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雖然戰略水平不高,在戰爭前期,太平軍卻能一路摧枯拉朽。原因是,除了清朝正規軍已經爛透了這個因素之外,拜上帝教的宗教力量也不可忽視。 關于太平軍的士氣和精神狀態,以欽差大臣身份主持廣西軍務的賽尚阿深有感觸?!短教靽墨I史料集》記載,他曾說過:粵西股匪雖多,本以金田會匪最為頑狡……此股會匪與他游匪迥不相同,死黨累千盈萬,固結其堅?!唤浫霑哪?,輒皆愍不畏死,……所有軍前臨陣生擒及地方拿獲jian細,加以刑拷,毫不知所驚懼及哀求免死情狀,奉其天父天兄邪謬之說,至死不移。 時人對太平軍的這種精神狀態記述頗多。比如《叢編簡輯》第2冊《太平天國·武昌紀事》也說,太平軍“或臨陣,或患病,舉凡一切事,皆對天祈禱,口喃喃‘求天父默佑,所謀遂意’,祝畢,赴湯蹈火在所不顧”?!督鹆昙o事》則說:“其膽皆潑,心多入魔,目直視若痰迷者?!?/br> 這種精神力量顯然來自對宗教的虔信。太平軍堅信他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因為這也是上帝的事業,“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金田起兵以來,那些看似強大的清朝正規軍在他們這些裝備落后的泥腿子面前一觸即潰的事實,更加強化了他們這種信念。據張德堅《賊情匯纂》記載,太平軍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這樣做的:“萬事皆由天父排定,爾等都要練得正正真真,不怕妖魔一面飛一面變,都難逃天父手內過?!瓌找拍懛挪?,自有天父看顧,天父自然大顯權能。爾想在永安時尚蒙天父救出,此時還怕妖魔何事?”在宗教力量的驅動下,前期太平軍士氣高漲,豪情滿懷。1853年6月,美國人戴作士來到鎮江考察了太平軍的營地。他印象最深的是太平軍“對事業的正義性和最終贏得勝利充滿信心”。 二 自從黃巾起義之后,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大的農民起義都與民間宗教緊密相連。這是因為除了宗教外,很少有力量能把中國農民發動起來。 除了動員作用外,宗教還能提供起義所必需的組織紀律性。傳統農民通常眼光狹隘,又一盤散沙,不習慣組織和紀律的約束。一般來說,只有宗教能克服農民的散漫性。民間宗教通常都是權威主義的,強調對教主的絕對服從,宗教組織內部一般都采取等級分明的專制體系,這為將中國農民團結成磐石般堅強提供了最便捷的方法。而“拜上帝教”的一神教性質又使它較那些土產的多神教更有利于建立絕對的專制秩序。在明清歷次起義中,我們通常會看到各地起義者各奉一神,甚至孫悟空、鐵拐李等紛紛下凡,以致形成無數個小山頭,彼此難以統屬。而在太平天國內,只有洪秀全這“獨一真神”,其他所有“邪神”一律銷聲匿跡,這是太平軍超越明清諸農民起義形成如此巨大規模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太平天國是將宗教力量運用到極致的一次大型農民起義。洪秀全等人深知宗教對太平天國運動的重要性。太平天國規定,加入太平軍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掌握教義:“凡兄弟俱要熟讀贊美天條,如過三個禮拜不能熟記者,斬首不留?!彪m然戰事倥傯,但是他們堅持每天早晚都要敬拜上帝,每七天舉行一次集體禮拜。禮拜之時,一定要虔誠鄭重,“凡聞鑼不至或稍涉嬉戲者杖責數百,無故缺席三次則斬首示眾”。太平天國還建立了“講道理”制度,即定期將軍隊召集在一起訓話,以通俗的語言,“理論聯系實際”,來進行深入淺出的思想動員,要求他們放棄雜念,為天國事業忘我犧牲。 張德堅這樣記載太平天國的“講道理”儀式:他們在空曠之處搭起高臺,宣講人上臺,講天父上帝生出天王東王來給我們做領導,這是我們多大的福氣!我們只要好好干,將來都會享福無窮……宣讀了一通革命的好處后,又告誡士兵不得開小差:“切不可反草變妖逃走。天父曾說,任爾三更逃黑夜,難逃天父眼睜睜?!F立卡房多處,諒爾等難逃,一經捉獲,五馬分尸,爾等放著天福不享,自尋死路,真是被鬼迷被鬼捉,真下賤矣!” 宗教的魅力在于它神秘主義的本質——可以針對種種現實需要,通過宗教,隨機應變地給出各種“解釋”;許諾戰士們,因為有上帝的關照,刀槍傷不到他們;及至有人陣亡,又可以解釋說,這是上帝接這個人提前上天享福。