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長隨半日就回來報個信,說里頭一切平安,葉氏寬慰了老太太:“他那件斗蓬,還是舊年娘賞給他的,烏云豹的皮子,里面燒的衣裳,再怎么也凍不著的?!?/br> 老太太嘆口氣,又怕孫子吃不好:“里頭也不知道有沒有熱水,冷東西吃得胃腸怎么受得住?!彼钸秱€不住,宋老太爺瞪了眼兒:“哪一個不是這么過來的,偏他就嬌貴些不成?” 當著人是這么說,里頭監考的也有宋太傅的學生,這些事不必吩咐,就是心照不宣的,老太爺瞪了眼兒,宋老太太便收斂得會,又不住差了人去貢院,葉氏悄悄吩咐下去,不許再把里頭又抬出來幾個學子的事兒告訴老太太。 跟頭這兩日風雖大,卻沒下雨,進去的時候還帶著炭火,倒也凍不著,宋蔭堂回來的時候,還不必人扶,只一回至樂齋就躺倒了,迷迷登登睡了過去,連口熱湯都沒喝。 老太太急得扶著瓔珞的手就往至樂齋去,眼見孫子瘦了,心疼得了不得,吩咐人燉了補藥來,把燉了一天的雞湯撇干凈油花,煮了粥喂給宋蔭堂吃。 既是考完了,便等著放榜了,卷子都密封著,不到放榜也沒處打聽去,老太太眼里自家孫子就是文曲降世,哪有不中的道理。 轉著轉珠,闔了手念佛:“我的思遠就是這個年紀中的舉人,若是蔭堂也能高中,門前就又能再豎一對進士竿了?!?/br> 葉氏立時閉口不言語了,老太太一旦想起兒子,是容不得旁人不想的,甘氏先還聽著,到這一句心頭冷笑,拿眼兒睨一睨葉氏,興災樂禍,“未亡人”不好當,三不五時要說一說那死鬼兒子,還這得這個兒媳婦聽著。 別人的日子不好過,甘氏心里就受用了,她還笑呢:“可不是,要是蔭堂成了貢員,再趕上老太太的生辰,可不是雙喜臨門了?!?/br> 宋老太太睇她一眼,知道她心里想的是甚,卻不說破,宋蔭堂是必然得中的,不說前三,怎么也能得個魁經,老太太一點也不擔憂,笑一聲道:“可不是,你這個當嬸娘的也替他多念幾卷經才是?!?/br> 甘氏恨不得扎小人,自家的兒子還是秀才,就算等到秋闈一舉得中成了舉人,也總差了宋蔭堂這些日子,扯了扯面皮:“再怎么也少不了這兩卷經的?!?/br> 心里巴不得宋蔭堂出點什么茬子,一味的攛掇著葉氏大辦:“總得把帖子發出去,咱們家的大喜事,隔了這十七年又一個進士?!?/br> 宋老太太面上帶笑:“把我那壽宴的帖子發出去便罷了,那到會兒也該放榜了,先把放放出去,到底有些不莊重,不是大家子的行事?!?/br> 說著喜事,還不忘敲打甘氏,甘氏卻半點也不在意,請人越是多越是好,若是沒中可不是當著這許多賓客現了眼。 老太太是六十整壽,宋家一向是不愛交際的人家,這番發了帖子出去,能來的應了要來,不能來的也送了賀禮,專請了一套喜事的班子,讓大師傅把菜單子先擬出來,葉氏定下來再讓館子送菜來,試過一回,好的回進去,不好的便剔出去。 離著作壽還有半個月,院子里頭搬了許多花樹進來,玉蘭開得正好,無葉有花,看著當真似仙宮瓊樹,老太爺便寫了瓊樹祝壽給老妻,老太太笑瞇瞇接了,裱起來掛在屋子里頭。 因著老太太大壽,宋家的下人還一人多得一個月的月錢,人人都做了一身新衣,石桂九月兩個也沒落下。 外頭好一番的熱鬧,卻跟石桂不相干,葉文心一走,幽篁里忽地就清凈起來,閨房垂了簾兒,香爐子也不點了,只兩只貓兒還搖搖擺擺的進進出出,脖子上頭套了金鈴鐺,叮當聲和著貓叫,趴在羅漢床上曬太陽。 玉絮每日里都要說上三回“也不知姑娘這會兒在作甚”“也不知姑娘在宮里住得慣不慣”“也不知姑娘吃得好不好”。 每日來個三回,她才一張口,六出就能接得上,石桂笑一聲:“裴姑姑說了,再快也得有三個月呢,姑娘不在,就當是放假了,咱們也歇一歇?!?/br> 玉絮掐了她一把:“你這個小沒良心的,姑娘待你這樣好,她在宮里,你就不念著?”