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顧嬸娘,我錯了?!庇鐑狠p聲說道。 顧三娘看到御哥兒可憐巴巴的樣子,心腸頓時軟了幾分,她蹲下來看著御哥兒,說道:“嬸娘不怪你,只不過大人們的想法,就連嬸娘有時也弄不明白,等你長大了,就能知道嬸娘的難處了?!?/br> 御哥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沈拙望著顧三娘,他說:“孩子不懂事,還望你不要見怪?!?/br> 顧三娘默默的搖頭,沈拙也沒有開口,他在原地怔了半晌,最后招手喊著御哥兒,帶著他回了東廂。 那日孫姨婆來到秦家大院,巷子里有不少人看在眼里,不到半日,就聽說這回是給沈拙做媒,后來孫姨婆氣呼呼的離開秦家大院,巷子里那些愛管閑事的婦人紛紛猜測,有說這親事沒有說成,也有說親事談得差不多,就剩彩禮的事還沒有說攏,那親事究竟有沒有說成,到底也沒個確切的結果。 一時,這事成了大家伙兒茶余飯后的談資,就是有一頭,談論了好幾日,誰也不知女方是哪家的,這沈拙口風很緊,孫姨婆來說親的事,他一個字也不曾向外頭提起過。 這日,顧三娘正要往鋪子里去,她經過巷口時,就見三四個婦人聚在一起說三道四,眾人看到她來了,擠眉弄眼的笑著,顧三娘懶得跟她們扯淡,她打了一聲招呼,剛剛要離開時,就見有個嬸子喊住她:“三娘,你跟沈舉人住在同一個院子里,女方是誰家的,你不會真的不知情罷?” 顧三娘雖說知道女方是城東吳家的,但是她本就不愛和這些婦人們一道說閑話,再者那又事關沈拙,他既然不愿說,自有他的道理,是以顧三娘也權當不知。 “沈舉人沒跟我說,我從哪里得知呢?!鳖櫲锩娌患t心不慌的扯了一個謊。 有個小媳婦不相信,她看著顧三娘,似笑非笑的說道:“你一向和沈舉人走得近,他難不成連你也瞞著?” 顧三娘臉帶怒色,要說這些婦人,平日也沒甚么大錯,頂多就是愛占些便宜,說些家長里短的閑話,要是認真跟她們生氣,怕是有生不完的閑氣,但是一味的退讓,這些人只會當你好性兒,越發的得寸進尺。 顧三娘沉著臉,她倒豎著一雙柳眉,朝著那些婦人說道:“我和秦沈兩家走得都近,可有誰規定關系好,就一定得知道人家的私密事?每日就會東家長西家短,有那些閑功夫,干些甚么正經事不好?” 有人見她發惱了,賠著笑臉說道:“大家伙兒也就是問問罷了,你不知道就算了,哪里就值得你動氣?!?/br> 顧三娘和這些婦人們每日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關系要鬧僵了也尷尬,故此她又放軟口氣,說道:“不是我要氣,你們想問甚么,直接找沈舉人問就是了?!?/br> 眾人暗中腹誹,他要是肯說,誰還來問你? 眼見時日不早,顧三娘無心再跟她們扯下去,她借口鋪子要開門,轉身出了巷子。 這一整日,鋪子里沒甚么生意,空閑下來的顧三娘心里亂糟糟的,她想到這些時日周圍的傳言,也不知道沈拙到底是個甚么意思,那吳家的閨女自是難得的好人才,可他這么不聲不響的,是看中了還是沒有看中呢? 顧三娘煩惱了半日,也沒有理出個頭緒,恰巧朱小月來送刺繡活計,她把鋪子托給朱小月照看,自己往外去散散心。 話說顧三娘出了自家店鋪,漫無目的的走在集市上,不知不覺,她竟來到城東,這個時候街上沒甚么人,不遠處就是吳家豆腐店,他家鋪子門口放著一張大條案,上頭放著半板豆腐和一些豆干,有個四十來歲的婦人靠在門邊打盹,正是這家的女主人,至于吳家的閨女,并不曾看到她的人影,顧三娘回想了一下,那姑娘她見的次數不多,隱約記得是個小家碧玉的姑娘,若是拿來配沈拙,也還算般配。 