每次打仗,出發之前,他們都鼓勵大家,上帝承諾這場戰役一定勝利;及至失敗,他們又解釋說,這是因為他們的隊伍中有“不肯真心頂天之人”,惹得上帝生了氣?!氨娦值芮胁灰?,兄弟們升天乃是好事,勝敗常事,總是兄弟中多有不肯真心頂天之人,才被妖魔侵害,此是天父磨煉我們的?!敝袊r民有著強烈的合群從眾心理。無論成敗順逆,這些頻繁的、深入淺出的、集體催眠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能起到安撫人心、維持士氣的作用。 三 宗教作為一種精神資源,成本極低,而效用極大。它的成本只是教主的大腦,功用卻像一顆精神原子彈,可以在短時間內激發出一個群體的極大狂熱。 更何況拜上帝教有著嚴重的先天不足——它的理論漏洞太多。說到底,拜上帝教是一種欺騙性宣傳。要長久地對信徒進行精神控制,需要教主具有超乎一般的理論構建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而這些能力洪秀全并不具備。所以,在他構建的“拜上帝教”de理論中,矛盾之處比比皆是。 按洪秀全的說法,他出生過兩回。第一回是在天上,由上帝和天媽所生:“未有天地之先,既蒙天父上帝原配即是天媽肚腸生出?!钡诙?,則“由天上另一位亞媽肚腸而生,以便入世”。就是說,他鉆回另一個人的zigong又出生了一回,不論哪一次出生,都與他的生父洪鏡揚毫無關系。這不免讓洪氏族人感覺有點喪氣。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神圣、威嚴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龍卻是邪惡的魔鬼?!妒ソ洝分芯吞岬竭^一條可怕的七頭十角的紅眼睛大紅龍。在創立“拜上帝教”時,洪秀全也依照《圣經》記載,宣布龍是眾多妖魔之一。然而定都天京后,天王宮中卻依照中國傳統,處處用龍來點綴天王的威儀:金璽上鑄有龍頭,宮殿中建有金龍殿,黃袍上繡有九龍,洪秀全所頒詔書上也都繪有龍鳳圖案。不久之后,有人提醒洪秀全,以妖為飾似乎不太合適,洪秀全這才驚覺這一矛盾。想來想去,洪秀全獨出心裁地命令匠人們在所用之龍的雙眼上各插一箭,名曰“射眼”。他說,射過眼的龍,就被鎮住邪性,不再是妖魔了。不過過了些日子,眼看著金碧輝煌的大殿頂上盤踞著殘疾的龍,畢竟讓人心里別扭,洪秀全干脆又下詔宣布,太平天國所用之龍是“寶貝龍”,不是《圣經》中所說的妖,不用再射眼了。于是又派人爬到殿頂,拔下箭頭……這樣改來改去,眾人皆知,形同兒戲,不免也讓廣大太平軍心生懷疑。 甚至對于拜上帝教的立教之基《圣經》,洪秀全也隨心所欲,任意更改。 與我們想象的不同,洪秀全在創立“拜上帝教”之初,并沒有讀過《圣經》。如前所述,他是通過一本叫《勸世良言》的傳教小冊子來了解基督教和《圣經》的。這本《勸世良言》問題很大——它的作者梁阿發是一個只讀過四年私塾的工匠,這本書是他寫的布道用的通俗小冊子,用語俚白粗陋,結構雜亂無章,其中既有基督教義,又包含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可以說相當蹩腳。所以,洪秀全對《圣經》的了解一開始就有許多偏差。 在讀到《勸世良言》四年之后的1847年3月,洪秀全去廣州試圖加入基督教會,才第一次讀到真正的《圣經》?!妒ソ洝返奈鞣轿幕刭|與中國文化傳統格格不入,只有對西方歷史文化背景有著深入了解的人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微言大義。洪秀全對西方文化一竅不通,讀書又缺乏耐心和毅力,這次閱讀只是囫圇吞棗,并無太多心得。從后來發生的刪改《圣經》一事來看,洪秀全這次讀《圣經》連許多基本概念都沒有搞清楚。 《圣經》的舊約有記載,因為豬屬于“不潔凈”的動物,上帝命令以色列人不吃豬rou。因此,在猶太人眼里,豬是不潔的。然而“拜上帝教”教徒卻不知道這一點,公然用豬rou祭拜上帝。 基督教的上帝是一個無形無體的“純靈”,洪秀全卻告訴大家,上帝是一個老男人,滿口金須?;浇痰纳系叟c基督是一體,均非世俗的存在,在洪秀全構建的“拜上帝教”里,上帝卻是典型的中國式大家長,不光有妻,還有許多妾。洪秀全說,上帝不光生了耶穌和他兩個兒子,還生了許多女兒,也就是他的“眾小妹”。兒子都娶了媳婦,小妹們有些也成了親。洪秀全信誓旦旦地說,上帝的大兒子耶穌在天上給上帝生下了第三代,而且性別都說得有鼻子有眼——三女二男。 基督教認為,天堂是上帝、天使和信徒們靈魂的居所,大家熙熙和樂住在一起。洪秀全卻認為,天堂也是等級分明的,共分三十三層?!