力。 既然連他這個知縣都搞不定,其他人應該更難辦到才是,事實卻并非如此。沈家沒有跟林山縣地主鄉紳直接交過手,那為何他們行動就這么順利,而他卻處處受挫?最近莫知縣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最近才有了些眉目。 沈家能成事,不外乎兩點,一自然是沈家實力很強,那一隊隊護衛不是擺設,二便是利益。沈家帶著當地士紳在極短時間內就賺取了大量銀子,還帶回來不少本地罕見的貨物。瞧瞧,如今林山縣各位老爺太太、公子小姐吃的穿的喝的,哪樣是以前能比? 可惜,莫知縣知道了也沒用,武力威懾他做不到,這個需要大量錢財支撐,經商之道他又不通,真是兩都不沾。他呀,還是老老實實當他的知縣就好,別的他無法插手,也不能插手,別搞得到時候里外不是人,連林山縣都沒他立足之地,那可就真糟糕了。他只要看著點沈家,別讓他們做出太過出格的事情,同時注意當地士紳的動靜,不讓他們破壞眼下局面,便可高枕無憂。 沈家背后有邊關守軍的影子,這點大家都看在眼里,不出意外,林山縣商會會一直以沈家馬首是瞻。 ****** “大兄弟,你們這是在干什么?” “你這是去城里進新貨?”正在平整土地的壯漢直起腰,看了眼問話之人身后跟著的一溜馬車,不答反問。 “是呢,聽說這邊出產新式貨物,便過來瞧瞧,要合適就采買一些?!鄙锨按钣樦诵Φ靡荒樅挽?,看來脾氣不錯,怪不得商隊派他出來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