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第二章 英雄路遠 曾經的末路英雄黃袍加身。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登上天子之位的郭威感受到的卻是更多的無奈。那條夢想之路,很快將交給他的兒子柴榮繼續前行。而那個無畏的年輕人決定用一場大勝來作為自己的加冕之禮。 6 夢想與現實 夢想很美好,但往往遙不可及。雖然郭威做夢也想光復燕云十六州,統一天下,重現盛世,但他不得不首先面對一個個迎面逼來的威脅。 被廢黜的劉赟不久被宋州節度使李洪義毒死。同日,劉崇在太原宣布自立為帝,公開與郭威攤牌。劉崇占有十二州之地,盡攬河東精銳,兵馬強盛。由于其沿用漢的國號,為與后漢區別,史稱“北漢”。接著,劉赟的老部下鞏廷美、楊溫在徐州起兵,與北漢政權遙相呼應。而嗅到了血腥味的遼軍則在邊境頻繁異動,大有乘虛而入之勢。 龍椅都還沒坐熱,郭威便立馬遭到了三個方向的夾擊。更令他擔心的是,自己是靠“黃袍加身”才搶來的帝位,言不正名不順,如何能讓天下誠服?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郭威決定先從自己的姓氏入手。他想起了關于自己姓氏的那個遙遠的傳說。郭姓的受姓始祖據說是周武王之叔姬叔。當年姬叔受封于東虢,號“虢公”,因“虢”、“郭”音同,姬叔的后代漸漸以郭為姓。郭威展眉大笑,這是一個絕好的理由,周代宗室的子孫,虢叔的后裔,誰還敢說我沒有皇族血統,誰還能質疑我的皇帝身份?郭威立即下詔:“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國號宜曰周?!蓖瑫r,改年號為廣順。為了和兩千年前那個延續了八百年的周王朝區別,郭威的這個新王朝被史學家們稱為“后周”。 郭威深知,要讓天下誠服,僅以這種牽強附會的方式解決身份合法性的問題還遠遠不夠,比這更重要的是凝聚人心。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中原王朝危機重重,病入膏肓,他必須從最細微的地方做起,把這個亂世揮霍掉的人心重新凝聚起來。 后梁以來,為了強化統治,朝廷實行的都是嚴刑峻法。后唐、后晉,刑法越來越嚴酷,直到后漢達到了頂峰。后漢刑律甚至規定,盜竊錢一文以上的都處以死刑,更荒唐的是,不論強jian、通jian,男女一律處死。還有人很多犯了點小罪,動輒便遭到滿門抄斬。戰火蹂躪下的中原,早已奄奄一息,哪里還經得起這樣的高壓和折騰。登基伊始,郭威便宣布大赦天下。同時改變刑律,犯有盜竊罪和強jian罪的,一律按照后晉天福元年以前的條文處理;罪人不犯謀反罪的,不得株連家族,不得沒收家產。 不久,郭威又下詔撤銷早已讓百姓恨之入骨的“營田”。所謂“營田”,是唐朝末年的一項發明。當時各州駐扎軍隊,霸占了大量荒田。于是朝廷設置營田,招募農民耕種,讓他們交納租稅,實際上讓軍隊成了各地的大地主。軍隊外出打仗,往往劫掠到許多耕牛,為了最大限度的榨取利益,把搶來的牛租給農民,自己坐收租金。誰知幾十年過去了,耕牛早已死去,租金卻沒人取消,農民深受其苦。郭威深知其中弊端,于是一紙詔書下令各地營田統統撤銷,把田地、農具全部無償賜給農民。消息一出,中原百姓一片歡騰。有人覺得可惜,對郭威說:“現在國庫空虛,不如選營田中肥沃富饒賣掉,至少可得錢數十萬?!惫晃⑽⒁恍Γ骸袄谟诿?,猶在國也,我要這些錢來又有什么用!” 郭威懂得那個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去踐行的道理:藏富于民。 過了沒幾天,郭威再次下詔,言辭懇切。郭威說:“朕起於寒徽,備嘗艱苦,遭時喪亂,一旦為帝王,豈敢厚自奉養以病下民乎!”他宣布從前以賦稅名義進貢皇家的貢品,全部取消。當著大臣們的面,郭威將皇宮中數十件珠寶玉器在廳堂上砸了個粉碎,宣布各種珍寶今后不得再進入宮廷。在他的帶動下,后周朝廷上下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節儉之風。大將王峻在此次郭威奪權過程中立下大功,郭威上位后要將前朝宰相蘇逢吉的私宅賞賜給他,王峻堅辭不受。 后周新皇帝的詔書一封接著一封。很快,郭威又下詔說:“朕生長軍旅,不親學問,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國利民之術,各具封事以聞,咸宜直書其事,勿事辭藻?!