短靽碾E落》記載他如此描述上帝所在的“頭頂重天”:“其中上帝居住在頭頂重天,那里風景獨好,是一個威風快活、享福無邊的所在?!?/br> 這三十三層天的概念,顯然是來自佛教的“三十三天”。不過,凡事不求甚解的洪秀全誤讀了佛教經典——佛教的三十三天并不是指三十三層。佛教認為,輪回五道分為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天又分為三界諸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無色界四天。而“三十三天”是欲界六天之一。佛教認為,這些天均處于“迷界”,并非解脫,只有涅槃才是最高境界。洪秀全望文生義,才鬧出了這樣的笑話。 四 定都天京后,為了統一思想,洪秀全焚毀所有中國經典,大力印行《圣經》。據《天國的隕落》,“計有四百人不間斷地從事復制郭士立《圣經》譯本的工作,并免費散發《圣經》”。然而,這種轟轟烈烈的印行工作因為一次洋人的偶然來訪戛然而止。 1854年6月20日,也就是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一年多之后,英國駐上海領事館官員麥華陀、包令等人訪問天京,試圖全面了解這個新成立的“國家”。一到天京,他們就發現了拜上帝教教義中與《圣經》記載的眾多明顯不同之處。他們給東王楊秀清寫信,引經據典,質問了他一系列關于宗教的問題。他們說:《圣經》明明說上帝無形無像,沒有高矮,也沒有寬窄。你們怎么能說出上帝的高矮胖瘦呢? 在《約翰福音》第一章第十八節里,你會找到這樣的記載:“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边€有,《約翰福音》第四章第二十四節里寫道:“上帝是個靈?!钡鹊?。再就是《約翰福音》第五章第三十七節里寫道:“差我來的父……你們從來沒有聽見他的聲音,也沒有看見他的形像?!彼七@樣,怎么能說上帝有高矮寬窄呢? 既然上帝和耶穌是一體的純靈,怎么可能廣娶妻妾、生兒育女呢? 上帝是個靈。怎么能說他結婚呢?關于他的兒子,在《路加福音》第一章第三十五節里你可以找到這樣的字句:“天使回答說,圣靈要降臨到你身上……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稱為上帝的兒子?!焙髞硪d的母親嫁給一個叫作約瑟的猶太人,為他生兒育女,但從未被稱作過圣母。上帝除了耶穌之外,沒有別的兒子。 《圣經》并未告訴我們耶穌生活在我們中間時是否娶過一個妻子。他升天以后,是個靈,和上帝是一體?!秵⑹句洝返谑耪碌谄吖澲刑岬健案嵫蚧槿ⅰ?,談及基督信徒與基督的婚姻,是用作比喻。 他們還注意到了三十三重天的問題: 《圣經》并未告訴我們天有多少重?!陡缌侄嗪髸返谑碌诙澙铩氨惶岬降谌龑犹焐先ァ蹦蔷湓?,僅僅意味著被接納入最高天堂,并無有幾重天存在,一天在另一天之上的意思。 …… 提完了上述問題,英國人特別提醒太平天國的人好好閱讀《圣經》:“不管怎樣,讓我向你強調一下查閱《圣經》作為參考的必要性?;礁嬖V我們:‘研究《圣經》吧,在那里你會認為你已經永生,它們就是我的預言的證明?!?/br> 據《天國的隕落》,英國人的這封信在太平天國內部引起了一場不小的精神地震。太平軍雖然大多數是文盲,但是他們也都知道《圣經》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洋鬼子們比他們信上帝還早幾百年,所以他們稱洋人為“洋兄弟”。在宗教問題上,這些“洋兄弟”顯然更有發言權。一些識字的太平軍按洋人的說法去翻查《圣經》,發現洋人所說句句是實。于是,“全城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太平軍上下議論紛紛,“拜上帝教”信仰受到空前沖擊。那些對太平天國的某些政策比如男女館制度不滿的人,借機紛紛傳揚,說洋人“言爾我同教,何以爾分男女館?”,意思是洪秀全篡改了正宗教義,欺騙了大家。 洪秀全和天國上層領導們都驚出了一身冷汗。面對如此巨大的精神危機,洪秀全等人的應對方式倒是出奇的簡單直接:接到英國人信件八天之后,楊秀清又一次代天父上帝下凡,對人們下了一道“爆炸性指示”,說番邦洋人傳過來的《圣經》,“多有記訛”,所以“此書不用出先”。也就是說,洋人粗心大意,傳過來的《圣經》里把上帝的許多話都記錯了。洪秀全親自上過天,楊秀清又多次代天父下過凡,所以他們所傳的話才是正確的。洪秀全宣布,停止出版《圣經》,等他根據記憶,把里面的錯誤一一改正再說。 