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管鮮魚行的竟往這兒來要船鋪戶的錢,石桂聽了便笑,把腰一叉,多少錢不曾露出這模樣了,她懷里還揣著一張紀夫人給的帖子,若還怕眼前這兩個,這生意是趁早不必做了。 石桂一叉腰,那兩個差人見她強硬,互看一眼,還真有些怕她去對質,開張三天上得門來,也就是在碼頭看見石記生意好,這兒擺攤子的,哪一個沒搜刮些去,那些小本經營的,惹不起他們,又躲不掉他們,總要擺攤兒做生意,換一個地方依舊如是,不如摸些小錢出來,買個太平日子。 哪知道石桂竟真個要去船鋪戶,冷哼了兩聲道:“差爺上門了,可有腰牌?姓甚名誰管的哪一片兒,收了稅錢怎么給我開單子,下回別個再來,我也有個說頭?!?/br> 石桂拿了紙筆,就用炭條刷刷寫了一長串出來,那兩個差役眼看她能寫會算,先自氣怯了,又不能就這么走了,強撐著讓她去找人。 石桂一面說,一面給秋娘使眼色,秋娘綠萼兩個還真當石桂要去尋官府,一個都沒回過神來,她們原來做生意都挨著別個的攤兒,看她們兩個婦人,一個還是寡婦,都幫忙關照著些。 一樣是討生活的才知道其中艱難,也沒少受這些人的氣,來吃碗餛飩不給錢,那都處是好相與的,碰到兇神惡煞似的差人,也只得摸了錢出來保太平。 石桂嘴上說得響,秋娘接著眼色回過神來,趕緊出來打圓場,拉了石桂的袖子,把她拖到身后去,摸了十來個大錢,把錢塞給差人,叫他們買酒吃:“小店才開,論理也不該這么早就繳錢的,咱們都在官府備過案,差爺可是弄錯了?!?/br> 一個□□臉,一個唱白臉,遞了梯子趕緊下,怕石桂真個去鬧,真往官府去了,兩個要是上頭有人會鉆營,也不會三四十還在當這苦差,天天往魚肆里走,身上的衣裳洗了掛出去,還有貓兒來咬。 那兩個罵罵咧咧走了,石桂長出一口氣,冷不丁的不必看人臉色過日子了,還得看這些蝦兵蟹將的眉眼高低,秋娘知道她氣不順,撫了她的背道:“走了走了,咱們趕緊推車做生意去?!?/br> 大發趕緊推車出去,綠萼石桂兩個推一輛板車,都不許秋娘插手,到了地方已經下了一批船工,今兒出攤出的晚了,沿碼頭的店鋪倒早早做了一筆生意。 好在竹筒飯這兩天也有了名頭,也有人等著吃的,還問了大發,這攤兒甚時候出,可不能叫他們餓肚皮等著。 石桂給等著她們出飯車的幾個工人免費送了茶水,臉上賠著笑,嘴上卻嘆:“才有收稅的上門,咱們才剛擺攤三天,同兩位差爺辯白了幾句,這才晚了?!?/br> 那幾個船工笑起來,他們常年在碼頭上走的,有的還在漁船上幫過忙,哪會不知道這個:“打發幾個錢讓他們打酒吃,也不會常來,魚行那兒還得敲一回呢?!?/br> 石桂叫嚷出來,也是讓這兩個知道她們不是軟柿子,要是乖乖拿了銀錢出來,三不五時就得來一回,賺多少錢也不夠這些人吸血的。 綠萼點錢,大發賣飯,石桂便往??吭诖a頭的船只上看去,因著活兒急,再有兩天就要下水了,畫工船工都得輪著歇下來吃飯,這才過得一刻,就有人高聲叫著讓上工去。 阿旺叔人是老實,可也因著太老實了,石桂原來預想能賣出去的飯,卻只有一半兒,想著怎么也能賣掉三四百份的,至多也只有一百九十來份。 這跟她的預期收入差得太多,石桂還想著早早在城里開起鋪面來,也叫石記,不賣竹筒飯,只要有與別人的不同,就容易被人記住,南碼頭上光是這兩天,知道石記竹筒飯的人就不少了,茶余飯后相互一說,還有人指名過來買的。 石桂度著他們在碼頭上也算有點名頭,點了燈籠,掛起幡子,大發回回夜里送飯,石桂都叫他掛披好了再上陣,她跟綠萼也時常來,秋娘已經開始做她們的衣裙了,白上衫紅裙子,也繡著石記兩個字。 