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余大人,讓小的來吧?!币恍P忙道。如此之物,怎么能讓余柏林親自動手。 “沒關系?!庇喟亓謱χ馕迭c點頭,“雖然衣服已經破損,但應該的確是金刀衛服飾?!?/br> 余柏林經常和金刀衛一起共事,對金刀衛服飾了解還算多。而能穿上金刀衛統一服飾之人,應是身上有官職之人,而非不在名額內的小吏。 “快洗手?!狈馕得ψ屓硕藖硭鸵茸?。 余柏林將錦帕扔進水中,洗手之后,道:“居然對金刀衛動手,這可不是小事。我立刻向陛下送信。澈之,你可還有補充的?” 封蔚想了想,吩咐道:“去雇熟識水性的人,讓他們下水尋找,看還有沒有其余可疑之物。今日沒有下雨,運河水流較緩,尸體恐就在上游不遠處?!?/br> “應該就在附近?!庇喟亓种钢w道,“他身上有綁著東西,恐是石塊之類,你的魚鉤正是勾在了綁著他的繩子上,上面的石塊可能是將尸體釣上來的時候掉下去了?!?/br> 封蔚點頭:“金刀衛死了人,我就不信當地金刀衛不知道。若是當地金刀衛不知道,我就只能請鄭指揮使過來一趟了?!?/br> 余柏林皺眉不語。 今日朝中并未發生大事,金刀衛又從不慘和當地小事,只負責監督官員。究竟有什么事能讓人冒險去殺害金刀衛? 第115章 尸首處有人專門守著,余柏林和封蔚則上岸候著。 本來隨行的侍衛們想讓封蔚和余柏林就近找一個客棧酒家休息,岸邊雖然搭了一個棚子遮陽,還是太簡陋了些。 不過封蔚和余柏林認為此事事關重大,于是決定就地等待。 金刀衛在地方上有衛所,其最高長官是千戶。 此地衛所千戶姓郭名渠。因為最近沒什么事干,官員們都老老實實的,正無聊著。當他看到封蔚的侍衛拿著令牌來的時候,差點沒嚇出好歹。 此刻他很想給自己兩巴掌。讓自己烏鴉嘴!讓自己說太無聊來點事做吧!現在事情來了! 德王和余柏林前去赴任之事,沿途官員都知道。金刀衛更是知道。 皇帝陛下給了德王可以隨時調用金刀衛的權力,德王相當于所有金刀衛的上司,他的命令就等同于皇帝直接向金刀衛下令。 金刀衛誰都可以不服,宗室王爺公主駙馬都可以不甩,但遇見德王,就得拿出十二分的尊敬。 且前來的侍衛所說之事實屬重大,若是被害之人真的是金刀衛,那么這件事就大發了。 郭渠只希望,那死了的金刀衛,可千萬別是自己衛所的人。 郭渠馬不停蹄的帶著人去見德王,當他到的時候,當地官員也滿頭大汗的到了。 他嚇都快嚇死了。 雖然沿路所有官員都期望和路過的德王和余柏林見上一見,但不是因為有這種大事發生被叫去好吧? 此刻這個官員也很想扇自己兩巴掌。 讓自己烏鴉嘴!說什么說不定發生什么事,就讓德王和余大人主動來找自己了!這下子真的主動來找了! 金刀衛和當地官員都帶了仵作,現場驗尸。一群人就侯在臨時搭建的小棚子里,封蔚和余柏林不走,他們也不敢走,都在現場等著仵作結果。 仵作在這么多大人的圍觀下,壓力大過山,腦袋里高度緊張之下,手上動作很快,卻不敢有絲毫粗心大意。 雖然尸體被泡的面目全非,但官府的仵作和金刀衛的仵作都經驗豐富,提取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因被水泡過,死亡時間很難確定,但金刀衛每個人都登基在冊,這人身份只要確定了,依照失蹤時間,還是比較容易確定死亡時間。 讓郭渠松了一口氣的事,剛剛有人來報,本地衛所的金刀衛已經全部清點完畢——因為最近沒有任務,所以清點很容易,并沒有失蹤之人。 這人應該是外地之人。 金刀衛傳遞消息自有自己一套隱秘的方法,這時候官府的人就要避嫌了。