石桂側臉一讓:“我怎么不念著,日日三張字,我可從來沒忘的?!?/br> 她把那一疊字紙拿出來,連玉絮都怔住了,再沒想到葉文心走了,她還在寫,不僅寫字,畫畫也沒落下,竹子已經畫得很有幾分模樣了。 玉絮嘖了一聲:“等姑娘回來瞧見你這個小徒弟沒忘了師傅的教導,必然高興的?!比~文心一走,瓊瑛就被馮嬤嬤送回了揚州,她一等丫頭的位子坐牢了,便想再提一個向著自個兒的來,石桂就最好的人選。 見天的閑著,連馮嬤嬤都往莊子上去了一回,還沒到換春裝的時候,石桂拿了繡籮就去找葡萄,還沒進遠翠閣的大門,就在門邊碰上了要出門的葡萄。 拉了石桂就往鄭婆子那兒跑,開口就是要吃rou,遠翠閣里自打齋月開始,就沒碰過油腥,除了奶小少爺的奶娘能吃葷,余下的都陪著錢姨娘吃素。 石桂皺皺眉頭:“不是只吃三日,怎么還吃個沒完了?!?/br> 葡萄等著燜rou面上桌,聽見石桂問了,扯著嘴角笑不出來,她心里猜測著錢姨娘這素是為著大少爺吃的,可這話卻再不能說出口,叫人聽見她也活不成了。 連石桂都不能說,只抿抿唇:“錢姨娘原來就是個信佛的,老太太都吃素,她自然得加倍的心誠了?!?/br> 石桂不疑有它,宋家人人愛吃素,余容澤芝兩個還替宋蔭堂跪經,那也沒什么出奇的,反是葡萄,氣色一天比一天更差了。 連鄭婆子都皺眉:“你莫不是肚里長了蟲罷,年里那幾日你也沒少吃,怎么就是不長rou,等明兒我去買些打蟲的藥來,你吃一劑,把蟲子打出來再說?!?/br> 石桂聽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搓一搓胳膊道:“到是有這樣的毛病,可院里水土都干凈,總不至于罷?!?/br> 鄭婆子挾了兩大塊醬汁rou給葡萄:“可不是,可這院子里頭干凈得很,怎么你就養不胖了,再多吃些,我烘些rou干,給你帶進院子里吃?!?/br> 一聽見rou干,石桂就想到了明月,她也答應過明月給他烘rou干的,只一向不得閑,如今閑下來,一樣是做rou脯,便讓鄭婆子多做些:“干娘也給我做一斤,我好帶進院里分掉些?!?/br> 鄭婆子余光掃過來卻有些冷眉冷眼的,她過年的時候才知道石桂的親爹來了,門上看見包了一大包的東西,心里止不住的rou疼,雖知道她們是骨rou至親,可還是覺著自個兒吃了虧。 鄭婆子不接口,葡萄卻使了個眼色給石桂,石桂過的時候去了葉家,還不知道鄭婆子打得這場口頭官司,也裝作不知:“還有那臘魚臘雞的,也一樣做了來,幽篁里也跟著吃素,這些天大家肚里都沒油水,jiejie們還讓我多帶些回去呢?!?/br> 石桂開了口,鄭婆子果然不做也不成,只動動嘴道:“我這些日子也不得閑,你等等罷?!笔鹂此粦?,總歸院里頭就有小爐子,干脆往大廚房買了rou來,自個兒烤起rou干來。 鄭婆子只當沒人撐腰,石桂總得服個軟,哪知道她光明正大的買了rou,真個打算烤rou干了,鄭婆子氣得無法,心里卻明白兩個干女兒是兩付性子,一個是吃硬不吃軟,你待她越軟,她越是登鼻子上臉,一個是吃軟不吃硬,你越是對她硬,她越是敢跟你頂著來。 想著往后春燕還得把石桂調進鴛鴦館去,退過一步:“這些東西又是油又是火的,怎么好在表姑娘的院子里頭動炭,你還送了來,一道做了就是?!?/br> 石桂總歸無事,又許了玉絮六出幾個rou干,見天往廚房里跑,把那rou剁的碎碎的,加秋油料酒拌足了,鄭婆子熬的魚露也叫石桂翻出來,薄木板上刷油鋪平,壓得薄薄的,起火烤脆了。 石桂愛吃甜的,這兩回跟明月一道吃東西,他也愛這一口,刷上蜂蜜撒上芝麻,鄭婆子嘖嘖出聲:“你這點料都比rou貴了?!?/br> 石桂笑一聲:“院里頭的jiejie們吃得精,不做得精細些,倒不如不做了?!