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眾人一聽啞然。只知道朱溫是殺人如麻,精通戰陣,沒想到他還研究起楊柳來了!尷尬的冷場之后,眾人又立即回過神來,爭先恐后地附和起來。 朱溫微閉著雙眼,似乎在聽,似乎又在想其他事情,突然信口道:“我看這柳樹不光風情萬種,還頗有用處?!?/br> 眾人一聽又愣了。柳樹還有什么用處?遮陰?入藥? “比如這顆大柳樹,如果砍了用來做我大車的車軸,肯定不錯!哈哈!眾卿以為如何?” 幾個官員一聽,當然不會錯過這個逢迎的機會,立即下意識地站起來,大聲應道:“陛下圣明!如此高大結實的大樹,用來做成車軸是上上之選!陛下不僅能識人,還能識萬物,我等拜服之極!” 朱溫那雙微閉的眼睛忽然睜開了,一道凌厲的殺氣直射而出。他霍然站起身來,指著那幾個官員破口大罵:“識人,識個屁!我要是識人,就不會要了你們幾個狗奴才!世人皆知,只有榆木才能做車軸,柳木松軟,怎么可能用來驅車!你們覺得我好欺,連這點常識也不懂?” 朱溫忽發雷霆之怒,那幾個附和的官員嚇得臉色煞白,一個個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朱溫轉過身,看著左右衛士厲聲喝道:“你們還等什么?還不把這幾個狗奴才給我收拾了!” 幾十個如狼似虎的衛士蜂擁而上,不由分說,揪住那幾個人的頭發,拖到一邊,亂棍擊打。 滿眼春色的后花園中響起了撕心裂肺的慘叫。其他的官員低頭哈腰,如坐針氈,連大氣也不敢出。 朱溫卻半躺在椅子上,索性閉上了眼睛,仿佛很享受著耳邊的慘叫哀號。 棍棒的擊打聲仍在繼續,慘叫聲卻漸漸低沉,最終只聽見大棒擊打在rou體上的撲撲聲。 朱溫睜開眼,環顧了一番身邊早已嚇得面無人色的官員們,打了個哈哈,大聲道:“諸君不必驚慌。你們都是忠臣良士,不打誑語,不阿諛奉承,朕對你們自然都有大大的封賞!” 眾人一聽,全都跪倒在地,忙不迭地磕頭謝恩。 當年秦宰相趙高指鹿為馬,不跟風不配合的人都被砍了腦袋。這個典故世人皆知。沒想到今天朱溫卻反其道而行之,把盲目跟風的人亂棍打死。他相信,從此以后,朝中再無人敢肆意欺騙他。 誰敢說我朱溫不懂權謀,草根出身就不能做皇帝? 上臺伊始的朱溫確實像打了雞血一般,似乎回到了當年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樣子。治軍、治吏、施政無不雷厲風行,直擊要害。剛剛建立的后梁王朝,很快出現了奄奄一息的唐王朝早已失去的銳氣與進取。新興的后梁王朝一時威名遠揚,連北方草原上實力日漸強大的契丹人對他也拜服不已,派出使者來表達結盟之意。 這讓很多看不起朱溫的人大吃一驚。 這個從來沒有上過學,沒有讀過書,連大字都不識多少的一介武夫,在治理他的王朝時表現出來的能力讓人震驚。 原因很簡單。他知道軍隊需要什么,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也知道一個征服者需要什么。正因為如此,朱溫的施政方式給人強烈而直接的印象是務實,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幾乎不帶半點感情色彩,更沒有半點拖泥帶水。這或許源于他的草根精神,或許因為他三十年來刀口舔血的生涯,或許更因為他骨子里的狼性。 一匹狼,永遠想的都是如何生存下去。什么樣的方式最有效,就用什么方式。 顛覆掉大唐王朝的朱溫在內部以迅雷之勢強力洗牌,建立起一個具有鮮明個人烙印的政權。而在他統治范圍之外的那個天下,因為他,也迅速開始了一場大洗牌。 第十一章 夢碎 朱溫終于將對他的死敵發起最后的決戰。潞州城下,上演了梁晉爭霸以來最慘烈的戰役。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叫李存勖的年輕人的橫空出世,竟會讓他掃平河東,一統天下的迷夢徹底粉碎。 1.修墻與拆墻的比賽 朱溫的稱帝,徹底打破了那個時代的游戲規則,讓天下大亂,群魔亂舞。 割據巴蜀的王建首先跳出來。他發布了一道慷慨激昂的檄文,痛罵朱溫大逆不道,篡奪皇位,要求各大勢力跟自己一起,聯合反朱,恢復大唐。 檄文發出去了,如石沉大海,竟然沒一個人響應。當年王建借唐昭宗被劫,趁火打劫,搶奪李茂貞地盤的事兒人盡皆知。