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五代刀鋒(出書版)在線閱讀 - 第63節

第63節

    原來人生如戲,縱然千折百回,卻竟殊途同歸。

    李存勖率著軍隊緩緩上路了。背著分來的財物,士兵們仍有一肚子怨氣,他們甚至肆無忌憚地議論:“家人都快餓死了,現在給我們這些東西還有什么用!”全軍彌漫著失敗的氣息,沒有人愿意為李存勖陪葬,他們在等待著那個終將到來的時刻。

    石敬瑭的騎兵突然出現在汴州城外,孔循立即開門投降。兩天之后,李嗣源站到了汴州的城樓上。遠處霧氣彌漫,看不到一個人影。李嗣源咧開嘴笑了,這么多年來,這是他第一次笑得如此放肆。他知道,李存勖敗局已定。

    此時,李存勖才剛剛到達萬勝(今河南中牟縣西北),距離汴州仍有近百里。李嗣源已奪占汴州的消息傳到軍中,引發了巨大的恐慌。龍驤指揮使姚彥溫率領的三千騎兵走在最前面,聽到消息,立即嘩變,全軍叛逃。接著,另一員指揮使潘環也丟棄糧草輜重,率部潰逃,不到半天功夫,李存勖的軍隊已逃散過半。

    初夏時節,陽光燦爛,但李存勖的心頭卻如數九寒天。眺望著遠處滔滔的黃河水,他想起當年柏鄉大捷后,自己同張承業在黃河岸邊倚劍登高,遙指天下的那一幕。短短十五年間,從橫掃中原,君臨天下到今日眾叛親離,一敗涂地,李存勖覺得恍若一場夢?!按喝萆嵛胰?,秋發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只是,這一切,是不是來得太快了……”李存勖喃喃自語,兩行清淚涌出眼簾。

    自知大勢已去的李存勖只能率殘軍返回洛陽。三天之后,李存勖到達洛陽城東的石橋。望著遠處黝黑的城墻,李存勖忽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進了那座城,他還有活著出來的機會嗎?天邊傳來悶雷的隆隆聲,一股勁風從東至西卷地而至,暴雨就要來了。李存勖叫人在洛陽城郊設下了酒宴,犒賞跟隨自己至今的將領們。

    狂風吹亂了李存勖的須發,四十出頭的皇帝,此時竟像行將朽去的老者。他緩緩端起酒杯,看著面前這些愁眉不展的將領:“諸位侍奉我以來,急難同當,富貴同享,一晃已有十余載。想不到今天我竟到了這般地步。喝完這杯酒,進了洛陽城,或許再見面便是陰陽相隔……”說到這里,李存勖已然淚流滿面,言語哽咽。眾將更是哭成一片。

    狂風卷著暴雨傾盆而至。李存勖帶著他的殘兵敗將們悄無聲息地進入洛陽。人生中最后一次戰役竟然會如此收場,沒有見到敵人,沒有看到對手,但他的軍隊已作鳥獸散去。宮門緩緩開啟,凄迷的雨霧中見不到一個人影。再也不會有人如從前那樣盛裝迎接他的凱旋,再也不會有人記得這位年少成名,威震天下的一代王者。

    李存勖駐馬立在殿前,若有所思地看著石階上那飄零一地的牡丹花瓣。點點殘紅,陣陣落寞。他忽然想起前朝詩人白居易那首關于牡丹的著名詩句:“寂寞菱紅低向南,離披破艷散隨風。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痹瓉聿还苁腔ㄖ兄?,還是人中之王,都免不了如風般飄零,煙消云散。

    李存勖撲通一聲跪倒在雨中,痛哭流涕:“父親,九泉之下,你還會認我這個毀掉李家基業的不肖之子嗎……”

    926年四月,李嗣源率軍逼近洛陽。城中發生兵變,李存勖于混亂中被流矢所中,重傷不治,殞命于絳霄殿?;屎髣⒂衲?,李存勖的長子李繼岌,親信李紹榮、孔謙等皆被殺,幾個小兒子則在亂軍中不知所終。李嗣源旋即成為中原的新主人,即位后改元天成,是為唐明宗。

    雖然李嗣源沿用了后唐的國號,但從血脈而言,李克用和李存勖建立的那個王朝已然灰飛煙滅。李克用起兵河東,慘淡經營,與死敵朱溫纏斗一生,終由他的兒子李存勖完成了擊契丹、平幽燕,滅后梁的三大遺愿。李存勖也由此成為那個時代最強大的王者和最璀璨的明星。但僅僅數年,這位新王者便迷失在他幽暗浮華的內心世界里。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風云變幻,風雷激蕩,李存勖并沒能破繭而出,終結混亂與殺戮,而是成為那個亂世又一個悲哀的陪葬者。

