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無論你接受他還是不接受他,你都得先讀他,才能跟別人吵。而你讀了之后,就不由自主被余柏林理論吸引,被余柏林博聞廣識所折服。 余柏林寫這本書下了很大功夫。因為歷史走向不一樣,古代文獻自然也不一樣。 但即使中間發展不同,最初的《春秋》還是《春秋》。他們那個時代已經解讀出來的真義,在這個時代,仍舊是真義。所以余柏林寫書,是先定義,再反過來論證。 他翻閱了大量文獻,把張岳書庫中所有關于春秋的書都翻抄了一遍,封蔚還找人幫他在宮里抄了一份孤本古籍。在結識趙信、衛玉楠之后,這兩家的藏書他也沒放過。 從還未考中秀才他就開始準備,到現在,他所抄寫的春秋相關書籍,已經放滿了整整一屋子,被他老師笑為“竊書賊”,可做傳家了。 也虧余柏林記憶力好,不然還得寫好長一段時間。 這一本書余柏林自然給兩位老師看過了,陳磊感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長青已超過我遠矣。張岳則高興的揣著自己學生的書,挨個兒拜訪老友,名為求做注,實則炫耀,簡直氣得人咬牙切齒。 陳瑞德在看到余柏林的書之后,長嘆一聲??上Э上?。 何振洲則直接挽袖子給張岳花了個黑眼圈。你丫搶了我學生,還來耀武揚威,看我不揍死你! 何振洲不高興,何振洲心里委屈。明明是他的弟子,他要扎張岳小人!用鞋底使勁抽! 何振洲一不高興,就對著自己兒子咆哮,你也給我寫一本書出來! 何振洲兒子嘴角抽了抽,直接去他娘那里躲著去了。 嫉妒心發作的老頭子真不好惹,還是躲吧。 余柏林的書獲得了比他想象中更大的成功?,F在再說起他,人們不會再稱呼他為神童,而是大儒。 只從他這本書中所引用的典籍,就能看出他讀了多少書,下了多少功夫。 所以解元不僅僅是天賦,更是汗水換來的。 而因為余柏林家境貧寒,這其中許多典籍明擺著是珍本孤本,旁人根本看不到。又有張岳笑稱“竊書賊”被傳開,然后趙信和衛玉楠等友人符合。于是余柏林“竊書”的笑談就成為解元郎的傳奇故事,流傳下來。 據說余柏林家境苦寒,但記憶力好。他臉皮薄,不好意思借書抄,便去書店、老師、友人家看書并背下,回家默寫出來。久而久之,就積攢了一個大書庫。最后被老師及友人笑話是“竊書賊”。 余柏林用背誦“竊書”的故事成為他勤學苦讀的代表傳奇故事。 實際上……余柏林臉皮一點也不薄,他就是大咧咧的拿著紙筆去人家家里抄書來著。而皇宮里的珍本,則是封蔚跑去讓宮中小吏抄的。 封蔚在余柏林寫完書之后,就跟自己寫出來書一樣高興,揣著就去皇宮里,對著他哥炫耀。 看!這是長青寫的書!寫的可好了! 封庭雖早就知道余柏林才華橫溢,但也和其他人一樣,因為余柏林年齡的緣故,認為余柏林在做學問上,可能還差些火候。 現在看到余柏林所著書籍,封庭不由嘆了口氣。他也著了表象,小看了余柏林。 宮里清理的差不多了,封庭本想讓大寶小寶回來?,F在他覺得,還是讓大寶繼續唄余柏林教導,直到他找到符合心意的人教導大寶再說吧。 封庭手下不是沒有厲害的讀書人,比如余柏林的老師張岳就是鐵桿的皇黨。但他手下的人有限,全部都有其他用處,甚至還有缺口。根本沒法叫一個人每天按時按點給大寶授課。 封庭想,或許要等到后年的科舉,才能有足夠的人才。 封庭曾急得都想加開恩科了。但想著也就一年時間,自己正好整治一下朝堂,把被先帝外放的人先收攏回來。待春試之時,正好錄取合乎自己心意之人。 待那時候,余柏林肯定能考上進士,說不定他就不用想其他人選了。 