贝嗽t一出,朝堂內外,有識之士,無不熱淚盈眶。郭威的意思直白而懇切:我是個文盲,不懂治理天下的道理,大家有什么利國利民的好辦法,可直陳其事,不用講究辭藻。在那個文辭浮華,空洞無物的駢文統治文壇的時代,在那個目不識丁,殺人如麻的武夫們偽裝圣君的時代,郭威的務實與誠懇感動了許多人。 而對朝廷中的害群之馬,郭威則毫不手軟。后漢時期,皇親國戚霸占了各方節度使的高位,為了制衡這些地方諸侯,朝廷不得不從軍中派人到各地節度使身邊任職。沒想到這些人到了地方,個個自命不凡,專橫跋扈,連節度使都難以管束。郭威一紙詔書,將這些人全部罷免。此令一出,各地節度使無不喜笑顏開。 這個亂世,確實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振臂一呼,大刀闊斧,斬出一派新風氣。 不久,淮南發生饑荒。許多淮南饑民為了活命,不顧南唐與后周是敵國,偷渡淮河跑到后周地界來買糧食。郭威得知消息,特意下詔說:“淮南的百姓與中原的百姓都是天下的子民。如今淮南饑荒,各州、縣渡口、糧鋪不得禁止淮南百姓前來購糧?!倍瑯?,當遼國境內的瀛州、莫州、幽州鬧水災之時,郭威立即下詔命有關州、縣救濟流民,一時之間,南北兩面的流民紛紛移居中原,破敗凋敝的中原一下子增民數十萬,人氣大增。 而隨之而來的,是郭威與日俱增的威望。那些曾在心里偷偷嘲笑郭威的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剛剛通過很不厚道的方式登上皇位的人,已然表現出與之前的皇帝截然不同的見識與氣度。 完成了內部的一系列初步革新,郭威騰出手來,應對外來的威脅。 河東、幽燕、徐州三方威脅,控制住河朔是關鍵。而河朔地區,黃河南岸的重鎮澶州是龍眼之地。這里,郭威當然要讓自己最信得過的人鎮守。柴榮很快被授予鎮寧節度使,移鎮澶州。他不僅要拱衛京師,還要遙控河朔,監視徐州。接著,郭威又任命親信王殷為鄴都留守,鎮撫河北,防備契丹。隨后,郭威一紙詔書飛傳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隰州(今山西省隰縣),要求守將王晏、許遷嚴防北漢來襲。最后,郭威從敵人陣營最薄弱的一環下手,寫信給徐州的鞏廷美、楊溫,要求其認清形勢,放下包袱,早日投誠。 登基伊始,面對無處不在的危機,面對一團亂麻般的麻煩,郭威宛如一個高明的棋手,瀟灑落子,從容應對。 不久,北漢軍果然大舉進攻晉州。早有準備的王晏緊門不出,堅守城池。北漢軍統帥劉承鈞下令全力猛攻。北漢士兵如螞蟻般密密麻麻地爬滿了晉州的城墻,突然戰鼓震天,無數燒得guntang的沸油從天而降。慘叫聲響徹云天,北漢軍狼奔豚突。沒有讓攻城者任何喘息,雨點般的火箭飛射而出,晉州城下變成了一片火海,北漢軍傷亡慘重。吃了大虧的劉承鈞又移師轉攻隰州。隰州刺史許遷半路設伏,在長壽村大破北漢軍隊,斬殺敵先鋒大將程筠。連遭悶棍的劉承鈞無心再戰,帶著殘兵敗將退回太原。 而在徐州,因為郭威的勸降信,本來抱定死戰決心的鞏廷美、楊溫面對突然出現的生機,變得畏手畏腳,心亂如麻。北漢軍在晉州、隰州攻勢受挫更讓二人不敢亂動。二人還在猶豫不決時,郭威已經動手了。猛將王彥超率兵突然出現在徐州城下,宣稱帶來了皇帝的招安詔書。鞏廷美、楊溫又驚又疑,不敢開門。王彥超隨即發動猛攻,軍心已亂的徐州兵無力招架,很快城破,鞏廷美、楊溫被殺。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郭威穩坐開封,已然把威脅逐一消弭于無形。不過,他最大的心病仍然來自北方。令人不安的情報不斷傳來,各種跡象表明,遼人與北漢之間使者往來不絕,正在密集聯絡,大有聯手攻擊中原的態勢。 對契丹人,郭威沒有絲毫的好感。他更清楚,從耶律阿保機、耶律德光到現在的耶律阮,遼國皇族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南侵中原的念頭。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躍馬橫刀,與契丹騎兵決一雌雄。但后周王朝剛剛建立,飽經戰亂的中原急需休養生息。他現在需要時間,需要等待,更需要積蓄力量。他相信,只要再給他十年,中原王朝便能聚集起足夠的力量,與遼人正面對決。到那時,一統天下,光復幽燕,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數年前在邢州,他只是一方軍事統帥,要考慮的只是軍事層面的問題。