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看著孟昶派人送來的求和信,柴榮又好氣又好笑。就算求和,這孟昶傲慢自大的樣子也活生生躍然紙上。在信中,孟昶依然以大蜀皇帝自稱,特別提起自己父親孟知祥當年是李存勖的重臣,而柴榮養父郭威也是李存勖的部下。這樣說起來,兩家算是同出一門,又都是邢州老鄉,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上一輩的淵源上也應該友好相處才是。 孟昶言下之意,他的父親當年在后唐任職中門使,可謂權傾天下,而你柴榮的養父不過是李存勖手下的一員偏將,如今我們兩家平起平坐,已經算很給你面子了,不要不識好歹。讀罷此信,柴榮不禁搖頭笑道:“我邢州乃是英雄輩出之地,怎么竟然出了這樣一個自不量力的宵小之輩!” 孟昶一廂情愿的求和被柴榮斷然拒絕。王景隨即率大軍向鳳州移動,準備拔掉后蜀在關西的最后一顆釘子。孟昶大急,嚴令李廷珪部北上救援。又急忙調集軍馬,聚兵屯糧于劍門(今四川劍閣東北)、白帝(今重慶奉節東),堵死入川的大門,防止后周軍乘勢深入。 王景布下天羅地網,連營數十里,把小小的鳳州城圍得水泄不通。同時,分兵于固鎮(今甘肅徽縣)設伏,作出“圍城打援”的態勢。鳳州守將叫王環。此人是孟知祥的老部下,曾指揮后蜀禁軍,對孟氏一族可謂忠心耿耿,作戰更是驍勇異常。武威一戰,正是他率領騎兵猛攻周軍側翼,生擒后周大將胡立。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后周大軍,王環并沒有像其他三州守將那樣下意識地放棄抵抗,他決定死守這座孤城。在那個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時代,能像王環那樣寧愿以性命換取忠誠的將領確實少之又少。 后周軍猛烈攻城。在王環指揮下,守城蜀軍表現出驚人的頑強,他們和沖上城墻的敵軍展開了殊死rou搏,一次次擊退了周軍的進攻。王環相信,無論如何,孟昶都會千方百計援救這座城市。畢竟,這里是后蜀王朝在關西最后的立足之地。但王環顯然高估了同僚們的斗志。在孟昶氣急敗壞的再三催促下,李廷珪才象征性地派出了一支軍隊從青泥嶺前往救援。這支蜀軍剛走到固鎮附近,便遭到伏擊,潰不成軍。眼見救援無望,孟昶心灰意冷,重新把重心放到了防備周軍入川上,再也不提進擊關西之事。 王環卻依然在癡癡地等待著援軍。直到數月之后,鳳州兵盡糧絕,終于被王建攻破。面對蜂擁而入的敵軍,王環依然死戰不退,直到力竭被俘。至此,從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五月到十一月,歷時半年的關西之戰以后周完勝告終。柴榮成功地將秦州、鳳州、成州(今甘肅成縣西北)、階州(今甘肅武都)納入版圖,迫使后蜀實力龜縮到興州(今陜西略陽)以南,后周關西地區的后顧之憂得以解除,渭河與關中連成一體。 兩天后,柴榮頒下詔書,在秦州、鳳州、階州、成州實行特赦,戰爭中俘獲的后蜀將吏士兵,愿意留下的給予優厚的俸祿賞賜,愿意離去的送給路費服裝遣返。同時宣布,這四州的百姓,除了夏、秋二稅按照后周標準征收,其他賦稅徭役全部取消。關西百姓一片歡騰。當年他們不顧危險跑到后周境內請求發兵,就是為了得到今天這一切。如今夢想成真,自然欣喜異常。至于那個曾經的皇帝孟昶,早被他們忘得一干二凈。 這一夜,開封皇宮內彩燈高懸,溢彩流光。柴榮大擺筵席,宴請群臣。一向忙碌而肅靜的后周皇宮,今夜人聲鼎沸,鶯歌燕舞。這場慶祝關西大勝的御宴上,人人開懷暢飲,眉飛色舞。這真是一場及時的大勝。因為這場勝利,對柴榮的質疑銷聲匿跡,宮殿中的每個人,如今都把柴榮當做神一樣的存在。他們用恭順而崇拜的目光注視著這位風華正茂的皇帝,開心地喝下一杯又一杯的美酒。登基僅僅兩年,便先后擊敗河東、后蜀兩大強敵,開疆擴土,威震天下,柴榮身上的光環令人目眩。 此情此景不禁讓柴榮有種不合時宜的感慨。在他看來,他正在做的很多事,遠遠比攻城略地重要。只是,需要更漫長的時間才能讓人們看到其中的價值。但這些事,支持的人不算多,反對的聲音卻此起彼伏。而現在,僅僅因為關外的一場勝利,人們便欣喜若狂,對他頂禮膜拜。一場戰爭,瞬間便讓他站到了威望的巔峰。 柴榮有些自嘲地笑了笑。這僅僅是人們的短視嗎?也許,是他們太渴望一場勝利,太渴望看到平定四海的希望。戰亂、貧困與分裂,已經延續得太久。經歷了長久痛苦的人們,急不可耐地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亂世終結,哪怕是那一點點曙光,也足以令他們欣喜若狂。也許,是加快統一戰爭步伐的時候了。情勢迫人,所謂智者順勢而為,他最好的選擇只能是“制天命而用之”。 