大家都知道王建這次又打著恢復大唐的幌子要圖謀不軌,當然沒人肯往坑里跳。 王建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給朱溫的死對頭李克用寫了封信,勸李克用跟自己一起稱帝,打擊一下朱溫的囂張氣焰,等以后鏟平了朱溫再把皇位讓給唐朝皇族的后人。 李克用當然不會相信他的鬼話。 檄文和建議屢遭拒絕卻并沒影響王建當皇帝的熱情。這年九月,在做足了一番哀悼唐朝皇帝的大戲之后,王建在成都稱帝,定國號蜀,史稱前蜀。 對當皇帝有濃厚興趣的不只王建一人。李茂貞心頭也癢得不行,但想想自己實力確實太過浮云,只好天天在家里喊自己老婆“皇后”,算是過了把皇帝的癮。 朱溫稱帝,李克用并不氣惱,反而竊喜。在他看來,以前自己被朱溫壓得動彈不得并不是因為能力不如他,而是因為當年一時不慎沒處理好與朝廷的關系,以至處處碰壁。而朱溫則靠著朝廷這塊雖然不吃香但卻依然有用的招牌四處擴張,一舉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但現在朱溫一腳踢掉了皇帝,自己披上了龍袍,這是名不正言不順,還背上了篡位的惡名。形勢已經徹底逆轉,他要充分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把道義上的劣勢扭轉過來。所以,他現在不僅不會稱帝,還會大張旗鼓地打出恢復大唐的旗號。 痛定思痛的李克用終于有了一個明智而清晰的戰略目標,對王建愚蠢而短視的建議,他自然嗤之以鼻。 當年唐昭宗被殺,李克用便做足了功夫。消息傳到晉陽,李克用召集三軍披孝守喪,他自己當著數萬將士的面朝南痛哭,發誓為先皇報仇。這次王建來信,勸他跟著自己一起稱帝,李克用則毫不猶豫地回復說:“在我有生之年,絕不敢背叛朝廷!” 在其他各路軍閥紛紛陷入做皇帝的癲狂妄想癥之際,一向高調的李克用卻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冷靜和對朝廷堅定不移的忠誠。人們驚訝地發現,原來在這個群魔亂舞的時代,其實最忠誠于唐王朝的竟然是那個曾被認定為朝廷公敵的沙陀頭領李克用。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長期扮演朝廷救世主的朱溫親手顛覆了大唐王朝,而一直最不聽話的李克用卻成了立志要光復唐室的那個人。 李克用的表現讓朱溫非常緊張。他不怕別人稱帝,怕的就是打著恢復唐王朝的旗號拉攏人心。雖然那個被自己親手扼殺的王朝早已樹倒彌孫散,但在許多人眼里,李唐王朝畢竟代表了正統。這是自己無法彌補的致命傷。 南征北戰這么多年,消滅鏟平了無數割據勢力之后,朱溫最后發現,真正能夠威脅自己的人還是他,那個宿命之敵李克用。 坐在龍椅上的朱溫,那雙兇狠銳利的眼睛穿透了深宮,狠狠地望著河東那片冰冷的原野。要征服天下,他必須要跨過這道坎,消滅李克用。 潞州(今山西長治市),這座城市對朱溫和李克用來說都具有特殊的意義。這里幾乎見證了兩人長達十余年的恩怨和生死搏殺,這里也成為即將到來的“梁晉爭霸”的焦點。 潞州居太行山之巔,扼中原門戶,是河東進入中原的要地,世稱“得潞州可望得中原”。潞州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兩大勢力都不約而同地把這里作為爭奪的重心。 大順元年(890年),駐守潞州的昭義節度使李克恭暴虐無度,被部將馮霸所殺。馮霸隨即向朱溫請降。李克用當即以重兵圍攻。為了守住潞州,朱溫派出了頭牌大將葛從周出馬,暫時穩住了形勢。不久,河東驍將李存孝以瘋狂的騎兵機動作戰連敗梁軍,潞州復為李克用所有。 光化二年(899年),基本控制中原大局的朱溫再次調兵北上,圍攻潞州,在晉軍的頑強抵抗下無功而退。 天復元年(901年),實力更加膨脹的朱溫企圖一舉解決河東問題,調集重兵對李克用發動六路圍攻。這次規??涨暗倪M攻雖然最終因為氏叔綜部的慘敗而功虧一簣,但卻把潞州再次奪回手里。朱溫終于對李克用形成了有效的壓制。 為了守住這個戰略要點,朱溫精挑細選,特意命自己的心腹大將丁會鎮守此城。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丁會因為不滿朱溫謀殺唐昭宗,竟然向李克用獻城請降。