外國人走后,這件事一直成了洪秀全的重大心病。于是在幾年之內,他拋棄國事,對《圣經》從頭到尾研討,對其中“記訛”部分進行一一“改正”。把《圣經》中與自己原來的說法不符的地方統統刪除或者改掉。 《圣經》認為“三位一體”,基督與上帝本是一人。洪秀全對此加以駁斥說:“爾偏誤解基督即上帝,上天合為一?!壓坞奚咸鞎r,卻見天上有天父上帝,天母老媽,又有太兄基督、天上大嫂,今下凡又有天父天母天兄天嫂乎?”同理,他證明上帝有形有體的方式也十分輕松——“百聞不如一見”,我都親眼看到了,那還能有假嗎? 除了教義上的修改外,洪秀全還首次注意到《圣經》中有許多故事反映出的西方古代社會的倫理道德與中國傳統道德有很大差異。對這些,他也從維護“世道人心”的角度大加刪改。比如中國人認為“萬惡yin為首”,而《圣經》中記載有許多按太平天國道德標準來說是“yin亂”的故事,比如亞伯蘭娶同父異母的meimei為妻,流便與父親的小妾通jian,阿南娶哥哥的遺孀為妻,猶大與兒媳茍合生出一對雙胞胎。洪秀全對此全本著“父女妹嫂不可訓”的原則,全盤改寫?!短靽碾E落》對此評論,改寫之后的“圣經“,“登徒子居然能夠坐懷不亂,而耐不住空房寂寞的寡婦竟然變得恪守婦道,也實在有趣得很”。 刪改《圣經》花費了洪秀全極大的精力,也影響了他的健康?!短靽碾E落》載,對這部三十四萬字之巨的經典,“洪秀全逐字逐句審閱,并在必要處對經文加以批注和刪改,個別章節甚至重新編寫,足見他為之所耗費的心血……在寫給艾約瑟牧師的一道詔旨中,他略帶傷感地說:‘因視力不好,朕不能一一批改爾等所呈的書文?!L時間從事這種文字工作無疑是導致洪秀全視力減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刪改之后,《新圣經》重新印行。然而刪改《圣經》的效果遠不如洪秀全期望的那樣好。絕大多數太平軍是文盲,讀不了《圣經》?!疤杰娖毡槲幕潭容^低,很難直接閱讀書籍。因此,對于太平天國內部來說,這些經籍的刊行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边@樣大規模的停止出版、刪改再版的舉動,作用只是在太平天國內部更廣泛地宣傳了他們信奉多年的經典原來曾經是錯誤的這一事實。而對于那些稍有文化者,看到洪秀全這樣兒戲地將“神圣的經典”改來改去,只能讓他們進一步滋生對拜上帝教的懷疑。 五 任何一種宗教宣傳發揮作用,都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心底里的基本訴求。太平軍之所以從廣西一路跟從洪秀全等人到南京,并非僅僅是因為他們害怕和敬畏上帝,更主要的是被洪秀全許諾的巨大的世俗利益所吸引。他們追求的是天父庇護下的天下一家、無災無難、公平正義和威風快活。 然而,到了南京后,廣大的太平軍戰士發現,到了小天堂后,他們并未能“男著龍袍女插花”,成天吃香喝辣。相反,他們發現自己淪落到了社會最底層。原來,洪秀全等人進入天京后,拋棄了當初許下的“兄弟平等”、“親如一家”的諾言,建立起了極為森嚴的等級制度,只有中高級干部才能高高在上,享有特權。大多數“老兄弟”仍然是平頭百姓,生活待遇沒有什么改善?;趹饡r需要而建立起來的男女分館制度仍未取消,男行歸男行,女行歸女行,太平軍戰士過著離妻別子的清教徒生活。偶爾有人過夫妻生活,馬上被斬首,使廣大戰士只能靠俘虜小男孩“jian小弟”來滿足生理需要。與此同時,高級將領們卻公然在天京廣娶妻妾,甚至每逢諸王生日,天京城內都要進行大規模選美。各女軍中,12到15歲的處女都要受選,經過嚴格的層層篩選后,每年獻給天王、東王各六人,北王二人,冀王一人…… 面對廣大太平軍戰士的不滿,洪秀全仍然祭起“講道理”這個宣傳工具,四處派人“講道理”,以消除太平軍內部的“錯誤認識”,使他們“順天知命”,安于自己的卑賤命運,不得反抗上帝。 對于高級領導可以多妻而普通士兵夫妻不許團聚的問題,洪秀全的解釋很簡單——這是上帝定的,至于為什么,上帝也沒說,反正大家遵守就是了?!短靽碾E落》引用史料記載說,洪秀全宣布上帝的旨意時說:“今上帝圣旨,大員妻不止?!薄盃斀裼纸凳ブ荚唬浩拮討⒍鄠€?!薄盎橐鎏於?,多少聽天?!鄙系奂热贿@樣說了,那肯定就有上帝的道理,所以大家一定要順從上帝旨意,“不要忌妒”。 至于選美,洪秀全的解釋是:“謂天父憐各人勞心過甚,賜來美女也?!?/br> 群眾對選美這件事特別反感,一到選美之時,紛紛逃避。太平天國三年十月,洪秀全命人在南京貢院專門舉行了一次規模很大的“講道理”,糾正人們的錯誤思想。