人群中,柴榮看到了一反平素的穩重,笑逐顏開,頻頻舉杯的王溥。關西之戰,除了自己,王溥也許是受到內心折磨最多的一個人。柴榮走到王溥身邊,舉杯敬酒:“這次能大獲全勝,全仗愛卿選擇主帥得當之力??!要論功勞,愛卿當記首功!”王溥老淚縱橫,感動不已。 柴榮還看到了趙匡胤,二人目光相接,心照不宣地輕輕點了點頭。事實證明,趙匡胤對關西戰局的判斷是準確的。這個年輕人,擁有一般武將沒有的眼光、頭腦和氣度。毫無疑問,他應該擁有更加遠大的前程。 最后,柴榮走到了王環面前。這是他剛剛親自任命的驍衛大將軍。愿意用生命來堅守承諾與忠誠的人,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寶石。得知了王環在鳳州堅守的事跡,柴榮立即接見這位被俘的蜀將,親手為他解開繩索,并曉以大義,終于令這位勇將降服?!爸x陛下不殺之恩,免在下之罪?!蓖醐h急忙站起身。柴榮笑了笑:“各為其主,忠于所事,何罪之有。接下來,朕會將一項重任托付給你!”兩只酒杯碰到了一起,發出悅耳的脆響。 暫時消除了后蜀的威脅,柴榮的眼光很快放到了江淮之間。唐亡以來,但凡提起淮南,每個中原的統治者都會頭疼。當年的中原霸主朱溫,大殺四方,甚至把不可一世的李克用也逼得走投無路。唯有淮南,他卻先后兩次在這里栽了大跟頭?!皯鹕瘛崩畲孥媚靠找磺?,橫掃天下,也不敢貿然對淮南用兵。甚至血洗中原的契丹騎兵,面對淮水之險也只能知難而退。這個當年最初由楊行密建立的地方割據政權,歷經內部權斗,大權最終落入楊行密的大將徐溫之手。徐溫死后,養子徐知誥(后改名李昪)執掌國政,籠絡江淮各方勢力,終于羽翼大成,遂于公元937年稱帝,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死后,其子李璟繼位。從那之后,這個從未向中原臣服過的政權,在和中原對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李璟一改父親當年定下的保境安民,不輕易對外用兵的政策,開始向長江上游擴張,先后發動對閩、楚兩國的戰爭,將勢力擴張至福建、湖南一帶。李璟甚至還與契丹相互勾連,結成密盟,大有南北呼應,覬覦中原之心。對這一切,柴榮自然不會置之不理。 時值隆冬,雪后初晴,臘梅飄香?;蕦m萬歲殿內,柴榮正與各位將軍、大臣們一起就餐。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柴榮忽然嘆道:“如今正值大寒,朕在宮中安然而坐,與諸君一起享用美味佳肴。朕對天下百姓沒有什么功勞,卻坐享上天賜予的祿位,時常深感漸愧?!彼哪抗鈷哌^每個人的臉,聲音一如既往的堅定:“既然不能像百姓那樣耕耘勞作,朕只有親冒飛矢流石,為民除害了!”一聽此言,眾人的臉上神采飛揚??磥?,皇帝已經下定了向南用兵的決心。平定江淮,指日可待! 第六章 兵指淮南 淮南,唐末以來一直是中原梟雄的夢魘之地。但柴榮知道,不平此地,后周王朝將永遠無法擺脫腹背受敵的局面。哪怕他深愛的皇后苦苦相勸,他仍義無反顧踏上了親征淮南的兇險征途。 28 壯士懷憤激 此時的南唐,正處于微妙的轉折之時。倚仗江淮之險,避開了戰亂之禍的南唐,在前任國主李昪的治理下曾達到了其他割據政權難以企及的高峰。 李昪,這位曾被陸游評價為“仁厚恭儉,務在養民,有古賢主之風”的皇帝,對局勢有著清晰而明智的判斷。他稱帝后,在位七年,兵不妄動,守土養民,輕徭薄賦,使南唐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當中原陷于連年戰亂之時,李昪成功地把中原的苦難變成了自己的紅利。他大量接納從中原一帶流落江淮的難民,不僅妥善安置,還給了不少優待政策,江淮儼然成為令人羨慕的世外桃源,國力日漸強盛,逐漸成為“十國”中的強者。 但這樣的局面卻在李昪死后開始逆轉。李昪的兒子李璟也許是一位頗有才華的文人,但絕不是一位稱職的治國者。李璟繼位后,要么重用跟他志同道合的文人sao客,如韓熙載、馮延巳等人;要么提拔以阿諛奉承為能事的jian佞小人,如陳覺、魏岑等人。而這些人大多是在江淮經營多年的舊僚,關系盤根錯節,又貪得無厭,常常為了一丁點利益互相攻擊。以宰相宋齊丘、馮延巳為首的“宋黨”與中書舍人韓熙載為首的“韓黨”,黨爭尤其激烈?!绊n黨”痛罵“宋黨”是jian佞小人,“宋黨”則反唇相譏說對方“嗜酒猖狂”。如此亂象,李璟卻充耳不聞,聽之任之。南唐朝堂上,天天內斗不止,哪里還有人安心治理國家。 李璟雖然沒有什么治國之才,野心卻不小。在馮延巳、陳覺等人的慫恿下,他徹底拋棄了父親定下的守土養民的政策,大舉對外用兵。不久,李璟出兵攻打盤踞在福建一帶的閩國,先后攻占建、汀、泉、漳四州。