這讓朱溫大為光火。 在朱溫看來,潞州是進攻河東的一塊最重要的跳板。這個問題不解決,如鯁在喉,全身不快。 天祐四年(907年)六月,大刀闊斧理順了朝廷的朱溫終于騰出手來,準備再度圖謀潞州。葛從周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朱溫派出在西征鳳翔之戰中出盡風頭的康懷英為帥,領兵八萬,向潞州進發。 朱溫與李克用的新一輪對決又一次在潞州城下上演了。 鎮守潞州的是李克用的“十三太?!敝焕钏谜?。面對梁軍的圍攻,這個對李克用忠心不二的養子橫下一條心,全力死守。 康懷英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表演的機會。這是大梁王朝建立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對外作戰,在群英薈萃的梁軍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著他。這一仗,他只能勝,不能敗。 面對堅固的潞州城,梁軍發動了如潮的進攻,晝夜不停。短短幾天時間,鮮血已經染紅了那座厚重的城墻,城下堆起一座又一座尸體積成的小山。 半個月過去了,攻城毫無進展。朱溫發來的催促文書一道緊似一道,康懷英坐不住了。 梁軍開始圍繞整個潞州城修筑攻城壕溝。當康懷英的這個得意之作完成時,潞州城外的風景已徹底改頭換面。密集縱橫的壕溝覆蓋了整個原野,在那些壕溝的連接處,還建起了堅固的箭塔與碉堡,它們就像一張巨大而致命的蛛網,惡狠狠地罩住了那座可憐的城池和里面死守的晉軍。 當年劉秀麾下“云臺二十八將”之一的馬成圍攻李憲老巢舒縣,在他指揮下,漢軍在舒縣城外大結蜘蛛網,把守軍與援軍徹底隔離。馬成就這樣在城外默默編織了近兩年的網,直到舒縣斷糧城破。 不知道康懷英是不是從馬成的故事中受到啟發,在強攻不成的情況下用這樣的方法圍城。但他忽略了一點,馬成能夠成功是因為他有堅韌的決心和意志,更因為他有一個淡定從容的主公——劉秀。 而朱溫顯然不是那樣的人。 稱帝之后的朱溫正變得更加焦躁自負,急于求成。僅僅在名義上成為天下的主宰并不能滿足他的欲望。李克用、王建等人讓他無法忍受。特別是李克用,朱溫甚至隱隱感覺到,如果有一天誰有能力消滅他建立的大梁王朝,這個人只能是他。 朱溫變得前所未有的焦慮。 敬翔首先察覺到了朱溫的變化。 急于招攬更多人才為自己賣命的朱溫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各地州縣,必須派人挨家挨戶搜訪賢人,每發現一位賢人哲士,就登記姓名上報。此令一下,整個大梁帝國,人馬齊出,鬧哄哄地到處需找所謂的賢人哲士。朱溫的人才挖掘計劃幾乎變成了全國上下一起抓捕通緝犯。 用這種抓壯丁的方法來尋找治國之才,效果可想而知。 朱溫各種各樣的命令越來越多。他急于在短期內扭轉政局的焦慮,使整個后梁朝廷都充滿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浮躁。為了滿足朱溫的要求,敬翔幾乎沒有一時一刻能夠休息,晝夜忙碌。 在這樣的情況下,康懷英當然不可能有馬成那樣的好運。 不久,李克用調動河東各路軍隊大舉救援潞州??祽延和9コ?,指揮梁軍依托壕溝、碉堡和箭塔,與晉軍纏戰。潞州城外,殺聲震天,箭如雨下。以騎兵著稱的河東軍隊面對縱橫交錯的壕溝和撲面而來的箭雨,無所適從。 負責指揮各路援軍的是河東名將周德威。此人不僅勇猛過人,更長于謀略,是河東諸將中難得的智勇雙全的人物。當年梁軍六路圍攻太原,周德威以一支孤軍在外圍機動作戰,sao擾得梁軍日夜不寧。梁軍為了鼓舞士氣,放出狠話:“凡能生擒周德威者賞刺史之職?!苯Y果立志要捉拿周德威的后梁驍將陳章,反而在兩軍陣前被周德威生擒活捉。 就是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名將,面對康懷英編的這張大網,也毫無辦法。 但讓周德威慶幸的是,那個在開封府的皇宮中坐立不安,遙控指揮的朱溫,很快就會幫他解決這個大麻煩。 朱溫看了康懷英的戰報,勃然大怒。躲在壕溝里面不出來,這樣下去,猴年馬月才能攻得下潞州?