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顧三娘手里的絡子被唬得掉到地上,說話的是站在窗前的沈拙,他在東廂都聞到味道了,那顧三娘卻一味的低頭打絡子,怕是早就忘了爐子上還煎著藥。 顧三娘耳根一紅,連忙放下手里絡子,她快步走到爐子前,果然見到砂鍋里已燒干了,她心里微微有些懊惱,只得添了水重新再煎。 這次,顧三娘可不敢再大意了,買藥要花錢,每一副藥小葉子都是煎透了才舍得扔掉,她把凳子搬到爐子旁就近照看,原本站在窗前的沈拙,已是不見了身影。 又過了兩三日,顧三娘的病總算好了,因生病那晚得了秦大娘和沈舉人許多幫助,病好之后,顧三娘帶著小葉子在集市上買了兩尾鮮魚,一尾直接叫小葉子送到秦大娘那屋里去,秦大娘心知顧三娘最怕欠人人情,甚么話也沒說就收下了,另一尾魚顧三娘猜著沈拙怕是不會收拾,便拾掇得干干凈凈,專門上灶做成清蒸,便帶著小葉子一起送到沈拙的東廂。 顧三娘和秦家是舊識,打發小葉子去道謝,她們自是不會說甚么,只是沈拙那里畢竟是新近認識的人,顧三娘恐怕輕慢了人家,因此這才鄭重的親自登門道謝,到了東廂時,顧三娘在外頭先喊了一聲,直到里面聽到沈拙的回應,她和小葉子才走進去。 此時,沈家父子正在用中飯,桌上放著一碗炒糊了的白菜,并一碟子蘿卜干,御哥兒面前放著一碗粥,一副要吃不吃的模樣兒。 這父子倆人看到顧三娘和小葉子進來了,都一齊停下手里的碗筷,顧三娘望了沈拙一眼,便低垂著眼皮,說道:“這回小婦人病了,多謝沈舉人相助,家中沒甚么答謝的,便在集中買了一尾鮮魚,還請沈舉人不要嫌棄?!?/br> 說時,小葉子已從籃子里端了一個大碟子,這蒸魚的碟子還是跟秦大娘家借來的,剛出鍋的魚冒著香噴噴的熱氣,御哥兒看得眼睛都移不開了,卻仍舊立在一旁,并不像尋常孩子那樣立時就吵鬧著要吃,只不過沈拙看到孩子目不轉睛的樣子,禁不住臉皮一紅,小葉子只當他還要客氣,便說:“沈叔,你就收下來罷,要不是那晚你送來兩丸藥來,我還不知該怎么辦呢?!?/br> 沈拙根本也沒想要推拒,他帶著哥兒搬到這里,給秦家交了一年的房租后,手里的銀錢就所剩無幾,這些日子,每頓都是青菜稀粥,大人還能挺得住,御哥兒的臉蛋卻都瘦了一圈。 “生受了?!鄙蜃菊酒饋?,對著顧三娘施了一禮。 顧三娘側身避開,心里跟著松了一口氣,她原本還擔心讀書人清高,就這么冒失的送條魚來人家要發惱呢。 他們還在用飯,顧三娘和小葉子不便打攪,送完魚后兩人就告辭了,走出不遠,她們聽到御哥兒軟糯的聲音說道:“爹爹,顧嬸娘做得魚比以前家里的三鮮魚湯還好吃呢?!?/br> 沈拙溫和的回道:“喜歡就多吃些?!?/br> 聽了他們父子的對話,顧三娘抿嘴一笑,自帶著小葉子回屋用飯去了。 ☆、第9章 在家歇了五六日,病好后的顧三娘終于回到繡莊上工,先前她接的那幅國色天香屏風還有大半未曾完工,再過不久就要到交活的日子,顧三娘很下了一番工夫來趕活兒。 如此埋頭苦干了一個多月,屏風總算是按期交了上去,恰巧又到了放月錢的時候,顧三娘領了月錢,又把家里積攢的絡子賣了,手里有了余錢,顧三娘心里安心了許多。 