    歐陽修曾經這樣評價李存勖跌宕起伏的一生:“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背蔀樘煜碌耐跽吖倘徊灰?,淪為天下人的笑柄則更為令人深思。

    或許,這位曾經的少年天才,當他在馬背上迎風而立,縱意馳騁的時候,從沒能逃離父親的視線,他也從未能真正放眼過整個天下和那個大時代。當他卸下父親留給他的沉重負擔,企圖做回自己的時候,卻失去了整個天下的重量。他不是能夠改變歷史的人,從來都不是。命運把他放到了那個時代的中央,不過是歷史的誤會而已。在脆弱的人格與厚重的歷史面前,我們看到的注定是一出灰飛煙滅的悲劇。

    能夠拉開新的歷史大幕的那個人,不僅需要機緣巧合,更需要超越常人的眼光、膽識、才干與強大的內心。而這個人,正在這似乎看不見盡頭的刀光劍影中悄然走上時代的舞臺。

    (第二卷完)

    五代刀鋒3柴榮:潛龍的悲歌

    序

    五代十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暫、混亂,而又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終結了中國古代史上最輝煌最驕傲的唐王朝,卻無法終結晚唐藩鎮割據留下的戰火與殺戮;這個時代崇尚武力與強權,文官政治遭清洗,儒家傳統被拋棄,卻開啟了一個重文輕武、提倡儒學、文化繁榮、文官制度幾近巔峰的宋王朝。同樣是亂世,但這個時代似乎沒有東漢末年群雄并起直至三足鼎立的精彩與權謀,也缺乏南北朝的歷史舞臺上那股直沖霄漢的蒼莽英雄之氣,這個時代留給我們的印象,好像只有連綿不絕的戰爭與無處不在的陰謀和背叛。

    但我們站在時間的高地,回頭俯瞰那段五十余年的歷史,在漆黑一片的混亂與血腥中,仍然可以窺見那個年代人們內心閃耀著的星星點點。在一個極端的時代里,我們往往會看到最丑惡的人心,然而也能發現最美好的人性。而在身居皇位的那些歷史人物身上,他們內心深處的東西被放大了,他們的行為將與那個時代發生共振,他們的性格和行為方式甚至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

    這些人當中,不能不提到代表那個時代的三位主角:梁太祖朱溫、唐莊宗李存勖、周世宗柴榮。五代史中的這三位皇帝,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與特質,卻同樣書寫了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同樣做到了君臨天下,卻同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劇結束。他們身后,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問號。

    朱溫以白手起家,成功演繹草根逆襲。他削平諸藩,結束了中原的混亂局面,曾是眾望所歸重塑大唐盛世的第一人選,他在軍事與政治上的才干讓眾多帝王自嘆弗如;他和張惠的愛情與婚姻更成為一段佳話;但他的后半生卻陷入瘋狂的欲望而無力自拔,他的行為一次次挑戰道德與倫理的底線。為什么他能戰勝眾多的對手,能成就強悍的敵國,卻最終敵不過自己的心魔?

    李存勖,似乎具備了一切天才的特質。少年成名,勇于決斷,用兵如神,智勇雙全,他甚至還精通音律,雅好辭賦,文采昭然。但在他終于完成父親托付的重任,掃滅強敵稱帝建國之后,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最終身敗名裂身首異處。到底是什么,讓少年天才在一飛沖天后驟然墜落,成為史學家們扼腕嘆息的“半截英雄”?

    柴榮,棄商從戎,勤于政事,不愛其身而愛民;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被后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但當他正要洗雪燕云十六州的畢生之恨時,卻突然英年早逝。他的理想主義情懷與完美主義精神令他像古希臘悲劇里的英雄,千百年來令無數讀史者神傷感懷。這位曾經豪言“以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一代英主,為何在位僅短短五年便倒在了萬眾矚目的北伐之路上?

    歷史總是有很多種讀法,有人讀出了兵法權謀,有人讀出了社會變遷,有人讀出了家族興亡,而我,卻更想去讀一讀他們的內心。這三位對那個時代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皇帝,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們身上那些不協調甚至相互矛盾的特質糅雜而成的性格,又對他們的命運和那個時代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軍閥混戰王朝更迭,帶給人們深重的災難,誰能再次沖破迷霧平定天下?能夠拉開新的歷史大幕的那個人,不僅需要機緣巧合,更需要超越常人的眼光、膽識、才干與強大的內心。柴榮是那個人嗎?