南唐雖然滅掉了閩國,但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統治,各支殘余勢力不斷乘隙起兵鬧事,搶奪地盤,戰火連綿不斷。南唐耗費了大量金錢,傷亡兵士數萬人,卻背負起一個巨大的麻煩。公元947年,契丹大舉南下,攻陷開封,后晉滅亡。此時中原無主,正是南唐揮師中原的大好時機,但南唐軍主力卻陷于閩地戰事不能自拔,無暇北顧,失去了問鼎中原的戰略機遇。 公元951年,南楚發生內亂,南唐乘機出兵攻打,攻破其都城潭州(今湖南長沙)。但企圖渾水摸魚的卻不止南唐一家。不久,南漢皇帝劉晟也乘亂出兵,攻入楚地。唐、漢兩軍混戰一團,戰事陷入僵局。為了支撐楚地戰事,南唐軍隊在當地大肆搜刮,橫征暴斂,企圖“以戰養戰”,導致楚人紛紛起兵自保。南楚舊將劉言集結了一支軍隊,連續擊敗唐軍。內憂外患之下,南唐軍隊不得不狼狽而回。耗費了大量軍力財力的征楚之戰以失敗收場。 但李璟的自我感覺卻很好,軍隊在外苦戰,自己卻成天飲酒作賦,逍遙快活,肆意地揮霍著他父親節儉勤政積累下來的國力財力。而馮延巳甚至把這當做奉承拍馬的資本,對人便吹噓:“想當年,先主李昪喪師數千人,就吃不下飯,嘆息十天半月,這算什么帝王,完全是一個地道的莊稼漢,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而當今主上,數萬軍隊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樣天天宴樂擊鞠,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 有這樣的皇帝和宰相,上行下效,整個南唐官場,彌漫著朽腐奢靡之氣。各級地方官員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奢侈享樂??拷笾艿幕茨系貐^尤為嚴重。壕州節度使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專門豢養了一批無賴,大肆搶掠美女、良田,本州的搶光了甚至越過淮河進入后周境內為非作歹。壽州節度使則拿著雞毛當令箭,以加強軍備為名,強迫境內百姓賤價出售良田,征為己用。在各級官吏的橫征暴斂下,江淮百姓怨聲裁道,實在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偷渡淮河逃往后周。曾經強盛富庶的南唐政權,早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種種跡象告訴柴榮,攻擊江淮的機會已經成熟。 晚風中的汴水,微波粼粼,水聲清越。河道兩岸,通紅的燈籠連綿數十里,搖曳生輝,幾只晚歸的小船正迎著微紅的燈光溯河而上。此時的汴水,寧靜平和,緩緩流過這片受她滋養的土地。柴榮正靜靜地站在汴水邊。輕柔的風拂過他消瘦堅毅的臉,拂起潔白寬大的衣袍。滿天繁星,光華如水,灑滿了他全身,在夜色下熠熠生輝。 “王將軍是河北真定人吧?”柴榮微笑道。他的身邊站著不久前剛被封為驍衛大將軍的后蜀降將王環。一聽皇帝發問,王環立即答道:“正是?!薄把嘹w之地,自古出名將。怪不得王將軍如此曉勇善戰?!辈駱s話鋒一轉,忽又道:“將軍對汴水可有研究?”“臣自從軍以來,常年駐守關西,對中原委實不甚了解。此次隨陛下回京,才第一次見到這條汴水?!辈駱s指著河水,緩緩道:“此水是當年隋朝開鑿的大運河的一部分,屬通濟渠東段。發于滎陽大周山洛口,橫貫開封全城,折東南而出,經宿州,與泗水相合、匯入淮水。因為這條河水,將中原與江淮相連,可謂中原命脈。自梁以來,歷代建都于開封而棄長安,正是因為有這條河的緣故??!” 王環有些納悶?;实廴绽砣f機,為什么還要帶他來汴水旁,悠然和他談論這條河水的歷史?“當年隋煬帝傾舉國之力開鑿運河,窮盡人力物力,終引起天下沸騰,四方造反,開國短短三十余年便告覆亡??蓢@隋煬帝坐著盛大的龍舟,風光無限地沿著運河下江南,卻再也沒有回來?!?/br>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甭牪駱s如此一說,王環不由想起了這首詠史詩。柴榮點點頭。他轉過頭,看著王環,眼里閃動著激越的光芒?!安贿^,如今我卻想沿著這條河再下一次江南!”王環愣了。江南,那不正是中原宿敵南唐的地盤嗎?莫非……王環脫口而出:“莫非陛下將要對江淮用兵?”柴榮笑了起來。他拍了拍王環的肩頭:“將軍還記得那天我給你敬酒之時,說要交一個重任給你?,F在,是時候了!”王環當即拜倒在地:“陛下請下令吧,環雖不才,但一定盡心竭力。不負所托!” 數天后,開封城西的汴水岸邊,一座規模巨大的工房動工了。王環親率精兵四面封鎖,現場督工。工房里燈火通明,晝夜不息。