這日,顧三娘收工回家,看到秦林和沈拙正合力將一塊匾額往東廂上掛,秦大娘和朱小月她們都站在院子里看熱鬧,她不禁好奇的問道:“這是要做甚么呢?” 朱小月說道:“沈舉人要開館授課啦?!?/br> 顧三娘一愣,這幾日她早出晚歸,今日才得知他要開館,因此感覺有些意外,恰巧這時沈拙朝著她看了過來,他滿臉坦然的對顧三娘說道:“我一介書生,又沒甚么本事,所幸還略微讀了幾本書,如今開館,一來教書育人,二人賺幾兩銀子養家糊口?!?/br> 顧三娘她們縣不遠處有一個梨山書院,只不過那書院束脩極高,等閑人家是拿不出這束脩禮,先前縣里還有個秀才開了學館,只不過聽說秀才今年中了舉人,那身價自是水漲船高,也就不再開館了,而是專心留在家里等著考狀元。 不一時,沈拙和秦林叮叮當當把匾額掛好,朱小月看了半日,問道:“那匾額上寫的甚么字呢?!?/br> 秦林回道:“無書學館?!?/br> 秦大娘這就不懂了,她笑了起來,問道:“既是教人讀書的學館,為何又叫甚么無書學館?” 秦林小時候上過學,四書五經的也讀過幾本,他對她娘說道:“您老人家不懂,這是孟子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教人不要全信書里說的?!?/br> 包括顧三娘在內,幾個沒讀書的女人都不懂取這個名字的意思,不過沈拙要開館總是好事一樁,遠得不少,再等個三五年,秦家的小哥兒長大了,在家里讀書自然是很方便的。 沈拙正式開館后,顧三娘原以為很快就會有學生來上門求學,誰知過了好幾日,還沒有收到一個學生,顧三娘都有些替他發愁,那沈拙卻穩如泰山,每日上午看書,下午教御哥兒讀書,似乎一點兒也不著急。 有一日,顧三娘干活時和莫小紅閑聊,聽說她姐夫家想把哥兒送去上學,她心頭一動,問道:“這一年的束脩怕是不少吧?” 莫小紅回答:“可不是,一年二兩銀子的束脩禮,再加上每年的筆墨,便是她家境還算過得去,也是筆不小的開支呢?!?/br> 旁邊的繡娘聽了這個話頭,紛紛說開了,有人說道:“說得是啊,往常孫秀才開館,他收的束脩禮倒比梨山書院少,誰知現如今他倒收了館?!?/br> “那也是沒法子的事,當了舉人還開館,這不是叫人笑話么?” 有人笑了起來,她看著顧三娘說道:“倒也不是每個舉人老爺都吃穿不愁,我聽說秦大娘家的新租客就是個舉人老人?!?/br> 顧三娘低頭繡了一針,嘴里淡淡的回了一句:“誰說不是呢?!?/br> “要我說啊,讀書又有甚么用呢,能吃飽穿暖就算了?!庇袀€繡娘一邊做活一邊說道。 莫小紅聽了這話,便把針扎在袖口,氣鼓鼓的說道:“你這話說的,要是讀書沒用,那些有錢人家的子弟,何必都要送去上學?” 那繡娘嗤笑一聲,說道:“你見過幾個有錢人,就敢這么說?” 莫小紅抬著下巴回道:“我倒是不認得那些有錢人,不過你沒看戲文里演的,那千金小姐總是要配個多情書生的,你幾時見到小姐愛慕不識字的粗人來著?” 這話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顧三娘也是一邊笑一邊繡花,待眾人漸漸靜下來,顧三娘對著莫小紅說道:“我記得你jiejie嫁人沒幾年,那小哥兒歲數不大罷?” 