但現在,他是一朝天子,他要考慮的東西顯然要多得多。無論從那方面考量,現在都不是和遼人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好時機。 幾匹快馬從開封城中奔馳而出,郭威的特使,時任尚書左丞的田敏帶著他的親筆書信奔往遼國。郭威的意圖很明確,盡量穩住蠢蠢欲動的遼人,即使不能達成同盟,至少也要讓這幫如狼似虎的家伙不要這么著急地進攻中原。很不幸的是,當田敏心急火燎地向北方疾馳之時,北漢的特使已經搶先一步進入了遼國境內。 左右逢源的遼人顯然明白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河東一隅之地自然不如廣闊富庶的中原那么有吸引力,與河東聯合,共同掠取中原毫無疑問是遼人的首選。遼世宗耶律阮得意洋洋地告訴北漢的使者,郭威的特使已經來過了,而且愿意每年進貢錢十萬緡。消息傳回太原,大驚失色的劉崇急忙送上大批財寶珍玩,同時表示,河東愿意尊遼主為“叔父天授皇帝”,每年進貢錢二十萬緡。劉崇這么識相讓耶律阮非常受用,當即派人冊命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并且約定共同出兵,對付郭威。 形勢急速逆轉,當郭威派出的第二批公關團隊到達遼國后,遼人突然變臉,將后周特使團全部扣留。郭威知道,與遼人的一戰已迫在眉睫。 而這一點,他的養子柴榮或許比他更清楚。一到澶州,柴榮便立馬大刀闊斧,連施新政。澶州是中原重鎮,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也正因為如此,這里飽經戰亂,滿目瘡痍,奄奄一息。此情此情令柴榮倍感悲憤。反擊強遼,光復幽云十六州固然是他夢寐以求之事,但治愈戰爭創傷,恢復元氣如今卻更顯急迫。關鍵時刻,郭威為他精心挑選的左膀右臂如期到來。王樸、崔頌、王敏,個個都是滿腹經綸,志向高遠之士。柴榮一分鐘都不想再耽擱,領著眾人,挽起袖子,在澶州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政。 城市破敗,人心頹廢。柴榮下令,改造街巷,整修房屋,數月時間澶州便一掃破敗之氣,四方流民逐漸向澶州聚集。 民不聊生,盜賊橫行。柴榮便大力整肅吏治,官場風氣為之一新。他又親自訓練官兵,加強巡邏守備,很快,盜賊亂兵們再也不敢跑到澶州作亂。 郭威和柴榮,幾乎不約而同地意識到,要與遼軍抗衡,不僅需要決心和勇氣,更需要底氣和實力。在夢想與現實面前,父子二人再一次心有靈犀地展現出他們務實的一面。 但隨著北漢和遼人越走越近,新的戰爭顯然來得比郭威希望的更快。 7 心腹之患 后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九月,遼國發生內亂,遼世宗耶律阮被殺,耶律璟登上皇位。劉崇急忙派人以重金相賀,再次請求遼國出兵攻擊后周。耶律璟年輕氣盛,被劉崇一吹捧,頓時飄飄然起來。當即發兵五萬,會同北漢軍進攻晉州。 消息傳來,饒是身經百戰的郭威也不由得心頭一緊。遼與北漢二軍合流,足有八萬之眾。晉州一旦失陷,敵軍將長驅南下,直逼河中,威脅關中。后周建立不過數月,便面臨著一場巨大的危機。郭威思慮再三,決定派大將王峻出馬迎戰。 郭威倚重的心腹愛將王峻絕非等閑之輩。王峻的父親做過唐朝的樂營使(歌舞團團長),因為從小熏陶,王峻不僅長得一表人才,而且能歌善舞,深得當時的后梁大臣張筠欣賞。但王峻的人生卻因為這一技之長變得無比坎坷,他就像一個歌妓一樣被權臣們送來送去,輾轉漂泊。直到遇到了頗有識人之能的劉知遠,王峻的人生才開始柳暗花明。在劉知遠的軍中,王峻體現出超凡的能力和才干,很快從一名小軍官一路高升。等后漢建立,劉知遠稱帝,王峻已成為朝中重臣。漢隱帝劉承祐清洗異己之時,和郭威一樣,王峻的家人也慘遭滅門。相同的遭遇讓郭威與王峻成了患難兄弟,甚至郭威當了皇帝,私下仍然對王峻以兄相稱。雖然此人有些自命不凡,但對王峻的能力,郭威還是頗為欣賞。此次遼、漢聯軍大舉圍攻晉州,郭威毫不猶豫派他迎戰。 十月,郭威任命王峻為行營都部署,領兵援救晉州,為了表示信任,特意授權他可根據情勢機斷從事,不必事事報告,以免貽誤戰機。 遼軍日夜不停地猛攻晉州,王峻的援軍卻在陜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一帶莫名其妙地停了下來,而且一停就是十天。