顧三娘發了半日呆,想著自己竟跑到這里來看吳家姑娘,不免暗笑自己發傻,她輕輕嘆了一口氣,轉身就要回去,誰知剛走了兩步,就看到前面站一個人,不必說,碰巧遇到的人就是沈拙,他手里提著籃子,里頭裝著幾樣兒蔬果,還有一個海碗,碗里盛著一塊水嫩嫩的白豆腐。 ☆、第51章 顧三娘的雙目緊緊盯著那碗熱騰騰的豆腐,也不知道為甚么,她的心頭忽然就酸澀了一下,只是要說緣由,就連她自己都有些說不明白。 兩個人相對而立,誰也沒有說話,沈拙看著一言不發的顧三娘,而后又低頭望著籃子里的豆腐,過了半晌,他開口說道:“有個學生家里要辦喜事,在東街的豆腐坊磨了兩板豆腐,他老子娘剛剛看到我,便送了我一塊?!?/br> 顧三娘耳根一紅,她嘴里囁嚅著說道:“真是好笑的很,你無緣無故跟我說這些做甚么?” 沈拙滿臉無辜,他說:“我看你一直望著這碗豆腐,只當你也想吃呢?!?/br> “哪個想吃豆腐了?”顧三娘更是面紅耳熱,她扭頭就走,不想再搭理沈拙。沈拙看著她嬌小的背影,想也不想就追了上去。 兩人一前一后的走了半條街,沈拙冷不丁的開口了,他說:“吳家的親事我給拒了?!?/br> 顧三娘腳步停頓了下來,她轉身直視著沈拙,口不由心的笑道:“可見是糊涂了,吳家的姑娘配你哪里差了,竟要這樣落別人的臉面?” 沈拙抬著下巴,他微微想了一下,說道:“終身大事非同兒戲,若是找了個不合心的人,豈不是下半輩子就像是守著一個泥塑人過日子?吳家若是要記恨我只管由他們去,舍己為人的事可不是用在這上面的?!?/br> 他說的理直氣壯,渾然沒有絲毫的自責內疚,顧三娘呆了一下,又靜默下來。 沈拙抬頭看了一眼遠處的天邊,他說:“天色不早了,回罷?!?/br> 顧三娘楞楞的點了兩下頭,這次換成她跟在沈拙的身后了。 關于孫姨婆給沈拙說親的事情,巷子里閑聊了一段日子后,也就慢慢淡了下來,,這期間也有傳聞說那登門求親的女方就是城東賣豆腐的吳家,不過很快又有人說是住在城西邵捕頭的內侄女,總之真真假假,沈拙本人卻是從來沒有回應過的。 轉眼間便到了端午節,酈縣靠著一條大河,每年到了端午節,縣上的富戶們都會出銀子舉辦賽龍舟,到時附近四里八鄉的百姓都會趕過來湊熱鬧。 端午節前兩日,顧三娘鋪子里的生意十分紅火,遇著過節,但凡是過得去的人家,除了吃喝,少不了要添置幾樣新東西,尤其像她店里的香包和胭脂,比平日賣得好多了,她做的香包精致好看,花樣兒也多,婦人孩子沒有不愛的,還有那胭脂水粉,有幾樣兒甚至是賣斷了貨。 早幾日,顧三娘托人給戴春林的掌柜帶信,她又進了不少貨,這回她沒有去桐城,而是請戴春林的掌柜直接把她的貨送到客船上,她再往柳林鎮去取,一來一回也就一日的工夫,只需付給客船上的伙計一些跑路銀子,這著實省了她不少的事。 端午節正日,鋪子里的生意淡了下來,只因大家伙都要去圍觀賽龍舟,前兩日小葉子和御哥兒就鬧著也要去看熱鬧,是以顧三娘到了這日,鋪子里便決定歇一日。 端午的規矩多,除了掛菖蒲喝雄黃酒,最叫人期待的便是包粽子了,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聚在一起,總要比一比誰家的粽子更好吃,昨日,顧三娘和秦大娘兩家一起合伙包粽子,住在她們這院子里的三戶人家,都是人口簡單的,故此粽子就包了兩樣兒常見的,一樣兒是棗仁餡兒的,另一樣兒是臘rou餡兒的,婦人和孩子都愛吃甜口的,沈拙和秦林兩個大男人,倒更愿意吃咸口的。 