莫小紅說道:“剛剛四五歲呢,家里這幾年攢了些銀子,總想咬牙供個讀書人出來,如今打聽到梨山書院的束脩禮,倒又有些猶豫起來了?!?/br> 顧三娘放下手里的針,她想了一想,說道:“我卻是有個主意,只是不知當講不當講?!?/br> “我的好jiejie,你向來是個爽快人,甚么時候也這般吞吞吐吐起來?”莫小紅看著她,她說:“你只管講,要是能解了我jiejie家的急,我只有謝你的份兒?!?/br> 顧三娘略微一想,便說:“你是知道的,秦大娘家的新租客是個舉人老爺,他家家境一般,又帶著個孩子過活,前些日子開了間學館,只因是外鄉來的,至今還未招到半個學生?!?/br> 先前莫小紅已是見過這位舉人老爺的,此時聽說他開了館,便追問道:“倒不知他學問如何?” 顧三娘抿嘴一笑,她說:“你這話把我問住了,我大字不識幾個,哪里知道他的學問,不過我私心想著,既是能考上舉人,學問大抵是錯不了的?!?/br> 莫小紅聽了她這話不住的點頭,顧三娘又說道:“你jiejie家的小哥兒歲數小,梨山學院離縣里有二十多里的路,若是住在學院里,只怕你jiejie未必放心,若是家里每日接送,沒的又白白耽誤大人做事,秦大娘家橫豎是在縣里,沈舉人的束脩銀子也不貴,要是怕沈舉人學問不好,不如先跟著他啟蒙,等長大一些,再到梨山書院去上學?!?/br> 一時,莫小紅把顧三娘這主意聽進去了,她又問了幾句沈舉人的脾性,顧三娘笑了起來,她和沈家父子住在一個院里,是從來不曾見他動過怒的,便是偶爾御哥兒調皮了,他也從來都是好聲好氣的跟孩子講道理,惹得朱小月羨慕不已,說是日后秦林這個當爹的要是也跟沈舉人一樣就好了。 姐妹兩人說了半日,莫小紅把這事默默記了下來,準備回去跟自家jiejie商議。 沒過幾日,莫小紅的姐夫吳長貴果然帶著家里的小哥兒到了秦大娘家,都是一個縣里的人,那秦林便直接帶著吳長貴進到東廂給他引薦,吳長貴看到滿屋子放的書,心里頓時敬畏起來,又看他舉止說不出的文雅,一時倒后悔帶的束脩禮少了些。 彼時沈拙正在教御哥兒練字,他見一個漢子帶著個御哥兒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心里已是猜出了幾分。 秦林在縣衙當差,雖說吃的是官家飯,跟沈拙卻是很談得來的,他開門見山的直接說道:“沈舉人,不必說,你怕是已看出來了,這是住在縣東頭的木匠吳大哥,家里有個小哥兒,想跟著你一起讀書?!?/br> 沈拙的學館已開了好些日子,卻始終沒有一個學生上門拜師,秦大娘她們平日竄門時也會幫著打聽有沒有要上學的孩子,奈何并非家家都是能上得起學的,今日總算來了一個,秦林也是打心眼里替他高興。 “你叫甚么名字?”沈拙和藹的問著吳長貴身邊的小哥兒,那小哥兒臉上一紅,扭捏的躲在他爹身后,他爹吳長貴急了,在他腦瓜上拍了一巴掌,斥道:“先生問你話呢!” “不必著急?!鄙蜃究戳艘谎蹍情L貴,他又對著小哥兒招了招手,說道:“到我這里來?!?/br> 那小哥兒悄悄打量了沈拙兩眼,他見先生眉眼含笑,聲音又說不出的溫和,終于不再害羞了,他慢慢走到沈拙面前,結結巴巴的說道:“回先生的話,我……我叫大寶?!?