據《天國的隕落》,這次活動洪秀全的表兄黃期升上臺主講,他說:爾等幸有天王,天王為天父第二愛子,救爾等世人,爾等俱要報恩。報恩若何?打仗殺妖是第一報恩事也?,F在無妖可殺,無以報恩,細思爾等有女,各要獻貢天王。勿匿,匿則殺。 就是說,你們的身家性命,一切的一切,都是天王的。原來打仗的時候,需要你們殺敵來報天王的大恩?,F在無敵可殺,所以你們就要貢獻女兒來報天王之恩。 針對許多戰士對自己在革命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卻沒有得到回報的抱怨,洪秀全解釋說,太平軍勢如破竹,全靠天父的安排,而不是靠官兵們的犧牲貢獻,“有天不有人”。如果沒有上帝的旨意,你打仗再勇敢,也不能獲勝。所以功勞應該記在上帝和天王頭上,大家都是受益者、受恩者,不應該以功臣自居:“自金田而至天京,勢如破竹,越銅關而掃鐵卡,所向無前,豈人力所能蕩除,實天功之所殲滅!” 進入南京后,太平軍強敵環伺,兵火連天,物資供應一度緊張,底層士兵生活非常困難。洪秀全和其他高級將領卻大興土木,建設豪華府第。由于人手不足,抬磚、鑿池、修塘等重體力活兒都由女子承擔,那些原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南京閨秀一個個蓬頭垢面,在街上扛木頭、搬磚頭,這一情景史無前例,惹得人們議論紛紛、怨聲載道。對此,洪秀全和楊秀清又專門組織人“講道理”,他們說:“然今日之事,皆是天事,我等同為上帝之子女,以子女而趨父事,自是份所當然,理所宜然?!?/br> 洪秀全不能理解,太平天國前期的“講道理”效果顯著,主要不是因為“泥腿子”們容易愚弄,而是因為這種宣傳與廣大太平軍心底渴望勝利、渴望“龍袍角帶在天朝”的愿望相契合。到了小天堂之后,洪秀全本應該致力于兌現部分承諾,讓追隨者享受到一部分利益,以利他們有更大的動力去“解放全國”。然而,他一味迷信宣傳愚眾的效果,不想犧牲任何一點實利。任何一種宣傳如果完全淪為私利服務的工具,則無論你怎樣巧舌如簧,效果也難免大打折扣。更何況,太平天國后期的宣傳是這樣的蠻不講理、信口雌黃。如此繁重而不人道的體力勞動在講道理者的口中被輕描淡寫地說成了“些微勞苦”,自己食不果腹的情況下,還要為高級將領修建豪宅,卻被說成是“份所當然,理所宜然”。這樣“講道理”沒有任何說服力。 事實證明,洗腦絕不是萬能的。在太平天國后期,“講道理”等宣傳方式不但不能像前期那樣產生巨大的鼓動效果,而且很多時候甚至起反作用。越到后來,這種離譜的宣傳就越在人們的頭腦中滋生著懷疑。 六 導致太平天國軍民信仰最終破滅的是“天京事變”。在太平天國神話里,楊秀清是上帝第四子,且最受上帝信任,不時代上帝發言。韋昌輝則是上帝第六子。如今,在第二子天王的命令下,第六子起兵殺了天父的化身第四子。上帝他老人家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這個大家庭家破人亡,卻沒有任何辦法,對于“拜上帝教“教義來說,這真是莫大的諷刺。連最執著、最昧然的底層信眾,在此事過后,對拜上帝教的信仰也徹底動搖了。 “天京事變”后,支撐著太平天國運動的那股神奇的宗教力量徹底失去。太平軍內部流傳起“天父殺天兄,江山打不通,長毛非正主,依舊讓咸豐”的民謠。各地太平軍將領擁兵自重,“各有散意”,全力以赴經營自己的小地盤,上下指揮不靈。支撐太平軍作戰的唯一動力,就是升官發財這些現世欲望了。洪仁玕說:“我天朝初以天父真道,蓄萬心如一心,故眾弟祗知有天父天兄,不怕妖魔鬼……今因人心冷淡,故銳氣減半耳?!保ê槿诗\《資政新篇》)太平天國的命運,至此已經無法挽回。 底層文化的狂歡 一 如果你能穿越時空,在1860年前后進入太平軍控制區,你會發現你來到了一個奇怪的國度。這里的一切,都散發著一種特殊的氣息。 首先,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著裝十分怪異。 太平天國普通士兵的穿著打扮可謂五花八門。他們全身從頭到腳,穿得都是一路上陸續從大戶人家搶來的衣服。上流社會的華貴服裝,穿在革命戰士身上,顯出一種頗為離奇的混搭效果——許多男人穿著大戶人家婦女的闊袖皮襖,大搖大擺地在街上行走,更有的士兵把大戶人家小姐的內褲誤當成某種新式帽子,堂而皇之地套在頭頂。凡此種種,讓人眼花繚亂?!顿\情匯纂》卷六載:“有賊婦而著男子馬褂,穿厚底鑲鞋者,有男賊而著婦人闊袖皮襖者,更有以雜色織棉被面及西洋印花飯單裹其首者,青黃紅綠,錯雜紛披?!笨鲁缎寥涩嵱洝份d:“……以女子褻衣圍項,裙褲蒙頭”。 