消息傳到開封,曾經表示對王峻無限信任的郭威也著急了,立即派使者前往陜州,要求王峻急速北上救援,同時宣布自己將御駕親征,挽救危局。 沒想到王峻卻很鎮定,他要使者轉告郭威說:“晉州城池堅固,不易攻破,而敵軍銳氣十足,不可力爭。我之所以屯兵不進,是等待他們士氣低落,并不是臣下膽怯。陛下新近即位,不宜輕舉妄動。倘若御駕親征,京師空虛,如果兗州的慕容彥超突然起兵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惫犃诉@話,恍然大悟,以手拉耳,長嘆道:“糊涂,糊涂!我一時心急,差點釀成大錯!”要不是王峻提醒,郭威甚至都忘記了盤踞兗州的手下敗將慕容彥超。 去年在開封城外,慕容彥超牛皮吹破,被殺了個丟盔棄甲,狼狽逃回老巢兗州。雖然成為天下人的笑柄,但慕容彥超卻并不死心,一直在暗中整軍備戰,私下聯絡北漢、南唐,積極倒周,企圖東山再起。慕容彥超的這些鬼把戲,郭威當然都看在眼里。只是登基伊始,百事纏身,一直沒顧得上這個漏網之魚?,F在聽王峻一提醒,頓時醒悟。慕容彥超確實是身后的一把刀子,不得不防,晉州危局,只能倚靠王峻一人之力了。 在陜州故意停滯了十天之后,王峻的軍隊忽然加速,一路北上,五天之內已到達晉州南郊。此時遼、漢聯軍圍攻晉州多時,久攻不下,早已疲憊不堪。加上天降大雪,補給困難,遼軍已有退意。聽說后周援軍已到,遼軍二話不說,連夜逃跑。遼軍的不厚道讓北漢軍吃了大虧,在王峻的猛烈攻擊下,北漢軍損失慘重,狼狽退回太原。 此戰之后,北漢皇帝劉崇明白了兩件事:關鍵時候契丹人是靠不住的,而后周軍隊的實力更是不可小覷。領了教訓的劉崇被迫轉攻為守,暫時打消了大規模南下的念頭。 解了晉州之圍,郭威準備對慕容彥超下手了。廣順二年(公元952年)正月,郭威一紙詔令,沂、密二州不再隸屬泰寧節度使管轄。泰寧節度使正是慕容彥超。此詔一出,慕容彥超勃然大怒,這是郭威虎口奪食,更是赤裸裸的挑釁。慕容彥超當即宣布不接受后周管轄,出兵攻掠鄰近州縣,同時向南唐救援。慕容彥超這么容易便中了激將之計,郭威喜不自勝,當即調集軍隊,準備出兵攻兗。大戰一觸即發,一封來自澶州的緊急文書卻交到了郭威手上。這是柴榮的親筆書信,竟然是要求帶兵出征兗州的。 拿著兒子的這封信,郭威陷入了沉思。柴榮主動請戰,這是在表明態度。他很清楚柴榮的個性:剛烈、直接、務實。他的每一個想法都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而一旦他認定的想法,一定會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晉州一戰,王峻立下大功,風頭一時無兩。但王峻這個人,才干固然出眾,卻驕橫自大,甚至連郭威也不放在眼里。全天下都知道,郭威的親生兒女都已夭折,王峻功高震主,不免引起人們諸多遐想。畢竟,在那個強者為王,弱rou強食的時代,血緣正在逐漸失去說服力。柴榮這時候站出來,是想向天下宣布,郭氏一脈并非無人。 遠處隱隱傳來更鼓的聲音。郭威猛然驚覺,空蕩蕩的大殿內,昏暗搖曳的燭火下,竟然只有他孑然一身。他轉過頭,久久地注視著那張冰冷的龍椅。是的,在天下人眼里,他走上了至高無上的位置,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失去的卻是生命中真正珍貴的東西。家人,兒女,和延續夢想的希望。某種冰冷的東西從他的眼角滑下。郭威輕輕取下掛在墻角的那張長弓,信步走到殿外。天邊即將破曉,而北方卻依然一片黑暗。他深深地吸了口氣,挽弓,拉弦,注視著那片看不見盡頭的黑夜。弓弦輕響,一支箭從他的心里呼嘯而出,飛向千里之外的北方。 如果生命是一張弓,那弓弦便是夢想。這個世界上,如果還有誰能接過他手里的這張弓,拉滿夢想與命運搏殺,這個人只能是柴榮。 第二天早朝,郭威拋出了柴榮的上書,交給眾大臣討論。郭威的意圖眾人一看便知,這是要給柴榮立功上位的機會了。王峻閃電般地站了出來?!板ぶ莨靶l京師,關系重大。郭榮(柴榮被郭威收為義子后改姓郭,為敘述方便,后文仍稱柴榮)將軍不可輕離職守!”郭威有些詫異地看著語氣堅決的王峻。之前早有傳言,王峻對柴榮甚為忌憚,處處有打壓之意,他還不大相信。今日看來,滿朝文武都知道郭威的心思,但王峻仍然如此力阻,看來傳言不虛。郭威沒有再堅持。王峻時任樞密使,參預軍機大事,又剛剛立下大功。郭威不希望因為柴榮的事和他當面鬧翻。