/br> 沈拙又問道:“取了學名不曾?” 大寶不知學名是甚么,于是迷惑的望著他,身后的吳長貴見此,搶著說道:“還不曾呢,要是先生看得起他,還請勞煩您幫忙取一個?!?/br> 沈拙笑了笑,他又問了大寶幾句話,這小哥兒有答得上來的,也有答不上來的,起初吳長貴看到自家孩子回答不出問題,心里一急,搶著要代替他回話,只是被沈拙笑吟吟的看了兩眼,那吳長貴頓時就規規矩矩的立在一旁不敢隨意插話了。 如此過了小半日,沈拙見這孩子還算機靈,便對吳長貴說道:“明日就讓孩子過來罷?!?/br> 吳長貴心里大喜,他朝著沈拙深深得作了一揖,這漢子憨厚老實,說不甚么漂亮話,嘴里不住的道謝,他說:“多謝先生收下這小子,日后要是有用得著我的地方,還請先生盡管開口?!?/br> 一旁的秦林取笑他:“滿嘴胡說,人家舉人老爺能有甚么地方用得著你?” 那漢子撓著頭傻笑,又連忙奉上束脩禮,籃子里放著一個活雞,一尾鮮魚,一包榛蘑,幾十個雞蛋,余外還有紅布包著的束脩銀子。 當日,顧三娘剛進院門,就見小葉子興沖沖的說道:“娘,沈叔招到學生了?!?/br> 顧三娘已從莫小紅那里得知了此事,她輕輕笑了一聲,回道:“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br> 說話時,她看到沈拙正站在東廂門口,兩人彼此點了一下頭,沈拙開口說道:“顧娘子回來得正好,今日有事還要找你幫忙呢?!?/br> “什么事?”顧三娘心里有些疑惑,不知他有何事要找她。 ☆、第10章 沈拙像是變戲法兒似的從身后拿出一個籃子,他說道:“學生家里送了束脩禮,只是我不知該如何殺雞,再者我灶上的手藝一般,沒得糟蹋了這好好的雞子,因此想煩請你幫忙燉雞?!?/br> 顧三娘笑了,原來是為了這樁小事,她從沈拙手里接過籃子,只見里面綁著雙腳的肥母雞約莫四五斤,她看了沈拙一眼,說道:“這值甚么,還需要沈舉人這般鄭重,盡管交給我就是?!?/br> 沈拙不會燒飯倒是一點也不假,時至今日,御哥兒還時不時的說他爹又把飯菜燒糊了,顧三娘和小葉子母女兩人的日子雖說過得清貧,但顧三娘收拾湯水卻十分拿手,尋常的白菜蘿卜也能做出花樣,惹得御哥兒每隔幾日,就會跑到她家來蹭飯,沈拙對此很是羞愧,只是他又實在不忍心委屈孩子,于是只得欠下了這人情債。 想到今日能吃雞子,御哥兒晃著小腦袋,他奶聲奶氣的說:“顧嬸娘來做最好,如若不然,爹爹一準又會燒糊了?!?/br> 顧三娘猶豫了一下,不是她替他家心疼,這母雞如此肥大,要是拿到集市上去賣了,也能得好幾十個大錢,都夠他們爺倆兒幾日的伙食費了,她問道:“真的要殺了?” 沈拙摸著御哥兒的頭,他對顧三娘說道:“殺了!” 沈拙都這么說了,顧三娘也就不再多話,她回西廂里拿了菜刀和碗,先把母雞頸子上的絨毛撥了一些,而后利落的劃了一刀,那母雞哀鳴幾聲,剛要撲騰,顧三娘已把它捉得牢牢的。 殺雞時沈家父子和小葉子就站在院子里看,沈御兩只小胖手捂著眼睛一副想看又不敢看的樣子,小葉子卻不同,她從小長在鄉下,見多了這樣的情形,眼看她娘殺完了雞,小葉子小跑著上前,舉著碗來接雞血,到時雞血加了蒜苗炒一炒,也是一道可口的菜呢。 