彼Irou的時候一氣兒買了四斤,余下的一斤正好熬rou醬。 鄭婆子清閑,石桂也不過跟她借個地方,眼看著到了飯點兒她還不動,石桂奇一聲:“干娘不給錢姨娘做飯了?” 鄭婆子此里嗑著瓜子,“嘖”得一聲:“這個姨娘恨不得成仙去,這兩日又不知道鬧個什么勁兒,一天只吃一餐,不年不節的,是替誰發愿呢?!?/br> 除開宋蔭堂要放榜了,家里也沒旁的大事,石桂蹙蹙眉頭,托鄭婆子看著火,把切好的rou脯給葡萄送過去,讓她平日里總能吃些葷,若不然人怎么能撐得住。 葡萄接過rou干就咬了兩片,還舍不得吃,統共一小包,包起來放在瓷罐頭里,石桂看著心酸:“這是怎么的,你等著,我再給你做去?!?/br> 葡萄搖搖頭:“我哪里少這個,托人買了,只你這個比買的好,我慢慢吃著?!彼杩诓×?,不再往錢姨娘跟前湊,院子里頭便是木香一人獨大,錢姨娘的事兒她能作一半的主,葡萄眼見著松節這么個下場,把上進的心思歇了,還給石桂做了個荷包:“我手藝不比你的好,你將就著用罷?!?/br> 石桂摸著上頭串的珠兒:“怎么做得這樣好了?!逼咸堰@一向一直凄凄惶惶的,翻年已經十三了,已經有了少女模樣,鼻間一酸落下淚來:“桂花,可有什么法子,叫我出去,不在姨娘院子里頭呆了?!?/br> 石桂摟了她,自家心里也沒底氣,卻還是寬慰她道:“你放心罷,我替你想法子?!逼咸研闹獰o法可想,可有個人能靠一靠,到底比自家一個人受著要好。 沒等石桂真的想出辦法來,宋老太太的娘家侄孫帶著禮到了宋家。 作者有話要說: 吶再來八卦一下吧~~微博八過惹~但是有后續 某男高中玩游戲對游戲里某女大學生驚為天人,瘋狂倒追,終于女生感動兩人成了,男的要出國留學,彼此約定等對方,異國戀也沒能消耗掉這段感情,等男的畢業回國,又抗爭兩年,雙方家人都點頭同意結婚買房時,男的縮了,說不能想像自己二十六要娶個三十二的女人,等四十的時候,女方已經快五十啦……山盟海誓一朝成空,說分立馬分,“你不要再纏著我,我們性格不合”……現在男的三十二啦,找了個二十六的生了娃,后續那個女生如何我不知道,也不知道她最后有沒有走出來,找到新的戀情,祝天下渣男都特么喜當爹! 謝謝地雷票~~~ 大吉大利求包養 ☆、第143章 趙家 宋老太太是燕京人,娘家也是當官的,在大興是幾代的富戶,靠著兩口甜水井起了家,自□□的時候起,日日擔水賣給富戶,光是這一筆的賺頭,就足夠趙家在大興買田買地蓋了大宅子。 燕京城里十口井有九口是苦水,打出一口甜水井來,那就譬如開了金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何況趙家除了有兩口井,還有湯山上的一處溫泉莊子。 趙家人是靠著水發達起來的,水生財到她們家是實打實的,有了錢先吃再穿,到了第三輩兒讀書送學,沒成想還是個出息的,謀了個小官位,一步步往上做,幾代下來也有了氣候。 宋老太太是趙家正枝兒的嫡出女兒,嫁了當時大有前途的宋老太爺,一步步成了二品的誥命,她作大壽,趙家人怎么會不來。 何況這一回老太太還有意把宋家的女兒許配給趙家的侄孫,兩姓再結親,不隆重也得隆重,趙家派來的人,是三房的太太,帶著二兒子,算一算,正好配宋家的庶出女兒。 趙三爺跟趙三太太是老太太的侄子侄媳婦,趙家能挑出來適齡未婚的,也只有趙士謙一個,旁的要么是另有打算,要么就是已經跟本地的訂下親事,接了老太太的信,趕緊把三太太叫過來,問明白這親可愿意結,三太太哪有不肯的,立時打點了東西,帶著兒子一道來了金陵。 既是婆家的親戚來了,葉氏便在堂前迎接,知道她們要來,早早把屋子理出來,趙士謙已經成年,便跟宋蔭堂幾個一道住在至樂齋里,趙三太太就安排在宋老太太永善堂的西院里。 