幾經商議之后,郭威最終任命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曹英為主將,齊州防御使史延超為副,統兵討伐兗州。 后周軍很快到達兗州,擊敗了來援的南唐軍,接著包圍了兗州城。慕容彥超屢次出城交戰,連戰連敗。見勢不妙,慕容彥超干脆躲進城里,當起了縮頭烏龜。后周軍隨即發動猛攻,但兗州城池堅固,慕容彥超又早有準備,這場仗打了好幾個月,仍沒有半點進展。 兗州之亂遲遲不能平定,郭威心急如焚。朝堂上,郭威提出要御駕親征。這次反對的是老臣馮道。在馮道看來,正當盛夏,天氣炎熱,一旦出兵,吉兇難測。他提出,這種時候,御駕不宜妄動。郭威當即道:“兗州賊寇兇悍,不可輕敵。如果我不能親征,就讓我兒前往討賊!”在郭威看來,上一次已經給了王峻面子,現在戰事不順,他應該不會再出來阻擾。沒想到一提到柴榮,王峻又應聲而出。道理還是跟上次一樣,而態度依然堅決,簡直毫無商量的余地。 郭威臉上的表情很難看。不錯,我曾經把你當大哥,你也幫了我不少,但這是我的家事,你王峻是不是有點太自以為是了。大臣們都感覺到了異樣,朝堂上的氣氛就像要凝固一樣?!叭熘?,朕御駕親征!”郭威恨恨地憋出了這句話。 是年五月,郭威率軍親征兗州。外援斷絕,突圍無望,后周皇帝御駕親征,不拿下兗州誓不擺休,這樣的形勢讓兗州城中軍心動搖。慕容彥超也感到了恐懼,無計可施之下找來方士問卦。方士故弄了一番玄虛之后說:“現在土星已運行到角、亢二宿,而角、亢是兗州的分野,想保住兗州,必須求土星保佑!”慕容彥超如撈到了救命稻草,趕緊在城里建起祠堂,天天求天上星宿保佑。但再虔誠的祈禱也沒能保住慕容彥超的性命。半月之后,兗州城終于在后周軍沒日沒夜的猛攻下陷落。慕容彥超帶著妻子投井而死,兗州平定。 得勝回師的郭威心里卻充滿了憤怒。前方戰事方息,后方關于王峻鬧脾氣撂挑子的報告已紛至沓來。出征之前,郭威把不少要緊事都委托給自己的老部下樞密副使鄭仁誨、皇城使向訓、團練使李重進等人,想晾一晾狂妄的王峻。沒想到王峻卻勃然大怒?;实圻€在兗州指揮攻城,王峻卻一紙文書,說自己病了,要求辭職退休。郭威派使者好言勸慰,王峻卻不依不饒,毫無反悔之意。過了沒多久,各地節度使支持保舉王峻的書信卻不斷交到郭威手里。郭威一看便知,這是王峻搞的名堂,一面以辭職要挾,一面卻游說和自己交好的藩鎮將領,讓他們來打氣說話。王峻這一搞,豈不是把我這個皇帝架在火上烤? 回到開封,郭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再派大臣去請王峻出山,同時宣布“愛卿倘若還不來上朝,朕將親自去請!”鬧夠了脾氣,賺足了面子的王峻這才大搖大擺到崗上班??粗靡庋笱蟮耐蹙?,郭威心中怒火翻騰。雖然表面上好言撫慰,但他已然看清,此人不除,終成心腹之患。 而遠在澶州的柴榮也同樣心急如焚。不久前,他收到了來自遼國內部的一封密報。密信是在遼國當學士的李浣寫的。李浣本是漢人,哥哥還在后周朝廷里做官。早已有叛歸中原之心的李浣在信中說:“遼國新主耶律璟年輕昏庸,喜好玩耍,不理政事。每日只是擺酒暢飲,直到午后才起床,人稱睡王。朝廷倘若能夠用兵,必定取勝;不然的話,與其講和,也必定成功。但無論如何都宜速行,否則夜長夢多?!币恢泵芮嘘P注遼人動向的柴榮如獲至寶,他敏銳地感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遼主如此昏庸,如果能乘此北伐,或許有取勝的希望。興兵北伐,非同小可,當然要獲得皇帝的支持才行。柴榮當即上書請求前往開封面見皇帝。但自己的請求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朝廷駁回。柴榮暗中一打聽,原來自己的請求統統被樞密使王峻束之高閣,視而不見。柴榮怒火萬丈,千方百計阻斷自己和父皇的聯系,這王峻到底是何居心? 不久,黃河沿岸多處決堤,中原水患大起,王峻受命前往現場處理水災。柴榮看準機會,一封急報再次呈到朝廷,請求進京面圣。這一次沒有王峻作梗,果然順利獲批。柴榮當即直奔開封,面見郭威。 見到父親,柴榮大吃一驚。不過兩年時間未見,郭威竟然像老了十歲。難道這萬眾膜拜的龍椅之上,真的如此兇險,會榨干一個人所有的激情和精力?“父親,在遼為官的李浣密報,遼國新主耶律璟昏庸無能,正是對其用兵的大好時機。我思慮再三,這等良機斷然不可失去!”柴榮一邊說,一邊將書信呈上。 郭威仔細地讀著這封從遙遠的遼國傳回的密信,他的表情凝重而平靜。終于,他看完了信,緩緩抬起頭。柴榮聽到的是一聲沉重而蒼老的嘆息,這和數年前雄心萬丈的父親判若兩人。