工地外人來人往,卻沒有人知道里面在做什么。只有王環心里清楚,很快,這里將成為后周水師的大本營。這是柴榮親自交給他的機密任務:為新組建的后周水師打造戰艦。要不了多久,數百艘戰船將橫空出世,載著后周精兵,順汴水而下,直撲江淮。 再次站在汴水岸邊,王環終于明白了這條河在柴榮眼里的意義。這條河不僅將成為連接中原與江南的物資、經濟命脈,更將成為征戰四方的通途大道。后梁雄主朱溫兩次以重兵攻擊淮南而不果,后唐戰神李存勖滅后梁尚且夾河苦戰,對淮南更是不敢妄動,是因為他們只知道馬上得天下,而沒有看到水軍的妙用。王環不僅對柴榮深深嘆服。這位三十多歲的皇帝頭腦之深邃,眼光之長遠,早已遠遠超越這個時代。王環毫不懷疑,假以時日,亂世必將終結于此人之手。 而此時,開封皇宮內,柴榮正召集群臣商議進攻南唐的大計。得知皇帝即將發動對江淮的全面攻擊,這一次卻沒有人反對。高平、關西兩次戰役,反對的人都占了絕對多數,德高望重的馮道甚至敢當面說出“陛下未可比唐太宗”這樣的話。但最后的結局卻讓所有反對的人大跌眼鏡。有了這兩次堪稱輝煌的大勝,柴榮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再沒有人敢質疑皇帝的決定?,F在的問題,不是是否出兵,而是由誰來擔任這場戰爭的主帥。雖然南唐內部腐朽,亂象重生,但誰都不敢輕視他的戰力。要知道,自朱溫以來,中原對淮南的屢次征討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這必將是一場勝負難料的惡戰。 “誰愿領兵為我征討淮南?”柴榮微笑著環視群臣。一片肅靜。關西之戰,王溥曾主動薦將,戰事不利時一度相當被動。有了前車之鑒,沒有人再敢輕易站出來。 見無人應聲,柴榮卻并不在意。他指著江淮地圖,徐徐道:“南唐據有淮水之險,坐擁甲兵數十萬,實力不可謂不強。自梁以來,中原對淮南用兵,幾無勝績。此番南征,定然不會一帆風順。惡戰在所難免?!辈駱s抬起頭,目光炯炯?!暗袢罩咸?,國主昏庸,用人失當,朝政不修,軍備廢弛,早已失卻了當年開國時的銳氣。其四鄰諸國吳越、荊南、楚,無不對其恨之入骨。只要我軍善用形勢,用兵得法,奪取江淮之地當有勝算!”皇帝說完這番鼓舞人心的話,眾人依然面無表情,無人應聲。 柴榮覺得心頭有些惱怒。天下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天下,百姓更不是他一個人的百姓。危急存亡之秋,國運轉折之時,竟無人敢站出來為他沖鋒陷陣?!凹热荒銈儸F在都不敢領命,也罷,諸位先回去斟酌考慮吧!”柴榮嘆了口氣,揮揮手:“散朝!” 夜已經很深了。符皇后有些憂慮地看著燭火下仍對著地圖伏案苦思的丈夫。她終于不忍,起身輕輕走到柴榮身邊,撫著他的肩頭,柔聲道:“夜已深了,陛下何不早些歇息?”柴榮拍拍符皇后的手背,嘆道:“今日朝堂上,朕決意對南唐用兵,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敢主動領兵出征。是以憂慮,正苦思南征之事?!?/br> “陛下要發兵江淮?”符皇后驚訝地問道。柴榮點點頭?!敖此W縱橫。如今入冬,正是枯水之時,此時出兵,正當其時!”“征蜀之戰剛剛結束。關西新平之地尚未安定,西征軍隊還未班師,如今又起戰事,是不是太急了?”符皇后的額頭微微一皺。柴榮哼了一聲:“兵者詭道,豈能拘泥常理?;屎箅m然聰慧,畢竟不懂征戰之事,此事何需皇后多慮?”符皇后臉頰一紅,有些賭氣地說:“記得先帝臨終之時,曾囑咐陛下剛者易折,欲速不達,凡事不可過于急躁。陛下莫非忘了?”柴榮面色一變,看了看皇后,終于忍住沒有發火。他轉過頭,默默看著窗外,良久不語。天際之上,銀河倒懸,星光萬點。柴榮仰天長嘆:“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人生如白駒過隙,天下之勢瞬息萬變,國土淪喪之恥一日不雪,我一日不得安睡!” “陛下!大學士李谷求見!”門外忽然響起了內侍的聲音。柴榮驟然轉憂為喜,笑道:“李谷夤夜求見,南征之事已有轉機了!”話音未落,已匆匆而去。熏香繚繞的寢宮里,只剩下符皇后孤單一人。 枯坐半晌,符皇后的眼光落到了那卷地圖上。她一眼便看到了柴榮用朱筆勾紅的那條河:汴水。不知道為什么,符皇后忽然想起了白居易那首千腸百轉的《長相思》?!般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狈屎蟠舸舻乜粗~鏡里的自己,竟已玉容寂寞淚闌干。 29 鐵馬冰河 李谷,不管是郭威還是柴榮,對他都極為信賴。此人歷任后晉、后漢、后周三朝為官,厚重剛毅,又多謀略,人稱胸中藏十萬兵。