秋娘還道這也太丑了些,若是不繡上字,倒也還罷了,繡上一個石字,倒像是那些女挑夫,石桂聽了就笑起來:“就是得像她們才好呢?!?/br> 女人們謀生到底艱難些,那些個女挑夫也是一道的,占據了碼頭一角,有一個叫張三娘的婦人領頭,攬了兩條船的生意,再有些零星散碎的活,也盡夠她們二三十個婦人過活了。 石桂正預備往船上去尋船頭,若是能商量定了送飯,再饒他些錢也有得賺,還沒收羅好,就有個生得高壯的女挑夫過來,一口氣要了三十份飯。 點一點余下的還有五六十份,石桂便讓綠萼收錢,綠萼初學算帳,還轉不過彎來,石桂一面點飯一面笑:“七百五十文?!?/br> 那女挑夫倒有些面紅,摸了兩個碎銀子出來,綠萼沒學過稱錢,車上也沒有銀秤,石桂跟著她往店鋪里頭去借,她一個人拿不了三十份飯,借了個竹籃子,石桂跟她一道送到碼頭邊。 送到了才知道這里她們過節用的,這些女挑夫跟碼頭工又不同,碼頭工做了一日工,夜里還三三兩兩的喝個小菜,要兩碟子糟魚糟蝦,點上花生米下酒吃。 可這些個女挑夫從來都是自帶干糧的,渴了就喝涼水,餓了就啃冷饅頭,若不是家里過不下去,怎么會出來干這苦活計,就為著掙得多些。 里頭一半是寡婦失業的,養兒育女談何容易,石記的飯量足菜多,比鋪子里頭要便宜,端陽節里活計不少,就趕在前兩天先把節給過了,吃不起水酒,就拿冰茶替代,碰過一回杯,說說笑笑的吃起飯來。 若是真個辦起了救助會,這些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受益,干了一上午活,累出一身汗,吃起飯來格外香,石桂看她們圍坐在一處,相互商量著上午賺得錢,有賺得多的,下午便空閑些,把活兒讓出來給賺頭少的。 石桂自知沒這個能力天天供飯,她們要的也不是這一頓飯,卻笑著對她們道:“下回你們再來,我按成本賣?!?/br> 那幾個都沖她笑一笑,卻都不答話,只領頭的張三娘謝她一聲,又都知道一年也就那么幾回,也只有過節的時候能吃上一頓。 這一頓就得二十來文,知道她家的飯已經賣得公道了,都是養家糊口的,恨不得一個人就挑起一家子的嚼用,她們吃的多了,家人就吃的少了,算一算拉一趟活賺的,也還是罷了,不如就啃兩個饅頭喝涼水。 石桂收了空碗,回去的路上想著她們這些個,一天一百文不在話下,卻依舊精打細算,還是因著女人支撐門戶更難些,心里想一回,回去跟葉文心說一說,除了救助會,若能有個女子行會,許能更有利些。 石桂咽下這點無奈,回去的時候飯車上飯都已經賣空了,綠萼接了籃子,石桂讓大發領著她去船上,專撿那還沒完工的,大發先去叫了船頭來,拉他下了船,石桂再同他談生意。 見是個年輕姑娘,那船頭倒有些不耐煩,石桂便指一指不遠處的飯車,還不斷有人來問,綠萼只是搖頭,說今兒的二百份都賣光了,明兒請早。 石桂便道:“我那飯車送飯,往哪兒都是一樣,我看這船急趕慢趕,不如送飯到床上來,也不費喊人上工這點功夫了?!?/br> 船頭正覺得這工只怕要趕不及了,上頭天天來催,他也難辦,能擠出些功夫來就擠出些功夫來,都沖這些畫工喊了,再不上完色,來不及刷桐油,到時候一下水就落色,叫官老爺們看見了,還得吃瓜落。 他心急火燎的,差事辦不好飯碗都砸了,也不再想著抽成,就跟石桂拍板定下了,明兒讓她送飯來,錢就在工錢里頭扣,不許他們再拖活,嘴里還罵罵咧咧的:“一個二個想加錢,哪里這么容易?!?