于是金刀衛將尸體帶回去,進行進一步檢驗。 只要確定這是金刀衛之人,官府就不用主導此事,但是必須全力配合金刀衛的行動,若有耽誤,就準備進金刀衛喝茶吧。 地方官員擦擦頭上冷汗,不知道這死的是金刀衛,交給金刀衛來破案,對他究竟是好是壞、好處是查不出來自己也沒責任,壞處是金刀衛被殺責任重大,要是有本地官員插手,連帶他都要丟帽子。 因金刀衛雖然遍布地方,實際上仍舊算是皇帝陛下直屬侍衛,其被殺的性質十分嚴重。一般人不可能去招惹金刀衛。 封蔚和余柏林商議之后,決定暫時留在此地,待皇帝陛下旨意到了之后,依皇帝陛下旨意行事,看是留在這里負責督辦此事,還是有人專門過來。 不管怎樣,都要等著旨意到了,兩人才看是否離開。 ……余柏林和封蔚住在了此地,官員們一一遞帖子想要來拜訪,統統被擋了回去。 碰過幾次釘子之后,這些人也乖乖的,不再來打擾余柏林和封蔚。 對于其余人,他們還能酸一句架子實在是太大,但對于德王而言,架子大才是理所當然。有皇帝陛下這個靠山,德王完全不需要給地方豪族面子。 至于余柏林,封蔚都不見客,他不可能做主見客,不然德王的面子往哪擱? 后來他們打探到出了大案之后,就更不敢來打擾封蔚和余柏林了,深怕惹上一身腥。 當金刀衛檢驗結果出來的時候,京中之人也來了。來人是和余柏林有過一面之緣的指揮僉事胡奎。 胡奎和鄭牧私下不太合得來,不過公事上卻很認真負責。余柏林和封蔚不擔心他不會盡力辦此事。 本來余柏林以為胡奎來了,他和封蔚就該繼續啟程了,誰知道金刀衛仵作得到的那個死去的金刀衛傳達的消息,居然和他們兩有關。 為了不被搜去,金刀衛本是將消息封成蠟丸,蠟丸上綁一根繩子,一頭拴在牙上,一頭吞進喉嚨。 而這金刀衛牙齒都被砸光了,明顯來人知道金刀衛藏消息的方式。而仵作是從金刀衛附中解刨出蠟丸。 那金刀衛在死之前,藏有特殊訊號,表示蠟丸在體內,已經被吞下。不過因為被水泡過,他們花了不少時間,才確定了這訊息。 這時代講究死者為大,若不是得到那金刀衛的訊息,仵作也不會去做解剖之事,那是褻瀆死者,也別這個金刀衛明顯是一位有職位在身之人。在金刀衛中有職位在身,少說家中也是有些根底。 金刀衛死前身上有多處傷痕,不過死因是服毒自殺,毒是金刀衛在傳達機密訊息的時候都會攜帶的藏在口中的毒藥,就是為了擔心泄密。因是那金刀衛自知不可能逃生,因此服毒自殺。 余柏林知道此事之后,不知道是惋惜還是慶幸。 見金刀衛尸體如此凄慘,眾人一度以為此人肯定遭受了非人的對待。見他是服毒自殺,只希望他在死的時候沒有遭遇太多痛苦。 蠟丸找到之后,金刀衛立刻呈給封蔚。 雖然胡奎已經來了,但只要封蔚還在,封蔚才是主導金刀衛之人。 封蔚一看蠟丸上的內容,氣得一巴掌拍碎了桌子,手掌被木頭扎的鮮血淋漓。 余柏林忙讓人拿來傷藥,親自給封蔚上藥:“究竟何事?” 封蔚沉著臉,一言不發的將蠟丸中信紙遞給余柏林。 信紙上內容是經過特別處理的非常細小的文字,要用水晶磨成的凸透鏡才能看的清楚。 余柏林一字一句讀過之后,心中怒火也升騰起來。不過因為封蔚一只手已經鮮血淋漓,纏滿了繃帶,余柏林沒有步封蔚后轍,去拍桌子。 他深呼吸了幾下后,道:“此事必須立刻稟報給陛下?!?/br> 封蔚點頭。他現在氣得說不出話來。 密信中道,海軍基地之事被閩州官員泄露給夷人,而夷人有強占瀛洲之意。 當地官員居然因一己之私,準備和夷人里應外合!并且此事還有東南海域上的一些海盜有關。這些海盜一直剿滅不盡,直到封庭登基,大舉發展海上貿易之后,他們不自量力想要搶劫大暉海軍保護的商船,被海軍連番打擊之下,才銷聲匿跡。 