今日一大早,顧三娘梳洗一番,因著她寡婦的身份,她從頭到腳仍是一片素凈,只有發髻上多戴了一串月娘豆兒,不一會子,小葉子也從屋里出來,顧三娘在她頸子上掛了一個長命縷,又叮囑道:“這是護身的東西,別取下來了?!?/br> 端午節給孩子佩戴長命縷也不知是從哪朝哪代興起的規矩,說是專門庇佑孩子平安的,除非自己脫落,否則不能隨意取下來,總歸是個好寓意,顧三娘自然也就隨大流,給小葉子備了長命縷。 除了長命縷,顧三娘還給小葉子繡了香包,香包是魚戲蓮花的花樣兒,還有一個‘葉’字,這是小葉子特意要求繡上去的。 母女二人說話之時,御哥兒來了,他的頸子上也掛著長命縷,當看到小葉子跟他一樣,樂得拍著巴掌說道:“jiejie有,我也有?!?/br> 小葉子指著自己的香包,故意逗著御哥兒說道:“我還有娘做的香包?!?/br> 御哥兒湊過來看了一眼香包,隨后輕輕張著嘴巴,臉上帶著失望的神色,他也好想有個香包呢。 顧三娘瞪了小葉子一眼,又對御哥兒說道:“別聽你jiejie的話,嬸娘也給御哥兒備了香包?!?/br> “真的?”御哥兒臉上一喜,顧三娘從針線筐里拿了一個香包,上面繡著獅子滾繡球,御哥兒嗅了一下,朝著顧三娘甜甜的笑著:“真香?!?/br> “御哥兒喜歡嗎?”顧三娘問道。 御哥兒點著頭:“喜歡?!?/br> 這時,只見沈拙也從對面走來了,他站在門口,對著屋里的顧三娘和兩個孩子說道:“劃龍舟等會子就要開場了,若是去晚了,只怕占不著好位置呢?!?/br> 顧三娘看他來了,在針線筐里找了找,翻出一個喜鵲登梅的香包,她遞給沈拙,說道:“過節,帶著頑兒罷?!?/br> 沈拙接過來,他直直的看著顧三娘,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顧三娘被他這么看著,心里一慌,她連忙低下頭再多拿出了幾個香包,像是對自己說,又像是對沈拙說:“秦大家她們一家也有,雖說小月會做,多少算是我的一片心意?!?/br> 沈拙笑意加深,他望著顧三娘,仍是沒有說話。 顧三娘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于是將香包丟到筐里,扭身進了廚房。 卻說顧三娘燒好早飯,等到出來時,沈拙和御哥兒父子已回了東廂,她向對面看了一眼,招呼著小葉子吃飯。 這次看龍舟,除了秦林要當差以外,秦家院子里的人都要一同前去,只待三家人收拾妥當,朱小月鎖上院門,他們這一群人就朝著賽龍舟的地方去了。 這個時節不冷不熱,大人和孩子們都穿著薄衫,路上還能看到三三兩兩的行人,都是和他們一樣去看賽龍舟的,有些熟人見了面,還會閑聊幾句。 走了小半日,他們一行人到了賽龍舟的河邊,只見河面并排泊著五六條色彩斑斕的龍舟,那些賽手們摩拳擦掌,只等著一聲號令就要開始比賽,再看沿河兩岸,到處都是人來人往,集市上賣吃食的賣日常零用的攤主正在賣力吆喝著,這會子賽龍舟還未曾開始,許多婦人們都樂意四處逛一逛。 顧三娘四處看了看,有些驚訝的說道:“今年好像比往年更熱鬧呢?!?/br> 秦大娘說道:“可不是嘛,聽說米商楊家花了大錢,說是一定要拿到這回龍舟的魁首旗?!?/br> 每年賽龍舟的都是縣里的這幾家富戶,這一年難得一次的盛事,為了討個好彩頭,各家都是卯足了勁頭,想奪個第一回來,此時對岸搭著一處高臺,上面安放著涼棚,這涼棚是留著給縣太爺和那些富戶們觀看的地方,只等他們到來,比賽便可以開始了。 沒過多久,秦大娘和朱小月在集市上看到秦林舅舅一家,她婆媳二人自帶著小哥兒跟親戚們說話去了,只剩下顧三娘和沈拙帶著兩個孩子,為免擠著御哥兒,沈拙將他扛在肩頭,御哥兒站得遠看得高,樂得哈哈大笑。 