/br> 這一氣兒就要賣了一六十百份,石桂立時寫了一張定書給那船頭,船頭接過去看一回,這下倒不敢小看她了,看見上頭日子份數定錢寫得明明白白,先付十之三,倒也爽快的拿了定錢出來,石桂便道小本經營不容易,沒這點定錢,明兒菜錢無法周轉。 船頭揮揮手,他接手這活兒,不知撈了多少油水,哪里還計較這點子小錢,看她能干,這飯又確是賣得不錯:“你這要是辦得好,下頭還有大活呢?!?/br> 石桂喜笑顏開,這下面的大活,說不準就是造樓船,要真是做了長久生意,也不必在外頭吃風吃塵的做零賣生意,只消隔幾天收一回帳,都不必天天數錢算帳,還少落人眼,吸血蟲們少上門,生意就更安穩了。 ☆、第311章 大腳 石桂回去把這消息告訴王娘子幾個:“前頭龍船訂了咱們的飯,雖就兩天的生意,可往后這條路就開了,就比現在少些,也還有三百份的量?!?/br> 龍船再有三天就要下海的,那管事這樣爽快,也因著不是長久生意,三天兩日的能賺去多少錢,這才一口就答應了。 他要趕工,石桂要賣飯,兩下里正好合拍,也不耐煩再去找商家,石桂送上門自薦,又確是賣了好幾天的飯,船工里也有吃這個的,干脆一氣兒定下來,節省出工時來上油。 這兩天中午要做近四百份飯,王娘子也不敢說支應不過,主家還在店里頭幫忙呢,可這幾個人要忙出這些飯菜來,到底還是太趕了。 每日里秋娘綠萼過來之前菜都已經洗好切好的,都是王娘子跟女兒松籮兩個人辦的,一早上先是二百份,再多加上兩百份,王娘子是當真忙不過來。 石桂也蹙了眉頭,牙儈那頭還沒音信,要挑合適的也沒這么容易,可飯鋪總得開張,想一回問道:“牙儈那兒可有打短工的?長工一時尋不著,先雇兩個短工來,把這兩天的生意支撐過去再說?!?/br> 找短工還得去牙行,外頭街面上倒也有蹲著等活計的,可這樣的人沒有個中人定契,出了事兒也不知道往哪兒找去,石家又不是本地人,要是貪便宜不付中人費,好還罷了,若是不好,且不是找罪受。 石桂也不午歇了,戴了斗笠出門去,秋娘心疼的在后頭直嘆氣,卻又知道里里外外都靠著女兒,問起王娘子來:“哪兒有賣冰的,我想去買些來,給桂花熬點酸梅湯?!?/br> 她愛喝這個酸甜口的,平日里甜點心不吃,這酸湯倒是愛的,王娘子跑了一趟,買了些烏梅烏棗來,就著小鍋里煮,綠萼打了井水澆地,天兒一熱,灶里頭柴火又燒得旺,身上怎么能不出汗,一個個都熱得面上泛紅。 秋娘看松籮累得很了還強撐著,趕了她去歇:“你小人家家的,哪能跟著我們一道熬,趕緊歇一歇去,下午還得洗菜呢?!?/br> 秋娘沒法拿松籮當作丫頭使喚,王娘子也知道石家一家都是好性兒,待她們這樣好,越發出力辦事,也讓女兒去睡,松籮一大早起來,這會兒也撐不住了,回了屋去合衣躺下,才碰著枕頭就睡了過去。 王娘子幾個又是洗碗又是理灶臺,還把下午要做的菜先給泡上,又忙乎了好一會兒,才剛剛能歇下,一頭一臉都是汗,院子里支起一張軟凳,半靠半躺。 連著三天干下來,身上沒有一處不酸疼的,秋娘還給王娘子帶了藥油來,反是王娘子笑了:“我原來早已經做慣了的,熬過頭一個月后頭就不覺得疼了?!?/br> 石桂往牙行找了牙儈,說要雇傭一個短工,能燒灶的最好,牙儈倒有些難辦,做力氣活的有好些,可有手藝的卻不多了,石桂先雇個洗菜洗碗擔柴的,就當是打零工,一天算八十文工錢。 當場就把人領了回去,似這樣的短工,少有青壯年的,真有把子力氣,碼頭上扛大包也更容易得錢,要么是年紀不足的,要么就是婦人,石桂偏向找個婦人,看著能吃苦就成。 兩三個人往石桂眼前一領,石桂看了頭發再看指甲,挑了個穿著藍白花布衣裳的婦人,簽了契,先預付一天的工錢。 