    豪言“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夢想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柴榮最終只當了短短六年的皇帝。但他卻以罕見的政治眼光,果敢的行事風格,令人感動的自我犧牲精神,在短暫的時間里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給后來的宋王朝留下了寶貴的軍事、政治遺產。他就像一個孤獨的斗士,為理想中的王道樂土戰斗到了最后一刻。但歷史這個偉大的編劇告訴我們,柴榮的故事絕非完美的結局,在他死后不久,他的王朝最終被自己的愛將終結;他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終宋一朝,也未收復。柴榮的故事,更像是一首理想主義者的悲歌。

    作家毛姆曾經說:“人從來都不是平板一塊?!币芯繗v史,不能不研究歷史人物,特別是這三位在五代歷史中占據主角位置,而經歷又如此跌宕,性格如此復雜的人物?!段宕朵h》將是由三本書組成的系列小說,分別是《朱溫:梟雄的毀滅》《李存勖:王者的迷失》《柴榮:潛龍的悲歌》。我期待通過這三本書,讓讀者能更立體和全面地了解這三位歷史人物,也能換一種角度一窺那個時代的風云,希望大家看到的不止是刀鋒,還有人性。

    唐亡宋興,除了是朝代的更替外,更是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來臨。唐宋之間的五代時期,恰恰是中國政治的分野,是中國從武將政治到文臣政治的一個萌芽和獲得廣大群眾基礎的時期,成為宋代以降文治的基礎,促成了中國統治方式的轉型。

    《五代刀鋒》分別選取了五代時期的朱溫、李存勖和柴榮三個主角,從純粹的武將思維者、擁有文治思維但無力實施者和武將實施文治者三個不同典型人物來反映中國歷史從武將政治到文臣政治的萌芽和轉型。

    柴榮,勤于政事,不愛其身而愛民,被后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但當他正要洗雪燕云十六州的畢生之恨時,卻突然英年早逝。在他在位短暫的時間里卻給后來的宋王朝留下了寶貴的軍事、政治遺產。在他死后不久,他的王朝最終被自己的愛將終結;他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終宋一朝,也未收復。柴榮的故事,更像是一首理想主義者的悲歌。

    五代十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暫、混亂,而又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終結了中國古代史上最輝煌最驕傲的唐王朝,卻無法終結晚唐藩鎮割據留下的戰火與殺戮;這個時代崇尚武力與強權,文官政治遭清洗,儒家傳統被拋棄,卻開啟了一個重文輕武、提倡儒學、文化繁榮、文官制度幾近巔峰的宋王朝。

    而在身居皇位的那些歷史人物身上,他們內心深處的東西被放大了,他們的行為將與那個時代發生共振,他們的性格和行為方式甚至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

    這些人當中,不能不提到代表那個時代的三位主角:梁太祖朱溫、后唐莊宗李存勖、后周世宗柴榮。五代史中的這三位皇帝,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與特質,卻同樣書寫了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同樣做到了君臨天下,卻同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劇結束。他們身后,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問號。

    朱溫以白手起家,成功演繹草根逆襲。他削平諸藩,結束了中原的混亂局面,曾是眾望所歸重塑大唐盛世的第一人選,他在軍事與政治上的才干讓眾多帝王自嘆弗如;他和張惠的愛情與婚姻更成為一段佳話;但他的后半生卻陷入瘋狂的欲望而無力自拔,他的行為一次次挑戰道德與倫理的底線。為什么他能戰勝眾多的對手,能成就強悍的敵國,卻最終敵不過自己的心魔?

    李存勖,似乎具備了一切天才的特質。少年成名,勇于決斷,用兵如神,智勇雙全,他甚至還精通音律,雅好辭賦,文采昭然。但在他終于完成父親托付的重任,掃滅強敵稱帝建國之后,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最終身敗名裂身首異處。到底是什么,讓少年天才在一飛沖天后驟然墜落,成為史學家們扼腕嘆息的“半截英雄”?

    柴榮,棄商從戎,勤于政事,不愛其身而愛民;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被后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但當他正要洗雪燕云十六州的畢生之恨時,卻突然英年早逝。他的理想主義情懷與完美主義精神令他像古希臘悲劇里的英雄,千百年來令無數讀史者神傷感懷。這位曾經豪言“以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一代英主,為何在位僅短短五年便倒在了萬眾矚目的北伐之路上?