后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李谷出任磁州刺史、北面水陸轉運使,參加了北伐契丹之戰,兵敗后為契丹所俘。在敵人殘酷拷問下,他誓死不屈。乾佑年間,又隨郭威西征河中,出任西南面水陸轉運使,為郭威平定叛亂立下汗馬功勞。柴榮登基后,隨同參加了高平之戰,為柴榮出謀劃策,盡心竭慮。在柴榮眼里,李谷不僅熟悉軍事,而且穩重多謀。更重要的是,李谷是淮北潁州人,熟悉淮南一帶的地理民情,若能以此人為帥,南征勝算大增。 果然,李谷夤夜求見,既是請戰,更是獻策。李谷緩緩鋪開淮南地圖,將自己的想法侃侃道來?!盎茨纤W縱橫,各州縣沿泗水、淮水而布。從軍事上看來,其城郭、隘口分布正如一字長蛇?!崩罟扰e著燭火,搖曳的燈火逐一劃過地圖上那一個個城鎮?!耙捣@條蛇,需打中其要害。在臣看來,此蛇之三寸在這里!”李谷用手點了點壽州(治壽春,今安徽壽縣)。 柴榮點了點頭。 “壽州濱臨淮河,東枕淝水,西邊不遠便是淮水上的重要渡口正陽關。如能集中全力攻克壽州,控制正陽渡口,便掌握了連接淮水南北的通道,占住了淮南全局之龍眼。隨后再以大軍繼之,分兵掃蕩淮南,則江北之地一鼓可定!” 李谷抬起身,看著仍低頭沉思的柴榮,繼續說:“當年后梁太祖朱溫遣龐師古、葛從周攻淮,采取的是兩路并進的方式,一路攻楚州(今江蘇淮安),一路攻壽州。但朱溫錯誤地把主力放在了楚州方向,陷大軍于泗水、淮水之間的水網地帶不能自拔。結果龐師古軍在清口被朱瑾以水攻大破之,葛從周軍遭到包抄,導致滿盤皆輸。這是把優勢兵力錯誤地用在了次要方向,打蛇不成,反而被蛇咬了一口。此次南征,決不能再重蹈覆轍?!?/br> 柴榮皺了皺眉頭,“壽州守將是何人?” “劉仁贍,彭城人,在淮南軍中任清淮節度使?!?/br> 柴榮努力在頭腦里搜索著這個陌生的名字,卻一無所得?!按巳藶閷⑷绾??”柴榮有些茫然地問道。 “據臣所知,此人好兵書,善謀略,是李昪麾下舊將。之前淮南出兵攻楚,此人率部連克重鎮,撫納降附,甚得人心。由此看來,絕非無能之輩?!辈駱s思慮片刻,又道:“此次南征,若以愛卿為帥,可還有什么需要向朕提出的?”李谷長吸一口氣?!皬恼骰茨?,必定是一番苦戰。臣雖無必勝把握,但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除此以外,臣只有一個請求?!薄暗v無妨?!薄罢埍菹抡{忠武節度使王彥超,助臣一臂之力!”柴榮笑了起來?!岸颊f你李谷胸中韜略可敵十萬雄兵,此言果然不假。你眼光真是獨到,向朕要人,一開口就要了如此一員猛將!”君臣二人,撫掌大笑。 王彥超的成名之戰正是在后周建立之初。當時郭威剛剛登基,鞏廷美、楊溫在徐州起兵叛亂。王彥超領命率兵突襲徐州,以迅雷之勢平定叛亂,威震中原。不久,北漢主劉崇來犯,王彥超率軍戰于晉州(今山西臨汾),以騎兵進擊,大獲全勝,一直把北漢軍驅逐到霍邑(今山西霍縣)。高平之戰,王彥超更是領騎兵縱橫于晉中平原,威不可擋。如能有這樣一員猛將相助,李谷自然會底氣大增。 李谷又道:“李璟此人志大才疏,頻頻起兵挑釁四鄰。吳越、荊南、楚,都曾與其兵戎相見。陛下可傳詔此三處,令其出兵會攻。如此,則李璟腹背受敵,必然難以持久?!辈駱s一拳擊于案上,沉聲說:“就依愛卿所言!” 更鼓響起,二人抬起頭,才發現天已發白。不知不覺,竟然已商議了一個通宵。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柴榮頒布《伐淮南詔》,痛斥南唐“盜據一方,僭稱偽號,勾誘契丹,侵奪閩越,涂炭湘潭”等五大罪狀,宣布誓師南征。柴榮任命李谷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任命王彥超為行營副都部署,督領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名將領攻伐淮南。 詔令一出,天下聳動,南唐皇宮更是炸開了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不久前,南唐朝廷還堅信與中原不會發生戰事,為了節省開支,把駐防在淮河沿線的軍隊全部撤回。沒想到這邊防軍剛剛一撤,柴榮的《伐淮南詔》便如晴天霹靂般炸響。氣急敗壞的李璟把建議撤防的壽州監軍吳延紹痛罵一頓,同時嚴令清淮節度使劉仁贍務必嚴防死守,確保壽州不失。 眺望著奔流向東的淮水,劉仁贍心潮起伏。他在這條河邊出生,在這條河邊長大。他親眼見到這個王朝在李昪的帶領下一躍成為各國中的強者,更親眼看到李璟治下朝政的腐敗,官員的昏庸。但無論如何,淮南都是他唯一的故土,現在,他只能為之而死戰。 早在后周發動關西之戰,進攻漢中之時,劉仁贍便意識到,柴榮即將對淮南下手。漢中是后蜀的咽喉要害,一旦攻占關西四州,柴榮就可以把后蜀勢力徹底逐出中原。