至于各級官員,服裝更是斑斕奪目。太平天國稱清代滿族式的官服為“妖服”,拒絕使用。但是大漢民族的官服如何制作,他們也不清楚。所以一開始,太平天國官員基本上都是搶戲班子的戲服作為官服的。由于官多衣服少,所以每攻克一地,太平軍最首要的事就是四處尋找戲班,沒收行頭。這種現象在許多材料中都有記載,比如滌浮道人在《金陵雜記》中說:“初入城時,曾擄戲班中衣服穿著?!倍ǘ继炀┲?,洪秀全親自設計天國的官服系統。官服總體上仍然采用戲服風格,馬壽齡在《金陵癸甲新樂府》中說:“莫言臆造無藍本,村落戲場頗常見?!碧靽母呒壒賳T穿黃緞龍袍,中低層官員則穿紅緞袍。 太平天國官服有一個與中國歷代官服都不相同的特點,那就是把官名直接寫在官帽官服上,以凸顯官員階層的威嚴榮耀。比如洪秀全的帽子“上繡滿天星斗,下繡一統山河,中留空格,鑿金為‘天王’二字”。至于衣服,則將官名繡在馬褂胸前的團花上:“自偽王至兩司馬,皆繡職銜于馬褂前團內?!?/br> 對,您沒讀錯,是馬褂。洪秀全要求太平軍見到穿清代官服也就是“妖服”的人一律殺掉,但是由于常識的缺乏,他和他的戰友們居然不知道馬褂是徹頭徹尾的滿族衣服,所以明文規定,在官服的長袍外面,必須套上馬褂。故馬壽齡接下來諷刺說:“其實馬褂及袍襖,依舊用我王朝儀?!?/br> 這種誤會不光發生在官員身上??图遗訛榱藙谧鞣奖?,從不穿裙子??图胰顺錾淼奶教靽I袖們誤以為裙子也是滿族人傳入中國的“妖服”,定都天京后,傳諭“全國”,女子一律不得穿裙子,違者痛打。另外不知何故,太平軍誤認為江浙民間常見的氈帽也是滿族服飾,立法嚴禁。所以當時有歌謠說:“初破城,即下教,女子去裙男去帽?!?/br> 二 另一個怪異之處在于,這是一個絕大多數人沒有性生活的國家。 因為相信“yin為萬惡之首”,迷信“性”會降低戰斗力,所以太平軍實行男女分開的制度,嚴禁發生性行為?!短綏l規》規定:“要別男營女營,不得授受相親?!币坏┖彤愋园l生關系,“如系老兄弟定點天燈,新兄弟斬首示眾”,“凡夫妻私犯天條者,男女皆斬”,“無論是過夫妻生活也好,兩相情愿也罷,只要是和異性發生了性關系,便一律格殺勿論”。 為了隔絕男女,太平天國內的“講道理”、“禮拜”等聚眾場合,一律實行男女分開的制度。天國對女館實行嚴密的監控,男人即使到女館探望自己的家人,也一律被擋在門外,母子之間,也只能隔著門問答。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記載說,天京女館“不準男子入探,母子、夫妻止于館外遙相語”。這一說法在太平天國《天情道理書》的規定中找到了印證:“即有時省視父母,探看妻子,此亦人情之常,原屬在所不禁,然只宜在門首問答,相離數武之地,聲音務要響亮,不得徑進姐妹營中,男女混雜。斯遵條遵令,方得成為天堂子女也?!?/br> 為了確保男女隔離,連太平軍請民間婦女縫補衣服等,也“概斬不留”。 《國宗韋、石革除污俗誨諭》規定:“如有官兵雇倩民婦洗衣縫紉者,概斬不留;其有jianyin情事者,男女并坐?!痹谶@種嚴厲的政策下,太平天國內的所有公共場合,比如街市茶肆等,男人女人一律不敢交談:“每入茶肆,但男女不得交談?!?/br> 這樣嚴格的男女禁忌,在中國歷史上尚未有先例。中國文化中的男女之大防,在太平天國時期被推上了頂峰。 三 除了生活習慣明顯區別于清朝統治區外,太平天國的時間系統也自成體系。比如太平天國的壬子二年正月初一,卻是大清王朝的咸豐二年十二月二十五。也就是說,大清帝國內其他地方剛剛過了小年,太平天國卻已經歡度新春了。 “奉正朔”和“改衣冠”一樣,在中國文化上,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活問題,而是極為重要的政治問題。對于絕大多數農民政權來說,建立之初,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改年號,以示與舊政權一刀兩斷。不過創建新歷法的行為卻極為罕見。因為這需要專門的天文歷法知識,一般的農民起義軍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只有極個別的民間宗教家,為了宗教宣傳的需要進行過簡單的修改歷法活動。比如嘉慶年間“收園教主”方榮升就曾經創造了新的歷法,每年規定為十八個月,每日規定為十八個時。這種修改,是為了使時間運轉符合白蓮教的教義——據白蓮教傳說,未來彌勒佛執掌宇宙時,每年應該是十八個月,每日十八個時。但這次改歷只是一個數字游戲,具體的月份推算方法,還是和舊歷一樣。 