    第一章 志在寥闊

    邢州城,清風樓,風雨飄搖。一老一少兩個男子并肩而立,遙望著寥闊的北方原野,那是燕云十六州的方向。這一幕將長久地印在那個年輕人心底,對即將到來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1 燕云十六州

    朔風帶著冰雨刮過蒼茫原野,飄過青苔斑駁的五里石橋,穿過邢州城的巨大拱門,直撲向城中那座高樓的斗拱飛檐。漫天風雨中,一人正負手立于清風樓上,極目遠眺。市肆櫛比,山水在目,再往北去,愁云慘霧,一片陰霾。

    “你可知曉邢州五里橋的故事?”年逾中年的高大男人以手遙指城北,聲如洪鐘?!爸??!币粋€年輕的聲音在他身旁響起?!爱斈陼x國義士豫讓為報趙襄子戰殺智伯之仇,涂漆吞炭,暗伏橋下,伺機刺殺仇人??上写涛此?,反被抓獲。臨死時,豫讓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遂于五里橋上伏劍自殺。豫讓忠勇,震動天下,這座石橋從此也名豫讓橋!”

    中年男子點了點頭,雙眼猛然透出一股凌厲之光?!霸プ尦甓鳉q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言辭之間,聲已哽咽?!敖駳q入秋,遼兵再度犯境。我受命北伐,如今我軍先鋒已入鎮、定,本欲趁此一擊,直搗燕云十六州,沒想到皇上竟然連發急詔,阻止我軍北進……”說到這里,男子仰天長嘆:“北土不復,中原將永無寧日哪!”“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父親,您放心,在世一日,燕云十六州之恥,絕不敢忘!”年輕而堅定的聲音,擊碎了飄搖的風雨。

    乾佑二年(公元949年)冬,后漢大將郭威在邢州城中的清風樓上和他的養子柴榮說出了這些話。那只是亂世中普通的一天。那一天,中原王朝的皇宮依然在竊竊密語,北方邊境依舊戰火連綿,看起來這一天并沒有什么不同。時間緩緩流逝,而那個時代卻仍在原地踏步。但清風樓上的這一幕卻將深深地印在那個年輕人心底,對即將到來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這一幕發生的二十二年前,一代王者李存勖兵敗身死。中原王朝再一次開始了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游戲。

    后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唐明宗李嗣源病死,養子李從珂隨即起兵驅逐李嗣源之子李從厚,登上后唐皇位。三年后,大將石敬塘又起兵反叛,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為代價,引契丹大軍南下,擊敗后唐軍主力,幫助石敬塘登上皇位,史稱后晉。后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晉軍攻陷洛陽,李從珂自焚而死。第二年,石敬塘遷都開封,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比他小十歲的契丹國王耶律德光的“兒皇帝”。割讓燕云十六州使中原抵御外夷的北方防御體系陷于崩潰,更令后晉王朝的文武官員離德離心。石敬塘死后,養子石重貴即位,是為晉少帝。決心擺脫契丹控制的石重貴孤注一擲,橫挑強胡,于后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發動北伐,企圖收復燕云十六州。結果晉軍大敗,契丹乘勢攻入開封,俘虜晉少帝。次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在開封改汗稱帝,定國號為“遼”。

    初入中原的遼軍開始了瘋狂的報復和劫掠,黃河以北烽煙遍地,血流成河,曾經繁華如夢的關中變成了死亡煉獄。關鍵時刻,后晉大將劉知遠在太原即位,乘勢出兵關中,各地如見救星般迎接這位后唐舊將的到來。在中原軍民巨大的反抗浪潮下,遼軍被迫北返。不久,劉知遠控制中原,定都開封,史稱后漢。

    后漢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劉知遠病死,其子劉承祐即位,是為漢隱帝。新皇帝的即位再度引發叛亂浪潮。不久,河中節度使李守貞聯絡永興節度使(總部設在長安)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起兵叛亂。變軍從河中、長安直到潼關,席卷了半個關中。急于平叛的漢隱帝任用樞密使郭威為帥,揮軍河中,歷時一年,成功平叛。但還沒等漢隱帝喘口氣,邊塞急報,遼軍再次大舉南下,一路燒殺搶掠,驕橫萬分,兵鋒已至河北重鎮貝州(今河北省清河縣)、鄴都(今河北省大名縣)。中原頓時再度陷入一片恐慌。

    時已入冬,北風卷地,漫天飛雪。開封城樓上,郭威獨立風中,遙望寒氣四溢的原野,心中卻似有熱浪翻滾。遼軍再度入侵的消息傳來,就如一塊巨石擲入心海,蕩起萬般漣漪。往事歷歷,紛至沓來,不由分說地撞擊著他的大腦。

    三歲那年,他失去了父親。那一年,燕軍入侵河北,晉燕之間爆發大戰,在晉軍中服役的父親慘死沙場。不久,母親也撒手人寰。時值幼年的郭威成了父母雙亡的孤兒,不得不寄養在姨母家。在那個兵荒馬亂的亂世,有無數像他這樣的孤兒。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就此臣服于命運,湮滅在亂世的塵埃中。但郭威,卻以他的經歷最終應驗了那句“英雄自古多磨難”的古訓。