趙三太太也知道過來是來結親的,卻不能明說,她也要挑個合適的兒媳婦,宋家兩個庶女,年紀都還不大,得看看是不是端莊穩重,能理事掌家的。 松風水閣里頭一片靜謐,趙三太太算著日子就要到了,余容還在念經,把一卷經書讀完了,這才起來理了理衣裳,紫樓掀了簾子進來報信:“姑娘,趙家人到了,老太太叫姑娘們去見一見三舅伯母?!?/br> 澤芝也知道些信兒,老太太這一回是要替jiejie作媒了,能嫁回趙家去,便是老太太看重,往后嫁妝不必說,天然就有人撐腰,進了門日子是絕計不會難過的。 澤芝抿了唇兒笑一笑:“連著說了幾日,今兒可算來了?!奔仁且娍?,她們兩個便是一樣的裝扮,一色的蜜合色襖子,底下是石榴紅的裙子,頭上插金簪,脖子里頭掛了一把嵌寶瓔珞,腰上荷包墜兒,手上釧兒鐲兒,耳朵眼里還扎著兩顆豆大的紅寶石。 這是為著見趙家人,葉氏特意著人做了送過來的,兩個年小時立在一處,還看不出分別來,倒似一母同胞的姐妹,回回見客,還當是一對兒雙生,除了襖子上的花紋不同,也沒甚大的差別。 如今年紀長了,余容的面頰顯出尖來,抽條長高了許多,比著澤芝還是圓團團小姑娘的模樣兒,便是一樣的衣飾,也分得很明顯了。 兩個好成一個人,余容心里忐忑,澤芝自然知道,拉拉她的手:“jiejie莫怕,若真是不如意,還有太太在呢?!?/br> 有一個葉氏立在前面,姐妹兩個也不怕被胡亂嫁出去,陽春三月,太陽一大就曬得人臉上發燙,余容心里存著事,倒顯出些扭捏來,抿了嘴兒點點meimei的鼻子:“就你多話?!?/br> 趙三太太說不準往后就是她的婆母,她一路走心里跟著一路打鼓,若是個和善人也還罷了,若是個挑剔的,又怎么好拂了老太太的意。 余容心里七上八下,這會兒天已經暖和了,在院子里頭走上一遭,掌心微微出汗,到底還是年輕姑娘,面上露了些惶然神然出來,澤芝扯了扯jiejie的袖子,余容回過神來看她一眼,沖meimei微微一笑,略定了定神,這才進了永善堂。 趙三太太來了,自然是先跟姑母請安,若說富貴,宋家在金陵城這寸土寸金的地方,自然不如趙家幾輩在大興的宅院寬敞,可一看門前豎的桿,一家家鄰居的官位,那便又不相同。 趙三太太實則從沒見過這位姑太太,她嫁進趙家的時候,宋老太太已經出嫁了許多年了,兩家隔得遠,也只年里節里走個禮,可隨著宋老太爺的官位越來越高,趙家既是姻親,再沒有斷了這門親的道理。 宋老太太跟大房的大老爺是親兄妹,二房三房本就隔了一層,幾輩兒不分家,也就是因甜水井分不得,看著那些個子孫搶水井的,兩邊都想得,既得不著,就往水井里頭下東西,打得難分難解,一家子敗落了。 趙家有兩口井,卻有三房人家,干脆收的錢就由著三家均攤,所分別的,也就只有子孫讀書上頭出息不出息了,到了趙老太爺這一輩兒,一口井歸了大房,二房三房分余下的一井,溫泉莊子分三份,怎么都是老大家得利多,可誰讓他有這么一個好妹婿。 這一回宋老太太寫信回去,別個都不成,只有三房正合適,趙三太太心里頭樂開了花,大兒子且還罷了,二兒子讀書是不成了,若是娶了宋家女,往后說不得就能謀個官位,也不再指著那兩口水井的錢過日子了。 來的時候就知道宋余容不是葉氏肚里頭出來的,若真是,這樁美事也落不到自家頭上,趙三太太自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家子里頭的庶女討回來,cao持家業打理家事,正正好好。 心里頭這么打算好了,又怕這宋家二姑娘著實不登樣,雖是大房說著姑母不會坑自家的話,可離得這么山長水遠的,保不準有甚不好,進了門就留心看著,眼睛恨不得瞪成銅鈴大。 甫一見著葉氏,先松一口氣,趙三太太一家子都是北邊人,生來帶著脆爽麻利,一看葉氏就知道,若是正經教養出來姑娘必然不差,此時聽見人來了,一手托了茶盅,借著吃茶,往門邊看過去。 