只有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廢除了舊的歷法,建立了全新的時間體系。這一工作,是由天國政權里文化水平最高的知識分子,號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南王馮云山親自完成的。 出于奇特的農民式的禁忌心理,馮云山認為,中國歷代沿用的太陰歷,因為每隔幾年就有一次閏月,所以不規整、不吉利、不完美。用羅爾綱的話來說就是:“因為太平天國要求完滿,要取吉祥,反對虧缺,避忌有欠缺的事物。他們宣傳‘太平天日平勻圓滿,無一些虧缺’,一用閏法,就顯露出有所虧缺,觸犯了太平天國的避忌。所以天歷絕對排斥用閏法?!?/br> 因為不用閏法,以三百六十六日為一年,所以馮云山創立的天歷每一年就比實際的年長了十八時十一分十四秒。這樣累加下來,每二十年就比實際的年多了十六天多,差了一個節氣。每四十年,就差了一個月。 為了調整這個誤差,馮云山的設計是每四十年為一個大的周期,減去一個月。不料這個修改方案報上來,洪秀全大不高興。他認為,在天國之內,事事只能有加無減才吉利。他發布圣旨說:“每四十年一加,每月三十三日,取真福無邊、有加無已之意?!边@樣一來,天歷不但不減,反而每四十年再加上一個月,誤差就達到了兩個多月。也就是說,一百二十年之后,太平天國歷法規定的冬天,正好出現在一年中溫度最高的時候。好在太平天國只存在了十六年,天歷運行到后來,也不過與實際時間差了十來天,對天國統治區的人民生活沒有出現致命的影響。 不過一些小小的不便難以避免。比如天歷規定的中秋節,并不在農歷的八月十五。廣大太平軍“大擺宴席,笙歌競作”,擺好了瓜果梨桃,聚眾賞月,發現月亮升上來后居然不圓,新參加太平軍的戰士大為憤怒,沒想到月亮居然敢不聽天父上帝的調遣,遂紛紛搭弓放箭,射向月亮——“見月之不圓也,率眾射之”。 四 除了日期與清朝不同外,從外地來到太平軍統治區,你還要學習一項新的規矩:聊天說話或者寫信作文之時,要記住多達幾百個避諱字,否則可能受到嚴懲。 避諱乃中國特產。中國人認為,直呼尊長之名是不禮貌的,所以皇帝和尊長的名字不可直接提及。這個傳統給中國人帶來了相當大的麻煩。不過,在普通時代,這種麻煩還算有限:你一生需要記住的避諱字不過那么幾個。然而,在太平天國統治區內,這種麻煩可就大了。 正統王朝的避諱,只是諱皇帝的名字。然而在太平天國治下,需要避諱的名字太多了:你不但要避洪秀全的名字,還要避洪秀全父親和兒子們的名字;你不但要避天王一家的名字,還要避首義諸王的名字;這些字加在一起,有好幾十個。而且由于這些起自底層者的名字用的都是“秀”、“全”、“?!?、“貴”、“云”、“山”之類的通俗之字,要在日常生活中完全避免提到這些字,實在需要時時留意,刻刻驚心。 事情到此還遠不算為止。不但領導者的名字是禁忌,在太平天國統治區,連“君”、“王”、“臣”、“后”、“主”、“督”這樣的字,也因為代表了尊貴和權力,居然也成了需要避諱的字。姓“王”的必須改姓“黃”,“君”字要用“上”來代替,“臣”字要用“下”來代替,“天后”改“添後”、“天厚”。 不但這些尊稱是避諱,連“京”、“都”、“宮”、“闕”、“殿”、“府”這樣貴族、官員居住的地方,也不許在文字中直接提起…… 除了這些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規則外,洪秀全還創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避諱規則。比如因為洪秀全尊基督為“先師”,所以“師”字不能用,要以“司”字代替。因為《圣經》中稱耶穌為“人子”,所以最常用的“子”字居然也被禁用了,《欽定敬避字樣》規定:“良民,不得稱子民?!庇忠驗椤鞍萆系劢獭币幎?,耶穌是洪秀全的哥哥,所以“哥”字也不能用…… 除了以上這些外,在太平天國統治區內,還有一項極為有特色的避諱——迷信避諱。中國民間歷來有迷信避諱的傳統,比如百姓日常生活中忌諱提到“死”,以“老”字代之。但是這從來都僅是一個民間習俗而已,只有到了太平天國時期,這種避諱傳統首次升級為國家制度。太平天國明確規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許提“敗”字,說到“敗”時要改為“勝”,所以“戰敗”必須叫作“戰勝”。與此相類似,“喪”、“死”、“亡”、“減”、“無”都是避諱字,“喪事”要叫作“喜事”,“減少”要叫作“斡旋”。因為“無錫”的無字不吉利,所以在太平天國之內,這個城市被改名為“撫錫”。 