至于余柏林是否能考上。封庭表示絲毫不用擔心。 大不了到時候,悄悄把題泄露給余柏林。封庭表示自己人好說話。 若朝中大臣知道封庭作為皇帝,居然要帶頭科舉舞弊的話,估計要挨個兒排隊撞死在宮門前。 封庭有如此荒誕的想法,可見他和封蔚的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 敦郡王自重新入朝擔任實職之后,就往余柏林這邊跑的勤。 他每日刻苦的鍛煉,想早日把曾經丟下的找回來。有時間堅持不住,就跑到封蔚府中,看看可愛的大寶小寶,瞬間就能滿血復活。 因為敦郡王是自家人,封蔚在和封庭商議之后,就沒瞞著他自己府邸和余柏林所住小院子連通之事。 于是敦郡王第一次登門的時候,在王府總管的帶領下,穿越重重走廊,來到內院外墻,敲了三下墻壁,喊了一句口令,驚悚的看見墻緩緩打開,封蔚正頂著小寶,在院子里瘋跑。 就像個傻子一樣。敦郡王心想。 然后敦郡王就看見余柏林氣沖沖的出來,一把將小寶搶到懷里,然后一腳把封蔚踹了個大馬哈。 真是解氣。敦郡王心想。 “郡王爺……”余柏林剛把封蔚踹翻在地,一抬頭就看見目瞪口呆的敦郡王。 “咳咳,你繼續,無視我就好?!倍乜ね跷⑿?。 哎喲,果然他想的沒錯,余柏林肯定是皇上和封蔚的親兄弟! 余柏林抱著小寶不知如何是好。為什么會有外人出現在自己家里?都不通報一聲嗎? “你來了啊?!狈馕道鞯膹牡厣吓榔饋?,拍了拍身上的塵土,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你可別跟外人說,就我和我哥知道?!?/br> 原來是通報了的嗎?余柏林好想再踹封蔚一腳! “知道知道?!倍乜ね趺c頭。不就是不能認祖歸宗的親兄弟嘛!我嘴風可嚴了! 被兩兄弟如此信任,連這種宮廷秘聞都能讓他知道,敦郡王很感動,他的心中充滿著忠君愛國的熱血! “見過王爺?!庇喟亓謬@口氣,給敦郡王行禮。 可小寶抱著他脖子不放,怎么也扯不下來,他只能抱著小寶對著敦郡王苦哈哈的鞠了一躬。 “哈哈,長青你這樣子真好笑?!狈馕颠€火上澆油的嘲笑他。 余柏林嘴角抽了抽,忍了很久才忍下暴揍他的心。 雖然剛已經被看見自己踹他,但余柏林總不能在敦郡王的眼皮子底下,再很不給面子的踹一次吧? 這時候大寶午睡清醒,正揉著眼睛出來找余柏林。 他現在處于半睡半醒的迷糊狀態,尋到余柏林之后,就伸出雙手,軟綿綿道:“抱?!?/br> 余柏林讓小寶坐在他手臂上,伸出另一只手把大寶抱起來。 小寶在這時候還是很有兄弟愛的,很大方的讓出了一半地盤。大寶靠在余柏林另一半胸膛上,蹭了蹭,瞇著眼睛,打著小哈欠。 敦郡王看得眼睛都直了。 被敦郡王如此盯著,余柏林覺得壓力有點大,他小聲試探道:“郡王爺可要抱一下?“敦郡王端著一副怨婦臉道:“哭了怎么辦?” 余柏林對小寶說:“二殿下,讓敦郡王抱抱你可好?我的手有些累了?!?/br> 小寶反應了好久都沒反應過來“二殿下”是在叫他。直到余柏林在他耳邊悄聲又說了一遍之后他才明白過來。小寶很聽余柏林的話,很信任余柏林。余柏林說那人可以抱他,他就不會害怕:“好,林歇歇?!?/br> 小寶對敦郡王伸出雙手。 敦郡王小心翼翼的把小寶接過來,一個勁兒的問小寶抱著舒不舒服難不難受。小寶雖然怕生,但有余柏林在,他心里踏實,再加上敦郡王表達的善意很明顯,他便也很乖巧。 敦郡王看著小小的一團窩在自己懷里,眼淚都要感動出來了。 小孩子好可愛,奶香味好好聞! “林累了?”