上回在桐城就是因為看熱鬧惹出事端,這回顧三娘和沈拙只管帶著孩子們找了一塊人少的空地,誰知等到日頭漸漸升到頭頂時,就連他們站的這塊空地也擠了不少人,觀看眼見人群越來越多,顧三娘緊緊拉著小葉子的手,叮囑道:“千萬別松手,要不然一不小心就該擠丟了?!?/br> 小葉子說道:“娘,你放心罷,我認得回家的路?!?/br> 到了正午,不知是誰喊了一句‘賽龍舟開始了’,眾人聽到這句話,紛紛朝著河邊涌去,顧三娘和小葉子本來不想往前面去,也迫不得已的被人群卷著走,沈拙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她隔著幾個人,既要照看御哥兒,又要看著顧三娘,生怕她們母女被踩到。 就在一片熙熙攘攘之中,賽龍舟開始了,只聽得一聲鑼響,河面上的龍舟猶如離弦的箭一般,鼓點又急又促,兩岸的人群跟著一起吶喊,打頭的果然就是楊家的龍舟,緊跟在后面的龍舟只隔了半個舟身,幾條龍舟你追我趕,誰也不讓誰,到最后仍是楊家最先敲響鑼鼓,一時兩岸的人群呼聲震天,仿佛自己就是撥得魁首的人。 賽龍舟結束后,眾人還聚在原地沒走,原來是縣太爺要給魁首的龍舟送賞銀,這也是每年的慣例,顧三娘見差不多完了,她正要帶著小葉子回去,頓時感到不對勁,本來拉著她的小葉子竟然不見了。 ☆、第52章 驚覺小葉子不見了人影,顧三娘唬出一身冷汗,她連忙四處張望,嘴里還大聲喊道:“小葉子,小葉子……” 只是這會子到處都是人聲,顧三娘縱然喊得再大聲,也立即被撲天蓋地的聲音壓了下去,她急了,甚么也不顧不上,在人群里擠來擠找著閨女。 “葉子,你在哪里?” 就在顧三娘像只無頭蒼蠅的時候,她被人一把拉住,顧三娘回頭一看,拉住她的人是尋過來的沈拙,他懷里抱著御哥兒,出聲問道:“發生甚么事了,小葉子呢?” 看到他來了,顧三娘似乎覺得鎮定了一些,她忍住心里的慌張,說道:“龍舟賽完之后,我剛剛扭頭,就沒看到小葉子?!?/br> 說話時,顧三娘眼淚都快急得流下來了,沈拙心頭一沉,因為來看賽龍舟的人群實在太多,他和顧三娘被人擠開,雖然沈拙屢次想擠回到顧三娘身邊照應她母女二人,奈何觀看的百姓一個挨著一個,竟是連個縫隙也沒有,隨后賽完龍舟,等到人潮稍微空散了一些,沈拙立刻尋了過來,不想就看到顧三娘滿臉焦急,他頓時生出一股不好的預感。 “別急,興許是走丟了?!鄙蜃究戳艘谎鬯闹?,又對顧三娘說道:“我和你分開找,不管有沒有找到,一頓飯的工夫過后,就在先前那棵柿子樹下面碰頭?!?/br> 顧三娘忙不跌的點著頭,有了沈拙幫忙,無論如何也比她一個人強,兩人分開后,顧三娘往著人多的地方去找,她一邊喊著小葉子的名字,一邊跟集市上的攤販打聽,可惜找了大半日,連個人影也沒找到。 過了半晌,顧三娘的嗓子都喊啞了,此時,兩岸的人群漸漸散去,眼見還沒找到小葉子,顧三娘整個人又慌又亂,前幾年元宵節看燈會,縣城里一夜之間被拐走五六個孩子,這些孩子至今還沒有找回來,小葉子若只是自己走丟了倒還好,這孩子記性不錯,不怕她找不到回家的路,怕就怕在……顧三娘不敢再接著往下面想了。 眼見著和沈拙約好碰面的時候到了,顧三娘心底升起一絲期望,興許他那邊找到了呢,想到這里,顧三娘精神一振,她連忙朝著他們約定的地方去了。 待她到了地方,遠遠便看到樹底下站著幾個人,只是她細細的看了幾遍,卻沒看到她的小葉子,顧三娘像是被人兜頭潑了一盆涼水,她腳下一個踉蹌,便跌倒坐在地上。 “三娘?!敝煨≡乱娏?,她趕緊跑上前去扶住顧三娘,擔憂的問道:“你沒事罷?” 