柴榮全身一涼,如墜冰窟。 8 流年一局棋 “如李浣所述屬實,確是北進良機……”郭威看了看滿眼期待的兒子,苦笑道:“只是,當前中原正處多事之秋,此時大舉伐遼,確實力不從心,暫且緩緩吧?!辈駱s驚詫萬分。三年前在邢州,那時中原的國力尚不如現在。況且北漢威脅已解,徐州、兗州先后平定,為何父親會說出“多事之秋”這樣的話?柴榮心事重重地邁出殿門,一絲不祥的預感浮上心頭。 柴榮不知道,自東征歸來之后,郭威身體一直不適。衰老突如其來,甚至讓郭威自己也措手不及。這些天,他明顯感覺到曾無比旺盛的生命力正悄悄從身體里滑走。他知道,為了這個天下,他必須盡快確定中原王朝的接班人。而現在無論從哪方面考慮,柴榮無疑是最合適的。但偏偏最為倚重的大臣王峻對柴榮百般打壓,鎮守鄴都的天雄節度使王殷也同樣居功自傲,在河北專橫不法,與王峻內外呼應。這些心病不除,柴榮勢必無法順利接班,剛剛安定下來的中原勢必將再掀風浪。他何嘗不想趁此良機,光復幽燕,揚名史冊,但腹心之疾不解,又豈敢大舉用兵? 看著柴榮失望而去的背影,郭威心如刀絞。雖然他早已把柴榮視作親生兒子,但有些話,只能藏在心底;有些事,只能默默去做。也許,這就是萬人之上的代價;也許,這就是孤家寡人的含義。寒風迎面而來,侵入骨髓,站在殿門前,郭威高大的身軀竟然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這個秋天,對他來說格外寒冷。 柴榮黯然離開京城,而他的到來卻讓王峻暴跳如雷。得知消息的王峻甚至不顧滔天的洪水,當即飛馬回京?;氐綐忻茉阂徊閱?,柴榮這次申請面圣原來是得到了宰相范質的同意。氣急敗壞的王峻鐵青著臉,大步走到了郭威面前?!盎噬?,宰相范質、李谷二人輕慢政事,人多怨言,狼狽為jian,我以為不宜再為相,應以樞密直學士陳觀、端明殿學士顏衎取而代之!” 郭威被震驚得半響說不出話。范質、李谷都是郭威極為倚重的股肱之臣。范質,九歲能詩文,十三歲讀詩經,十四歲便招生收徒,滿腹經綸,名滿天下,還在后晉時便深受朝廷器重。而李谷,器宇宏大,沉著堅韌,又精謀略,人稱“可敵十萬雄兵”。這樣的人才,什么時候又得罪了王峻? 郭威猛然醒悟,此次柴榮進京,恰好在王峻外出之際,未經過王峻而得到了二位宰相的同意,這肯定讓一向忌憚柴榮的王峻勃然大怒。王峻這是在故意撒氣。 王峻欺人太甚!郭威只覺得心頭一股無名火起,胸口一悶,竟痛徹心扉。王峻驕橫自大,目中無人,這些他都可以容忍。但他決不能容忍王峻阻礙他兒子的未來,阻礙這個王朝的未來。他已經年滿五十,再也沒有時間去實現那些夢想,但他至少要為柴榮掃清阻礙。 “調換宰相是大事,不可倉促決斷,待朕再考慮一番?!惫撊醯靥鹗?,緩緩道。沒想到王峻上前一步,相逼更甚,大有不答應誓不罷休的。郭威苦笑道:“如今正是寒食節,等待休假結束,就照愛卿所奏辦理?!蓖蹙@才志得意滿而去。 殿門被關上的那一刻,郭威只覺得血氣翻涌,竟再也坐立不住,翻倒在地。內侍們驚慌失措地跑了過來,扶起病痛難忍的皇帝?!八賯骼钪剡M來見我!”忍住心間的劇痛,郭威咬牙道。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威猛善戰,統領禁軍。內侍們知道,郭威這時候急召李重進,是要準備動手了。 三天后,寒食節假期已滿。郭威急召王峻及各位大臣入朝。王峻興沖沖地進了皇宮,剛到殿外,便見到了殺氣騰騰的李重進。一聲令下,王峻被一擁而上的禁軍士兵五花大綁,如粽子般丟進了偏殿。 看著面面相覷的眾大臣,郭威聲淚俱下:“王峻欺朕太甚,欲盡逐大臣,翦朕羽翼。朕只有一子,王峻卻處處阻礙,不讓我父子相見。朕重用此人為樞密使,又兼任宰相,竟然還向朕要求兼任平盧節度使,簡直是貪得無厭!你們說,目中無君如此,誰能忍受!”聽著郭威凄凄慘慘地痛斥王峻的所作所為,眾大臣盡皆默然。他們實在沒有想到,王峻竟能把皇帝逼到這個份上。 第二天,詔令下達,貶王峻為商州(今陜西省商州市)司馬,逐出京城。王峻到了商州,情緒極度沮喪之下加之水土不服,很快便患病而死。王峻一死,郭威當即下詔,調柴榮進京,任命為開封尹,封晉王?,F在,全天下人都知道,后周皇位,已非柴榮莫屬。 除掉王峻,郭威讓王殷的兒子前往鄴都,向王殷告知王峻獲罪之事。郭威的意思很明顯,一是安撫,二是震懾。在柴榮順利接班之前,他實在不希望內部再起紛爭。沒想到王殷的反應卻出乎意料,此人竟像打了雞血一般激動,三次上表請求進京入朝。郭威頓時疑心大起。莫非此人早已不安心一個小小的鄴都,這么快就覬覦上了王峻空出來的位置? 