密信中道,一官員不愿意與夷人同流合污,便把此事偷偷報給金刀衛,然后讓家人逃離之后**于家中。 原來那海盜怎么剿滅都剿滅不盡,東南沿海年年遭襲擊,年年問中央要錢要軍費,原來是因為海盜本身就與當地官員相勾連。海盜搶錢,當地官員幫忙洗錢,然后兩者分割收益。 而海軍一番繞過當地官員的直接打擊,打的海盜無還手之力,當地官員也沒了快速來錢的途徑。 于是當夷人找上門來的時候,這群奢侈慣了,不習慣現在“清貧”生活的官員們見錢眼開,便和夷人勾結上了。 在他們看來,瀛洲是一片荒蕪之地,上面就一些小漁村,就算被夷人占了沒關系。 自己能得一大筆錢,何樂不為? 而朝廷在秘密籌建軍事基地的事,他們并不知道。 當皇帝陛下下明旨,封蔚和余柏林即將上任之時,他們才知道這地方已經被皇帝陛下看中了,根本不可能偷偷讓夷人占了。 可到手的肥rou他們哪會吐出去?且若是封蔚和余柏林來了,基本閩地這地方就全由他們管了,自己更加沒有撈錢的機會了。 利字當頭,惡從膽生,這群人居然想要搶在封蔚和余柏林來之前,給夷人傳達消息,幫助夷人先把瀛洲占了。 這瀛洲還是有那么大一塊地,在如今條件下,也是易守難攻。因封蔚和余柏林未到,原本將要駐扎在瀛洲上的海軍還在另一個地方待著,島上守衛的人雖然有,但在當地官員的賣國下,形式十分嚴峻。 而就在當地官員緊鑼密鼓的準備的時候,其中一官員反水,不愿意投靠夷人。 那官員也和海盜有過勾結,也吃過海盜好處。當在涉及到夷人的時候,就觸及到了他的底線。 貪污是一回事,賣國又是另一回事了。 瀛洲就算再荒蕪,那也是大暉的國土。大暉的國土,怎能讓給夷人?! 于是官員搜集信息,并讓妻兒以回娘家的名義離開之后,偷偷將搜集到的證據交給金刀衛,然后舉火**,希望以自己**之事鬧大,讓外地、讓朝廷,注意到此地。 第116章 余柏林實在無法想象,居然有人如此膽大包天。 勾結海盜倒是每朝每代都有這么些人利欲熏心,但勾結夷人這簡直匪夷所思。 如果說是一些商人勾結夷人,余柏林還可以理解。這些商人走南闖北,對國家的觀念本來就薄弱,再加上商人追逐利益的天性,如果夷人給他們的利益讓他們足夠心動,那么極有可能他們會投靠夷人這邊。 別說夷人,就連北邊的韃子,和暉朝的仇恨可謂大過天,仍舊有暉朝的人愿意給韃靼效勞,與虎謀皮。 但官員,就實在是太難以想象了。 若說是亂世時期,官員投靠西方列強,為了給自己一席之地,那倒可以理解?,F在大暉處于十分強盛的時期,真正的萬國來朝,他們這么賣國求榮,是有病嗎? 且不說這叛國有多么讓人痛恨,只說這可行性,就太低了。 難道他們認為,只要內外勾結,大暉的海軍真的拿他們毫無辦法? 而且他們如此動作,朝廷真的不會發現,不會拿他們開刀? 有錢拿,那也得有命花才成。余柏林就不信了,這些人舍得離開大暉這么繁華的地方,舍棄自己的烏紗帽,跑去夷人地盤上求保護混日子。 “他們既然這么做,自然會制定充分的計劃,讓朝廷不會發現他們賣國的行徑?!狈馕档?,“至于他們為什么認定夷人能獲勝,大概是因為我們新式的火器都用于北疆戰爭,一南一北,他們這些地方官,可不會知道那么遙遠的消息?!?/br> “那海軍呢?海軍不是剿滅過海盜嗎?”余柏林問道。 封蔚道:“賣國的這些人,應該是閩州靠海地方的豪強鄉紳,以及以他們為核心的知縣知府等地方官,閩州布政使應該是不知情的。不過……不能算是完全不知情,他不知道通敵之事,但好處肯定有拿,不然不會瞞的這么嚴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