    郭威十八歲那年,河東名將李嗣昭之子李繼韜在潞州發動兵變,起兵叛晉。為了與李存勖分庭抗禮,李繼韜不惜變賣家產,廣施錢財,招募天下豪杰。正在壺關(今屬山西)尋訪舊友的郭威,猛然意識到他命運轉折的鐘聲在這一刻敲響了。就像命中注定的那條路突然出現在眼前,就像一直等待的那個冥冥中的召喚終于響起,沒有任何猶豫,他一頭沖進了李繼韜的軍營。

    潞州,四戰之地,英雄云集。但年紀輕輕的郭威卻很快展現出異于常人的豪氣與勇武。李繼韜一眼相中,認為此人非同一般,立即調入他的親隨衛隊。那時的郭威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軍中禁令甚多,性情爽直的他經常一不小心便犯了禁。幸運的是,愛才心切的李繼韜總會在關鍵時刻站出來為他開脫。和其他的士兵不同,郭威不僅喜歡兵器,愛慕勇力,對文筆書札也深深著迷。從軍后,他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書籍文札,郭威如饑似渴地一頭扎了進去,流連忘返。從驚心動魄的文字里,這位勇武的河北大漢開始漸漸懂得什么是兵法戰術,什么叫深謀遠慮。

    想到這里,郭威笑了。年少輕狂,無憂無慮,在潞州的那段日子或許是他最快樂的時候,那段時間不長,卻開啟了他全新的人生。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天下劇變。李存勖攻陷開封,掃滅后梁,失去靠山的李繼韜兵敗被殺。李繼韜留下的軍隊立即遭到瓜分,郭威懵懂中成了后唐軍中的一員。金子到哪里都能發光。郭威出頭的機會很快就來了。后唐天成初年(公元926年),朱守殷據浚城叛亂,石敬瑭奉命平叛。這一戰,郭威英勇無比,當先登城,立下大功,更讓他在石敬塘面前露了臉。聽說郭威不僅勇武,還懂兵法文書,石敬塘如獲至寶,當即招入麾下,讓他掌管軍籍。郭威性情豪爽,胸懷坦蕩,不僅有能力,還很會做人,軍中同僚幾乎人人都對他豎大拇指。

    后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石敬塘在河中府登上帝位,建立后晉。亂世之秋,一將難求,像郭威這樣文武雙全的人才自然成了熱門的挖角對象。時任侍衛馬步軍都虞候的劉知遠早就聽說郭威的名頭,很快挖來帳下。劉知遠,又一個發跡于河東的不世人杰。此人不僅智勇雙全,而且胸有大志,跟著劉知遠,郭威更感一身才華有了用武之地。

    后晉開運元年(公元944年),晉少帝石重貴與契丹主耶律德光鬧翻,契丹大舉南侵。郭威跟著時任幽州道行營招討使的劉知遠奮起抗擊,先后在忻口、朔州陽武谷兩破契丹軍??上?,中土疲憊,皇帝昏庸,劉知遠、郭威雖然勉強保住了河東十二州,卻無法阻止后晉在河北的大潰敗。兩年后,開封陷落,石重貴被俘,后晉滅亡。不久,劉知遠在太原稱帝,采納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進而圖天下”的戰略方針,乘中原混亂之際揮師南下,奪占開封,建立后漢。劉知遠能登上帝位,光復中原,郭威居功至偉,很快官拜樞密副使、檢校太保。

    后漢乾佑元年(公元948年)春,劉知遠一病不起。彌留之際,召郭威等人托孤于榻前。郭威成了后漢王朝的顧命大臣。漢隱帝即位后,對郭威繼續重用,官拜樞密使,加封檢校太尉。

    李繼韜、石敬塘、劉知遠,他曾跟隨過的這些梟雄,無一不對他欣賞重用,視為心腹。而他,也從一個普通的士兵步步升遷,直至今日位極人臣,權傾朝野。

    如今他已四十又五,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他深深懂得“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不久前,他領兵平定河中叛亂,為剛剛繼位的漢隱帝劉承祐立下大功。朝廷要重賞他,他堅辭不受,皇帝再三封賞,他最終勸說朝廷遍賞大臣和各道節度使。郭威相信,自己這樣做,至少不會成為被人嫉恨的出頭鳥。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此事之后,竟然有人議論,郭威不愿獨攬大功,推恩與他人,固然是一件美事,但朝廷因此遍賞天下,豈不是有賞賜過濫之嫌?更有甚者,還有人說,郭威手握兵權,盛名在外,如今這樣做,定是要籠絡人心,其心莫測。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低調和謙讓帶來的并不是贊譽和平靜,而是一支又一支防不勝防的暗箭。