不久,成德節度使何福進入朝面見,將王殷在鄴都盤剝百姓、專橫不法之事一股腦倒了出來。郭威又驚又怒。鄴都,河北重鎮,更兼手握天雄精兵,一旦這里出事,那還了得? 恰好,王殷要求進京的請求又奏了上來。郭威當即順水推舟,調王殷為京城內外巡檢。沒想到王殷到了京城,性子依然不改,當上了這個“首都衛戌區司令”,更加自命不凡。每次外出巡視,隨從不下數百人,極盡排場,觀者無不聳然。 郭威終于對王殷失去了耐心。入秋以來,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甚至懷疑,自己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如果天命如此,他必須盡快做好準備,讓皇位能順利交給養子柴榮。為了這,他不惜心狠手辣。 看著病情日漸沉重的皇帝,大臣們也慌了。終于有人出了個主意,既然藥石無效,不如舉行祭天大典,求求老天爺保佑。郭威慘然一笑,他從來就不相信能靠這個獲得生命的延續。不過,這個虛幻的典禮在郭威看來卻是剪除禍患的好機會。 祭天大典的準備工作在開封南郊緊鑼密鼓地拉開了架勢。王殷帶著大隊人馬耀武揚威地在工地巡視。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盛大的秀場,卻正是為他挖好的墳墓。祭天大典即將開始,郭威忽然急召王殷入宮。不知就里的王殷剛到滋德殿,便被武士逮捕。一紙詔書拋出,王殷密謀趁祭天大典發動叛亂,流放登州。郭威當然不會再給王殷活命的機會,王殷剛出京城,便被追兵亂刀砍死。 后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初一,郭威坐在杏黃大轎上被抬到了大典現場。曾經呼風喚雨的一代豪杰如今竟已難以起身。 郭威努力抬起頭,看到獵獵的旗幟,高大的祭壇,還有碧藍的天空。那一刻,他忽然想起了那個漫天風雨的午后。在他最落魄最茫然的時刻,遇見了即將成為他妻子的那個女人。自此以后,他的人生柳暗花明,順風順水。但此時,他卻終究要成為時間的手下敗將。能延續他親手締造的王朝生命的人,當仁不讓地落到了愛妻侄兒柴榮的身上。自己的這一生,注定和柴家人糾纏不清,相依相偎。這難道不是命運?一絲微笑浮上郭威的嘴角。站在他身旁的柴榮有些不解地看著父親那顯得唐突而詭異的笑容。此時的柴榮,當然不會想到,郭威的微笑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 祭完天地的郭威病勢更加沉重,他終于倒在了病榻上。當他意識到自己很可能再也起不來時,立即下詔,加封柴榮兼任侍中,管理京城內外兵馬?,F在,他已經為兒子的繼位掃清了一切障礙,接下來就要看柴榮自己了。 而此時,柴榮正被蜂擁而來的內外事務壓得喘不過氣來。侍中兼開封尹,意味著京城乃至全國的大小事務都要他拍板點頭。柴榮全身心投入到巨大的挑戰中,父親病重,自己無論如何要幫父親把這個重擔挑起。 正所謂“旁觀者清”。柴榮身在局中,忽略了更重要的事,他手下一個叫曹翰的幕僚卻看得很清楚。曹翰私下對柴榮說:“現在大家都知道晉王將是皇位的繼承人?,F在皇上病重臥床,大王應當入宮侍侯,怎么還在外面忙這些雜事呢!”曹翰的話讓柴榮猛然醒悟。如此時刻,真正應該為父親挑起的重擔不是這些紛繁雜事,而是天下。 柴榮連夜進宮,住在郭威寢宮之側,晝夜侍奉。很快,詔令再度傳出,皇帝病危,各部暫停奏報具體事務,如有重大緊急事情,一律向晉王柴榮稟報定奪。此令一出,人心漸安?;实鄄≈氐南⒄诔脙韧庠絺髟蒋?,許多人都憂心忡忡,害怕皇帝一旦駕崩,這個王朝又將分崩離析。如今柴榮已提前接班,人們對王朝命運不確定性的焦慮漸漸平息。 后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十七日,郭威在病榻上緊急召見柴榮。柴榮一進滋德殿就看到了父親衰弱但卻期盼的眼神,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如泉涌。 “我已病入膏肓,回天無術。已留下遺詔傳位于你。我死之后,你可即位,不可遷延?!惫暼粲谓z,在柴榮聽來,卻字字震耳。郭威又緩緩道:“從前我西征路過關中,看到唐朝皇陵全被盜掘,無一幸免,都是因為厚葬之風惹的禍?,F在中原疲敝,國庫空乏,我死之后,安葬一切從簡,用紙衣、瓦棺下葬即可。所有工匠役徒都由官府出錢雇傭,不要麻煩當地百姓……” 聽到此時,柴榮已悲痛至極,難以抬頭。 