顧三娘嘴唇發白,她茫然的搖了搖頭,顫聲問道:“葉子還沒找到?” 朱小月眼圈一紅,她說:“沈舉人找來大家伙兒幫著一起找,可是誰都沒看到小葉子,我剛才也回去了一趟,小葉子也沒到家?!?/br> 這時,那些站在樹下的人圍了過來,這些人都是住在同一條巷子里的左鄰右舍,聽到沈拙說小葉子走丟了,眾人便自發幫著一起尋找。 這時,有個婦人也想起幾年前縣里孩子被拐走的事情,她悄悄瞄了顧三娘一眼,說道:“孩子好端端的憑空不見了,莫不是遇著拐子了罷?” 聽了她的話,顧三娘臉色一白,就連身子也跟著抖了起來,旁邊的秦大娘氣不過,對著這婦人狠狠的啐了一口,罵道:“你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br> 雖說這秦大娘罵了她,實則她跟這婦人想得一樣,生怕小葉子是被人拐走的,早些年前,時不時就會聽到誰家的孩子失了蹤跡,卻很少聽說能再找回來的,這幾年日子太平了一些,誰知一個疏忽,就又生出這樣的事端來。 被罵的這個婦人訕訕得閉上嘴,悄悄躲到后面去了,有些跟顧三娘相熟的婦人見她可憐,安慰道:“放心罷,這孩子一準兒是迷了路,等會子大家伙兒再幫著找找,肯定能把孩子找回來的?!?/br> “就是就是,你家的閨女兒精明著呢,你先別自己嚇唬自己?!?/br>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顧三娘卻是楞楞的,一聲也沒有言語,沈拙朝著她望了好幾眼,猜到她這時必是心亂如麻,于是他站了出來,先沖著眾人拱了一供手,嘴里說道:“多謝大家幫忙,孩子還小,想來走不遠,我們先在附近再找一找,要是有了消息,還請趕緊帶句話,也省得旁人費白工?!?/br> 有了沈拙當這主事的人,大家也能有個章法,沈拙感激的對他們說道:“今日你們多受累,等孩子找回來了,必定登門道謝?!?/br> “沈舉人莫要說這些外道話,都是一起住了多年的鄰居,有難處伸手搭一把手,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嘛!” “說得很是,再說三娘也是個熱心人,上一回我有條裙子劃了一道口子,她幫著我縫補好了,分文錢都沒收取呢?!?/br> 眾人客氣了幾句,沈拙另外又單請秦大娘等在柿子樹底下,到時哪里找過,或是哪里沒找過,她也能幫著傳一聲,大家按照他說的分開去尋,不一時就各自散開了。 轉眼間,樹底下就剩下他們幾個人,秦大娘抱里自家小孫兒,手里還緊緊牽著御哥兒,御哥兒自從知道小葉子走丟后,哭得兩眼紅紅的,他心知大人們都在忙亂,這會子不能添亂,故此他不聲不響的等著,至于另一邊的顧三娘,她把親閨女給弄丟了,整個人都快急瘋了,秦大娘看到她可憐的樣子,忍不住悄悄擦了一把眼淚,她暗自心想,老天老天,三娘已經夠苦了,你開開眼,莫要再搓揉她了。 因著顧三娘面色慘白,嘴唇幾乎沒有一絲血色,秦大娘哪里還敢再讓她獨身去找小葉子,是以她拖著顧三娘,想讓她能多歇一歇,可是顧三娘弄丟了自己的命根子,又哪里還能坐得住呢,她說道:“秦大娘,我沒有大礙,我得去把小葉子找回來,你別看她平日瞧著膽兒大,其實這孩子就是個紙老虎,要是沒個熟人幫著一起仗膽,她連話也不敢多說幾句?!?/br> 說著說著,她的聲音哽咽了,旁邊的沈拙見了,不禁心口一疼,偏偏顧三娘生性倔強,輕易不肯在人前落淚,沈拙十分憐惜她,他直直的注視著顧三娘,柔聲喊著她:“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