    郭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想當年,“云臺二十八將”中的馮異,“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李靖,無不低調謙遜,知足而退,終能成就大節,功德圓滿。為什么到了他這里,卻變了味道?也許,這場已經延綿了數十年的戰亂,改變的不僅僅是城頭的大旗,也不僅僅是龍椅上的主人,更有世道人心?,F在早已不是“尚氣節,崇廉恥”的光武中興,也不是繁華如夢的煌煌盛唐,而是一個血腥與混亂的時代。這個時代,人們為了生存你死我活,為了權力明爭暗斗,那些曾被堅守的東西早已被恐懼的人們棄若敝屣。

    他隱隱感到某種危險正暗暗逼近。他并不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功名利祿,已到極致。他再沒有半分留戀。也許,急流勇退是他最好的選擇。

    但他能退嗎?他永遠不會忘記,十一年前,石敬塘認契丹主為父,自稱兒皇帝,還將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至此,北方門戶洞開,契丹鐵騎的馬蹄聲日日響徹中原。他當然更不會忘記,三年前,契丹大軍揮師南下,攻陷開封,擄走后晉少帝。契丹悍軍竟以“打草谷”為名,大肆燒殺搶掠,黃河以北,伏尸千里。曾無數次將來自塞外的威脅阻擋在高墻之下的長城依舊靜靜地佇立在北方,但這一次,巍巍長城也只能默默地看著曾經保護了千年的中原遍地狼煙,血流成河。而這一切,都因為北方的那個虎視眈眈的遼國,都因為尚淪敵手的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不復,中原將永無寧日。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贝笳煞虍斚袂俺睦顝V、霍去病一樣千里誅敵,保家衛國,而不是看著強敵跋扈徒感悲傷。郭威毅然轉過身,緩緩向皇宮的方向走去。不管怎么樣,即使要隱退田園,也絕不是現在。生于亂世,長于軍伍,立于天地間,就算前路兇險,他也只能直面刀鋒,奮力一搏。凜冽的朔風中,這個男人的高大身影漸漸隱沒在皇宮巨大的石階之上。

    后漢乾佑二年(949年)十月,郭威再一次臨危受命,領兵反擊遼軍。十九日,郭威兵至邢州(今河北省邢臺市)。他帶著柴榮登上了城中的清風樓,出現了本書開頭的一幕。

    看著滿目瘡痍的邢州城,郭威百感交集。他是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從小在這里長大。他熟悉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曾經青山環抱,風光秀美的故土經過契丹騎兵的反復蹂躪,早已一片狼藉,滿眼破敗,令人扼腕心痛。

    “想不到再回故土,竟凋敝至此。有朝一日,定要揮師幽燕,蕩平塞北,讓鄉親們再不遭契丹之禍,永不受戰亂之苦!”悲憤的聲音在他身后響起,正說出了他想要說的話。郭威回過頭。白衣勝雪,英姿勃發,那是年僅二十八歲的養子柴榮。

    看著他,就像看見了年輕時的自己。北風嗚咽,戰旗亂卷。郭威只覺得心頭一股豪情穿胸而出?!耙纱笫?,何待他日。今日,你我就來了此夙愿如何?”郭威信手拂開卷過面頰的旗角,朗聲笑道。

    2 風雨欲來

    刀光凌厲,馬蹄聲急。呼嘯的朔風中,漢軍騎兵向北疾馳而去。郭威以大將王峻為先鋒,直撲鎮、定二州。郭威之名早已響徹天下,后漢精兵一出,河北震動。這一次南下,契丹人原本就沒有打算全面開戰,聽說漢軍精英盡出,遼軍當即向北退卻。

    消息傳到邢州,郭威拍著柴榮的肩頭,笑道:“善戰者,求之于勢。如今大勢已成,你我不直搗塞外,光復燕云十六州,更待何時?”柴榮奮然而起:“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我軍氣勢如虹,幽云老百姓思念王師久矣,正好一鼓作氣,直驅北境,了此夙愿!”父子二人此刻豪情滿腔,忍受了十年的屈辱,終于到了結之時。

    在柴榮看來,現在,也許將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柴家曾經擁有顯赫的過往。邢州人說起堯山柴家莊,都會豎起大拇指,露出崇拜的神情。因為,這個柴氏家族的祖先是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威震天下的大唐開國名將柴紹。如今的柴家雖然已不似初唐朝時那般顯赫,但依然是豪紳世家,富甲一方。柴家人不僅會做官,還會經商。他們的足跡遍及黃河兩岸,大江南北,經營茶貨生意,帶來滾滾財源。