只等雞血放完過后,顧三娘一抬頭,看到沈拙滿臉土色,兩只眼睛直楞楞的,她剛要出聲詢問,就見沈拙撲通一聲倒在地上。 顧三娘唬了一跳,她扔下手里的雞,慌張跑上前來問道:“沈舉人,你這是怎么了?” “爹爹……”御哥兒被這忽然的一出唬得哇哇大哭,顧三娘也好不了哪里去,看到好好的人就這么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她心里急得突突直跳,便對發楞的小葉子喊道:“快去喊秦奶奶過來,就說你沈叔暈倒了?!?/br> “哎!”小葉子答應一聲,旋風似得的跑到正屋去喊人。 不到片刻,秦大娘和朱小月跑出來了,她們看到沈舉人倒在地上,吃驚的問道:“發生甚么事了,怎么好好的就暈倒了?!?/br> 顧三娘后背驚出一身冷汗,她急道:“我哪里知道,不過剛眨了一下眼,沈舉人就倒在地上了?!?/br> 秦大娘看了一眼,她和顧三娘扶起沈拙,又用力的掙著他的人中,不一會子,沈拙幽幽的醒了過來,顧三娘喜道:“沈舉人,你醒了?” 沈拙見到御哥兒滿臉淚痕,自己還被幾個女人團團圍住,便迷糊的問道:“你們圍著我做甚么?” 秦大娘拍著大腿,她說:“還說呢,你暈倒了,可把我們唬死了?!?/br> 沈拙想了一想,臉上羞得通紅,他說:“不礙事,我這是暈血?!?/br> 顧三娘先是一怔,隨后哭笑不得的說道:“你既是暈血,做甚么還要看我殺雞?” 沈拙越發難為情了,他說:“我先前從不曾看過殺雞,因此今日就湊過來看熱鬧,誰知剛看到放血,眼前一黑就倒下來了?!?/br> 聽了他這么一說,秦大娘和朱小月都大笑起來,沈拙也沒想到自己今日會出丑,顧三娘剛被唬到了,卻沒有心情取笑他,她擺著手說道:“行了,你且歇著去罷,等這母雞做好了,我就給你送去?!?/br> 沈拙看到她手上沾著血,一副又要暈倒的架勢,顧三娘趕緊放下手,又叫小葉子和御哥兒扶著他回東廂。 顧三娘望著孩子們送沈拙回屋的背影,禁不住搖了搖頭,誰曾想到向來文質彬彬的沈舉人,竟然看到殺雞就會唬得暈倒,要是說出去,只怕要被住在這巷子里的街坊們笑一年了。 “哎喲,可真是笑死人了,我還是頭一回看到害怕殺雞的人呢?!敝煨≡卵蹨I都笑出來了,這個沈舉人雖說是個俊書生,只不過他話不太多,大多時候都坐在東廂的窗下看書,平時看到他時,朱小月還有些發憷,誰知他也有怕的事呢。 秦大娘一邊擦著眼淚一邊笑道:“可憐見兒的,第一回見到殺雞就被唬到了,以后莫不是連雞都不敢吃了罷?!?/br> 顧三娘望了一眼東廂,她看著還止不住笑意的婆媳二人,說道:“可別再笑了,剛才沒看到沈舉人羞得都抬不起頭來了?!?/br> 平日越是看著正經的人,冷不丁的鬧出一件笑話,實在是夠叫人噴飯的。 娘們兒幾個笑一陣,眼見天時不早,秦大娘和朱小月回屋去了,另一邊的顧三娘麻利的燒好熱水,先把母雞拔了毛,又開膛破肚的收拾干凈內臟,不過幾下的工夫,就斬成大塊,放到罐子里燉了起來。 待到雞燉得差不多,顧三娘把泡好的榛蘑放到雞湯里一起燉起來,這榛蘑最是吸汁,吃起來跟rou似的,又十分養人,恰巧今日沈拙鬧了一出,拿來補身子是再好不過的。