石桂帶著她往竹匠那兒拎了碗,百來個竹筒碗,她為著顯自己力氣大,全拎在手里,石桂要替她,她且還不肯,又問她會干什么活,會不會做飯。 炊飯哪個婦人不會,石桂便想著讓她做飯,王娘子做菜,做飯的時候還能再幫著切切菜,一時尋不著合適的,先用起來再說。 那婦人很肯賣力氣,知道雇的是短工,到了地兒一看全是女人,倒想把這工長久做下去,飯鋪只要有生意,哪里還怕不要人手,知道她們都累了半日,算一算統共就只有四個人,還有一個半大的孩子,算不得勞力。 又是洗菜又是淘米,知道是專燒大鍋飯的,還笑道:“旁的不敢說手藝如何,這飯卻是會的,王jiejie你歇一歇,我來也成?!?/br> 石桂挑了她,就是看她衣裳洗得發白還干干凈凈,布丁都打在不易瞧見的地方,知道她是個手腳麻利的有心思的,這才招她來幫忙。 看她樣樣能上手,在家里也是做慣了活計的,干脆道:“要是做得好吃,咱們一直有生意,我也不雇你短工了,就拿你當長工?!?/br> 劉娘子大喜過望,再沒成想能到飯鋪里幫工,石桂還跟她說管上兩頓飯,家里還少她一份嚼口,夜里還是紅燒rou百葉結飯,劉娘子看著用料這樣足,倒心疼起來:“放這許多rou,本可回不來了?!?/br> 今兒頭一天給船上送飯,石桂不意一談就談成了,臨時改的菜單,要讓船上的人吃著覺得好,吃飯的是同一批人,中午晚上兩頓飯也不能做一樣的菜色。 石桂原來還真沒想到這些,大發統共推了三車出去,中午余下的菜也能燒完賣了,到明兒更賣不出去,這么一晚上,將近五百份飯。 賺得雖多,人卻也累癱了,石桂讓劉娘子明兒還來:“等這段過了,就雇了你當長工,還往陳牙儈那兒定契?!?/br> 秋娘留了十份飯自家吃,還讓劉娘子帶一份回去:“也叫你家里人嘗嘗?!眲⒛镒拥褂行┎缓靡馑?,她急趕著回家去,也不跟石桂她們一道用飯,急匆匆走了。 石桂難得打了酒,幾個女人就喝菊花酒,又去切了白切rou燒鴨子,王娘子搓了手:“東家怎么這樣破費?!?/br> 石桂不許她稱奴,就叫她東家,王娘子還當她也是雇的,王娘子已經是奴身,石桂肯這樣待她,還給松籮衣裳鞋子,心里感激,覺得這小小一間屋,比原來家里不知道安全多少。 “這怎么是破費,咱們今兒一天就賣了十六兩八錢五厘?!遍_張第四天,也是賣的最多的一天,跟石桂預想的就快差不多。 她話音一落,王娘子秋娘都怔住了,她們只知道確是賣的多,卻沒想到能有這么多錢,石桂粗算一筆,還未盤帳,但扣掉柴米菜價人工,一天里凈賺了十一兩。 石桂笑瞇瞇的看著王娘子:“咱們生意要是一直這么好,我給大家都加工錢,松籮說不準還能去上女學?!?/br> 松籮聽見上學,抬頭看一看石桂,她丁點兒大的年紀,只知道埋頭干活,多的話一句都不敢說,小時候家里鄰居就有去讀女學的,比她大的jiejie,出來都是能寫會算,就跟東家一個樣兒,可輪著她了,她爹卻怎么也不肯。 當著她們是說女人家識字有什么用,難道還能考秀才,又打罵王娘子,說她但凡生個帶把的,就是打斷骨頭也要送他讀書去,將來好光宗耀祖。 等他吃醉了酒,這才把真話倒出來,說那識了字的女人都厲害,一個個恨不得上天入地了,鄰居家里識字的姑娘能當半個家,要是松籮也有樣學樣,看他打不打斷她的腿。 松籮知道了原由,心里就一直盼望著有一天也真能厲害起來,石桂起了個頭,她就偷眼去看王娘子,王娘子是愿意女兒去念書的,將來不像她似的受欺負,若是能像石桂一樣,說話做事都把那些惡人給震住,娘兒倆也算后半輩子有靠。 