到那時,柴榮便可掉過頭來全力對付南唐。這幾乎是柴榮必然的戰略選擇。只可惜,他三番五次勸告李璟加強軍備,皇帝根本不予理睬,反而聽信讒言將守淮軍隊撤回。以致大批周軍細作,偽裝成商旅,偷渡淮水,乘虛而入,早把唐軍底細摸了個一清二楚。 現在,周軍已大兵壓境。 劉仁贍很清楚,他鎮守的壽州是整個淮河防線的核心與支點,柴榮一定會傾盡全力向這里攻擊。他即將面對的,是正處于上升期,實力超過自己的后周軍隊最猛烈的進攻。他更清楚,醉心于酒色歌賦的李璟是靠不住的,而那些各懷鬼胎,腐敗無能的其他軍頭們更靠不住。這一戰,注定將由他一人孤獨對抗后周大軍。冰冷的風從北方呼嘯而來,刮過正值枯水期的淮水,像刀子一樣劃過劉仁贍的臉。這樣淺淺的一條河水擋不住后周大軍,他唯有死守壽州,用自己的堅守換來戰局改變的機會。遠道而來的后周軍隊總會有疲憊的時候,或許,撐過了這個冬天,他會等到轉機。 盡人事,聽天命。他劉仁贍能做的也僅僅只能如此了。想到這里,劉仁贍心里平靜了許多。他最后凝視了一眼這條留下了自己太多回憶的河水,轉身朝軍營大步而去。 壽州城內早已亂成一團?;茨吓c中原已有四十多年沒有大的戰事,如今驟然之間大戰一觸即發,唐軍上下毫無準備。因為堅持撤掉邊防軍闖了大禍的監軍吳廷紹早已腳底抹油,逃了個沒影。滿城將士人心惶惶,手足無措。但劉仁贍卻表現得異常冷靜。他召集眾將,淡然地部署著各項防御任務,就像是和自己家人聊家事一般輕松。接著,劉仁贍親往軍營,大擺筵席,犒勞將士。酒席上,他談笑自若,舉杯暢飲,對即將到來的戰事儼然成竹在胸。接下來的數天,壽州守軍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訓練的時候訓練,和平日里毫無兩樣。全城軍民懸在嗓子眼的心漸漸放了下來。眼見主帥如此鎮定自若,想來那后周軍隊也沒什么可怕。 但暗地里,劉仁贍卻緊鑼密鼓地做著戰備工作。大批細作被派到了淮水北岸,打探軍情。同時,他親筆向李璟寫了一封密信,請求朝廷調集精銳,分兵北上迎戰。劉仁贍毫不含糊地指出:敵軍的主攻方向必是壽州。而我一定會死守壽州城,拖住周軍主力。待周軍疲憊之時,再以精兵伺機反擊,必獲全勝。 淮南之戰正如一場生死牌局。牌還沒有開打,雙方的底牌卻已一清二楚。 百里之外,朔風呼嘯,一派肅殺。開赴淮南的大軍正沿著薄雪覆蓋的官道向南迤邐而行。周軍細作已經回報,淮河南岸幾乎見不到駐防的南唐軍隊。李谷和王彥超隨即商定,按照預定計劃,在緊鄰壽州的正陽關渡淮,然后一鼓作氣攻下壽州。如果能迅速攻占壽州城,控制淮水南北通道,淮南之戰就勝了一半。 前方便是正陽渡口。河水奔流,江霧彌漫,冰冷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甜甜的泥土的味道。這是李谷熟悉的味道。和他的對手劉仁贍一樣,他也生于淮水,長于淮水。年少的他,曾經無數次站在這淮水邊,高聲吟誦著“鼓鐘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看著天高云淡,大雁南飛,在心里編織著自己遠大的夢想。 更令他難忘的,是二十年多前的那一幕。那一天,他與好友韓熙載正是在這里分別,從此天各一方,再未相見。當時,韓熙載的父親因為卷入了平盧節度使王公儼抗命事件,被唐明宗李嗣源斬首。韓熙載怕受牽連,不得不逃到潁州,請求好友李谷幫助他渡淮南下。臨別之時,二人在淮水邊舉杯痛飲。韓熙載對李谷說:“淮南如果用我為宰相,我必將長驅以定中原!”而李谷則笑著回敬道:“中原如果用我為相,我取淮南如探囊取物!” 這一幕至今歷歷在目,宛如昨日。李谷自嘲般地笑了笑,或許,這就是所謂年少輕狂吧。但命運卻如此詭異莫測,想不到他再到淮水之濱,真的成了領兵攻取淮南的主帥。而他那位至今再未謀面的好友韓熙載,恐怕早已把“長驅中原”的豪言拋到九霄云外了吧。 薄霧彌漫的淮水南岸,一片寂靜。王彥超的騎兵首先踏上了浮橋。上千鐵甲覆蓋的戰馬涌進了冰冷的河流,激起片片水霧。這支鐵流毫無阻擋地踏過淮水,向著壽州城一路疾進。李谷心里涌起一絲不安。劉仁贍絕非庸才,為什么如此輕易地讓出了過河的通道?出師伊始,局勢的發展便出乎意料??磥磉@南征之戰絕不會一帆風順。 壽州城四門緊閉,守城軍士早已嚴陣以待。劉仁贍端坐在城樓正中,微閉雙眼,神態坦然。他早已打定主意。周軍大舉而來,而他兵少將寡,淮水是守不住的。既然如此,不如集中兵力,據城死守,將周軍主力拖垮在壽州城下。 南唐皇宮內,收到劉仁贍密信的李璟連夜發出詔令,命心腹劉彥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領兵二萬奔赴壽州救援,又命皇甫暉領兵三萬出屯定遠(今安徽定遠縣)。李璟已經下定決心,精銳盡出,要與周軍在壽州一帶進行戰略決戰。 