    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在五代史上是一個標志性的年代。這一年,曾雄霸天下的“戰神”李存勖兵敗身死,李嗣源踩著李存勖的尸體登上了皇位,后唐王朝翻開了新的一頁。而這一年,對年僅五歲的柴榮而言,同樣是一個意味著轉折的時刻。他的姑母在這一年嫁給了一個叫郭威的男人,柴榮從此成了郭家的一員。

    郭威此時身為后唐大將石敬塘的部下,每日軍務纏身,整天在外忙碌。雖然郭威只是后唐軍中的低級官員,軍餉微薄,但柴家不缺錢,柴夫人更是賢惠能干,把家中之事料理得井井有條。但志向高遠的柴榮顯然并不想躺在安樂窩中享福,更不甘心一輩子在家族的大樹下乘涼。剛一成年,他便走上了柴家人最擅長的那條路——做生意。他頻繁往返中原和江南,把自己的茶貨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兵荒馬亂之際,要闖蕩江湖,學會一些防身之術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旅行之時,柴榮拜師學藝,幾年下來,刀槍騎射,竟無一不精。更可貴的是,柴榮不僅擅刀劍、會賺錢,還好讀書。歷史典籍、諸子百家、兵法權謀,無一不讓他深深作迷。博覽群書,商場搏戰,游走四方,不一樣的成長經歷,讓他對世事有一種特別的洞察力。這一點,是出生草根,靠殺戮起家的朱溫不能相比的,當然更不是長于深宮,養尊處優的李存勖可比。

    看著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能干的柴榮,郭威喜不自勝,把他收為養子,有心著力栽培。在郭威看來,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他自然希望,聰慧干練的柴榮能跟隨自己的路。但對柴榮來說,如果不是晉少帝石重貴決意擺脫契丹控制,與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翻臉,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那一年,契丹軍越過國境,大舉南侵,連陷貝州(今河北省清河縣)、博州(今山東省聊城市),直逼黃河北岸。在貝州,契丹軍大開殺戒,屠殺平民萬人;在博州,契丹軍把俘獲的后晉軍人全部以火焚燒,慘絕人寰。整個中原殺聲四起,伏尸千里。

    正在旅途中的柴榮被驚呆了。處處是被燒成灰燼的廢墟,處處是鮮血淋漓的尸體,契丹軍隊的暴行幾乎令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刻,他突然發現,經商,也許能讓自己賺到永遠都花不完的財富,卻無法阻止自己的家園一次又一次遭到強敵的蹂躪?;氐郊?,他一把放下行囊,毫不猶豫走進了郭威的軍營。

    契丹軍的這次入侵遭到了后晉軍民的堅決抵抗。在澶州(今河南省濮陽市),兩軍主力展開了大會戰,傷亡慘重的契丹人不得不暫時收斂野心,向北退卻。北返途中,惱羞成怒的契丹軍大肆劫掠屠殺,所過之處,幾無人煙。曾經繁華一時的德州(今山東省陵縣)、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南)、深州(今河北省深縣)、冀州(今河北省冀縣)均遭屠戮,幾成煉獄。

    郭威、柴榮跟著劉知遠部尾隨契丹軍一路北上,沿途看到的全是這一幅幅慘不忍睹的人間慘劇。

    駐馬斷壁殘垣處,如郭威這樣的漢子竟然也終于按捺不住,朝著北方放聲痛哭??粗榫w幾近崩潰的養父,柴榮心如刀絞。從軍以來,他早已聽郭威無數次悲憤地提起燕云十六州,提起石敬塘“兒皇帝”之恥,提起那每年三十萬布帛的進貢?,F在他終于明白,為什么養父會對燕云十六州如此耿耿于懷。北地不復,中原將永無寧日。

    很快,柴榮就嘗到了復仇的滋味。后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秋,契丹軍三萬人進攻河東,郭威、柴榮跟著時任幽州道行營招討使的劉知遠奮起抗擊,在朔州陽武谷(今山西省原平縣西北)大破契丹,殺敵七千人。

    接著,柴榮又聽到了一個令他激動萬分的消息?;实凼刭F決定對契丹發起全面反攻,要集中全國精銳北伐,先平關南(瓦橋關以南),再復幽燕,然后直搗塞北,徹底掃滅那個血債累累的宿敵。這是自石敬塘割讓燕云十六州以來,中原王朝第一次對北方強敵的大規模反擊。柴榮興奮地告訴養父,收復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

    但郭威卻一反常態。他面色凝重地搖著頭:“中原疲敝,元氣未復,卻欲橫挑強胡,畢其功于一役,這不是逞能,是賭博,一旦失敗,中原又將萬劫不復!”柴榮不以為然。陽武谷一戰,他親眼見到窮兇極惡的契丹人在河東鐵騎的刀鋒前潰不成軍,中原并非無英雄,只要敢戰,耀武揚威的契丹騎兵也并不是什么不可戰勝的神話。