石桂也不是隨口說一說的,王娘子做的飯菜合口,咸淡得當,等再過兩天端陽節了,再讓她做些點心去賣,以后若是真的開鋪面,一半還得靠著她,石桂能攢月錢贖身,她也能攢錢贖身,石桂也沒想扣著她當奴仆用,不如此時處得好了,往后才能談別的。 “我可不空口說白話,可就是跟著如今女學里這位先生學的?!笔鹫f著給大家都倒了酒,一人淺淺吃上一杯,還給松籮買了花糕糖果,松籮不敢伸手,秋娘抓了一大把給她。 王娘子抖了唇,石桂給她挾了一塊燒rou:“等咱們再多賺些,再多雇兩個人,碗有了,車還得再等兩日,先將就著,東西人手配齊了,不那么辛苦的時候,我讓綠萼帶著松籮去女學?!?/br> 王娘子一把捂了臉,抖著肩膀哭起來,秋娘拍了她的肩,王娘子好容易收了悲聲,一把摟住女兒,她知道石桂是不要人磕頭的,只沖她不住點頭,半句話也說不出來。 石桂回去的時候,葉文心也剛坐著小轎從女學館回來,她身子弱,天天奔忙,天氣又暑熱,倒有些吃不住了,石桂扶她一把,她搖頭自嘲:“早知道如今,原來就不見天的縮在屋里了?!?/br> 有心辦事,可腿腳不濟,石桂笑起來:“姑娘如今又不怕把腳走大了,我看外頭能當家作主的,一個個都是大腳?!?/br> 葉文心拐到回廊處,眼見四下里無人,真個拎起湘裙來看了看鞋子,恍然道:“怪道我覺得鞋子緊了,原來是腳大了?!泵济粡?,竟笑起來,又低下頭,仔細看著腳尖歪到動去,半晌才側過臉:“果真大了些?!?/br> 石桂撲哧要笑,眼兒一轉,看見宋蔭堂就在幾步外,頓著腳步不知道該往前還是往后,只得以手作拳,放到嘴邊咳嗽一聲。 ☆、第312章 很難顯示的更新 葉文心被這一聲咳嗽驚著,抬頭看見是宋蔭堂站在拐角處,臉扭到一邊,眼睛盯著廊柱,好像那上頭描了什么了不得的花,正看得出神一般。 穗州本地許多姑娘連裙子都不穿,要下田要上工,踩水車紡織機,一雙大腿跑得飛快,穿著裙子可怎么做活。 不能穿裙子,就全都換了褲裝,做得寬大大的,倒像宅門里頭那些小丫頭子的打扮,葉文心看的多了,也不覺著叫人看了鞋子就如何,她早已經想好了,等到漳州去的時候,也要做這樣的打扮,走田埂地頭才更方便些。 見是宋蔭堂,葉文心趕緊放下裙角,伸手拍了一拍衣擺,半點也不覺得尷尬,反是宋蔭堂耳廊微紅,葉文心也不說破,只問道:“表哥回來了?” 宋蔭堂既來了穗州,總要找些事做,跟著葉文瀾兩個往西人堂去見識一番,教派是不信的,只看看西人的音樂繪畫,吹管的聲音比笛子洞簫,彈的琴弦倒是多,彈奏出來也清亮,畫的畫也有鄭筆可以比擬,左右看下來,倒是建筑玻璃值得一看。 那個西人和尚見著葉文瀾又帶人去,倒很歡喜,不停對他們布道,給他們看羊皮書封的書,葉文瀾說那是他們的宗教典籍。 宋蔭堂好的是老莊之說,連菩薩都不信,怎么會去信一個西洋教派,葉文瀾更不必說,他打小就什么也不信,菩薩道爺都是泥胎,不過凡人給他們貼金嵌玉,便是金玉打造的又能顯什么靈,若真有靈,就給他看一看,真個看見了才能信。 葉家老太太跟他母親沈氏都信,葉文瀾還能壓著磕個頭,到了西人堂里看見那神像連金身都沒有,那些個起死回生的故事聽著像是涅槃,指水為酒又好似道家的神通,雜七雜八聽了一堆,佛家也有菩薩受難,道家也有神仙入世的,萬變不離其宗,就更不信了。 兩個在西人堂看的是旁的,玻璃畫倒是精巧,這么一小塊彩玻璃畫價值千金,一樣也是信眾送來的,在穗州行商賺了錢,同本國那些商人想的一樣,求菩薩的保佑。 宋蔭堂此時還聽不懂西人說了些什么,都要葉文瀾轉述,見了西人街上的東西,也有意要出去轉一轉,跟著商船也能去倭國西洋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