趙三太太一打眼兒瞧見兩位姑娘,再一看一個高一個低,高的那些年長些,便是這一個要說親事,眼兒一掃心里先點了頭。 余容有一付好底子,宋望海生得不差,姚姨娘能挑出來當姨娘也是因著生得好,這兩個生出來的女兒,頭一樣相貌就不錯。 臉盤白凈長眉小口,襟前留了兩束頭發拿小金環兒扣著,正是花樣年紀,口角含笑上前來請安,細聲細氣叫了一聲“三舅伯母”。 澤芝心知眼前這一位說不準就是jiejie未來的婆母了,越發要把余容顯出來,也跟著一矮身行了禮,眼兒都不抬起來,叫了一聲舅伯母。 趙三太太歡喜無限,一手拉了余容一手拉澤芝:“真是好規矩好教養,果然是姑太太養出來的女孩兒,要么說大家子出身再不相同,這兩個怎么不可人意,我看著都愛,只恨自家沒女兒,沒福氣了?!?/br> 趙三太太一生最得意的事,就是連著生了三個兒子,小兒子過繼給了二房續香火,往后趙家的一多半兒都落在自家手里,心里還想著宋老太太打著幫襯大房的主意,這么一看,還是她們賺了。 趙三太太生得富態,一張圓盤臉,飽滿的耳垂上頭一邊掛著一只金燈籠墜子,張口就是一嘴的京片子,刮拉爽脆,一長串說出來,伸手就擼下左手右手兩只金鐲子,一只給了余容一只給了澤芝,又拉了葉氏手:“表弟媳婦是個有福氣的,兒女雙全呢,哪像我,只有三個臭小子,上房揭瓦下河摸魚,不沒他們沒闖過的禍?!?/br> 趙家三房人家,自也不是鐵板一塊,大房有子,三房有子,二房卻無,里頭光是過繼的事兒,便跟大房起了嫌隙,大房因是嫡支,已然占了一口水井,二房三房同聲同氣,再沒想到宋老太太會拋了這么根枝條過來。 葉氏微笑聽著:“多子多福氣,有福自有氣?!?/br> 她一句話說得趙三太太直笑:“到底是詩禮人家出來的,這話我竟從沒想著過?!备仲澯嗳轁芍?,滿口說著甜話。 葉氏看了趙三太太,再看一眼余容,倒有些放心不下,余容這十來年,從沒跟人紅過臉,除了宋之湄那一回,就是個極會忍耐的性子,若是真個嫁到趙家去,趙三太太這么個性子,可不得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宋老太太卻含笑點頭,她一向覺著這個孫女兒讓葉氏教導的過于貞靜了,家事也還沒跟著理起來,怕她出了嫁不能當個好主母,這樣的性子最適宜嫁到趙家這樣的人家,房房都有人主事,她也跟家里當姑娘似的,不討人嫌,就能在大宅子里過下去了。 因著宋老太太娘家人上門來,又在老太太的壽里,便給下人們還多加一道大葷,接風宴就辦在院里的水閣,比著葉文心姐弟來時那樣,開了兩間堂屋,擺了男女兩席,當中隔一座大屏風。 這些個熱鬧,同幽篁里再不相干,石桂買了rou來,又是浸又是烘,不似外頭賣的那些脯rou干那樣齊齊整整麻糖也似,一塊塊卻是真材實料的,又是蜜又是芝麻,烘得薄薄的,咬起來脆生生,不當心就撒了一腳芝麻,連麻雀都來的多了些。 石桂統共買了四斤rou,做成rou干倒能裝兩罐頭,除了幽篁里,還往繁杏幾個那兒送了些,鴛鴦館不開葷,吃這個也算解饞。除了送人,還裹了一大包,緊緊扎起來,預備著給明月。 玉絮手上拿著一片,一面嚼吃著一面點點那鼓鼓囊囊一包rou,問她:“你做這許多是要做甚?防饑荒不成?!?/br> 石桂笑一聲,指了指竹林里頭那一株打眼的紅梅枝,春日里插在地里,那折斷的根須竟發起芽來,濕土敷著生根,又把打碎的蛋殼兒蓋在上頭,這些日子花朵沒凋,竟又出了新花苞來了。 經得紅梅一事,大家伙都知道石桂在圓妙觀里有個小同鄉,石桂笑一笑:“我那個同鄉,沒爹沒娘的,他是俗家,不禁吃rou,卻沒人給他打點,我既能夠,做了就分給他一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