柴榮同樣沒有閑著,他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下一步的動作。李谷的大軍開拔沒多久,柴榮即召李重進、張永德、趙匡胤等人進宮,要求他們抓緊征調各路禁軍,做好出征準備。柴榮下定決心,一旦戰事不利,他將率禁軍精銳御駕親征。當年朱溫犯下的錯誤,決不能在自己面前重演。 淮水南北,這一刻戰云密布,暴雨將至。 30 親征淮南 李谷、王彥超率部在正陽渡過淮水,馬不停蹄,直趨壽州。周軍兵分三路,一路駐上窯,一路駐山口,主力則包圍壽州城南,形成了對壽州城的三面圍困之勢。李谷擺出了一副不攻下壽州絕不罷休的樣子。 從十一月開始,周軍連續攻城。劉仁贍早有準備,指揮守軍嚴防死守。壽州城作為南唐在長江以北最重要的軍事據點,經營多年,城防堅固,軍械充足,周軍一連攻擊了十多天,死傷無數,卻連壽州城的皮毛都沒傷到。更令周軍膽寒的是,劉仁贍不但守城游刃有余,甚至還主動出擊。趁周軍營寨守備疏忽,劉仁贍親自帶兵突出城門,擊破了周軍的城南軍寨,殺死周兵數千人,還一把火把周軍大營內的攻城器械燒了個精光。 李谷和王彥超一合計,企圖引誘唐軍出城決戰。劉仁贍一眼看破周軍伎倆,完全不為所動。王彥超空有一身驍勇卻無處施展,天天在城下罵戰,劉仁贍只笑而不語。劉仁贍很清楚,這第一回合的交鋒,他已經占了上風。周軍主力被牢牢吸在壽州城下,動彈不動。如果能堅持到雨季,后周軍隊將陷入到噩夢般的大雨和泥濘中不能自拔。那時,再會同援軍反擊,必能大獲全勝。目前的戰局,正是他所希望的。 李谷則愈發憂慮。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淮南戰事已變得越來越不妙。駐守上窯與山口的周軍將領先后來報,正在與來路不明的南唐軍隊交戰。李谷心知肚明,這些所謂來路不明的軍隊肯定是即將到達的南唐援軍的先頭部隊。李谷很焦慮,他最擔心的還不是久攻不下的壽州城,而是身后那座浮橋。正陽浮橋,是他手里唯一的渡淮通道,也是全軍唯一的退路和補給通道,一旦遭到南唐軍抄襲,后果不堪設想。李谷隨即令駐防上窯、山口的軍隊嚴加防備,同時連夜向正陽渡增派兵力。而兵力削弱之后,周軍攻城力度頓減,壽州之戰徹底陷入僵局。 柴榮心急如焚。他雖然遠在開封,卻密切關注著淮南戰局。為第一時間了解前線戰事,他特意命人在殿內立起一只沙盤,隨時更新兩軍態勢??粗潮P上日益復雜的形勢,柴榮聞到了一種不祥的味道。李谷全軍局促于壽州一隅之地,不僅要啃下壽州這塊硬骨頭,還要盡力保護正陽渡口那條脆弱的通道。而在壽州外圍,劉彥貞、皇甫暉兩支援軍正快速逼近。如果不能迅速做出應對,淮南戰事將成死局!戰事緊迫,刻不容緩。也許,只有御駕親征,才能扭轉局勢了。 柴榮步出殿門,才發覺夜幕已經降臨,一輪明月掛在半空,隱約閃耀著橘紅色的光芒。柴榮停下匆匆腳步,忽然想起今天是臘八,這也許是今年見到的最亮的圓月,也是今年最后的圓月。他想起了李白的那首傳世之作?!敖袢瞬灰姽艜r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從朱溫燒掉長安城的那個夜晚開始,短短數十年間,多少英雄豪杰隨風而逝,多少傳奇被鑄就然后又被毀滅。這數十年,時光似乎被拉得很長,映射著這個時代的詭異轉折,帝王們的大起大落,普通人的悲歡離合。而對他來說,時光卻又快得不可思議。當他越專注于這個天下,便越發現自己肩頭的負擔之重。這數十年來發生的一切不幸,現在似乎全都要由他來償還。如此重壓之下,他恨不能一天能當十天用,一年能做十年之事。所以,他決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茨现畱?,只能勝,不能敗。怪不得連他的皇后也怪他性子太急,過于急于求成。但看著那輪冰冷的明月,想想這數十年來發生的一切,他又如何能不急? 想到符皇后,柴榮這才驚覺,親征淮南這樣的大事無論如何也應該讓她知道。轉過長長的回廊,柴榮聞到了夜色中臘梅的幽香。不知不覺,他已到了皇后的房前。房門被推開了,發出“吱”的一聲輕響。符皇后放下手中的書卷,從燈下抬起頭,秀麗的臉上頓時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陛下來了!”符皇后有些驚喜地站起身來,迎上前去。柴榮還沒來得及說話。符皇后又道:“陛下來得正好。今日是臘八節,臣妾為陛下親手做了一碗臘八粥,陛下一定要嘗嘗!”話音未落,符皇后已匆匆而去?!斑€說我性子急,殊不知她自己也不慢啊?!辈駱s笑著搖搖頭,自言自語道。 須臾,符皇后端著一碗熱騰騰的的粥飄然而入。雪白的熱粥里點綴著紅豆、蓮子、大棗,香氣撲鼻而來?!盎屎笥行牧??!