一個小小的潞州尚且要花費三年五載,若要得天下,豈不是要讓我朱溫等到老死? 朱溫當即下令,讓康懷英立即出戰,擊潰來援的晉軍,隨后全力攻城。 曾經對戰爭有著無比敏銳嗅覺和洞察力的朱溫,因為急躁和焦慮,讓他在對手面前軟肋盡露。 康懷英當然不敢違抗朱溫的軍令,立即讓部將秦武率軍攻擊周德威的大本營。雙方在潞州附近的高河激戰。河東騎兵威名冠絕天下,可不是李茂貞那些不入流的軍隊可以相提并論的??祽延⒌能婈犆鎸蠲憰r,可以屢戰屢勝,但碰到了周德威兇悍的騎兵,立即就敗下陣來。 河東大軍的騎兵如驚濤駭浪,分路涌來,梁軍大敗,只好逃入壕溝中堅守不出。 朱溫坐不住了。當即決定罷免康懷英,另派李思安接替。臨陣換將,兵之大忌。朱溫不管不顧,他現在心急火燎,一門心思只想著怎么盡快拿下潞州。 李思安確實是一員驍將。此人從中和年間就一直跟隨朱溫,善使飛槊,屢立戰功。但這個人性情魯莽,更缺智謀,每次作戰,不是大勝,必然大敗。棄掉康懷英,換上這樣一張牌,可見朱溫已完全一副賭徒心態。 李思安帶著軍隊剛到城外,周德威的騎兵便卷地而來,梁軍倉皇應戰,哪里擋得住沙陀騎兵的猛沖猛打,當即亂作一團。 李思安見勢不妙,立即帶著人馬逃入前任修好的壕溝中。 上任伊始就被打了一記悶棍,李思安這下子老實了。他終于知道康懷英為什么要花這么大力氣挖溝。為了抵御河東騎兵,他決定把前任的做法繼續發揚光大?,F在形勢如此嚴峻,僅僅修圍城的壕溝看來遠遠不夠,還得在軍營的外面再建一層壁壘,專門用來抵擋周德威的援兵。 對康懷英莫名其妙的“蜘蛛戰法”大為不滿的朱溫做夢也沒想到,李思安不僅繼續深挖壕溝,還變本加厲,在軍營外圍修起了整整一圈壁壘,號稱“夾寨”。 潞州城外正在上演古代戰爭史上的一個難得一見的奇景。守軍老老實實地待在被圍的城市里,圍城者則用密密麻麻的壕溝和堅固的壁壘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而在攻城者的壁壘外面是密密麻麻的援軍。 周德威哭笑不得地看著躲在雙層烏龜殼中的梁軍。這樣的架勢,真不知道誰才是那個被圍困的對象。 八萬多梁軍躲在烏龜殼內圍城,吃飯成了大問題。為了保證潞州的戰事,山東各道征發了大量民工長途跋涉為大軍運輸糧餉。周德威攻不進夾寨,便派輕騎襲擊那些可憐的民工,順便搶奪糧餉,以戰養戰。 梁軍脆弱的補給線哪里經得起這樣的折騰,軍中一片恐慌。 李思安見勢不妙,干脆繼續烏龜殼戰法。調集人力從東南山口修筑夾道,兩側以護墻保護,一直通到夾寨,防止自己的運輸隊受到騎兵打擊。 河東騎兵于是轉而攻擊那條長長的夾道,把護墻推倒,壕溝填平。梁軍只好四處補墻,疲于奔命。 潞州城下的攻防戰,已經演變成一場交織著拆墻與筑墻的看不見盡頭的可笑比賽。 2.挽歌 潞州戰局的發展讓朱溫始料未及。 最初,康懷英祭出“蜘蛛戰法”,朱溫覺得他害怕與河東騎兵正面對抗,戰術消極保守,于是不惜臨陣換將,讓作戰勇猛著稱的李思安替代。沒想到到了潞州,李思安不知道中了什么邪,不僅不敢主動出擊,反而在康懷英的蜘蛛網外又加了兩層烏龜殼,躲在里面打死不出來。 現在八萬梁軍龜縮在“夾寨”內天天和河東人比賽修墻拆墻,圍城的人反而被困在了墻里,動彈不得。 朱溫算了一筆賬。圍攻潞州,投入作戰兵力八萬,加上參與后勤補給的大量民工,大梁王朝投入人力超過二十萬。而對方守城的不過萬余人,周德威前來救援的騎兵也不超過兩萬人。李克用僅僅以不到三萬人的兵力就牽制了超過二十萬的梁軍,還有整個山東的錢糧補給。 如果仗都這樣打,要不了多久,后梁就將虧光自己所有的老本。 朱溫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很快,李克用就派人分別進攻晉州、洺州,更讓人擔憂的是,淮南人也趁火打劫,出兵渡過淮河北上,襲擊潁州。眼看后梁就要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 夜已深,朱溫卻毫無睡意。勤政殿里,依舊燭火通明。他看著李思安派人送來的戰報,越看越心急火燎。 一匹快馬從北疾馳而來,穿透了漆黑的夜幕,從濃霧里一躍而出。 抬頭看了看前方黝黑高大的汴州城墻,信使抹了抹頭上的汗水,拍了拍自己胯下那匹喘著粗氣的高頭大馬,咧開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