五 一提起上層文化和底層文化,我們的頭腦中往往會浮現出這樣的定式:底層文化是革命的、質樸的、道德的、進步的,上層文化則是專制的、落后的、虛偽的、腐朽的。 這個定式其實并不完全那么靠得住。事實上,建立在貧乏的物質和智力基礎上的底層文化,很多時候更聽從于嘴巴和胃,而不是大腦和心靈。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較有超越性的內容,大都屬于上層文化: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什么天下之行,大道為公,什么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都是上層文化的命題?!俺劦?,夕死可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類的非功利的執著精神,是底層文化所缺乏的。甚至歷代農民起義者喊出的“均田”、“均富”、“摧富益貧”口號,最初也都是儒家學者提出來的,而不是造反農民發明的。 除去水滸式的熱情、質樸和反抗精神外,底層文化還有它的另一面,那就是專制、保守、愚昧的一面。 底層文化從來也沒有提出過改變傳統等級宗法制度的要求,相反,在長期的被統治、被壓迫中,他們積累了對統治階級生活方式的強烈向往。一旦掌握了權力,往往表現出對財富、權力的赤裸裸的向往,對威風尊貴、等級制度近乎變態的迷戀,對生命尊嚴的漠視。 六 在中國歷史上,太平天國是等級制度最為森嚴的政權。 還早在永安時期,建國大業八字還沒一撇,洪秀全就在敵人重重圍困中,置敵人數萬大軍于不顧,興致勃勃地開始制定等級制度。他忙著把太平軍(此時不到一萬人)的軍官分成十六等,什么王、國宗、侯、丞相、檢點、指揮、將軍、總制、軍帥、師帥等,名類軍官多達三十九種。與等級地位相配套的當然是物質待遇,洪秀全專門下詔,將所有物資供應都按級別進行劃分,比如他規定,天王一天可吃十斤rou,以下逐級遞減半斤,直至總制以下無rou。 把一萬人分成十六等之后,洪秀全又廢寢忘食,耗盡心血制定了煩瑣周詳的《太平禮制》,規定了這十六級之間見面的稱呼,相互應該行什么禮節,對他們的家屬親戚如何稱呼、如何行禮。他規定,人民要稱王世子為“幼主萬歲”,稱他的三兒子為王三殿下千歲,四兒子為王四殿下千歲,如此等等。稱他的長女為天長金,二女兒為天二金,如此等等。如果哪位讀者有機會和興趣,可以細讀這本中國歷史上的奇書。 在行軍過程中,他無暇完善這種等級制度體系。進入南京之后,洪秀全終于有充分的時間發揮他的創世天賦了。在太平天國之內,貴賤尊卑之分遠比清王朝要嚴、要細??梢哉f,號稱平等的太平天國社會里,等級差別的細化不光是達到了中國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是人類史上的最高水平。太平天國社會之中,人們被分為十幾個等級,這個等級是代代世襲、永不改變的——為官者,世世為官;為農者,世世為農。各等級之間尊卑分明,權利待遇有著重大差別。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每個等級之間,也有精細的內部區分。比如太平天國的首義諸王之間,就有明確的高低貴賤——天王為君,以下東王第一,其次是南、北、翼、燕、豫五王依順序排列。所以天王稱為“萬歲”,東王稱“九千歲”,西、南、北、翼諸王依次要遞減一千歲。 這種差別在生活起居的各個細節中都明確地體現出來:天王府的宮殿中的彩繪是雙龍雙鳳,東王府只畫一龍一鳳,南、北、翼、燕、豫五王府則畫一龍一虎;天王冠上繡的是雙龍雙鳳,東、北、翼王的王冠上則繡雙龍單鳳;這三王的鳳凰也有差別:東王帽上的單鳳棲于云中,北王的單鳳棲于山岡,翼王的單鳳棲于牡丹花上。至于龍袍上的差別更為一目了然:天王袍上繡龍九條,東王繡龍八條,北王七條,翼王六條,燕、豫二王各五條。他們下達的文書稱呼也不一樣:天王的文書叫“詔旨”,東王文書稱“誥諭”,北王文書曰“誡諭”,翼王為“訓諭”,燕、豫則是“誨諭”。至于璽印,尺寸也有嚴格不同:天王璽印八寸見方,東王印長六寸六分,寬三寸三分,以下依次遞減。 1853年4月,英國公使文翰訪問天京,派翻譯官麥多士與北、翼二王會見。麥多士發現,由于兩王排序有先后,所以態度上也分出明顯的尊卑:“北王階級高于翼王,故后者只注視恭聽,不與吾直接談話。北王向其注視或交談時始開口,然亦不過寥寥一兩句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