連續打了幾個哈欠,大寶才稍稍清醒過來,“我下來,林不用抱?!?/br> 余柏林拍了拍大寶:“太子殿下困的話再睡會兒,一個人我還是抱得動的?!?/br> 他對封蔚和敦郡王道:“王爺是不是有事要談?晚生先回避一下?!?/br> 敦郡王忙擺手道:“我就是來看看大寶小寶,沒什么事,不用回避?!?/br> 余柏林心中嘆口氣。其實就算沒事他也想回避。他杵在這里什么事??? 不,應該說,封蔚把人叫到自己院子里干什么??? 封蔚表示,反正敦郡王只是來找他玩,那就三個人一起玩唄。 于是他讓人端來果盤點心,拉著余柏林和敦郡王坐下喝酒嘮嗑。 余柏林懷里坐著大寶,敦郡王懷里坐著小寶,封蔚懷里……抱著酒壇子,圍坐在石桌旁,賞著院子里從王府搬來的各色菊花(余柏林:……),開始聊天。 余柏林年紀最小,酒量卻是最大的。不知道酒量小是不是封家遺傳,封蔚和敦郡王兩人都是喝酒爽快,喝醉也爽快,很快就拍桌子的拍桌子,抹眼淚的抹眼淚,各自開始訴苦。 余柏林怕敦郡王激動起來把小寶摔著,忙把小寶接過來。兩孩子一左一右靠著他坐著,目瞪口呆看著兩位王叔一會兒抱頭痛哭,一會兒指天怒罵。 余柏林并不想聽到他們說起曾經的苦難日子,也更不想聽到他們怒罵先帝是個畜生是個傻逼。 這是他這種普通老百姓能聽的嗎? 但是只要他一走,封蔚就要撲過來抱著他肩膀嗚嗚嗚的哭。敦郡王不知道抽了什么瘋,也跟著撲過來抱著他肩膀嗚嗚嗚的哭。 兩大男人就這么抱著他嗚嗚嗚的哭,余柏林都想哭了。 你們兩還能不能好了?求求你們兩放過我成嗎? 最后余柏林忍無可忍,讓下人把大寶小寶帶到屋里去玩,自己狠下心,左右手同時出擊,給了一人一手刀。 他劈封蔚劈習慣了,但對著陌生的王爺下手,手還有點抖。 還好這點手動并不會影響他手刀劈人的精確性,兩人毫無反抗應聲而倒,王府下人立刻出現,很熟練的將兩人送進屋里躺著。 擦臉的擦臉脫衣服的脫衣服熬醒酒湯的熬醒酒湯,一切有條不紊。 王府總管還一臉誠懇道:“等王爺醒來,醒酒湯的事,擺脫余公子了?!?/br> 余柏林按著眉角道:“好?!?/br> 只希望敦郡王會乖乖喝解酒湯。要是他也不喝,余柏林總不能向對付封蔚那樣對付他?只能讓人把他裝馬車里,運回敦郡王府,讓敦郡王府的人自個兒想辦法吧。 自和余柏林初次喝酒(并被揍)之后,敦郡王跟余柏林的交情有了極大進展,三天兩頭就要來找余柏林嘮嘮嗑——其實是抱抱小寶。大寶是太子,他不敢抱。 后來來的勤了,心智只有三歲,比大寶還小的封蔚不高興了,總覺得被人搶走了余柏林的注意力,便跟封庭進“讒言”,說敦郡王每日無所事事,需要磨練,把人派京郊軍營去了,短時間內不能回京。 封蔚高興了,向余柏林邀寵。 余柏林真心誠意的夸贊了他。敦郡王在,他總要估計王爺身份。身份地位有別,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余柏林也覺得累,覺得不習慣。 比如開口叫“德王”的時候不小心會叫成“澈之”之類的。 大寶小寶也很不開心。他們并不想讓余柏林稱呼他們為“太子殿下”“二殿下”。但有其他人在,兩個小孩知道不能給余柏林添麻煩。 …… 冬季第一場雪時,余柏林舅舅馮努的書信終于送了回來。 馮努得知余柏林高中解元之時,興奮之意溢于言表。他說他很想回來陪余柏林過年,但恰巧手上有一樁大生意,不能回來,只能讓余柏林自己過年。 余柏林看著馮努的書信和他讓專門人送來的稀罕東西,心里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