    但不久,令人驚駭的消息突然傳到太原。北伐軍統帥杜重威、李守貞竟然率大軍在陣前向耶律德光投降,并引契丹軍南下,攻陷開封,皇帝石重貴被俘。契丹鐵騎如洪水一般席卷了華北平原,除了孤懸一方的河東,幾乎整個中原都被契丹人納入掌中。

    柴榮覺得那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每天傳來的都是城市被劫掠,百姓被屠殺的慘劇,他甚至還聽說,得意忘形的耶律德光在開封登上皇帝位,改國號為遼。契丹人不僅決定賴在中原不走,還企圖永遠奴役他們。

    危急關頭,河東再一次扮演了拯救中原的角色,一直等待機會的劉知遠終于出手了。公元947年,劉知遠在太原登基,率軍殺出太行山,一舉奪占關中,光復洛陽、開封。后漢王朝在傷痕累累中建立。

    后漢建立,郭威以功授為樞密副使,柴榮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年紀輕輕便得以拜將封爵,柴榮很快走到了大部分同齡人想都不敢想的高位。但他心里卻絲毫沒有喜悅,只有憤怒。在他看來,即便重奪中原,這也不過是一個殘缺的王朝,北方故土依然淪陷,強敵隨時會揮舞著戰刀,再次呼嘯而來?,F在,他夢寐以求的時刻再度來臨。他終于有機會和自己父親一起,發起榮耀的光復之戰。

    風雨凄迷,寒意逼人,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將士們的斗志。數萬大軍已經聚集在高臺之下,只要郭威一聲令下,這些早已熱血澎湃的將士們就將拔刀而起,一路向北,去討回他們失約已久的那個公道。

    但郭威心里清楚,發兵的命令他再也發不出去了。就在昨天深夜,一封密信從汴京傳到了郭威手上。后漢隱帝劉承佑的口氣不容置疑:既然遼軍已退,要求郭威立即率部回師,返回汴京述職。郭威一下子就明白了。后漢王朝內部矛盾重重,年輕的皇帝劉承佑早已焦頭爛額,哪里還顧得上北伐幽燕的事!

    一年前,信任他的后漢高祖劉知遠病死,年僅十八歲的兒子劉承祐即位,是為漢隱帝。劉承祐年輕,軍政大事都掌握在幾個顧命大臣:宰相蘇逢吉、吏部尚書楊邠、禁軍統帥史弘肇等人手里?;实鄢闪丝?,做母親的開始不甘寂寞。在李太后的策劃下,外戚李業等人打著皇帝的旗號跳出來爭權奪利,外戚與朝臣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對劉承佑來說,權力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他巴不得把權力都重奪到自己手里。但現在內有叛亂,外有強敵,對蘇逢吉、郭威等顧命大臣,他既想牽制,但又不得不暫時倚靠。后漢皇宮內,早已陰霾密布,氣氛詭異。這樣一個皇帝,這樣一個朝廷,守成尚成問題,談何收復故土!對遼人,見好就收,自然是漢隱帝最佳的選擇。

    郭威長長地嘆了口氣,終于說出了讓所有人都驚詫莫名的話:“接皇帝詔令,全軍即刻回師鄴都,不得延誤!”全軍嘩然。接著是死一樣的寂靜。郭威緩緩轉過頭,看到的是柴榮那張年輕而蒼白的臉。他覺得心中深深的刺痛。對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的他來說,很多事情他早已習慣。但他無法面對正風華正茂的養子。他也曾經年輕過,他也曾經有過無數狂妄的夢想,他當然深深知道,希望和夢想被毀滅的那種感覺?!翱傆幸惶?,他會明白,生命中很多時候都無可奈何?!惫@樣對自己說。

    當柴榮跟著大軍緩緩南返的時候,巨大的挫敗感籠罩著他。他回首遙望那座象征著勇氣和忠誠的石橋,眼里有一股火焰在熊熊燃燒。

    后漢乾祐三年(950年)四月,漢隱帝以防備遼軍為名,將郭威調出朝廷,任命為鄴都(今河北大名縣)留守、天雄節度使,負責河朔地區的防務。柴榮同時被任命為天雄牙內都指揮使,隨行出發。

    臨行之時,隱隱有不祥預感的郭威專程面見皇帝。他誠懇地對劉承祐說:“如今中原疲敝,強敵虎伺,遠不是享樂安逸之時。希望陛下親近忠直,放遠讒邪,明辨善惡。蘇逢吉、楊邠、史弘肇等人都是先帝舊臣,曾和臣一起受托孤大任,愿陛下推心任之。至于疆場之事,臣必定盡心竭力,不負陛下!”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