辈駱s接過粥,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氨菹旅咳諡閲耤ao勞,早起晚歸,事必躬親,還要多注意身體才是?!笨粗峭袒⒀实牟駱s,符皇后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的甜?!盎屎蠓判?,朕身子硬朗得很!”柴榮風卷殘云般把那碗臘八粥一掃而光,笑道?!把垡娦履昃鸵搅?,不知淮南戰事可還順利?”不知道為什么,對出兵淮南,符皇后心里總惴惴不安。 柴榮沒有答話。他把案前那盞鳳頭燈挑亮,若有所思地看著那朵跳躍的火焰?!拔臆姸苫粗?,在壽州遇阻,進退兩難。劉仁贍果然是個難纏的對手!”柴榮苦笑了一聲。 “來日方長,陛下何必急于一時。既然戰事不順,不妨就勢撤兵,待來年尋機再戰。新年就要到了,將士們都盼望著回家與家人團聚吧!”符皇后勸道。 “不可!戰事方開,勝負未分,哪有半途而廢之理!朕思慮良久,決定御駕親征,扭轉戰局。今夜來,正是想把此事告知皇后?!辈駱s順勢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符皇后那張秀臉頓時變得煞白?!氨菹乱H征淮南?” “正是?!?/br> “現在京城正準備大興土木,建筑新城。陛下國事纏身,哪里分得開身?淮南歷來便是兇險之地,當年朱全忠、李存勖那樣的人物都沒能征服淮南,陛下何苦一定要畢其功于一役?”符皇后猛然聽說柴榮竟然要御駕親征,頓時著急起來。 “就算此次不能一舉滅掉南唐,也要盡取其江北之地。朕意已決,皇后不要再勸了?!辈駱s眉頭一皺。 “御駕一動,牽涉甚大,京都不安。如果實在急于平定淮南,陛下遣一上將領兵前往便可。何苦一定要親征?” 柴榮嘆了口氣?!皩嵅幌嗖m。如今淮南戰局異常兇險,朕若不親征,恐局勢會更加惡化?!?/br> 符皇后沉默半晌,終于下了決心。她鼓起勇氣,堅定地說:“如果陛下決意親征,臣妾愿一同前往,也好在軍中照顧陛下?!?/br> 柴榮吃了一驚?!盎屎蠛慰嗳绱??征戰之中,居無定所,風餐露宿,還有刀兵之險,性命之虞。此事萬萬不可?;屎笤趯m中等我好消息便可?!?/br> 符皇后微微一笑?!爱斈晡以诤又?,數萬兵馬圍城,臣妾不也安然無恙?陛下放心,臣妾隨軍,只為照顧陛下起居飲食,決不會打擾陛下用兵?!?/br> “皇子尚且年幼,皇后走了,何人照看?”柴榮又想起柴宗訓才剛滿三歲,不免擔心。 “這個陛下大可放心。宗訓托付給小妹照料,萬無一失?!狈屎蟮膍eimei正在宮中,姐妹二人感情甚好,由她代為照料幼子,自然不成問題。 柴榮只覺得心頭熱浪翻騰,他知道符皇后一直對南征之事抱有疑慮。如今戰事受挫,皇后不但沒有半點埋怨,反而不顧艱險安危要隨同出征。在柴榮最困難的時候,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的竟然是面前這位弱女子。柴榮緊緊挽住皇后的雙手,卻已啞然失聲,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粗实勰请p盈滿淚水的雙眼,符皇后只是微笑而已。柴榮放不下他的夢想,放不下他的天下,而她又怎能放得下自己深愛的人。 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正月,開封城的老百姓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氣氛中,而柴榮已經頒下詔書,宣布親征淮南?;实鄢稣髟谕?,偌大個天下,朝廷的日常政務是需要人照顧的。后周朝中人才濟濟,柴榮自然不會擔心。他任命在關西之戰中立了大功的向訓暫代東京留守,端明殿學士王樸為副留守,又令彰信節度使韓通代理點檢侍衛司及在京內外都巡檢,負責皇城和京師的安全。接著,他又命令各地,趁農閑之時,征發丁壯民夫十萬,全面啟動修筑開封新城的工程。這是事關王朝興衰的大事,當然不能因為一場戰爭而荒廢。隨后,柴榮傳詔給已向后周稱臣的荊南、吳越,讓他們出兵攻擊南唐,配合周軍主力的行動。為了盡快讓主力渡過淮水,柴榮又命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領兵為先鋒,先行趕赴正陽保護浮橋,為后續到達的周軍主力做好渡淮準備。同時,又令河陽節度使白重贊帶領三千護衛親軍屯駐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保護周軍主力的側翼。做完了這一切,柴榮隨即集合禁軍精銳,張永德、趙匡胤、馬全義等禁軍將領悉數隨同出征。 這支大軍浩浩蕩蕩從開封出發,一路南下,直奔淮水。當柴榮的大軍從開封大舉南下之時,淮南的戰局正在迅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