郭威深深吸了口氣,漸漸露出一絲笑意?!爱斒牢牟?,莫過于范質、王溥,如今他倆并列為宰相,可為你左膀右臂,輔佐你成大業。樞密副使王仁鎬、殿前都指揮使李重進、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步軍都指揮使何徽,都是忠勇善戰之將,我已傳詔,將此四人兼任地方節度使,足可拱衛京師,匡扶皇室?!?/br> 柴榮沒有想到,病痛中的父親竟然已經為他做了這么多。他忽然明白了為什么北伐的大好機會出現時,父親會沉重無奈地說出“多事之秋”這四個字;為什么做事一向穩重寬厚的父親會毫不手軟地除掉心腹重臣王峻、王殷。這一切,都只為了能順利地傳位給他。 郭威顫抖的手撫上了柴榮的額頭。他很清楚,自己的兒子接下來要做什么。那曾經也是他渴望去做的事。他的戰役已經結束了,而屬于柴榮的戰役才剛剛開始。他輕輕用手拂去柴榮臉頰上的淚水,緩緩道:“天意如此,我兒無需悲傷。所謂‘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我恰好知天命之年而去,也算喝完了人生這三杯酒,功德圓滿。只是,這局棋才剛剛開始,剩下的棋局只有留給你了。我知你素有大志,其他我都不擔心。只希望你記住一點:剛者易折,欲速不達,凡事不可過于執著,也不可過于急躁?!?/br> 歷經半生滄桑的郭威,當然深深地懂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更懂得隱藏在這句簡單諺語后的沉重與無奈。在他看來,柴榮胸有大志,智勇雙全,但卻過于剛烈執著。也許,經歷了更多時間和磨礪,兒子才會懂得妥協與放棄。而一個真正高明的棋手,不僅知進取,更懂得放棄。 但夢想如此濃烈,又怎能不讓人魂牽夢縈。 清淚從郭威的眼角緩緩滑落,一代豪杰泯然而逝。這位后周王朝的創立者,歷經四朝,搏殺半生,四十七歲才登上皇位,僅僅三年便因病駕崩。在知天命之年撒手而去的郭威當然不可能預知在他死后那個更加驚心動魄的未來,但他卻為結束這個亂世打開了第一把鎖。他全力推出的那個接班人,終將改變歷史。 9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 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二十一日,三十二歲的柴榮登上皇位,成為剛剛建立三年的后周王朝第二任皇帝。后周王朝內部并沒有因為皇位更迭發生太大的動蕩。畢竟郭威去世一年前未雨綢繆的努力,早已消除了柴榮繼位的各種隱患和阻礙。但對北漢皇帝劉崇來說,這個消息卻如一針興奮劑。三年前的晉州之戰,劉崇吃了大虧,他無時不刻不在想著卷土重來,現在郭威死了,他又一次燃起了復仇之火。 劉崇立即派人出使遼國,請求遼軍共同南下?!八酢币森Z努力睜開睡眼惺忪的大眼,看完劉崇的親筆信,大手一揮,當即派遣猛將楊袞率騎兵一萬前往太原。楊袞本是漢人,出生于燕地,但隨著燕云十六州并入契丹疆域,楊袞也成了契丹國人。從軍之后,楊袞表現出眾,步步高升,等到耶律德光南征時,已成為契丹軍中赫赫有名的大將,還被契丹皇帝賜名耶律敵祿。遼國派出這樣的猛將強兵相助,讓劉崇欣喜若狂。會合了遼軍,他立即宣布親征,率領大軍直撲中原門戶潞州。 沉寂了近三年的北漢突然大舉南侵,令中原措手不及。登基不到一個月的柴榮猝然遭遇了巨大的危機。 負責潞州一線防御的是后周將領李筠。在后周諸將中,李筠絕非等閑之輩。此人自幼善騎射,號稱能開百斤硬弓,早在后唐末帝年間便脫穎而出,成為控鶴指揮使。后晉被滅之時,整個中原都陷入對遼軍的恐慌之中,李筠卻毅然率部反擊,聯合晉軍余部在河北連敗遼軍,收復鎮州,名聲大噪。郭威對此將極為欣賞,稱帝后命李筠為昭義節度使,鎮守北方門戶潞州。強敵突然來襲,李筠自然不敢怠慢,一面急報京城,一面整兵迎戰。李筠的如意算盤是,在潞州以北的太平驛與敵軍周旋,然后等待援軍的到來。 但漢、遼聯軍行動之快遠遠超出了李筠的預料。李筠剛在太平驛安下營壘,敵軍已逼近至十余里外的梁侯驛。李筠決定孤注一擲,以快制快,他命部將穆令均領兵突襲敵軍大營。但楊袞可不是吃素的,他早已伏兵于營外,等著后周軍隊自投羅網。穆令均剛一攻到營前,便立馬被遼軍騎兵包了餃子。一場混戰之后,后周全軍覆沒,穆令均戰死。剛一接戰,便損失了一半人馬。李筠知道,這樣的對手不是自己一支孤軍能夠頂得住的,他立馬逃回潞州,據城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